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高喊"用工荒"的疫情當下,你為什麼仍然"求職難"?


近來,負責給大型製造企業招聘的人力公司負責人老王犯了難。

受疫情影響,3月本該大規模返工的務工人員並未如時返城,製造企業急需大量人力以實現產能的恢復。老王當前擁有的不止是高達數千元入職獎的優厚招聘權力,還有遠超平時、高不可攀的招聘數字。在3月初春的寒風中,老王的額頭因為焦急微微滲出細汗。

與此同時,降薪裁員、求職難或許無情錘擊了更多職場人。

就職於某傳媒公司的客戶主管小美近來感到非常委屈和焦慮,受疫情影響公司的大客戶紛紛表示暫停合作續約、等待上級集團進一步指示。所在公司更是反應神速,高管降薪,以優化的名義裁減普通員工,小美也沒幸免。失業後她在網絡投遞了很多簡歷,雖然有很多企業顯示在招聘中,但是發送簡歷後回覆寥寥,也不知道是真的在招人還是僅僅在宣傳企業。

"用工荒"與"求職難"這看似矛盾情形同時存在於2020年開年的就業市場上。


為什麼"用工荒"和"求職難"同時並存?


1、勞務主體年齡結構變化,帶來新的心態和訴求

以國內就業市場中企業對勞動力年齡要求來看,大多以中青年為主,也意味著80-90後正式邁向職場舞臺的中心。

智聯招聘《19年僱傭關係問卷調查—職場人認可的企業文化》顯示,超8成以上職員在認可的企業文化裡選擇了"尊重員工",過往60-70後以尊嚴為代價換取一份收入的隱忍已經不復存在。踐行承諾佔比超5成排行第2,新一代職場人對於傳統畫餅式的管理也失去信賴。

新時代的員工追求人格的平等以及付出後回報的及時性。

企業高喊


我國陷入"用工荒"困境的企業多屬於中低端勞動密集產業,而往往這類企業把普通職員當做攫取利益的工具,而非是企業的一員,粗放式管理——對職員缺乏精神關懷,彼此間也缺乏信任,亦無切實可靠的福利保障。

當新時代員工遇上舊時代管理,"用工荒"和"求職難"現象就不難解釋了。


2)企業人力支出和員工預期收益的博弈

王剛本科畢業於材料成型專業,畢業後對口前往製造企業上班,然而1年不到就辭職出來邊送外賣,邊參與軟件培訓準備轉行。問及原因,他坦承的工廠工作極其枯燥,薪酬低微,發展預期無望,同學們紛紛轉行。

不止於本科生,大專生,中專生....年輕人逃離製造業已經是再普遍不過的現象。

中國製造企業目前還是勞動密集型產業,一味提高勞動報酬來吸引勞動者為企業服務的話,會嚴重增加企業生產成本,不僅"用工荒"問題有壓力,企業還不得不面對經營利潤的減少導致瀕臨破產的危機。

35歲的胡聰,曾任知名公司的策劃總監,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在經歷1次不成功創業後重返職場。如他這般的資深職場人士對於職級和薪酬都有較高的期待,歷經幾次與企業的面談後,胡聰始終覺得沒遇到符合他薪酬和長期發展訴求的企業。"求職難"並不只存在於應屆生身上,資深職場人士會在面試上有同樣的感官。

目標收益下企業固定的人力支出和員工對收益的預期是一場永恆的博弈。


3)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中高層管理崗競爭白熱化,初級執行崗因條件艱苦、待遇低而無人問津

小葉所在地產渠道平臺是全國知名的獨角獸企業,在所在的新一線城市,兼併收購城市原來的很多房產營銷代理、渠道企業,各項市佔率逐年攀升。

他觀察到在公司內部,中高層管理崗更迭頻繁,熱門崗位競爭激勵,而且組織架構有著越來越扁平化的趨勢。與此同時初級執行崗位因薪酬普通、路途遙遠始終存在極大缺口。

行業集中化,也加劇了"求職難"和"用工荒"的現象。


職場人該如何面對困境,規劃發展職業生涯?


1) 追尋自我價值提升,無論工作的專精或副業

設計童童在廣告行業已經從業5年,屬於資深設計師。疫情爆發後,合作甲方紛紛暫停合作,公司一度安排公司員工降薪與排假,家中線上辦公。童童在此期間並未閒著,反而利用之前的人脈以及網絡口碑,接下了大量的私活。專精於技能型工作本身,無論今後在哪裡,都能在社會和職場上有立足之地。

行政小王在去年當上寶媽後一直在休產假,公司效益不佳、年輕求職者的競爭讓她在公司的前景更加蒙塵。因為自小文筆優美,且當上母親後對育兒方面有了更深的瞭解,在假期期間小王一邊照顧孩子一邊利用空閒時間撰寫育兒類文章投稿各類線上媒體媒體。經過數月的摸索學習,已經穩步實現月入數千的佳績。

疫情或者假期不是我們停止努力的理由,精進於自己的工作技能本身或者圍繞長項打造自己的副業,提升自己的價值,才是我們職業生涯需要不斷努力的方向


2) 拓寬就業領域,保證始終貼合一線職場

20年應屆畢業生小王是普通二本社會學專業學生,在大學期間小王就瞭解到本專業入職知名企業或和找對口工作的困難,開始積極在市內新媒體公司實習工作。雖沒有專業背景,憑藉自身在互聯網上實操獲得市場和公司認可。還沒畢業時候,公司老闆就讓人力通知小王準備簽訂正式合同。

在經濟新常態的當下,應屆生和職場人都需要深入市場瞭解當前的就業形勢。不要固守之前的觀念,如糾結於職位的高低,專業的對口,或工作地域的優劣。

先就業,再擇業。職場人要有意識貼近市場的需求,拓寬自己就業領域。


3)學歷深造,增強後期職場競爭力

在疫情肆虐、經營受重大影響的當下,企業減員提效,控制新員工入職是常態。憑藉自身入職優秀公司有競爭力的崗位是難上加難。

考研名師張學鋒曾說:"世界五百強從來都說自己不看重學歷,但是它從來不在普通學校招聘....我並沒有說你們所有人都要去考研,如果說你本科畢業以後找不到一個比較好的工作,考研是一條路。"

無論是應屆本科畢業生,還是在職場上有經驗暫無升職預期的人而言,讀研都是一個充實自我,增強後期職場競爭力的好手段。在風浪期積蓄力量,在陽光期施展才華。

近日,教育部更是明確將擴招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較去年同比增加18.9萬。建議相關方向的朋友們重點關注。

綜上所述,"用工荒"、"求職難"同時出現,這一看似矛盾的現象皆因勞務主體年齡變化帶來新訴求、企業人力支出和員工預期收入博弈、行業集中度提升等因素造成。

面臨職業危機,我們職場人亦可以通過調整心態,貼合市場,專精於自身技能與價值、考研深造等方式調整自己,務必平穩渡過。


筆耕不輟的地產營銷策劃經理人,情感文+職場文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