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學案(十三) 現代中國的對外關係

專題七、現代中國的對外關係

一、新中國初期的外交活動

1、成立初始宣告奉行獨立自主外交政策。

2、成立後迎來第一次建交高潮,其中最突出成就為中蘇建交與《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3、1954年,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國身份參加日內瓦會議(會議主題是討論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和恢復印度支那和平問題)

4、1955年,參加萬隆會議(第一次沒有殖民國家參與的國際會議),會上提出求同存異主張。

5、1953年,接見印度代表團時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標誌著新中國外交的成熟,也成為國家事務中的基本原則。

二、20世紀70年代外交重大成就

(一)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1971年聯合國第二十六屆會議,第2758號決議通過)

1、原因:廣大發展中國家支持;美國孤立中國政策破產;中國國際地位提高。

2、影響:標誌著美國孤立中國政策破產,這是中國外交的重大勝利,有助於中國在國際事務特別是和平發展方面作出更大成績,也大大增強了第三世界國家在聯合國的力量。

(二)中美關係正常化

1、過程:1971年4月10日至17日,受中國邀請,美國乒丘球代表團訪華,這就是“小球轉動了大球”的“乒乓外交”。1971年7月8日,基辛格秘密訪華。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國總統尼克松正式訪問中國。訪問期間,中美雙方於1972年2月28日在上海發表了《中美聯合公報》,即上海公報,公報中美國承認只有一箇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並確認了從臺灣地區撤出全部美國武裝力量和軍事設施的最終目標。1973年5月1日,中美兩國在對方首都設立的聯絡處開始工作。1975年12月1日至5日,美國總統福特訪華。1978年12月16日,中美兩國《中美建交公報》發表,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它的發表,標誌著中美隔絕狀態的結束和關係正常化進程的開始。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公報》正式生效,中美正式建交。

(PS:在中蘇關係、美蘇關係中看待整個建交過程)

2、意義:

A.結束了長期的對峙,開始了兩國關係的新階段。

B.提高了兩國的戰略地位,改變了國際戰略格局,對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有重大的意義。

C.有利於兩國的經濟、貿易、科技、文化、金融等各方面的交流與發展。

D.中國處於美蘇之間的關鍵性制衡地位,使中國戰略地位空前提高。

(三)中日關係改善

1、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中日建交,結束了兩國長期敵對的歷史,打開了兩國睦鄰友好歷史的新篇章,這對兩國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

2、中美、中日建交對各自國家人民利益乃至亞太地區和平穩定都有積極作用,緩和了世界緊張局勢,為建立新的國際關係新秩序起到了積極作用。

三、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重大外交活動

(一)重大外交活動

1、聯合國:

A.事件:2009年,江澤民出席聯合國千年首腦會議,這是五大常任理事國首腦首次會晤。

B.內容:謀求中大國際問題和地區熱點問題合理公正解決(兩伊戰爭、柬埔寨問題);積極參與聯合國為何行動;積極倡導和實行裁軍;作為發展中國家為建立國際新政治經濟秩序而努力。

2、地區性國際組織:

A.2016年,在中國上海首次召開了亞太經合組織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B.中國推動建立上海合作組織:1996年4月,中、俄、哈、吉、塔五國元首上海會晤,確立“上海五國機制”。2001年6月,“上海五國機制”發展成為區域性多邊合作組織(另新增烏茲別克斯坦)。

3、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堅決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改善和發展世界大國關係;致力於維護促進地區和世界和平發展;積極支持聯合國各項工作事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