二战评选的“十大名将”:这个版本是比较公认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各国涌现了大量的优秀将领。他们或运筹帷幄、决战千里,或披挂上阵、厮杀疆场。他们为战争史抒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也让自己的名字,在战争史上占据一席之地。

通常来说,“二战”中,蒙哥马利、朱可夫、隆美尔、山本五十六、古德里安、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巴顿、布莱德雷、尼米兹这10人,被称为十大名将。当然,如果你有不同意见,可在本文留言讨论。

一、伯纳德·劳·蒙哥马利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1887年11月17日—1976年3月24日),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盟军最杰出的将领之一,以成功掩护敦刻尔克大撤退而闻名于世。他所指挥过著名的阿拉曼战役、西西里登陆、诺曼底登陆为其军事生涯的三大杰作。2002年,蒙哥马利被英国BBC评选“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第88名。

二战评选的“十大名将”:这个版本是比较公认的!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

1943年,参加攻占西西里和登陆意大利,1944年统率盟军进入法国,6月6日指挥盟军进攻诺曼底,取得了诺曼底登陆作战的胜利。后晋升陆军元帅,受封子爵,1946-1948年任帝国总参谋长。蒙哥马利生前曾几次会见毛泽东,留下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往事。蒙哥马利始终是一位谨慎、彻底的战略家。他坚持在每次出击以前,在人力、物力上做好充分准备,虽然对于战争来讲,延缓了进程,但却稳妥可靠,并保证了他在部下当中的声威。

二、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

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1896年12月2日—1974年6月18日),苏联军事家,苏联元帅(1943年1月18日,朱可夫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因其在苏德战争中的卓越功勋,成为仅有的四次荣膺苏联英雄荣誉称号的两人之一。他被俄罗斯人民尊称为“苏沃洛夫式”的民族英雄。

二战评选的“十大名将”:这个版本是比较公认的!

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

三、山本五十六

山本五十六(1884年4月4日—1943年4月18日),原名高野五十六,日本帝国海军将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长官,是偷袭美军珍珠港和发动中途岛海战的谋划者。

二战评选的“十大名将”:这个版本是比较公认的!

山本五十六1916年毕业于日本海军大学校,曾于1919年到1921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学习。历任驻美武官、第1航空战队司令、海军航空本部长、海军次官。

大力发展航空母舰和舰载飞机,并组织部队进行严格训练,对日本海军航空兵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1939年任日本联合舰队司令。日本海军中,反对加入轴心国的高级军官,反对日本对外发动侵略战争,但在日本右翼势力庞大的压力和日军高层的压力下最终发动了太平洋战争。试图先发制人,在对美开战之初以舰载航空兵袭击了珍珠港,消灭美国的太平洋舰队主力后为确保日军进攻东南亚的翼侧安全。同时重视海军航空兵在海战中的作用,但未能完全摆脱“巨舰大炮制胜”理论的束缚,企图在美太平洋舰队得到加强前以海上决战的传统战法将其歼灭,结果导致日本海军在中途岛海战和瓜达尔卡纳尔海战中遭惨败。1943年4月18日,59岁的山本五十六在视察部队途中座机被美军飞机击落而毙命。

四、埃尔温·隆美尔

埃尔温·隆美尔 (1891年11月15日—1944年10月14日),世界军事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术家、理论家。隆美尔绰号“沙漠之狐”、“帝国之鹰”,与曼施坦因与古德里安一起被后人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

二战评选的“十大名将”:这个版本是比较公认的!

