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类》揭示杰出精英的成功奥秘,打开成为异类的突破口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书是《异类》。

《异类》揭示杰出精英的成功奥秘,打开成为异类的突破口

或许你没有看过这本书,也没有听说过,但这本书的作者你肯定听说过——尔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因为他有一个深入人心,响遍大街小巷的理论——1万小时法则

格拉德威尔被誉为21世纪的“彼得~德鲁克”,他是集作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于一体的“怪才”,2005年被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100位人物之一,《纽约时报》更是把格拉德威尔对社会思潮的影响称为"格拉德维尔效应"。它的主要代表作有《引爆点》、《眨眼之间》和《异类》。三本书都是书市神话,而我们今天一起研读的是《异类》这本书。

一、引言

人人都渴望成功,人人都渴望在自己的领域成为顶尖人士,出人头地,影响世界。

人人都渴望梦想成真,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得到自己所渴望得到的一切。

可是如何才能成功呢?

那些商业巨子、摇滚明星、企业家、卓越软件工程师、大牌律师、运动明星,他们为什么能够成功?为什么能成为别人眼中的“异类”?

这些异类究竟具有哪些必要因素?

是不是有天赋的,有超高智商的人才能成功?

是不是只要一心一意地努力,埋头苦干就一定会成功?

一个人的成功有哪些必要因素呢?成功的奥秘究竟是什么?

二、成功的奥秘

探究成功的奥秘前,必须先要回答一个问题:是什么成功?

格拉威尔提出:在社会学领域,所谓成功,就是“优势积累”的结果。

格拉德威尔告诉我们:天赋和个人主观努力并不是成功的决定因素,一个天赋极高的人,不一定成为杰出。一个非常努力的人也不一定出人头地。而那些持续艰苦训练,拥有特殊机遇和特殊文化传承的人必然成功。

那么所谓的艰苦训练、特殊机遇和文化传承是如何影响成功,我们又如何能从中找到走向成功的突破口呢?


1、1万小时法则

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要在某个领域或某个技能上达到顶尖的水平,需要反反复复大量的艰苦练习。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针对这个练习的时间,给出了一个神奇的临界值:1万小时。

计算机界的“爱因斯坦”比尔~乔伊、计算机界的巨人比尔~盖茨、苹果之父乔布斯、作曲家、篮球明星、作家、钢琴家、卓越旗手,甚至江洋大盗目前还没有发现一位世界级专家在专业领域的训练时长是少于1万个小时,或许人的大脑好像只有这样长时间的学习和消化才能极其精通。


2、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是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在《新约圣经马太福音》中提出的一个概念:“凡是有的,还要再加给他,叫他多余;凡是没有的,就连他有的,也要夺过来。

马太效应与二八定律类似,反映的是两极分化,富的更富,穷的更强,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

那么特殊机遇所带来的马太效应又是如何影响成功的呢?

格拉德威尔在书中举了大量的例子,其中一个是加拿大冰球运动员明星阵容的出生年月的一个研究例子。研究人员发现,这个明星阵容中有40%以上的球员的出生月是在1月~3月,30%以上的球员是出生在3月~4月,其中1月出生的球员数量最多。为什么会有这样奇怪的现象呢?

原来,加拿大冰球运动在进行最初的运动员选拔的时候,每年按照孩子出身日期在1月1日为分界线进行选拔。也就是出生日在1月1日以前的可以进入本次选拔,1月1日之后的则只能等到下一年参与选拔。所以那些出生在1月、2月、3月的选手在下一年选拔的时候,实际上要比那些出生在10月、11月、12月的选手更大几个月,这几个月的年龄差距让他们的心理成熟度和身体素质会比年龄小的更好。因此他们在竞赛的时候更具有优势,更容易选拔进入小组赛中。当他们进入小组赛后,他们会得到更加优质的训练、更加优秀的资源、更加优秀的教练和更多参加各种各样循环赛的实战机会。他们因此得到更专注更专业的刻苦训练,更有机会成为冰球运动赛中的明星运动员。

