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字,橫撇不能與豎畫相連,這是為什麼?

通常,我們寫楷書的“水”字,左邊的橫撇,為何不能與豎相連?這背後有什麼玄妙?

這是一個有意思的問題。相信很多人腦子裡都有這樣一個疑問。


水字,橫撇不能與豎畫相連,這是為什麼?

如上圖。左邊的字,橫撇與豎相連,看起來很彆扭。而右邊的字,橫撇與豎稍分開,看起來和諧美觀。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我們不妨先學習下古人,看看他們是怎樣寫的。


水字,橫撇不能與豎畫相連,這是為什麼?

如上圖,看來,古人大多也是這樣寫的。在處理這個細節的時候,古人與我們是心有靈犀的。

那這裡邊有什麼玄妙嗎?蘊含著怎樣的道理?

我們仔細觀察上面兩幅圖,還會發現另外一個問題。

就是說,這個水字,左邊的橫撇略小,右邊的撇和捺略大。

這又是為何呢?

這兩個細節的處理,難道都是無意而為的嗎?

首先,要搞清楚,為何左邊的橫撇略小,右邊的撇和捺略大。

我們寫左右結構的字,都是先寫左邊,再寫右邊。這裡有一個原則,叫“先緊後松”。就是說,先寫的部分,要寫得緊湊一些,稍小一些,這樣後寫的部分,才能寫得輕鬆,收放自如。假如先寫的部分寫得很鬆散,佔位較大,那麼後寫的部分可能會空間不足,伸展不開。簡言之,先寫的部分要悠著點,給後寫的部分騰出足夠大的地方,讓後寫的部分更輕鬆。

先緊後松,這也符合我們中國人的處世理念,凡事悠著點。

2020年開年發生了嚴重的疫情,國家緊急行動,對武漢進行封城管控。一千萬人被封在城中,不向外擴散疫情。武漢一城的封禁,為全國的抗疫爭取到了主動,才導致後來全國抗疫形勢完全好轉的大好局面。國人按國家要求,積極配合,約束自己,不外出,不聚集,過了近2個月的“緊”日子,3月下旬,抗疫形勢全面好轉,變被動為主動,國家完全掌控住了國內抗疫形勢的大局,恢復原有的生活狀態已經指日可待。之所以能如此,因為國人知道,面對如此嚴峻的疫情,一定要先有“緊”日子,後邊才能有“寬鬆”日子。而反觀國外,因前期管控太過鬆散,錯過了中國為全世界爭取到的窗口期,目前一些國家方寸大亂,疫情失控,苦不堪言。從這當中,也能看出中國人的價值觀,凡事悠著點,做事要留有餘地,先緊後松。

再比如,中國人是喜歡存錢的,為以後著想。先過緊日子,再過好日子。美國人則喜歡花錢,喜歡提前消費,藉著錢花,不顧以後。據說疫情當下,近半數美國人拿不出400美元現金。美國人的這種花錢理念,與我們大相徑庭,我們是不敢苟同的。

對寫字來說,也要“悠著點”。

左右結構的字,先緊後松,也是左緊右松。寫左邊的時候,要“悠著點”,寫得稍小一些,緊湊一些。這樣,寫右邊的時候,才能輕鬆。這是在處理左右結構時的一個大的原則。


水字,橫撇不能與豎畫相連,這是為什麼?

如上圖。咖字,左邊和右邊,分別有一個口。應該把左邊的口寫得稍小一些,這樣給右半部分騰出足夠大的空間,右半部分才可以自如伸展,寫得輕鬆。反之,如果把左邊的口寫大了,後邊空間不足,右邊的口寫小了,是難看的。


水字,橫撇不能與豎畫相連,這是為什麼?

再如上圖,也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左緊右松的結構。左邊的木寫得小一些,右邊的木寫得大一些,這樣整體有緊有松,和諧統一,是好看的。如果左邊寫大了,右邊寫小了,看起來就怪怪的。

可見,左緊右松是漢字結體的一個重要原則和規律。按此原則,我們就不難理解,“水”字,左邊的橫撇,要稍小一些,右邊的撇和捺,要稍大一些。


水字,橫撇不能與豎畫相連,這是為什麼?

如上圖。左邊的筆畫略小,右邊的筆畫略大。還要注意這種差別不能太大,否則會違反另一個原則,即“布白均勻”,在此不做詳述。

那麼,為何橫撇要與豎分開呢?

