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統一隻有十幾年,秦歷代君主泉下有知,會不會覺得他們都是笑話?

綵鳳雙鳴


當然不會。秦歷代的君主只會感到驕傲。因為秦統一全國之後雖然只存在了短短的十幾年,但是對中國歷史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

秦朝結束了春秋戰國長期戰亂的局面。秦國在戰國時期並非一直都是碾壓般的存在,它能從一個春秋時期略顯沒落的邊陲國家,一路崛起到最後統一天下,是非常不容易的,是歷代秦朝君主不懈努力的結果。秦統一六國,結束了春秋戰國500多年的戰亂,建立統一的封建主義中央集權國家,為經濟的恢復發展和人民的安定生活打下了基礎。

秦朝創立的制度對後世影響深遠。大秦,短命王朝的模板,卻打下了後來兩千年封建帝制的基礎。秦朝統一之後,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制度,在地方實行郡縣制,並且統一了度量衡,統一文字,這對中國歷史的影響是非常的深遠,之後漫長的中國歷史折騰來折騰去都是遵循秦朝的規則。

秦朝北擊匈奴、征服百越,極大的開拓了疆域。秦統一六國後,秦始皇派蒙恬率軍三十萬抗擊匈奴,收復了河套南北的廣大地區。同時,修築了萬里長城,對抵禦匈奴進攻,保障中原生產和安定,起了重要作用。秦滅楚後,秦軍繼續南進,征服了今浙江一帶的越人,設置會稽郡。然後征服百越,設立南海郡,象郡和桂林郡。又在湘水、灕水間開鑿靈渠,促進了珠江流域的開發,加速了民族融合。

所以說,秦雖然存在的時間短暫,但它的功績是非常偉大的,對中國歷史的影響也是非常深遠的。


木木講歷史


秦朝在中國歷史上的重大貢獻與深遠影響

秦朝在中國歷史上是個比較短命的王朝,從公元前221年秦國滅掉韓、趙、魏、齊、楚、燕六國,統一全中國開始,到公元前207年,秦朝滅亡結束,歷經秦始皇嬴政、秦二世胡亥、秦三世子嬰,僅僅存在了15年(虛年)。但是,正是這個相對短命的王朝,在中國歷史上作出過重大貢獻,具有不可忽視、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秦王朝打造出的無比輝煌驕傲的業績,足以讓後世驚羨稱奇,留下了無數震撼人心、驚天動地、影響深遠的精彩傳奇故事。

在秦穆公、秦孝公等歷代君王勵精圖治、變法改革、經濟發展、積累強大的基礎上,秦王嬴政大展宏圖,勢如破竹,一舉滅掉六國,統一全中國,建立了第一個大一統、多民族的國家,由分封制改為郡縣制,全國設置36個郡縣,分設三公九卿制度,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標誌著中國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秦朝所設置規劃形成的郡縣制和中央集權制度的基本政治格局,一直沿襲傳承至今,為中國政治制度創立奠定了中央集權、分級施治的基本框架基礎。秦朝時期,為防外敵入侵,大興土木,傾盡舉國之力,建立了世界上雄偉壯觀、獨一無二的偉大的萬里長城,還有位於西安市的號稱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秦陵兵馬俑,兩千多年以後,仍然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成為不可複製的中國符號與中華民族的精神寄託,同時成為現代文化旅遊的絕美景觀,令世人震驚,讚不絕口。秦始皇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

那麼,曾經橫掃六合、氣吞八荒、睥睨天下、傲視群雄的如此強大不可一世的大秦王朝,為什麼竟能在短短十幾年後一夜之間頃刻土崩瓦解蕩然無存,成為一個往昔的故事?為什麼曾經叱吒風雲、縱橫千里、泰山封禪、威風八面的秦始皇嬴政,竟然會在十幾年後東巡途中在河北邢臺沙丘突然駕崩,給後世留下千古之謎。

