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都下黃泉後,朱元璋號召不肖子孫開會,猜誰被罵的最狠?

西武1979


如果真的有這樣一個會議,恐怕朱元璋二話不說,拿起鞋來就得朝天啟皇帝拎一下。

畢竟,如果沒有天啟皇帝的來回折騰,魏忠賢也不會禍亂朝綱,滿朝文武也不會結成黨派,到最後保不齊明朝還能延續幾十年。

一、朱元璋未必會對朱棣下手。

在很多人的思想認知當中,朱元璋把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孫子朱允炆,那麼皇帝的順序就應該是從朱允炆開始,他的子孫後代來當皇帝,可是最終並不是這個樣子,而是朱棣直接當上了皇帝,並且由朱棣的子孫後代來當皇帝。

那麼按照這樣的一個順序排位,朱棣其實已經是大逆不道,是禍亂朝綱,對自己父親也是非常不尊重,朱元璋很有可能抽朱棣幾個大嘴巴子。

但真實情況並不是這樣子的,我們會發現:朱棣在繼承天下之後所做出來的一些功績,他甚至把朱元璋之前不想做或者不敢做的事情,統統給做完了。

在朱標活著的時候,朱元璋就曾經有意向遷都,至於遷都到哪,他也不知道,至於怎麼遷都他也不知道,他只是讓自己的兒子去各地看一下,看看把都城放在哪裡合適。

以至於自己的大兒子去世之後,朱元璋淚流滿面的說:大兒子已經死了,我也無心遷都,這件事情只能交給子孫後代去做了。

朱元璋糾結猶豫的事情朱棣直接給做完了,而且朱棣修建了永樂大典,朱棣憑藉一己之力讓北方的蠻夷之人不敢進攻。

其實從這個角度來看,朱棣的表現已經非常優秀了,朱元璋儘管不待見這個兒子,很有可能會批評他幾句,但是非常討厭他或者恨他倒也不至於。

二、朱元璋未必會對崇禎下手。

按照歷朝歷代的經典案例,但凡是皇帝,但凡是末代皇帝,他們所作所為往往可以用胡攪蠻纏或者蠻橫不講理來形容。

但是讓我們去仔細查看崇禎的時候就會發現:崇禎也算得上是一個好皇帝,最起碼勤勉。

儘管崇禎有一些事情為人詬病,包括但不限於他的多疑,但是這一個版塊多多少少有清朝參與其中。

但整體來看崇禎皇帝其實也非常不容易,從一個可以享受太平,享受富貴的王公貴族眨眼之間成為了天下的頂樑柱,而且到最終他都沒有向外界屈服,直接上吊死了,上吊死的時候還告訴李自成:不要傷害百姓,這樣做已經非常可以了。

三、天啟皇帝一定會挨大嘴巴子。

別的不用說,單純的天啟皇帝這個狀態,朱元璋就能七竅生煙。

當然天啟皇帝不會讀書不識字,並不是天啟皇帝的錯,和上一個皇帝有著密切聯繫。但是倒騰出個魏忠賢,這個鍋可實在是沒有地方去甩。

魏忠賢對整個明朝帶來的傷害,無異於一場超大的戰爭帶來的傷害。

小夥伴們,你們認為呢?

歡迎大家關注@趣談唐宋元明清 ,歷史研究者,優質歷史領域創作者,每日分享新鮮歷史冷知識,解決歷史趣問題,愛你們!

趣談唐宋元明清


明朝皇帝都下黃泉後,朱元璋召開會議,誰會被罵的最狠?按照老朱的脾氣,不但要罵,估計操傢伙上前揍這幫不肖子孫,因為實在是太氣人了!

老朱罵人的話,會按照犯錯誤的等級來罵,依照惹老朱發火程度來劃分等級,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梯隊:

第一梯隊:成祖朱棣、正統帝朱祁鎮、正德帝朱厚照、崇禎帝朱由檢

為什麼把這四位排在第一梯隊呢?因為這四位所幹的事情,怕是老朱泉下有知,棺材板都要按不住了。

首先第一個要罵朱棣,朱元璋把自己的皇位傳給孫子朱允炆,本想著一切安排妥當,大孫子只用做一個太平天子,沒成想,被自己的兒子造了反,並且這個兒子在老朱在世的時候,就敲打過,叮囑他要安分守己,為國家守衛邊疆。不但不聽,還利用自己留下來的《皇明寶訓》中的“靖難”之名,起兵造反,把老朱的乖孫子給整的生死不明,該罵!