只要左邊小點,右邊大點就行了嗎?不可以!

這個字,大體上還是一個左右“對稱”的結構。豎勾的豎,大致是這個字的豎中線,中軸線。左右兩邊,還要以豎為中心,兩邊保持平衡,保持重心平穩。那問題就來了!左邊小,右邊大,如何保持平衡?


水字,橫撇不能與豎畫相連,這是為什麼?

如上圖,老虎和大象玩蹺蹺板。老虎在左邊,大象在右邊。如果二者均靠近中部,那麼大象那端會壓下去,老虎那端會翹起來,蹺蹺板無法保持平衡。怎麼辦呢?


水字,橫撇不能與豎畫相連,這是為什麼?

如上圖。老虎因體重輕,要往蹺蹺板的左邊移動一點,這樣,根據槓桿原理,兩邊仍可以達成平衡,蹺蹺板保持平穩。

此,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何水字左邊的橫撇,不能與豎相連了。

水字,左邊小,右邊大,這是按照左緊右松原則來處理的。左邊小,右邊大,同時還要符合重心平穩的原則,所以,適當將左邊的橫撇向左移動一點,以求整體的重心平穩。

分析漢字的結構,就是這麼有樂趣。

類似的漢字,楷書也都是這樣處理的嗎?

我們看看同類的字。

水字,橫撇不能與豎畫相連,這是為什麼?

如上圖。這四個字,都包含著與“水”字類似的結構,其左邊的橫撇都略小,右邊的撇和捺都略大,這是左緊右松原則。左邊的橫撇都是與豎分開,右邊的撇和捺都是與豎相連,這是重心平穩的原則。

看來,其他類似的字,我們也是這樣處理的。

古人也是這麼做的嗎?

水字,橫撇不能與豎畫相連,這是為什麼?

如上圖。古人寫“永”字時,用了同樣的處理方法。左邊的橫撇稍小,右邊的撇和捺稍大,左邊的橫撇與豎不連,右邊的撇和捺與豎相連。這樣同時滿足了左緊右松和重心平穩兩個要求。

我們再深層次思考一下。

漢字發展到楷書階段,古人的審美元素和價值理念,都不經意間融合在字的結構當中。我們總結漢字的結體規律,用最根本的四個字來表述,就是“穩、勻、緊、展”。

穩是重心平穩,勻是布白均勻,緊是三緊三松(上緊下松,左緊右松,內緊外鬆),展是主筆伸展。這四個字是漢字結構的“綱”。從根本上弄懂了這些,則綱舉目張,執本末從,一切結體現象的問題,就都能迎刃而解了。當然,中國書法源遠流長,不同的書家有不同的風格,說每一個書法家的楷書都是按照“穩勻緊展”的大原則來處理,也不盡然。但即便如此,也不妨礙我們對漢字楷書的結構進行一個整體的梳理和歸納,提煉出一些根本性的常規規律,來幫助我們學習寫字,學習書法。

比如這個水字,豎勾的豎,要寫直,這是重心平穩。

左邊的橫撇和右邊的撇捺,都要稍靠上一些,寫低了就很難看,這是上緊下松。因為人的腿在下邊,腿長點才好看。

左邊橫撇的線條角度,右邊的撇和捺的線條角度,大致要按照“布白均勻”的原則來處理,就是說,筆畫之外那些空白的區域,面積相差不宜太大。

橫撇的拐點,與右半部分兩個筆畫的起點,大致是對應的,不能一個很高,另一個很低,要靠近,這是內緊外鬆的原則,內部要緊湊。

穩勻緊展四大規律,在此不再另行詳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我其他相關文章。

至此,我們就弄明白了,水字,橫撇與豎不連,是為了在左緊右松的前提下,使整個字保持重心平穩。

漢字的結構,種類繁多。一種結體現象的背後,往往都有一個或幾個根本性的規律在支撐著它,而不是隨意而為的。透過現象看本質。我們如果仔細思考每一個字的筆畫安排,看它的長短、角度、高低,大小,遠近,等等,就會發現漢字的結體是美妙的,是有規可循的。大道至簡,萬變不離其宗。分析漢字,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我是寫字峰法,喜歡本文的朋友,請關注我,以便查看更多相關文章和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