埃尔温·隆美尔

1938年隆美尔少将任元首大本营司令。1940年2月任德军第7装甲师师长,使该师赢得了“魔鬼之师”的称号。1941年1月希特勒挑选隆美尔中将任驻非洲军团军长。他到达北非后,不到两个月,就迅速扭转了北非战局的初期局势,被提拔为上将,1942年6月被晋升为德国陆军元帅。二战期间,隆美尔被卷进了密谋推翻希特勒的计划中,在希特勒的逼迫之下,隆美尔被迫于1944年10月14日在卡车上服毒自尽,时年53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璀璨将星中,能做到生前显赫,死后殊荣不断,特别是被敌对双方都认可的,惟有隆美尔一人而已。对其的评价也渐渐趋于两极化,支持的人将其称为纳粹的战神,其高超的军事素质和出色战术才能受到了许多军事爱好者,甚至是著名军事家的尊敬和崇拜。反对的人根据其战略错误称之为“战术上的巨人,战略上的矮子”,又鉴于隆美尔曾经是希特勒的爱将,是纳粹最得力的侵略工具,因此被称为“二战纵火犯”。

五、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1888年6月17日—1954年5月14日),德国陆军大将,著名军事家,“闪击战”的创始人,历史学家赞其“闪击战之父”。他同时也是装甲战、坦克战的倡导者,被誉为“德国装甲兵之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著名的德国陆军将领之一。

二战评选的“十大名将”:这个版本是比较公认的!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

古德里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提倡坦克与机械化部队使用于现代化战争的重要推动者,在他组织与推动理论下,德国建立了一支当时作战最具效率的装甲部队,屡屡击败敌军,是联合兵种作战和前线指挥等战争型态发展的推动者。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与曼施坦因、隆美尔被后人并称为二战德国三大名将,也被称为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帝国之鹰”。从军事角度来看,以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为代表的正规德国国防军优秀将领,他们过人的军事素质,出色的军事指挥艺术, 对世界军事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确实值得后人研究。与那些制造屠杀的纳粹德国政客们和党卫军首脑相比,身为正规的德国国防军优秀将领的他们还算清白,他们虽在希特勒的战争中策划指挥,为德国组建了装甲部队却反对纳粹的屠杀和灭绝政策,更没有参与屠杀暴行。也许正因为这点,加上他们令人惊叹的军事造诣,使他们赢得了敌国的尊敬和历史学家,军事学家的客观评价。

六、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1890年10月14日—1969年3月28日),美国第34任总统(1953 年1月20日—— 1957年1月20日,1957年1月20日——1961年1月20日) ,陆军五星上将,政治家,军事家。在美军历史上,艾森豪威尔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传奇人物。他曾获得很多个第一。美军共授予10名五星上将,他是晋升得“第一快”;他出身 “第一穷”;他是美军统率最大战役行动的第一人;他是第一个担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盟军最高统帅;他是美军退役高级将领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的第一人;他是美国惟一的一个当上总统的五星上将。

二战评选的“十大名将”:这个版本是比较公认的!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

七、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1880年1月26日—1964年4月5日),美国著名军事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历任美国远东军司令,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战后出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和“联合国军”总司令等职。出生于阿肯色州(Arkansas)小石城(Little Rock)的陆军军营,他的父亲因参加南北战争曾获国会勋章。1903年,自西点军校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成绩是西点军校创办一百年来最好的,总平均成绩超过98分(其实际毕业成绩为98.43分,此纪录至今还无人打破)。后被任命为少尉军官。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任美军第四十二师师长,1919年被任命为美国西点军校校长,是美国陆军史上最年轻的西点军校校长。1937年,从军中退役。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被征召回到军中,担任美国远东军总司令,指挥在西南太平洋进行「跳岛战术」,有选择地攻占对美军推进有重要意义的岛屿。1944年,因为战功卓著,晋升为五星上将。

二战评选的“十大名将”:这个版本是比较公认的!

八、小乔治·史密斯·巴顿

小乔治·史密斯·巴顿(1885年11月11日—1945年12月21日),美国陆军四星上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著名的美国军事统帅。小乔治·史密斯·巴顿GeorgeSmithPatton美国陆军四星上将。生于加利福尼亚州圣加夫列尔一军人世家。1903年进入弗吉尼亚军校。1904年进入西点军校。在第一学年,巴顿因外语、数学成绩 较差,留级一年。1909年美国陆军军官学校(西点军校)毕业后在骑兵部队服役.1916年作为J.J.潘兴的副官参加对墨西哥的武装干涉。1917年随美国远征军赴法参战。同年11月负责组建美军第一个装甲旅。1918年9月指挥该旅参加圣米耶勒战役1919年回国后在坦克训练中心工作。1932年毕业于陆军参谋学院。1935年任夏威夷军区情报处长。1940年7月任装甲旅旅长。12月晋少将,任第2装甲师师长。

二战评选的“十大名将”:这个版本是比较公认的!