其次就是朱祁鎮,堂堂大明皇帝,不聽祖宗訓示,寵信太監,致使發生土木堡之變,幾十萬大軍覆沒,連自個兒也被俘虜。要知道老朱活著的時候,只有自己追著別人打的份,哪有被人打的情況?該罵!

然後就是朱厚照,好好地皇上不當,整天沒個正形,不是遊山玩水就會鬥雞遛狗,還建了個什麼“豹房”,把好好地朝廷,弄得烏煙瘴氣,老朱可是出名的勞動模範,哪裡會容忍自己的子孫後輩如此不務正業?該罵!

最後就是崇禎帝朱由檢了,大明終結在他的手上,把祖宗兩百多年的基業給斷送,雖說有天災人禍的外在因素,但是主觀上猶豫不決,魄力不夠,也是原因之一,沒有老朱家那種殺伐果斷的氣勢,還有面對一時的困難,不去想辦法解決,就會上吊,怎麼就不懂得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這個道理呢?該罵!

第二梯隊:明代宗朱祁鈺、嘉靖帝朱厚熜、萬曆帝朱翊鈞、明憲宗朱見深

這幾位排在了第二梯隊,因為比著上面幾位,犯的錯誤稍微會輕一點,但是也讓老朱火大。

代宗朱祁鈺,在眾人的推舉中當上了皇帝,雖說前期政治清明,任用賢能,保住了大明的基業。但是與倫常不和,自家哥哥回來後,不但不讓位,還意圖加害於他。要知道,老朱最忌諱就是這一點。

嘉靖帝和萬曆帝被罵的理由基本一致,長期不理朝政,將朝廷大事交由大臣處理,搞得朝綱混亂。尤其是嘉靖,迷信方外之士,選取大臣也看誰青詞寫的好,簡直是胡鬧。還有萬曆,幾十年不上朝,這還了得?

還有明憲宗朱見深,剛開始還有個明君的樣子。可是時間長了就不行了,寵信萬貴妃,建立西廠,怠於政事,與掖庭嬪妃以至侍女宮婢。淫樂無度。實在是該罵!

第三梯隊:建文帝朱允炆、明仁宗朱高熾、明宣宗朱瞻基、明孝宗朱祐樘

最後就是第三梯隊出場,第三梯隊基本上都是做的比較好的,但是老朱向來是恨鐵不成鋼,總能找出來毛病,趁著老朱對前兩梯隊的餘怒未消,罵上幾句解解恨。

首先就是老朱最疼愛的大孫子朱允炆,讓老朱又氣又憐。好好的皇位,沒坐幾年,就被趕下臺。老朱部署的計劃,基本都沒用上,削藩太急功近利,要慢慢來對嘛。並且不該完全把權利和信任,都交給那些百無一用的書生。手裡沒有硬貨,哪裡能保住皇位啊?

對於朱高熾和朱瞻基這對父子,倒沒什麼可罵的,最多就是兩個人都有點小毛病,朱高熾柔弱,朱瞻基好玩,敲打敲打就可以了,畢竟做的不錯。

而對於明孝宗朱佑樘,不但不罵。還要表揚,自小身體不好,童年又曲折坎坷。登上皇位後勵精圖治,是明朝少有的明君之一。雖說中間信奉佛教致使一些奸佞之徒擾亂朝綱,但是能很快改過自新,勤政愛民,善用賢能。使大明再次中興。表揚,大大的表揚。

至於像隆慶帝朱載垕、泰昌帝朱常洛、天啟帝朱由校,這些個不成才的玩意兒,老朱是連罵都懶得罵了,要文不能文,要武不能武,不是像個木偶任由大臣擺弄,就是沉迷於女色,生生的給自己作死,連讓老朱發脾氣的資格都沒有。

最後,老朱罵也罵完了,氣也消了,今天先到這,散會!


