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管理的四大模型,PM必須懂!

瀑布模型、迭代模型、增量模型、原型模型,是項目管理常見的四種模型。每種模型都有其優缺點和適用的項目類型。項目經理針對不同的項目用對模型,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01


瀑布模型


用瀑布模型做項目就像古代匠雕刻玉石,先有完整的設計圖,然後按部就班往前推進,中間不能出一點差錯,追求的是“一次成型”。


這就是瀑布模型,最基本也最常用的一種項目管理模型,又稱線性模型


採用瀑布模型的項目依照該模型選定的階段順序進行,每一個階段的工作產品都是下一個階段工作的輸入,每一個階段只有在上一個階段通過檢查,確認完成後才開始新的階段工作。


項目管理的四大模型,PM必須懂!

▲ 瀑布模型的思想示意圖


瀑布模型的突出特徵是文檔驅動。從需求分析到系統維護,每一項活動的工作成果就是此項活動所產生的工作文檔,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產品。


瀑布模型最大的優點有兩個:


1、每個階段的開發質量都有保證,減少了返工。

2、是文檔細緻,降低了溝通成本,有利於及早發現問題。


這就是開頭說的雕刻玉石的步驟,有精細的設計圖紙,每一步都不可行差踏錯,因為一旦雕壞了,就得摔了玉重來。


這也正是瀑布模型的缺點:

週期長,不易變更。


用戶直到項目開發晚期才能瞭解產品的真實面貌和質量。這時候提出變更,成本會非常大。


適合採用瀑布模型的項目類型,通常是對用戶需求非常明確的項目。同時還要求項目預算充足,人員齊備。


02


迭代模型


其實,迭代模型項目就是數個小而快的瀑布式項目組成的。


因為,每一次開發迭代都是一次完整地經過所有工作流程的過程:需求、分析設計、實施和測試工作流程。


每一次的迭代都會產生一個可以發佈的產品,這個產品是最終產品的一個子集。


項目管理的四大模型,PM必須懂!

▲ 迭代模型的思想示意圖


迭代模型沿著螺線進行若干次迭代,圖中的四個象限代表了四個活動:制定計劃、風險分析、實施工程、客戶評估。


使用迭代模型進行軟件開發,項目活動包含以下幾個階段:


1. 初始階段

為系統建立商業案例並確定項目的邊界。

2. 細化階段

細化階段的目標是分析問題領域,建立健全的體系結構基礎,編制項目計劃,淘汰項目中最高風險的元素。

3. 構造階段

在構建階段,所有剩餘的構件和應用程序功能被開發並集成為產品,所有的功能被詳細測試。

4. 交付階段

交付階段的重點是確保軟件對最終用戶是可用的。交付階段可以跨越幾次迭代,包括為發佈做準備的產品測試,基於用戶反饋的少量的調整。


項目管理的四大模型,PM必須懂!

▲ 迭代模型的幾個階段


迭代模型由風險驅動,強調可選方案和約束條件從而支持軟件的重用,有助於將軟件質量作為特殊目標融入產品開發之中。


因此,迭代模型的風險管理成本較高,在風險分析,進度管理方面,對項目組成員的要求也非常高。


選擇迭代模型的項目,通常屬於高風險項目,且需求不確定,用戶能在整個開發過程中不同程度地參與。


03


增量模型



增量模型是通過對用戶需求的判斷,在定義了用戶要求和系統需求,進行總體構架設計後,採用序列化地創建產品的方法進行開發的過程。


增量模型本質上是迭代的,但其強調:每一個增量均發佈一個可操作產品。


增量模型的特點是引進了增量包的概念,無須等到所有需求都出來,只要某個需求的增量包出來即可進行開發。

項目管理的四大模型,PM必須懂!

▲ 增量模型的思想示意圖


雖然某個增量包可能還需要進一步適應客戶的需求並且更改,但只要這個增量包足夠小,其影響對整個項目來說是可以承受的。


增量模型有三大優點


1、在達到初始需求之前可降低成本。

2、可快速生產出可使用的系統。

3、能夠有計劃地管理技術風險。


但是,在開發過程中,需求的變化是不可避免的。


增量模型的靈活性可以使其適應這種變化的能力大大優於瀑布模型和快速原型模型,但也很容易退化為邊做邊改模型,導致軟件過程的控制失去整體性。


增量模型的適用項目特點:


i. 用戶核心需求非常清楚;

ii. 項目人員不足;

iii. 產品可以分割成不同的階段分別完成


04


原型模型


原型模型採用逐步求精的方法完善原型,使得原型能夠“快速”開發.


原型模型是一種用戶需求驅動的方法。它能減少系統開發的風險,特別是在大型項目的開發中,由於對項目需求的分析難以一次完成,應用原型法效果更為明顯。

項目管理的四大模型,PM必須懂!

▲ 原型模型的思想示意圖


原型模型根據其最終保留情況分為非拋棄型拋棄型兩種:


非拋棄型原型先根據用戶的最主要的要求,開發出能實現系統最基本功能的一個原型,再根據用戶對原型使用與評價的意見,反覆修改完善原型,直到等到用戶滿意的最終系統為止。


拋棄型原型模型:一般用來描述和驗證用戶需求,可以採用與實際開發所不同的開發工具,建立模擬的數據庫系統,從而達到與用戶交流的最好效果。到用戶需求確定之後即不再繼續開發此原型。


這兩者的目的、手段、結構各有不同。採取拋棄型原型模型往往是為了和用戶更好地溝通,大家一定要注意區分。


原型模型適用的項目特點:


i 處理簡單過程明確、涉及面窄的小型系統;

ii 大型系統的需求階段,用原型去跟用戶交流,需求分析會更加明確和細化



寫在最後


針對不同類型的項目。應選擇什麼樣的開發模型,應從以下兩方面進行慎重考慮:


i. 實施推廣的難度

項目管理團隊的管理能力和系統開發團隊的技術能力決定了所選擇開發模型的實施難度。選擇一個適合項目團隊特點的開發模型尤為重要。


ii. 項目管理的側重點

項目不同,其側重點也不同,如側重於進度、質量、成本控制、風險管理等等。根據項目的側重點,可以選擇不同的開發模型。


再結合這些特點,選擇最適合項目的開發模型,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各模型項目特點:


瀑布模型——文檔驅動型

迭代模型——風險驅動型

增量模型——任務驅動型

原型模型——需求驅動型


PMP備考學習資料需要的同學私信找我,內含pmp備考資料 EPC工程管理資料 各種模板表格與5GB質量管理資料等等!


項目管理的四大模型,PM必須懂!


項目管理的四大模型,PM必須懂!


項目管理的四大模型,PM必須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