西漢文學家賈誼曾在《過秦論》中指出,秦朝迅速衰敗滅亡的原因,主要是不使仁政,殘暴高壓,荒淫無度,失去民心。“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唐代文學家杜牧在《阿房宮賦》中,深刻分析指出了秦朝迅速敗亡的真實原因,那就是:1.好大喜功,大興土木;2.狂妄驕橫,奢靡浪費,過度透支社會財富,沒有很好落實休養生息;3.政治高壓,經濟發展青黃不接缺乏後勁,竭澤而漁,不管不顧百姓生存艱難和疾苦,官逼民反,喪失群眾基礎,淪為空架子一推即倒。文章指出:“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毛主席詩詞《七律·和郭沫若同志》,對秦始皇嬴政的歷史功績,給予了辯證肯定和高度評價:“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祖龍魂死業猶在,孔學名高實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讀唐人封建論,莫從子厚返文王。”

秦朝時期,出現過秦始皇、李斯、公子扶蘇、胡亥、子嬰、趙高等著名歷史人物,產生了焚書坑儒、指鹿為馬、沙丘之變、“苟富貴勿相忘”等影響後世極其深遠的重大歷史事件,註定成為中華民族五千年的輝煌歷史中濃墨重彩的一頁。

因此,秦朝存在的時間雖然很短,只有匆匆十多年,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只是像流星一閃而過,但是它的作用它所鑄就的輝煌燦爛,絕不可忽視,絕不可等閒視之。大秦帝國,對於中華民族的傑出貢獻與深遠影響,永遠閃耀著璀璨奪目的光芒。


紅旗漫卷原野


秦國的歷史非常悠久,歷代君王都能保住關中之地,歷經數百年,不僅沒有衰敗,反而在戰國時期越來越強盛。

秦王嬴政,利用了十年時間,攻伐六國,完成了一統天下的大業。公元前221年,秦朝正式一統天下,可是僅僅15年時間,在公元前207年,秦朝宣佈滅亡。

歷代秦帝國的君王們,如果看到這強盛數百年的國家,在僅僅25年的折騰下,就被搞滅亡了,他們會不會咒罵秦始皇呢?作為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的建立者,秦始皇如果知道自己的王朝,只有15年的壽命,他會後悔嗎?

01不用歷代秦王罵,秦國那些貴族就會罵得秦始皇狗血噴頭。

商鞅變法之前,秦國貴族們的小日子不要太逍遙。國家的俸祿隨便拿,國家的官職隨便做,這國家就跟自己家開的小賣部一樣。

令行於民期年,秦民之國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數。於是太子犯法。衛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將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師公孫賈。明日,秦人皆趨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說,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史記》

可是好日子被這個叫商鞅的傢伙給毀了,商鞅從魏國灰溜溜跑到秦國以後,三言兩語就把秦孝公給忽悠上船了。

上船以後的秦孝公,一發不可收拾地要變法,要圖強,簡直就跟打了雞血一樣。為了變法圖強,秦孝公果斷將商鞅立為大良造,主管秦國變法的一切事務。

  1. 這麼一來商鞅在秦國的地位可以相當牛掰了,看誰不爽都可以說道兩句。秦孝公的兒子嬴駟犯了罪,商鞅也毫不留情給抓了,後來居然把秦孝公的哥哥嬴虔的鼻子給割了。嬴駟犯罪關人家嬴虔什麼事兒?
  2. 此後秦國就這麼強大了起來,強大以後,歷代諸侯王的野心是不小了。可是貴族們的小日子不好過了。這俸祿不能世代隨便拿了,官職也不是貴族想做就能做的了,小賣部成長為了世界五百強,可貴族的日子卻一天不如一天。
  3. 尤其到了秦始皇一統六國的時候,其實秦國的貴族們還是比較自豪的,畢竟由秦國一統了天下。可問題是貴族們也沒撈著什麼好處啊,這天下的官也不是秦國貴族隨便做的,要有相應才能才能做。

秦國的貴族們終於忍不住了,難道說一統天下這麼大的事情搞完了,我們一點好處都沒有?有還是有的,只不過這是個秘密。沒想到僅僅15年時間,秦國就滅亡了。而秦國的貴族也慘遭各種殺戮,基本消失殆盡,這也就成了一個永遠都不能說的秘密了。

02秦國的百姓也要咒罵秦始皇,好日子過到頭了。

過去秦國雖然是地處偏遠的小國家,可是擁有關中之地,百姓們小日子過得還是不錯的。即使總是被貴族們摁在地上摩擦,可是摩擦完了,小命還是保住了,這天下百姓還不都是一個樣子嗎?

