嘮叨了很多次孩子都不聽?多半是“超限效應”在作祟,家長要有數

嘮叨了很多次孩子都不聽?多半是“超限效應”在作祟,家長要有數

“他說大人總是自以為是的對孩子進行說教,美其名曰是和孩子溝通交流。但他們從不在乎孩子怎麼想,也從不在乎孩子是否能夠真正接受,只要他們自己把情緒宣洩了,就行了。”

在十分有教育意義的影片《小孩不笨》中,傑瑞道出了他眼中的大人,這也隱約提醒了成年人:應該將孩子作為一個獨立個體去對待。

嘮叨了很多次孩子都不聽?多半是“超限效應”在作祟,家長要有數

其實孩子這種抗拒成年人的說教的思想和行為都可以被歸納為“超限效應”,由於受外界刺激過多,或者是受作用時間太長,都會引起內心的一些不耐煩、急躁、叛逆等消極情緒。其實這也不限於孩子,譬如成年人工作中經常會遇到上司開展的長篇大論的會議,而職員們就會因此心生厭煩,道理同上。

那麼超限效應具體怎麼解釋呢?

下面先由一個小故事來給大家引出正解:

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曾經看過一次牧師的演講,剛開始時,馬克吐溫認為牧師講的很好,就想著捐款十美元,可是這場演講卻久久不結束,馬克吐溫明顯不耐煩了,甚至直接打消了捐款的念頭,後來又在演講結束時拿走了兩美金。

一個啼笑皆非的小故事引發了眾人對思考:如果將牧師的演講看做父母的嘮叨,那麼孩子們一定便會如馬克吐溫般出現許多消極情緒。

嘮叨了很多次孩子都不聽?多半是“超限效應”在作祟,家長要有數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產生超限效應的逆反心理即為人們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而與他人的要求產生的相反的態度和行為的心理。逆反心理會經常性,反覆性的發生,有時會使你產生偏於正常思想的行為。

所以說超限效應大多發生在每一個孩子身上,因為父母不厭其煩的嘮叨,使得他們逐漸的衍生出煩躁與逆反心理。

嘮叨了很多次孩子都不聽?多半是“超限效應”在作祟,家長要有數

那麼說到這,家長好嘮叨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父母自身的安全感的缺乏

首先要明確一點,家長自身的任何情緒、心理、慾望都會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體現出來,就比如某些條件貧窮的家庭,出於對自身能力的質疑而產生的無安全感,就會在對孩子施加壓力上表現出來。

嘮叨了很多次孩子都不聽?多半是“超限效應”在作祟,家長要有數

二、父母的控制慾太強

父母疼愛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事,但是一味的控制孩子,比如當孩子出去玩時,父母會從頭問到尾,包括孩子的一切穿著打扮,興趣班都是父母一手操辦好的。

可是這樣的結果最終是“兩敗俱傷”:孩子由於父母的過強的控制慾而壓力山大,最終想遠離父母,而父母也會因為孩子的反抗而氣憤。

嘮叨了很多次孩子都不聽?多半是“超限效應”在作祟,家長要有數

三、父母愛的太沉重

孩子就像是父母手心捧著的一顆寶玉,他們認為對孩子的嘮叨也只是一種關愛的體現,殊不知關愛過度只會讓孩子沒有獨立的生活、獨立的思想。

當孩子長大成人後,依舊是被父母包辦一切,那個時候再想“脫身”就晚了,因為孩子也在冥冥之中離不開父母的庇護所了。

嘮叨了很多次孩子都不聽?多半是“超限效應”在作祟,家長要有數

四、期望過高,失望愈深

樂樂的媽媽是音樂教師,於是她也想把樂樂培養成鋼琴天才,可是樂樂恰好遺傳了父親“五音不全”的基因,對樂器並不感冒,自然也不喜歡彈鋼琴。可是樂樂媽對其期望太高,功利心直接衝昏了頭腦,每當孩子談不好時她就會喋喋不休的在孩子耳邊不停的唸叨。

