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是三朝太后婁昭君,兒子是蘭陵王高長恭,死後追諡為文襄皇帝

文襄皇帝高澄,是北齊王朝奠基人北齊神武帝高歡與三朝太后婁昭君的長子,他也是美男子蘭陵王的父親,不僅如此,他的嫡妻還是東魏孝靜帝元善見的妹妹。

母親是三朝太后婁昭君,兒子是蘭陵王高長恭,死後追諡為文襄皇帝

高澄是正妻婁昭君所生,自幼聰慧過人,嚴明有大略,具備政治天賦,深得高歡喜愛。東魏建立後,先後為尚書令、大行臺、幷州刺史、京畿大都督、吏部尚書等職。後來其父高歡病亡,二十六歲的高澄入朝輔政,拜大將軍,封渤海王。通過改革官員選舉制度,懲治貪賄,整頓吏治,制定法律等手段,迅速確立了權威。

母親是三朝太后婁昭君,兒子是蘭陵王高長恭,死後追諡為文襄皇帝

高歡死後,高澄繼任大丞相,都督中外諸軍,坐鎮晉陽。擊潰叛將侯景,以反間計亂梁,拓兩淮之地,收復河南,在短期內團結東魏統治階層,順利掌控了東魏政權。

母親是三朝太后婁昭君,兒子是蘭陵王高長恭,死後追諡為文襄皇帝

北魏末期戰亂,很多百姓流離失所、四處逃亡,被地主豪強所控制,變成奴隸,或編為私人武裝。這些豪強不繳稅也不上報奴隸數目,藏匿人口,暗地裡保留了很多的錢財和奴隸,導致東魏的戶口數目和稅收銳減。 又因此擁有大批私兵不受朝廷管轄,嚴重影響到國家穩定。高澄輔政之後,懲治貪賄,吞併兩淮。

母親是三朝太后婁昭君,兒子是蘭陵王高長恭,死後追諡為文襄皇帝

高澄愛賢好士,沒有民族偏見,在鮮卑政權之中,能夠做到禮遇漢族士大夫。崔暹等一干漢族文官在高澄的大力支持下敢於全力糾察權豪,無所縱舍。無論是在政治方面,還是在軍事方面,他都有很大的造詣。

母親是三朝太后婁昭君,兒子是蘭陵王高長恭,死後追諡為文襄皇帝

武定七年,高澄遂與親信們開始密商正式奪取元氏政權。蘭京假裝入內送食,藏刀於盤底,行刺他,陳元康以身體遮擋高澄,被刺成重傷。高澄從床上躍下時崴傷了腳無法逃走,只得鑽入大床底下躲避。蘭京的六名同黨隨即趕來,將前來營救高澄的兩名侍衛長砍得一死一傷。眾人一齊掀開大床,將高澄殺死。蘭京和同黨雖然旋即被聞訊趕來的高洋斬殺,但高澄卻早已身亡,年僅二十九歲。

母親是三朝太后婁昭君,兒子是蘭陵王高長恭,死後追諡為文襄皇帝

高澄死後,高洋繼承父兄基業。武定八年,北齊建立。高洋追封高澄為文襄皇帝,廟號世宗。高澄留下了六個兒子,除了小兒子高紹信沒有什麼事蹟外,其餘都文武雙全。尤其四子高長恭更是一代名將,他就是有名的蘭陵王。


你知道他嗎,他就是蘭陵王的父親。歡迎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