史曉生


這話真是太看得起朱元璋了。

怎麼不想想另外一種可能:後世子孫覺得這個祖宗太坑人,一起把朱元璋圍起來痛罵一頓?

朱元璋的後世子孫多荒唐,但這並不意味著朱元璋本人就是完美的、就是英明神武的。

開闢大明王朝,這是朱元璋英武的證據。但建立明朝後的昏招不斷,這也是其昏庸的體現。

朱元璋不是完美的,他的很多決策也坑了自己的後世子孫。

例如,在對待功臣的問題上,他自以為聰明地用四大冤獄誅殺了所有的功臣和功臣子孫,直接讓自己的孫子建文帝無人可用。

而建文的上臺,背後又是沒能妥善處理繼承人的問題,他死後沒多久就出現了靖難之役。

更不用說,朱元璋為了子孫深謀遠慮,最終使得宗室成為朝廷中後期的一大累贅。

這些操作,都是實實在在擺在這裡的。如果明朝皇帝都到了地下,等不到朱元璋控訴誰,他自己就得先捱罵。

譬如,首先就是建文和朱棣,質問他為什麼不給自己多留後手、問什麼給藩王那麼大的權力?為什麼不把皇位傳給自己?

明朝的其他皇帝可能還得問問朱元璋,有沒有考慮過那麼多藩王帶來的財政危機?

總而言之,朱元璋不是完美的,他的政績還沒硬到能指著後代子孫鼻子罵人的地步,自己不被罵就算好了。


HuiNanHistory


當眾罵的是朱棣,私下罵的是朱允炆,後面那些位朱元璋最多簡單罵幾句,都懶得跟他們多費口舌。

每個人都是對自己的決定最在意,朱允炆作為他指定的接班人,在外人面前自然是要維護的,而“大逆不道”的朱棣,這頓痛罵是免不了。而且,不但他自己奪了江山要罵,大明朝丟了江山的責任朱元璋也會安在他的身上,這個跟他的政績無關,只跟他不如老朱的意有關。

朱允炆雖然丟了江山,但是在表面上,老朱還是要維護的,表面上瞪兩眼,簡單不痛不癢的埋汰兩句也就到頭了。不過私下裡,倒是會把他罵個狗血噴頭,好好的一個江山交給他,愣被他四叔給搶走了,真是怒其不爭啊。

到最後,老朱還得懷念起他的大兒子朱標來,憧憬著,如果大兒子在,是不是一切都不同了。


水一白聊歷史


朱允炆看到朱元璋,眼淚忍不住地往下流。

朱元璋:這麼多年你都躲到哪兒去了?

朱棣往前湊了湊,朱元璋一瞪眼,嚇得朱棣又退了回去。

朱元璋:你先別說去哪兒啦,到時候單獨跟我說。急死他!

朱允炆:爺爺,你可要給我做主啊!

朱元璋衝著朱棣大聲道:過來!

朱棣趕緊走到朱元璋跟前,心裡把想好的詞兒又默唸了一遍。

朱元璋:把個長頸鹿當成麒麟,丟不丟人?

朱棣頓時就懵了:您這跳躍性思維,我有點兒跟不上啊!

下面好多人都是一哆嗦。

朱瞻基:也沒逗過幾次蛐蛐啊……

朱厚熜:不就是想做個鹹蛋超人嘛……

朱由校:不就是想設計把更舒服的椅子嘛!

誰知朱元璋沒有叫他們,而是衝著朱祁鎮喊道:過來!

朱祁鎮心道:完了~,可給給老爺子丟臉啦。

朱元璋:為什麼把于謙殺了?

朱祁鎮:他這個……

朱元璋:你知不知道,晚上不聽於謙說點兒,我都睡不著覺!

朱祁鎮一聽,老爺子有點兒糊塗了。

朱祁鎮:我沒殺他,他自己偷偷跑到蒙古國當海軍司令去了!