小乔治·史密斯·巴顿

1942 年任第1装甲军军长。同年11月作为北非远征军西部特遣部队司令,率部参加北非登陆战役,占领法属摩洛哥。后负责组建美国第7集团军。1943年3~4月任美第2军军长。4月晋中将。7~8月指挥美第7集团军参加西西里岛登陆战役。1944年1月在英国就任美国第3集团军司令。7月赴法国诺曼底,8月1日率部投入战斗,突入布列塔尼半岛和法国中部。尔后协同盟军其他部队在法莱斯战役中重创德军,并向洛林方向追击逃敌。阿登战役中,奉命率部驰援被围困在巴斯托涅的美军,击退德军进攻。1945年3~5月率军突破齐格菲防线,强渡莱茵河,突入德国腹地,占领捷克斯洛伐克西部,进抵捷奥边境。德国投降后任巴伐利亚军事长官。

同年10月转任第15集团军司令,12月因车祸丧生。他作战勇猛顽强,指挥果断,富于进攻精神,善于发挥装甲兵优势实施快速机动和远距离奔袭,被部下称为“血胆老将”。

九、奥马尔·纳尔逊·布莱德雷

奥马尔·纳尔逊·布莱德雷(1893年2月12日—1981年4月8日),美国著名军事家、统帅,陆军五星上将(1950)。1893年2月12日,奥马尔·纳尔逊·布莱德雷生于密苏里州克拉克。1915年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获陆军少尉衔。1918-1924年先后在南达科他州立大学和西点军校任教,后在步兵学校、指挥和参谋学校进修。1934年毕业于华盛顿陆军作战学院。

二战评选的“十大名将”:这个版本是比较公认的!

奥马尔·纳尔逊·布莱德雷

1939-1943年先后任作战部助理部长、步兵学校校长、第28装甲师师长、第二兵团司令兼艾森豪威尔将军的战地顾问,曾参加北非战役、西西里战役。1944年任第1军军长,1945年升陆军上将,同年任第12集团军司令,曾在法、比、荷、卢、德作战,1945-1947年任退伍军人事务管理局局长。1948-1949年任陆军参谋长。1950年升陆军五星上将。1949-1953年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1951年5月在国会就侵朝战争作证时,承认美国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敌人,进行错误的战争。”1981年4月8日逝世。著有《一个士兵的故事》一书。

十、切斯特·威廉·尼米兹

切斯特·威廉·尼米兹(1885年2月24日—1966年2月20日),军事家,美国海军五星上将,二战期间指挥了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等著名战役,人称“海上骑士”。

二战评选的“十大名将”:这个版本是比较公认的!

切斯特·威廉·尼米兹

由于他战功彪炳,对海军有巨大贡献,美国海军将尼米兹去世后建造的第一艘、也是当时最新锐的核动力航空母舰命名为尼米兹号航空母舰。夏威夷檀香山有以他为名的高速公路:Nimitz Hwy。

尼米兹在海军生涯初期,担任过驱逐舰和潜艇指挥官,在指挥潜艇的实践中,提出用柴油发动机代替汽油发动机的设想。经刻苦钻研,他成为潜艇动力专家,晋升海军少校军衔。进入美国海军军事学院深造期间,尼米兹和同事们一起探索以航母为核心的圆形战斗编队,并在毕业后的实践中加以完善。这种圆形战斗编队成为二战期间美国标准的航空母舰编队队形。出任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后,他制定了积极防御,主动出击,积小胜为大胜,重振美军士气的战略方针。通过“珊瑚海之战”、“中途岛一役”的胜利,扭转了美国在太平洋战场的不利局面,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