每個孩子都是有著自己的與眾不同的天賦與優點的,可是當父母不明所以的推著孩子往另一個方向前進時,孩子自然很排斥,直到對孩子期望過高,孩子最終無法完成家長的目標。

五、父母不樂意聽孩子訴說

作為父母應將孩子看作一個獨立的個體,不能總用居高臨下的成年人視角來審視孩子,而是坐下來聽聽孩子所想表達的觀點,俯視永遠解決不了問題。

嘮叨了很多次孩子都不聽?多半是“超限效應”在作祟,家長要有數

嘮叨對孩子的不良影響:

一,讓孩子完全依賴父母做事

父母的嘮叨於孩子而言,也相當於一種提前提醒或者是“答案”。當孩子慢吞吞的做某件事時,家長就會在一旁嘮叨,“這樣做,這樣做……不就行了嗎”。

於是孩子便採取了父母的方法,朝著他們的指示一步步的完成事情,這何嘗不是一種機械的運作?家長的這種“全能”提示,不僅不會讓孩子學到什麼,反而會讓他們因過於依賴父母而很難學會獨立。

二,讓孩子變得叛逆

不管是誰,總是在耳邊嘮叨、囉嗦,自己都會心煩意亂,心生消極情緒,因此當家長無休止的在孩子耳邊嘮叨不停時,就會讓孩子產生想要去反抗的逆反心理,久了也會挫傷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

嘮叨了很多次孩子都不聽?多半是“超限效應”在作祟,家長要有數

家長應該如何有效與孩子進行友好溝通呢?

一、給予重視,傾聽他聲

任何人都希望得到他人對自己的尊重,當然在一個家庭中,家庭成員交往之間也必須要做到互相尊重。許多家長就會進入一個誤區,他們認為:孩子是自己生的,就得什麼都聽自己的。

這顯然是沒有做到將孩子看做一個獨立的自由人,而在營造出一個溫暖、和諧、有安全感且值得信賴的家庭環境後,孩子便也能敞開心扉的與父母暢所欲言,將真心話大膽的講出來,同時注意仔細,耐心的聽取孩子的建議和想法。

嘮叨了很多次孩子都不聽?多半是“超限效應”在作祟,家長要有數

二、接納孩子的好壞情緒

千萬不能因為孩子的叛逆心理是消極反應就充分抑制它,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接納孩子的一切好、壞情緒,緊接著通過其他方式幫助孩子漸漸的走出壞情緒並教會他們如何管理情緒。

嘮叨了很多次孩子都不聽?多半是“超限效應”在作祟,家長要有數

三、換位思考最重要

理解是跨過孩子與成年人之間的代溝的橋樑,彼此之間對同一件事有分歧很正常,但是作為家長不能夠居高臨下的審視孩子的行為與思想,應該用平等的思想、語氣來與孩子進行一次靈魂上的溝通交流,換位思考。

從孩子的角度來思考整個問題的根本原因所在,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將家庭中的難題一個個攻破。

嘮叨了很多次孩子都不聽?多半是“超限效應”在作祟,家長要有數

四、引導孩子,而非直接給出“答案”

如上述所說,嘮叨便是在給孩子建議,給孩子答案,如果經常這樣,一定會讓孩子過強的依賴父母的援助,而沒有能力進行獨立思考,獨立活動。

這時就要求父母先通過一步一個腳印的引導,讓孩子明白問題出在哪個點,再讓他們自行思考如何解決問題。

最後如果孩子自己實在無可奈何,那麼家長可以採取進一步措施,若發現孩子有能力解決問題,就可以通過鼓勵讓孩子更有自信。

嘮叨了很多次孩子都不聽?多半是“超限效應”在作祟,家長要有數

五、給出多種指導建議,教會孩子如何做選擇

選擇處在人生中大大小小的階段裡,有的關乎到一輩子有的則歲無關痛癢,卻也代表著所做決定之人的某些思想特點。

因此身為父母,為了孩子以後的發展,可以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給出孩子三個以上的建議,讓孩子自己去選擇並解決自己的問題。

嘮叨了很多次孩子都不聽?多半是“超限效應”在作祟,家長要有數

親子溝通其實也是需要技巧的,家長一味地嘮叨換誰都會受不了,但是隻要把握住度,用適當的方法,再與孩子一起去探討、交流,就會發現其實交流並不困難,難得是互相交心,只有給予他們足夠的尊重,一切矛盾都會化為烏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