朱元璋:蒙古國有海軍嗎?這個梗兒好!

朱元璋笑著笑著忽然想起一件事兒來,衝著朱厚照喊道:過來!

朱厚照心裡正盤桓著怎麼說……

朱元璋:你是怎麼掉到水裡的?

朱厚照:他們說是我貪玩……

朱元璋:你身邊那麼多人,都幹嘛去啦?貪玩~,你自己信嗎?

朱厚照:我當然不信,可是我死啦~

朱元璋聽到“死啦”兩個字,衝著朱由檢喊道:過來!

朱元璋:說吧,怎麼搞的啊!

朱由檢:沒錢!

朱元璋:沒錢~,都去哪兒啦?

朱由檢:很多人都投到大清那兒啦!

朱元璋:放屁!李自成來了之後,怎麼還能從官員那裡搜刮出那麼多啊?

朱由檢:……

朱元璋:這件事兒你必須給我說清楚!

朱由檢:誰有繩子,借我用下!



【我喜歡以連續的眼光看待歷史上的節點。】


寄暇學宮


歷史的發生,為歷史發聲!


大明朱家皇帝齊聚一堂,朱元璋看見朱家子孫,氣的渾身發抖,被罵的只有更狠沒有最狠。



朱允炆:“皇爺爺好!”

朱元璋:“好孫兒,來爺爺跟前坐。”

朱元璋看見朱棣,臉都綠了。“你怎麼也來開會了?”

朱棣還沒開口,朱允炆眼眶有些溼潤了:“四叔,他……坐了我的位子。”

朱元璋身體顫抖,嘴唇微動:“你還是動手了。”

朱棣有些尷尬:“我是南下勤王,誰知允炆侄兒不知所蹤,孩兒只好勉為其難。”

朱元璋在剋制:“老四,你可以閉嘴了,站一邊去。”

朱元璋轉變策略,對在座的皇帝們說:“我們今天開家族會議,主要是揭發皇帝中的奇葩。”

朱祁鈺搶先發言:“皇老祖,我冤枉啊,我皇兄朱祁鎮寵信宦官,兵敗土木堡,葬送了朱家基業,我勵精圖治,挽回局面,都沒有忍心殺他和侄兒朱見深,他卻殺了于謙等賢臣,給封我諡號“郕戾王”。

朱元璋:“朱祁鎮給我站一邊去。”

朱祐樘:“皇老祖,我父皇朱見深寵幸大他十幾歲的萬皇后,這女人心狠手辣,殘害父皇的愛妃和骨肉。”

朱元璋:“朱見深給我站一邊去。”

朱厚熜:“皇老祖,我皇兄朱厚照吃喝玩樂逍遙自在,自封大將軍,找一大幫人整天玩過家家。”

朱元璋:“朱厚照給我站一邊去。”



朱載坖:“皇老祖,我父皇朱厚熜和朝臣鬧彆扭,荒廢朝政,就對煉丹感興趣。”

朱厚熜慌忙站一邊。

朱常洛:“皇老祖,我父皇朱翊鈞常年不上朝,獨寵鄭貴妃,遲遲不立太子,將天下半數財富都分給了鄭貴妃所生的福王朱常洵。”

朱翊鈞挪動笨重的身體緩緩走向一邊。

朱由校:“皇老祖,我父皇朱常洛不識奸計,寵幸數名美女,才當了一個月皇帝就駕鶴西去。”

朱常洛走向一邊。

朱由校:“皇老祖,我坦白,我寵信宦官,大字不識一個,只愛木匠活。”

朱元璋看著子孫們一個個不爭氣的養子,氣不打一處來,狠狠訓誡他們,一個個被罵的顏面掃地。

朱由檢:“前面的皇帝沒一個好東西。”

所有的皇帝撇向朱由檢,他繼續說道:“我宵衣旰食,想著做中興之主,每思及此,不敢懈怠,可你們傳到我手上的江山早已破敗,每個人都脫不了干係,細數前朝,像我這樣苦幹的皇帝有幾個?”

朱由檢:“朕的大明江山都亡了,你們還好意思檢舉揭發別人?”