秦吏卒多竊言曰:“章將軍等詐吾屬降諸侯,今能入關破秦,大善;即不能,諸侯虜吾屬而東,秦必盡誅吾父母妻子。”諸侯微聞其計,以告項羽。項羽乃召黥布、蒲將軍計曰:“秦吏卒尚眾,其心不服,至關中不聽,事必危,不如擊殺之,而獨與章邯、長史欣、都尉翳入秦。”於是楚軍夜擊阬秦卒二十餘萬人新安城南。---《史記》

那個叫商鞅的來了以後,情況就完全變了。商鞅用徙木立信的辦法,使得百姓們相信變法的可行性。結果每個百姓都跟打了雞血的秦孝公一樣,一個個想要奮勇殺敵,立戰功,做大官。

  1. 萬萬沒有想到,秦始皇帶著他們一統六國後,新的情況就出現了。其中60萬大軍被任囂和趙佗給拐到了南越,從此回不了老家關中了。
  2. 還有20萬秦國子弟兵,被項羽這個二愣子挖了個坑全給坑殺了。想想當初還不如取代兵馬俑陪著秦始皇一塊兒下葬算了,好歹有塊地方立足,被坑殺的連個站的地方都沒有。
  3. 剩下的舉雙手投降了各路義軍,後來還被項羽當槍使對付劉邦。總之當時秦國的那些子弟兵們實在是太慘了,沒有多少是可以善終的。

秦國的老百姓過去老老實實在家種地也就算了,被貴族欺負也只是一時半會兒的事情。可是幫助秦始皇一統天下以後,僅僅15年,就遭到了這麼多悲慘的待遇,可見他們有多痛恨秦始皇。

秦國滅亡了,秦國的男丁都被戰爭給捲走了。剩下這些孤兒寡母的,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何況項羽會放過他們嗎?根本不會。當年他爺爺項燕及其大量楚國士卒都被秦軍蹂躪而死,項羽自然也不會讓秦國人那麼痛苦就死。

03一統天下有歷史意義,但是對秦國毫無意義。

秦國一統天下,奠定了未來天下一統的國家格局,這是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的。因為這讓後來的英雄們,有了一個奮鬥的目標,那就是跟秦始皇一樣,一統天下。

我們當然也覺得秦始皇非常偉大,是一個了不起的千古一帝。可是秦國人對此絕對不這麼看,為什麼?因為這一切功績對秦國毫無意義。

戰爭的所有過程中,秦國死傷了大量士卒百姓,公元前221年一統天下。秦國人總算是昂首挺胸告訴大家,他們是地球上最靚的仔。

居數日,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人或說項王曰:“關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項王見秦宮皆以燒殘破,又心懷思欲東歸,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說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項王聞之,烹說者。---《史記》

可是僅僅15年時間,這幫人還沒有老去,秦國就宣佈滅亡了。一個大一統的國家就這麼沒了,而付出的代價是,秦國人遭到了全國各地人員的打擊報復。

秦始皇為了他自己的志向,為了給歷史做一個交代,卻讓成千上萬的秦國人為此買單。這讓秦國人如何不罵他呢?

一統天下實在是太有意義了,我們現在說起來都會朗朗上口,說秦始皇多麼了不起。可是如果你身處那個時代,你會願意用自己全家人的性命,為秦始皇的千秋功業出一份力嗎?