所以马太效应所体现的是,一个特殊的机遇带给他们的,更加持久和更加专注的1万小时艰苦训练。


3、家庭优势

兰根,他出生后6个月就开始说话,3岁的自学阅读,上学的时候每门功课都是A,上中学时就能轻松解读大学数学。这样的人在我们看来,天赋异禀,是天才,一定会成为杰出。可是事与愿违,最终他碌碌无为度过一生,怀抱着没有实现的梦想,落入尘土。

奥本海默,一位和兰根一样天赋异禀的天才。三年级独立做实验,五年级自学物理化学,9岁时精通多门语言。但他的人生之路与兰根大相径庭,在整个学习与工作中,他可以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一切,顺利地实现自己的梦想,最终成为举世闻名的著名物理学家,人类第一颗原子弹项目“哈曼顿计划”带头人。

同样是天赋异禀,智商极高的两个人,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两种结局?

格拉德威尔剖析了他们的生长环境,发现了根本的原因:即“实践智力”的悬殊。

奥本海默具有较高的实践智力,而兰根实践智力微乎其微。

何谓“实践智力”?

实践智力就是能够正确地判断形式,从而做出正确行为的能力。比如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对什么人该说什么话,如何说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的能力。

一般的智商是天生的,而“实践智力”则是后天环境所决定的。

“实践智力”取决于家庭环境。

富裕的家庭,他们培养孩子的时候,能关注孩子的兴趣,有意地发掘孩子的天分,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和技能。任何事情都会和孩子商量着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们鼓励孩子与家长讨价还价,鼓励孩子站在成人的角度看待问题,鼓励孩子勇于使用权利和维护自己的权利。

心理学家把这种富裕的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风格称为“协同培养”。

贫寒的家庭,他们对于孩子没有过多的关注,他们只是把孩子抚养成人看作自己的责任,而孩子的成长与发展看作孩子自己的事情,所以他们总是认为教育是由老师负责的,是老师的工作,不是自己的,他们震慑于权威,不能鼓励孩子勇于使用权利和维护自己的权利,行事消极,停滞不前。

学家把贫寒家境对孩子的这种教育风格称为“自然成长”。

“协同培养”的孩子所带来的好处比“自然成长”的孩子更多,协同培养下的孩子,他们会有更多的“权力意识”,他们懂得如何与人协作,在与人打交道中应付自如,可以在各种复杂的结构中舒服与人打交道,能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希望赢得别人的关注,而且是通过互动来满足自己的偏好。

所以“协同培养”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他们会更加有效的做自己想做的,去争取自己想得到的,从而能够在自己追求的方向上继续着1万小时的艰苦训练。


4、时代的特殊性

计算机界的“爱因斯坦”比尔~乔伊大显身手的时代,正是计算机开始面世的时代;

登上计算机软件世界巅峰的比尔~盖茨大显神威的时候,正是个人计算机发展的时代;

阿里巴巴鹤立鸡群的时候,正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

如何衡量成功?

成功就是看一个人,他在社会的发展潮流中给社会带来了什么举足轻重的贡献,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怎样的推动力,又影响了多少人。

毋庸置疑的是,一个个特殊的历史机遇给了他们彰显身手,体现价值的机会。

在这样的一个机会面前,他需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专业,把自己的才华和技能发挥到极致即可。

而发挥自己技能和专业的同时,又不断地继续和促进着自己的1万小时艰苦训练。

于是,他的价值得到体现,他的专业和技能得到巩固和升华,优势进一步积累,马太效应更加深刻地促进着他的成功。


5、民族文化

格拉德威尔研究发现:民族文化,从不同方面的深刻地影响着一个人的成功。

为什么很多年前韩国的大韩航空公司总是空难不断,甚至被世界航联列入黑名单?