歷史的發生



公元1644年10月30日,愛新覺羅.福臨定都北京。此時此刻,原來的明朝京城現在的清朝京城——北京張燈結綵,鑼鼓震天。此乃真是隻聽新人笑、那聞舊人哭?

此時此刻,在陰曹地府,十殿閻王治下的某個角落,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非常嚴肅的召開了一次明朝歷代帝王會議。

朱元璋繃住一張臉,正坐中間,人間帝王的威嚴在地府也絲毫不減。此時,他的帝王后代子孫們,業已聚集。

“你們自己說說,我大明帝國是怎麼滅亡的吧?”

“不肖兒(孫)不敢”。

“什麼,你們不敢?你們把朕的大明都折騰沒了,還有什麼不敢的。今天老子要罵一罵你們這幫不肖子孫。朱棣和朱允炆給老子滾上來。其餘人等在下面聽著就算了,隔得太遠了,也輪不到我來管你們。

朱棣,你個不動腦筋的。為了一個帝王位就跟侄兒搶?你搶就算了,為啥還要帶兵攻入南京?離開北方重鎮北平。你忘記你老子我當年為什麼要你鎮守北平的嘛?就是要你北出擊北元,將原來的蒙古緊緊的握在我們大明的手中;另外還要你東出山海關,佔據當年金國的那片肥沃的黑土地。

朱棣,你說你怎麼就不動腦袋想想,你侄子朱允炆要削藩就削藩啊?你手握我大明四分之一兵馬你怕啥?你說你怕啥?朱允炆在南京做著他的中原皇帝,你統一北方蒙古、東北黑土地,何止又不是一個盛世江山,那功勞不比你當帝王大多了啊?

你說你當帝王,編了個什麼永樂大典還稍微有點成就,後來知道北方危急了還知道遷都北平。可是我問你,為什麼停止海洋活動,好好的海洋活動為什麼停止下去?要繼續發展下去,要將海外的土地也變成我大明的。就是你,讓我大明不能恢復昔日漢唐的榮光,不能跟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相比肩。

你不就是為了找朱允炆嗎?你都篡位成功了還怕什麼?沒你老子我一半的魄力,當年我殺那麼多文臣武將,怎麼就沒想到宰了你這個小兔崽子。

滾下去。”

“父皇,你消消氣,兒臣知錯了。”


朱允炆見狀,馬上上前,“皇爺爺,孫兒知錯了”。

“你,哎,”朱元璋面對朱允炆,就想罵人但提不起氣來。“你自己說說吧,錯在哪裡了。”朱元璋有氣無力的說。

“我不該削藩”。

“還有呢”朱元璋問道。

“孫兒愚笨,想不出了。”

“你確實很愚笨,你就是個大笨蛋,你是笨蛋,你用的人也是笨蛋,都是一幫蠢貨。你知不知道就是你這裡掉了鏈子,讓我大明就亂了綱紀、亂了人倫。

你說你,一點帝王該有的狠辣都沒有。在戰場上,那朱棣小子是你四叔?呸,都要和你搶帝王了,還是你四叔嗎?你殺不得啊?盡下些亂七八糟的命令,讓手下的將士怎麼打仗?你不失敗那就是老天沒眼了。

還有,你四叔打的什麼旗號?是清君側。你跑什麼跑?他敢殺你不成?借他100個膽子也不敢?就是你跑了,搞得你四叔得位不正,心裡面老想著你從哪裡鑽出來。你們都沒讀過書嗎?禪讓不知道嗎?打不過你四叔,那就禪讓。

你削藩沒錯,錯在你用人錯誤,還錯在你下命令下得亂七八糟,戰場刀光無眼還不傷朱棣,不是明晃晃的讓人篡位成功嗎?你這個笨蛋。

就是因為你,讓你四叔傾盡北方實力南下,讓我大明開國之時對北元積累出來的優勢不復存在,讓他們又有了生機。哎……“


”請太祖息怒,我等皆知罪。"

“給我散了,朱棣以後的皇帝,一個個都不像樣,不是讓文官集團掌權就是讓宦官干政,哎,你們這些不肖子孫啊。算了,朕的大明都亡了,算了,算了,散了。”



