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新时代,整合形成多民族的国家

秦灭六国只是实现了统一的第一步,摆在秦始皇面前的任务是统一后的制度建设和巩固统治问题。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这是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完整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制度,它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个新发展,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即统一多民族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在此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基本上继承了这一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统一之后,制度建设和巩固统一并举。摆在秦始皇面前当务之急要巩固统一,主要措施有:首先是压制各种反抗力量。迁徙豪富、销毁兵器:秦灭六国后,下令迁徙各国旧贵族和豪富到咸阳、巴蜀等地,以削弱他们的势力。根据文献记载,仅被迁到咸阳一带的具有12万户,有的贵族被逮捕关押,大量的旧贵族或与他们有关的旧官吏、士人,隐姓埋名,四处逃亡。在秦灭六国时,六国的许多兵器流散于民间,秦始皇为了防止各国旧贵族利用这些兵器进行反抗,下令各郡县强制收集流散于民间的兵器,集中到咸阳加以销毁,铸成12个大铜人,置于宫廷中。

其次,决通川防、修治驰道,便于调动军队及转运粮食的便利。为了消除反秦势力可能利用的地形和建筑凭借,秦始皇在灭六国之初就下令拆除各国的旧城阁,决通雍阻河道的提防,平掉易于据守的险阻。为了在全国范围加强统治和调发士卒及转运粮食的方便,大修驰道,驰道以咸阳为中心,东至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南至今湖北、湖南,西至今甘肃中部,北至今河北和山西北部。驰道宽50步,每隔三丈植树一株,行道树为当时绿化的一道风景线。驰道是我国秦汉时期专供帝王出巡时行使车马的道路,它是我国古代大规模的道路建设,可以说它是当时的高速公路。此外,还修直道(自陕西甘泉今淳化直通九原今包头西),全长1800余里,主要目的是加强西北边防;在五岭修筑新道。形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交通网,四通八达,加强对各地的控制。

第三、 经略(治理)南越:越人是生活在我国东南沿海和五岭以南的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族属众多,史书上统称百越,总称为越族,大约在战国时期进入阶级社会。战国前期,越人大部分在楚的统治之下,受楚文化的影响比较大。秦王嬴政25年(公元前222年)秦军占据了楚的江南地区,东越和闽越的君长投降,后来秦军继续向岭南进军,在公元前214年建立了桂林(广西桂平)、南海(广东广州)、象(广西崇左)三郡;在统一岭南时,为了方便转运粮食,开通了灵渠。灵渠修在山上,利用若干水闸以保持水量,它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对我国古代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起了重要作用,灵渠的水闸应用,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创造。

第四、通西南夷。西南夷按照分布地域的不同,分为西夷和南夷,分布在今贵州西部,云南的东部、中部、西部,四川的西部、西北部,西藏的东部。各地的语言和风俗不同,经济生活也不相同,社会发展水平很不平衡,战国中期以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秦灭六国后,派将军常頞征调巴蜀士卒,开通西南夷,在四川宜宾至云南昭通一线的崇山峻岭上,开凿了五尺宽的道路,通于西南夷,并设立行政机构,进行管理。秦朝开发西南夷,对促进巴蜀和西南地区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

第五、北伐匈奴。匈奴是我国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战国后期进入奴隶社会。秦灭六国后,于公元前215年派将军蒙恬带兵30万进入河套地区,并且在这一地区设置34个县,从中原地区迁三万户实边,这次大规模移民,无论在军事上,还是在经济上都有重要意义。制止了匈奴奴隶主贵族的抢夺,实行屯田,开启了对这一地区的开发,促进了民族融合。

第六,“匡伤异俗”。革除东方六国的“赘婿”(即上门婚)婚俗,当时,六国旧地婚姻异俗颇多,母系制遗风在齐、陈、楚等地的文献中发现较多,可见其广泛存在,而这些社会现象正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琅邪刻石“匡伤异俗”(《史记·秦始皇本纪》)的重要内容。

上述政策和措施的推进和落实过程,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整合和形成过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