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丘有个城隍庙

封丘城隍庙

城隍庙,起源于古代的水(隍)庸(城)的祭祀,为《周宫》八神之一。“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古人造城是为了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墙、城楼、城门以及壕城、护城河。他们认为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

封丘有个城隍庙


去的城市多了,便知道大多数城市里都有一座城隍庙。

我们在封丘县城内跑了几天,在第三天的下午,我们把车子停在院子内。因为城隍庙在县城的原因,我们决定步行去看看。

封丘城隍庙位于县城东大街路北,坐北向南。1983年,重新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它创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县丞张宗海建。弘治十一年(149B),知县袁仕重建。万历十一年(1583),知县郝国章重修,方亭1座,大门、二门各3间,城隍庙后殿二门上建楼,东西厢房各7间,后寝宫3间,东通锡印宫。

封丘有个城隍庙


清顺治九年(1652),河决庙毁,知县余缙建后殿5间,邑人周维曰升等续建乐楼3间。清乾隆六年(1741),知县戴兆復重修。光绪二十年(1894),谢葆荣主宰封丘时重修大殿3间,拜殿3间,东西厢房各7间,临街房4间,二皂厅、三官庙、土地祠、罗祖庙3间、广生殿3间、火房3间。修补东屋6间,东楼4间。民国12年(1923),又将大殿、寝宫两廊、皂君殿、老君殿、墙垣重修。1928年,塑像被废,设自治筹备处,继为民众教育馆。设初级小学。1947年,设中正小学。1958年,拆除戏楼,改建为大门3间和临街房4间,添建东西厢房各3间,设县文化馆。1978年,老君殿废。2000年,重修寝宫。今存大殿3间,拜殿3间,大门3间,临街房4间,东西厢房各10间,寝宫3间。

我们从后院进入,在大殿内,我们看到城隍爷威严的塑像,他的周围摆设严格。在他的身上,古代的中国人民,寄托了人们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