雪峰居士


這問題好有意思,仔細梳理一下明朝十六帝,我是要罵“木匠皇帝”明熹宗的,他叫朱由校。朱由校是明朝十六帝中倒數第二位皇帝,他16歲開始繼位,在位七年,這哥在位期間,醉心於木匠的手藝,不理朝政,任由魏忠賢與客氏沆瀣一氣、胡作非為, 給國家帶來了沉重的災難。

1.昏聵的朱由校上位後蹲著茅坑不拉屎,玩物喪志做木匠,使實權盡落魏忠賢之手,給大明帶來了沉重的危機。

朱由校上位的時候,東林黨勢力較大,公正清明之士盈朝。楊漣、左光斗、高攀龍等都身居要職,禍國殃民的方從哲等奸臣已逐漸被排擠出中央;由於楊漣等人的努力,朱由校也迅速提拔了孫承宗、袁可立、袁崇煥等人防邊將領,本來大明帝國可以重現生機的。

但朱由校對自己的乳母客氏非常敬重,客氏與魏忠賢交好,朱由校讓這一男一女分享了帝國的大權;魏忠賢原本就是一市井無賴之徒,沒有文化卻善於鑽營,他進宮就攀上大太監王安後,又結識了當時還是皇太孫的朱由校;居心叵測的魏忠賢這個時候就開始巴結、討好帝國的接班人了。

朱由校繼位後,讓魏忠賢的地位來了個直線上升,一直到司禮秉筆太監,專門負責皇帝的制誥工作。

客氏是他的奶媽,也不是安分守己的良家婦女,她奸詐而貪權,客魏二人同流合汙結成了同盟後,成為了大明政治舞臺上一種不可一世的力量,破壞力與殺傷力極大,讓大明陷入了萬劫不復的境地。

魏忠賢引誘朱由校玩樂,有意發展了朱由校對木工之活的愛好,讓其遠離了政務,魏忠賢還與朝堂上的崔呈秀之流相勾結,肆無忌憚地排擠東林黨人,這個朱由校就是混蛋,任由大字不識的魏忠賢逐漸掌握了內閣和六部。

2.放任魏忠賢大肆迫害東林黨 人,使大明朝廷形成了萬馬齊喑的局面,加速了大明的滅亡。

朱由校執政期間,魏忠賢製造了駭人聽聞的“乙丑詔獄”“丙寅詔獄”等等冤獄,使改良明朝政治的東林黨人受到了的殘酷迫害。

魏忠賢經常趁朱由校在專心做木活時啟奏重要的軍國大事,這時興致勃勃的年輕皇帝朱由校總是厭煩地說:”“朕知道了,你去照章辦理就是了。 魏忠賢就鑽這個孔子,濫行賜賞,迫害忠良,造成了明朝後期的宦官專政。

天啟五、六年間,魏忠賢屢興大獄,殺害了東林黨人楊漣、左光斗、魏大中等人,還喪心病狂地毀了天下東林書院。

這個時候,忠誠正直的大臣,都被冠以東林黨的罪名而慘遭橫禍,東林黨被殺者不計其數,最著名的就是楊漣、左光斗為首的東林六君子了,一時之間,偌大的大明帝國形成的萬馬齊喑的局面。

3.朱由校自毀長城,殺害了遼東經略熊廷弼,

朱由校上位後,受奸佞蠱惑罷免了膽略過人、英勇善戰的遼東經略熊廷弼,使祖國的大好 河山瀋陽、遼陽落入敵手,增加了遼東局勢的嚴峻性。在天啟元年即1621年三月,為穩定遼東局面,朱由校再次起用足智多謀的熊廷弼為遼東經略。

