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馳汽車“賣身”河南國投,成造車新勢力“出局”第一家?

在延續了兩年的汽車大市場下滑後,2020年的汽車市場更加艱苦。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諸多車企原有的計劃,也讓那些本就徘徊在三四線垂死掙扎的傳統車企加速淘汰,而同樣的,造車新勢力也不好過。

綠馳汽車“賣身”河南國投,成造車新勢力“出局”第一家?

近日,“中國汽車觀察”獨家獲悉,由於經營不善和資金鍊斷裂,作為造車新勢力的綠馳汽車已經“賣身”。並在本月已經完成股權變更,河南省國投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南國投)正式入主,並持股60%,成為綠馳汽車的實際控制方。而公司名稱也由綠馳汽車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更名為綠馳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馳汽車)。

出讓60%股權

根據天眼查顯示,此前,深圳九州匯連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是綠馳汽車的唯一股東方,註冊資本13億餘人民幣,擁有100%控股權。而在2020年3月6日,綠馳汽車已完成股權變更,投資人新增河南省國投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註冊資本增資20餘億人民幣,獲得60%股權,成為綠馳汽車實際控制人並正式更名。河南國投入主綠馳汽車,這也是造車新勢力中第一家被國資控股的企業。

綠馳汽車“賣身”河南國投,成造車新勢力“出局”第一家?

2019年的汽車市場並沒有從2018年的負增長中回血,諸多車企都經歷了異常艱難的一戰,而這種艱難對於造車新勢力來說尤為明顯。外部環境的新能源補貼退坡,融資趨冷,傳統車企不斷的新品投放,競爭日趨白熱化。而企業內部的產品、服務、現金流等問題也讓“活下去”這個目標變得異常艱難。

對於造車新勢力來說,獲得資金“回血”才能夠真正的“活下去”,但對於綠馳汽車來說,顯然不在其中。

在2018年,時任綠馳汽車聯合創始人兼CEO的王向銀曾表示,綠馳汽車將通過聯合制造(代工)、自主申報、購買資質三條渠道並行的方式獲得造車資質。

綠馳汽車“賣身”河南國投,成造車新勢力“出局”第一家?

綠馳汽車也在2018年6月曾對媒體宣佈,未來綠馳汽車將會推出名為CC、M、S的三個平臺,以半年推出一款新車的速度投放新產品,並於2019年6月上市首款緊湊級SUV車型。去年5月,綠馳汽車曾與長安宣佈合作,用已經退出中國的長安鈴木閒置產能為綠馳汽車代工,讓人本以為新車面世有望,但至今未有下文。且B輪融資遲遲沒有消息。面對這樣的殘酷現狀,綠馳汽車只能“賣身”於國企了事。

已被“洗牌”?

數據顯示,綠馳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8月,註冊資本為13.5億元,經營範圍包括汽車科技專業領域內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新能源汽車充換電設施建設運營、從事貨物及技術的進出口業務、銷售汽車等方面。

綠馳汽車集團創始人兼CEO王向銀從1999年7月至2016年,在福田汽車集團任職的17年裡,王向銀先後擔任福田汽車執行副總經理兼海外事業部總經理、福田汽車副總經理兼營銷公司總經理等職務。後在2016年脫離福田汽車後,創立綠馳汽車。

綠馳汽車“賣身”河南國投,成造車新勢力“出局”第一家?

不過在2019年3月,綠馳汽車高層發生變動,綠馳汽車集團原CEO王向銀向董事會遞交辭呈,綠馳汽車集團原常務副總裁任亞輝接棒王向銀任綠馳汽車CEO,成為綠馳汽車的實際控制人。

作為造車新勢力的一員,綠馳汽車可以說經歷了所有造車新勢力的“坎”:2018年,綠馳汽車歷經幾番波折,首先與意大利I.DE.A不歡而散,繼而和中能東道大股東上演“分手”戲碼,並曝出以出售“原始股”的方式非法集資;隨後有網友在網上發帖,稱綠馳汽車拖欠數月工資未發,資金鍊斷裂等消息。而最重要的是,其至今產品仍處於試製車階段,未能上市。

綠馳汽車“賣身”河南國投,成造車新勢力“出局”第一家?

同時,去年也有媒體曝光,綠馳汽車預計投資55億元,自2018年6月22日簽約落戶,在江西九江興建的年產20萬輛新能源電動車生產基地仍舊處於平整土地的狀態,至今仍未取得進展。

有接近綠馳汽車的相關人士向“中國汽車觀察”表示,從今年初開始,綠馳汽車的相關業務基本停擺,內部核心班子實質上已經處於解散的狀態,在被河南省國資控股後,核心團隊已經“出局”。

綠馳汽車“賣身”河南國投,成造車新勢力“出局”第一家?

而作為代工廠的長安方面,“中國汽車觀察”也向相關人員求證接下來的進展,但長安汽車對此消息不予置評。

業內人士認為,綠馳汽車無論是從融資進度、生產資質、新車的研發以及實際交付時間等方面來看,已經大大晚於競爭對手,再加上新能源補貼逐步退坡,這些因素對於綠馳汽車的前景都非常不利。儘管有著河南國資的進入,但核心團隊解散,量產車遲遲未能上市,綠馳汽車在一眾造車新勢力中已經可以說是率先“出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