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一定要交这样一个“异类”朋友

你的孩子,一定要交这样一个“异类”朋友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要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走进什么样的圈子”。

我们都知道环境造人,与什么样的人交往,就有什么样的思想与结局。

我的一位朋友没有多少文化,说话办事既粗鲁又莽撞,更不要说什么觉悟与修养。

而且,常常出入于赌场、酒馆、歌厅等娱乐场所,生活自然也特别清苦和拮据,家庭也并不和谐。

最近,我见他却突然抖擞起来,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像是换了个人。

好奇地问他缘由。

他说:儿子报了一个书法班和国学班,正在学习。

我有些惊讶:“儿子学习国学,与你有什么关系,何必神秘兮兮!”

他说:自己多少年因为文化薄弱吃的亏太多。而且,在事业与人际交往方面也有诸多不便。于是,就想着让儿子多方面学习一些文化,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你倒是挺明白,让儿子弥补你的缺憾,而且,国学是传统文化,必须学习的文化。比起其他文化,底蕴也要更深一些。”我说。

他也这样认为。

我忽然想起来一些家长对于孩子的盲目培养。

其实,我们在为孩子寻求更多课外知识,应该将他们置身传统文化中去熏陶。

当然,学习助力考试的科目也无可厚非,但是,文化底蕴更为重要。不如学学传统文化。比如:书法、经典诵读、绘画。

“我的儿子在学习书法期间认识了很多文化界名人,包括画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老艺人,另外,还与一名作家成为了很好的朋友。”朋友有一些自豪地说道,而且语气中甚至充满自信。

也许,他觉得自己的文化迟早由儿子补上。

“只是为了染濡文化吗?”我问道。

“当然,除了让他要积淀一些文化底蕴,学习一些文化知识,另外便是想要接受一些文化人的思想熏陶,以便更新他自己原来的思想。”朋友像是有了一个预谋和规划。

“我的孩子 不听话,不好管教,常常逃课,老师也没办法,但是最近学习了书法,接触了一些国学老师”

“那你觉得这些文化界的艺术家们有什么特点吗?”我想知道他对“文化人”的印象。

朋友有些惊讶地告诉我,他发现了国学学习者的几个与众不同特点。

第一:豁达胸襟。对什么事情都看得开,不计较、不抱怨,宛如一个先天乐观派,总是在精神与气质方面有“高人一等”的态势,而且,遇事镇定自若,从不盲从。

第二:才情出众。无论何时何地,对事情都有别具一格的看法,总是看到事情美好的一面。每每都会发表演说,并且,妙语连珠言谈精彩,别人无法表述的事情,他们却会有独到的见解,说出一番道理。

第三:高瞻远瞩。他们能够预测一个现象的未来。对很多事情都能防患于未然,而且,对于事物总有高远的见解。

第四:行为“异类”。艺术家常常具有出人意料的思维,也是常人难以理解和无法想象的,比如:他们不酗酒、不吸烟、不跟风、不盲从,甚至让人觉得有些“不合群”,总是有些怪怪的。

“他们有普通人没有的特点,语言精彩,词句精炼,表达能力强,思想有高度。每一句话几乎都是哲学和道理。通常会用几个字或几句话便说清楚一个问题。对于思想的影响要更直接,在我儿子与他们相处期间还学会了不少说话的技巧。而且,他们的行为举止很有规矩,特别遵守规则,很有修养。”朋友感慨地说道。

他说,他的儿子看到了这些文化人受到的尊重,还有身价不菲的社会地位。很是羡慕,时刻学习他们的样子。还会与周围的人炫耀这些“异类”朋友们,以此为荣。

由此,很多人对他的儿子改变了看法,觉得这个桀骜不驯的孩子,突然灵魂高贵起来了,不再是以前的那个形如阿三的堕落人。

自从朋友的儿子融入到这个文化圈之后,明显觉得他们一家人都在发生变化。

开始变的积极上进、乐观热情,对生活充满了信心,而且,每个人的自律能力提高很多。并且,以前那个没有一丝暖意的家庭,如今也笑逐颜开、喜气洋洋。

因为他们羡慕文化界的朋友们,那样高贵的修养和睿智的风采。

于是,一家人在儿子的影响中模仿起来。

同样,这个家庭也得到了尊重,这样的体验让他们一发不可收拾,随处都会将自己装扮成一个有知识、有学识、有文化的人,对方便立即会肃然起敬,开起了绿灯。

而这个起初看来是伪装的面具,逐渐变成了每个人的本来面目。于是,利用闲暇时间全力投入各方面知识的学习中。

那个原来的家庭,脱胎换骨,融入到了新的圈子。

“我和妻子也报了国学班,学习传统文化,现在我们都在一家国学教育机构打工,经济情况好转很多。主要是家庭和孩子的改变,现在才懂得真正生活的意义,后悔没有早一些结识这些朋友。”

我不由感慨:人生中的确应该有这样一些正确的导师来引导,让你的人生方向更明确。

你是否也想让孩子交往这样一位“异类”朋友:不吸烟、不酗酒、不赌博、爱学习、有文化、有修养、积极上进阳光热情。像一个暖洋洋的太阳照耀着世间,也照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健康发展。

你的孩子,一定要交这样一个“异类”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