但在閹黨的策劃下,終於殺死了堅持正確方略的熊廷弼,這自毀長城之舉,使遼東戰局更加被動,整個大明江山陷於了重重危機之中。

天啟七年(1627年)八月二十二日, 落水生病後,朱由校服用“仙藥”身亡,終年23歲。算是英年早逝了,不過呢,從整個民族利益來看,我認為他早就應該死了。

明熹宗天性極巧,癖愛木工,手操斧斫,營建棟宇,即大匠不能及。 《寄園寄所寄》

朱由校在歷代帝王中別具一格,他心靈手巧,對製造木器有極濃厚的興趣,凡刀鋸斧鑿、丹青髹漆之類的木匠活,他都要親自操作;卻疏於軍國大事,如果說他是被帝王的職業耽誤了的木匠並不過分,不過,依他在位期間,重用奸佞對國家造成的破壞程度看,真是死有餘辜,所以我認為,明朝皇帝都下黃泉後,朱元璋號召不肖子孫開會,罵朱由校最狠,他根本就是一位拓不起帝王職務、只跟聽惡人讒言、只能做苦力活的賤種。


希望星晨58298869


一個不落下,全得罵。

朱允炆:你個笨蛋,有腦子嗎?你重用的都比你還笨。

朱棣:你小子膽子不小啊,你都敢逼死你大侄子了。

朱高熾:你能騎馬嗎?

朱瞻基:光顧著玩,不想著管管你兒子。

朱祁鎮:大棍子叉出去打一個時辰再說。

朱祁鈺: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想了也沒用。

朱見深:你兒子太廢物了。

朱佑樘:別人讓你幹什麼你就幹什麼,你怎麼那麼聽話啊。

朱厚照:你作的都自己絕了嗣了,真夠廢物的。

朱厚熜:蒙古人來了就打啊,封什麼王,我怎麼有你這麼窩囊的子孫。

朱載垕:廢物廢物。

朱翊鈞:薩爾滸是怎麼回事?

朱常洛:你誰啊?

朱由校:只玩不養兒子的笨蛋。

朱由檢:你就是什麼都不做,也不至於最後上吊去,叉出去叉出去。


甲申十七年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登基,定國號為大明,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創建的政權走上了歷史舞臺。

1644年,闖王李自成帶領農民起義軍攻破北京城,崇禎皇帝自縊於煤山,也預示著這個漢人王朝徹底落下帷幕。

明朝二百七十六年的時間,歷經十六帝,說起來明朝的歷史應當算是中國封建王朝裡面最為精彩的了,明朝的皇帝也是一個比一個奇葩,有專心木工的,有沉迷煉丹的,更甚至還有乾脆不上朝的,倘若朱元璋泉下有知,哪些個不肖子孫會被罵得最慘呢?

明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在明英宗,所以朱祁鎮應該是第一個被老祖宗罵的了。朱瞻基英年早逝之後,年幼的朱祁鎮早早的就繼承了皇位,小皇帝年少貪玩,不務正業,這個時候太監王振做了他人生中唯一一件好事,他跪倒朱祁鎮的面前好言相勸,皇上啊,您也老大不小了,您可長點心吧。

這一勸倒真是把朱祁鎮的雄心壯志給激發了出來,恰逢也先犯境,朱祁鎮決定來一個御駕親征,平定叛亂,建功立業。

可親征就親征吧,朱祁鎮竟然將最高軍事指揮權交給了完全不會打仗的太監王振,然後就悲劇了,土木堡之圍,打了敗仗不去講,連皇帝都被俘虜了,這下可真是遺臭萬年了。

最可氣的是明英宗朱祁鎮統治時期,還將太祖皇帝朱元璋留下的“禁止太監干政”的鐵牌撤了下來,導致太監王振干涉朝政,專橫跋扈,敗壞朝綱。

接下來,明神宗朱翊鈞絕對也會被罵的狗血淋頭,明史記載:“明之亡,實亡於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在位總共48年,前18年勤勤懇懇,在張居正的輔佐下,也稱得上是一代明君,開創了“萬曆中興”的局面,使暮氣沉沉的大明朝得以延續。

可等到張居正一死,因為國本之爭,萬曆皇帝竟整整三十年不少朝,朝中大臣去找他也都避而不見,朝政幾乎荒廢,也正是從萬曆開始,明朝一步步走向了滅亡,這樣的不肖子孫,罵都是輕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