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人为什么是东北的“异类”

你可能会发现一个现象——遇到沈阳人、哈尔滨人、吉林人等等,他们都会说自己是东北人,但你若遇到一个大连人,他们只会说自己是大连人,好像有意与东北区分开来。事实上,大连属于辽宁辽东半岛,应该说他们就是地地道道的东北人啊。

大连人为什么是东北的“异类”


大连人眼中的东北人都是“北边儿的”,东北这一地域概念很少被他们所提及。东北人眼中的大连人是“东北的另类”,甚至是“东北的叛徒”。大连话的“海蛎子味儿”和东北话的“大碴子味儿”,他们彼此以自己的语言为自豪,两种方言形成了两种文化圈。

应该说,自古以来大连就不属于东北文化圈。当古代东北地区还没有被纳入中原王朝时,大连所属的辽东半岛就已经是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争夺的地方了。这里有时被中原王朝统治,有时被北方游牧民族统治,有时还被朝鲜统治。这种情况使得辽东半岛成了一个特殊地带。

大连人为什么是东北的“异类”


从文化特质上来说,辽东半岛更接近于山东胶东半岛文化圈。自明朝开始,辽东半岛就“隶于山东”,从行政上加强了彼此的交流。胶东半岛作为文明程度更强势的一方,对文明程度较弱势的辽东半岛影响更大。

从交通上来说,胶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仅仅隔着渤海,而且之间岛屿星罗密布,岛屿最大的距离不过10公里,人们可以轻易泛舟而来,远比辽东半岛通往东北深处的陆路来的方便。使得这种交流得以保持和延续。

当清朝闯关东开始后,关内的山东人划着船穿越渤海就来到了辽东半岛,然后以此为跳板向更北方进发。人们对于肥沃黑土地的渴求,比临海的大连湾区兴趣更大。那里有广袤的土地等待着他们去开垦,如果只是打渔,就不需要离开青岛、烟台、威海了。

大连人为什么是东北的“异类”


大连这座城市的形成时间很晚,直到19世纪末,大连还只是一个叫“青泥洼”的小渔村。俄国人急需寻找不冻港,大连湾被他们瞄上了,这里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得到俄国人朝思暮想的不冻港,二是以大连湾为窗口窥视整个满洲。

俄国人一手策划了“三国干涉还辽”,逼走辽东半岛的日本人,1898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了《旅大租地条约》,租借大连湾。

在俄国人的大力建设下,不到四五年时间“青泥洼”小渔村就发展成了一座好几万人口的城市,俄国人将其命名为“达里尼特别市”。

大连人为什么是东北的“异类”


大连首任市长萨哈洛夫

俄国人在这里大兴土木,将居住者的阶级、人种划分开来,修建了欧罗巴市街区、中国人市街区等等。现在大连还有许多俄国风格的建筑,就是沙俄占领时代修建的。

大连人为什么是东北的“异类”


1902年俄国人统治时期的大连

后来日俄战争,日军占领了达里尼市,遂根据“达里尼”的转音改名为大连,从此大连又成了日本殖民地。日本人同样延续了俄国人在这里大兴土木的政策,并且将很多军、政、商总部都设立在大连,对其重视度可见一斑。

现在的大连人,其祖上多是在日本统治时期迁入的。由于日本人将大连建设成了一个极其发达的现代化城市,吸引力空前增强,大量胶东半岛的人民横渡渤海来到大连求生存。

大连人为什么是东北的“异类”


日本统治时期的大连

大连人为什么是东北的“异类”


1909年,大连第一条有轨电车系统,这也是东北第一条有轨电车系统。

日本人占领大连初期,整个大连地区只有30多万人口,到1945年日本投降时,大连人口已经接近200万了,这些新增人口基本上都是从胶东半岛迁过去的。

所以,我们到这里可以下一个结论,大连与东北的绝对差异化,主要是在日本统治时期形成的。差异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文化。东北人口的组成是多种多样的,既有东北原住民,也有闯关东的各省人口。他们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取长补短,相互吸收,形成了东北的文化。而大连文化却比较单一,前面也提到过,它是属于胶东半岛文化圈。

二是语言。这个很好理解了。东北人说着东北话,其语言受到闯关东的河北移民影响较多,并且保留了东北当地的满语和蒙古语的一些特征,所以更接近于普通话。而大连人说着胶东“海蛎子味儿”的语言,基本上跟山东威海、烟台话是差不多的。

大连人为什么是东北的“异类”


日本统治时期的大连

大连人为什么是东北的“异类”


三是经济。大连人相比于东北所呈现出的傲娇,可能很大程度来源于经济。俄国人、日本人倾其所能建设大连,使得这里的经济好于大多数东北城市,历史上一度有这样一个现象,大连是“东北人的梦”。

以上这三种差异,势必会形成“我跟你们不一样”的现象。所以说,大连人是东北的“异类”,大概就是如此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