總結:秦國曆代先王會分成三派來面對秦始皇。

秦始皇的祖先們都是秦國的大王,但是他們的態度不會統一,每個人都會發表自己的建議。大致可以分成這麼三派:

  1. 第一派是秦孝公以前的君主,他們會覺得秦始皇就是個敗家玩意兒,養不教父之過,一統天下他們不管嗎,可是亡國滅種他們連口高香都沒得吃了,自然是要咒罵秦始皇的。
  2. 第二派是秦孝公到秦武王這幾位秦王。他們當時銳意進取,秦國不斷髮展壯大。可是當時他們沒有一統天下的條件和野心,他們會指責秦始皇步子邁的太大了,以後做鬼要穩重一點。
  3. 第三派則是秦昭襄王了,他是一個60歲才親政的老大爺。可是他有一統天下的野心,在白起的幫助下,他顯然具備了這些條件。可惜最後沒有完成,所以他會欣慰地對秦始皇說,乖孩子,感謝你替我完成了我這輩子沒有完成的事業。

這三種態度,證明了不同時期,不同秦王的大致想法。每個普通人的思想觀念都會不同,更何況是秦王們呢?


江湖小曉生


應該不會吧。至少他們統一了整個中原大地。這是史上絕無僅有的。秦朝統一文字,使其成為一個民族的基礎,並延用至今;   

廢分封,立郡縣,成為以後中國統一後管理的標準模式,歷時數千年之久;   

統一貨幣和度量衡,在商業上大大便利國內交流.;   

車同軌,道同距,修建秦直道大大便利國內交通;   

焚六國史書,客觀來講統一了思想,避免因為歷史問題而導致國家分裂;但是毀掉的各國古籍都有副本保存,其後被毀是由於項羽火燒秦都造成的;   

修建靈渠,加強了對珠江流域的控制,並使該地區永遠成為中國的版圖;   

修建長城,抵禦北方胡族侵略的重要防線,長城長期成為國界;   

南征南越,將福建、浙江、兩廣納入中國版圖。   

北擊匈奴,奪回河套地區,並使該地區永遠成為中國的版圖。至此奠定了中國統一多民族中央集權國家的基本格局。

這些成就還不夠他們自傲呢


克里帝


首先是秦朝的徭役繁重,賦稅沉重。秦政府規定:成年男子每年服徭役一個月,一生要在本郡服兵役一年,到京城或邊疆戍守一年。

其次,就是秦朝的刑法嚴酷,官吏執法殘暴。秦朝的嚴刑酷法主要繼承於其前身,即戰國時期的秦國。商鞅變法時就較為注重以法來治理國家,經其後韓非將法家理論歸為系統化和理論化並經過李斯的大力實施,秦朝已經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善的法律體系。秦始皇希望能通過刑法來加強對人民的統治,維護其中央集權。當時較為殘酷的刑法有“族誅”“連坐”,死刑就有“腰斬、車裂、活埋”等,最後連李斯自己也不能倖免,被腰斬於市。嚴酷的刑法使大量農民“亡逃山林,轉為盜賊”。

另外,我認為土地的兼併問題也可以算是一個直接導致秦朝末期農民起義風起雲湧的直接原因。因為大量的 農民失去土地,導致了農民與統治階級矛盾的激化,進而大規模的農民戰爭也就迫在眉睫了。

2.中央集權制度本身的問題,即所謂的權力的制約機制的欠缺而導致權力被濫用的問題。我認為這是導致秦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其實這也是其他許多王朝滅亡的原因)

3.秦朝滅亡遲早的事!秦始皇死後,秦朝已經實力大不如從前。秦始皇在位的時候,對那些嫌棄的人還是有一點震威的作用。畢竟是統一六國的第一位皇帝,他的實力是不可小覷的。秦始皇的兒子以後,他並沒有吸取秦始皇的教訓。秦二世與秦始皇更加的過分,根本沒有老百姓看作是一個人。只會去掠奪,徵稅比之前更高。老百姓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本來以為換了一個皇帝會好一點,誰知道這秦二世更加的過分。