因为他们的民族文化中人与人的沟通,下属与上司的沟通方式是“缓和性语气”,缓和性语气就是下属在向上级领导或者同事陈述问题的时候不能一针见血、态度坚定地把问题描述出来,而是总是试探性的去向领导表述。这种方式所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一旦信息不对称就会导致对方在决策的时候大概率失误,而在航空过程中这种失误的积累就会引发灾难。

相反,为什么中国人在数学学习方面比美国人更快?

因为中国人对于数字的书写更简单、读音更简洁和记忆容易,比如,7这个数字,中国人读音为qi,一个音;而美国人读音为seven,两个音。而这小小的优势,导致中国人在数学学习方面比美国人拥有更大的优势。

同样,为什么中国人会比美洲人更加刻苦,更能不怕吃苦,专心致志地长时间沉积在某一项研究或活动中?

是因为中国人在农业时代比如稻子种植中所体现的艰苦劳作精神,努力越多,收成越好。这种通过努力工作,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和贫穷中寻找出路和价值的稻田文化,促进着他们会更加的专注和刻苦的钻研着自己的研究领域,深刻地影响着他们在学习和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因此不同的文化会影响着人们看待世界的方法和行为模式,以及对未来的认知与信念。这些差异导致他们在追求目标和艰苦练习的过程中所体现的状态也截然不同。


三、总结

1、格拉德威尔提出。成功是优势积累的结果。就是一次又一次,一个又一个,一天又一天不断累积优势所产生的巨大连锁效应,从而成为领域的精英,成为杰出人士,成为别人眼中的异类。

2、“1万小时法则”是优势积累的前提。而家庭环境和社会所带来的特殊的机遇,可以促进着我们继续高质量的1万小时法则,或者让我们拥有独特的机会,发挥我们的技能从而更加深层次的继续1万小时法则。而独特的民族文化所带给我们的独特的观念、行为模式和思想,会帮助我们获得更好的机遇,或者更好地继续着着我们的1万小时法则。

3、成功所需要的三大因素:1万小时法则、家庭的协同培养和具有优势的民族文化。

如果我们长期追求着自己的梦想,却总是无法有明显的进步时,我们是否可以从这个几个角度去寻找原因呢?

比如,加拿大冰球运动员全明星阵容选拔时,依赖的是1月1日为界限来选拔,这带来的一个弊端是,对于那些年龄稍晚几个月但可能更具有棒球发展潜力的孩子,因为生理上的优势不足,很容易被埋没。那么是否可以在一年中组织多次选拔赛呢?比如1月、2月和3月作为一组选拔,4月、5月和6月作为一组选拔,10月、11月和12月作为一组选拔,让生理上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竞赛,这样就可以更全面地选出优秀有潜力的孩子。

其实这样的现象在幼儿园教育中也经常出现。同一个年级中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会比年龄稍小一点的孩子更加懂事更容易理解,更好交流,而这些特点更容易引起老师的注意和青睐。因此他们更有机会参加一些培训竞赛,获得更多的指导,而那些年龄稍小的孩子,则因为没有这样的机会,即使有某些天赋或者潜力也会更大可能的被忽略掉。

4、影响成功的这几个因素中,像机遇、家庭环境以及民族文化,其实我们是很难去把控的,我们唯一能把控的是“1万小时法则”。也就是专注地艰苦训练。所以我们在追求梦想的时候,我们首先能做的而且必须要做的就是付出大量的时间艰苦训练。只有这样,当机遇来临时,我们才能更好的把握住机遇,当我们总是离梦想很远的时候,我们能从家庭环境,从民族文化等不同的角度去寻找原因,去寻找突破口,从而更加高质量地去继续着我们的艰苦训练,直到下一个机遇到来的时候,能够很好的把握住,从而成为别人眼中的“异类”。

既然艰苦训练如此重要而必要,那么艰苦训练该如何训练,是不是埋头苦干,一心沉迷就行?

究竟什么样的训练才是高质量的,有效的训练?

答案是:刻意练习

下一本书我们一起研读《刻意练习》,一起探索最有效的,事半功倍的练习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