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花眼是如何配鏡的,家有老人的你們都瞭解嗎?

在具體說到老花眼的配鏡前,多視點想先給大家科普一些關於眼睛調節能力和調節範圍的相關知識。

眼睛的調節能力,是指眼睛在看近處的物體和遠處的物體時,需要眼球動態變化的過程。

老花眼是如何配鏡的,家有老人的你們都瞭解嗎?

參與眼睛調節能力的組織,包括睫狀肌、晶狀體,以及晶狀體懸韌帶。在看近處時,需要晶狀體變凸,讓物體可以成像在視網膜上,晶狀體懸韌帶就是用來牽拉晶狀體以便變化成需要形態的。調節力的改變直接影響人眼看近物的清晰程度,其中與調節遠點和調節近點有關:

調節遠點:人眼視物時成像在視網膜黃斑部,調節靜止時人眼所能看清的最遠點為調節遠點;

調節近點:人眼動用全部調節能力所能看清的最近一點,調節能力最大時近點發出的光線恰好聚焦在視網膜上。

老花眼是如何配鏡的,家有老人的你們都瞭解嗎?


在調節遠點與調節近點間人眼通過調節能力能看清的範圍我們稱之為調節範圍,正視眼、近視眼、遠視眼的調節範圍需要分別考慮。

對以上系統理念有所瞭解之後,我們就可以來說說眼睛調節能力對我們視力的影響了。

在正常眼人群中,調節能力強的人晶狀體的彈性也就越好,調節近點也就越近,但是調節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衰弱,基本為每年減少0.25D~0.40D調節量的趨勢,如10歲、20歲和60歲的近點分別是8.8cm、10.4cm和83.3cm。

尤其過了40歲的人群,睫狀肌的收縮、舒張能力下降,調節力也會逐漸下降,已不足以舒適地完成近距工作,晶狀體的彈性,隨年齡的增長而減弱,近點也因之而變遠,會發展為老花眼,表現為看近處不清楚,不持久,容易有疲勞感。

老花眼是如何配鏡的,家有老人的你們都瞭解嗎?

近視與調節能力有關嗎?

近視是指當調節靜止時,遠處物體經過眼睛折射成像效果在視網膜之前,未達眼底,需要用凹透鏡(近視眼鏡)來矯正,使物象能落在視網膜之上從而看清遠處的物體。

老花眼是如何配鏡的,家有老人的你們都瞭解嗎?


大多數近視眼的人一般調節都滯後(不是調節不足),還有就是因為有鏡眼距(鏡片後頂點到眼角膜前頂點的距離)的影響,人眼需要付出的調節強度就比正視眼要低。調節不好的人往往會影響到他們看近的效果,或者遠近交替出現暫時性的模糊。近視的人經常不戴眼鏡就會造成調節不足,而一直戴,而且是足矯的眼鏡,就能達到調節正常。

老人老花眼配鏡

眼科診所給患了老花眼的老人家配鏡,長輩們的眼睛調節能力就是其中一個要觀察的主要因素。因為考慮調節能力與範圍,可測得老花眼患者配鏡後的清晰範圍,確認配鏡後是否能滿足老視患者配鏡的初衷,為老視患者提供更優質的清晰視覺。

但是大家都關心的近視度數是否可以與老花度數抵消的問題,在這裡多視點也可以給出答案:是有一定抵消作用的。因為老花眼在配鏡前,也是要先進行驗光的,先確定有無近視、遠視和散光,然後按年齡和老視的程度增減屈光度。

老花眼是如何配鏡的,家有老人的你們都瞭解嗎?

原來有近視的就用近視的度數減去正常年齡的老花度數,比如:原有200度的近視,現在年齡45歲(正常年齡的老花度數為100度),實際上只用戴100度的近視鏡片就可以看清近處物體了。

原來有遠視的則應將遠視的度數加上正常年齡的老花度數,比如:同樣是45歲,而原有200度遠視,則實際上應戴300度的老花鏡。如果有散光,那麼配老花鏡時需要把散光度數融合在老花鏡度數里。

在門診時,很多朋友都跟我們抱怨過自己“不願佩戴老花鏡”的問題,因為老花一般在四五十歲的時候就有可能出現,但是這個年齡層的朋友基本上又都還在上班,覺得老花鏡應該是6、70歲的人才會佩戴的東西,提前佩戴會顯得自己已經變老,因此非常抗拒。對此多視點想說的是,千萬不要逃避老花眼,不戴老花鏡只會更加傷害視力,看近物時還會出現眼痛、疲勞、頭痛等不適的症狀。

老花眼是如何配鏡的,家有老人的你們都瞭解嗎?

尤其是四五十歲的“年輕老花眼”,平時如果經常要看電腦、伏案工作,不戴老花鏡會導致更為嚴重的視疲勞,加劇睫狀肌調節力的損耗,表現為看物時皺眉、眯眼,形象更為不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