多行不義必自斃,秦二世這麼的暴政,會有人收來收了他的。那到時候全國各地發動了很多起義,而且一起一就會擁有了無數的起義者。其中就要說到了陳勝和吳廣的起義。紀元前209年,陳勝、吳廣,首先揭竿而起,反對秦朝統治。各地紛紛響應。當項羽的義軍,攻破武關時,竊據丞相高位的趙高,夥同他的兩個親信——咸陽令、女婿閻樂,郎中令、兄弟趙成,領兵包圍望夷宮,逼迫二世自殺了。胡亥做了三年皇帝,年僅二十三歲,就喪了命。隨即,秦王子嬰用計,將趙高亂刀砍死,滿門抄斬。隨後,秦王朝即刻飛灰煙滅。

這麼強大的一個皇朝,就這樣滅亡了。多多少少還是有點可惜的,秦朝如果能夠愛護一下農民百姓也就不會這樣的結果了。可是又能怪得了誰呢?可以說是秦朝的統治者一步一步的讓自己的皇朝走向毀滅




玉潤萬古


這個問題看怎麼理解,我們假設從兩個角度去理解。

1.從個人利益和家族利益來說,秦始皇和其祖先歷盡千難萬苦所建立王朝,短短十幾年就覆滅,一統天下的成果被劉邦劫走。這樣的結果會讓始皇帝仰天長嘆。不過秦始皇對秦朝的滅亡也負有責任,沒有給後秦二世留下一個良好統治政權。

2.從另一個角度來來看,也許秦王嬴政是一位有遠大政治理想的人,看到天下混亂,諸侯相互戰爭,民眾疾苦,通過一統天下,結束這種狀態,即使後來的劉邦,也維持天下統一。秦王嬴政看到這裡也許會仰天大笑,不會覺得是笑話。


再憶歷史


政治術語有這樣一句話:“量變引起質變”。如果沒有前幾代君主打下的基礎,想必秦始皇嬴政也不可能統一六國。尤其是秦孝公重用商鞅進行變法,為秦國統一打下不可泯滅的功勞。


國史微鑑


秦不但開創了我國大一統的局面,更是我國從春秋戰國跨入了封建社會的重要分水嶺!而且: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這些對於後世朝代的發展奠定了最堅實的基礎,雖然秦只統治了10幾年,但不可否認秦是一個劃時代的朝代!相信秦的先祖在泉下有知的話,足以告慰了!


秦嶺老倔頭山貨


不會,沒有歷代國君的鋪墊,何來大秦統一天下的根基?我想他們應該深感自豪,在地下計算著為了統一做了多少貢獻吧。

秦國本來只是為周天子養馬的人,通過奮鬥,成為了西周附庸,後來立下大功,終於成為了諸侯國,但是位置卻是在蠻夷之地,歷來被中原的諸侯國視作蠻夷。

但是沒有國家何談統一?秦國的前幾位國君應當是大秦統一的首要功臣。

秦朝立國幾百年,沒有像三家分晉和田氏代姜那樣,中途退出舞臺,而是一直傳承了下來,最終站在戰國的舞臺上。

秦國春秋的國君可以說是守土有功,順利傳承,當作為第二大功臣。

秦國想要滅亡六國,必須自身強大,秦國的崛起,始於商鞅,開創了秦國的崛起之路和沿著這條路一直走下去的戰國國君,當為第三功臣。

由此看來,秦始皇只不過是做了父親和祖父沒來得及乾的事情。當然了,我們不能否認秦始皇為了統一中國做出的卓越貢獻。

但是,正如牛頓所說,“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有此成就的。”這句話也同樣適用於秦始皇。


大周天子武曌


秦朝統一全國,對國家和民族的統一做出了巨大貢獻,這一功將永垂千古。秦國曆代先祖都為此努力過,他們是驕傲的。至於治國時間長短,和國運有關。他們盡了歷史責任,是值得驕傲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