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難+求職難,企業與求職者該何去何從?

“得人才者得天下”,這已經成為各個行業管理者們的共識,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根本動力。從某個角度來說,企業能夠在未來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與“人”的關係非常大,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密不可分。


而今年因為疫情,本該是招聘人才的旺季,但今時顯然不同往日,無數企業主與求職者高喊:我真的太難了。


招聘難+求職難,企業與求職者該何去何從?


中小企業招聘,難上加難


招聘難其實是一直以來都存在的問題,每年在搜索引擎輸入“今年為什麼難招人”,總能搜到百千萬的相關結果。


造成企業招聘難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年輕求職人員從業的多元化選擇使企業招用工優勢削減和弱化;新生代就業觀念發生根本變化,職業期望值增高;自主創業大潮對企業招用工形成衝擊;新成長勞動力數量逐年遞減;高學歷、高技能人才缺口大……


招聘難+求職難,企業與求職者該何去何從?


雖然現在為企業招聘人才提供解決方案的服務平臺有很多,但是無論從成本、效率、質量、數據安全、成功率各方面考慮,企業對第三方服務的選擇總是慎之又慎的。


另外,受今年疫情影響,很多中小企業面臨著人才需求和供給雙降的困境。


根據智聯招聘數據顯示,34%的求職者選擇繼續觀望,再加上今年國內大學生返校時間、實習時間、畢業時間尚且不確定,留學生歸國因素又複雜,大多數中小企業的招聘週期正在被拉長,因此市場上出現了招工難,今年更是難上加難的現象。


招聘難+求職難,企業與求職者該何去何從?


今年的「金三銀四」,比往年冷清許多


同樣,受疫情影響的不只是企業,求職者也難以倖免。


網上有個扎心的段子:本想著年前辭職,年後再找工作,但不想工作沒找到疫情卻來了。現在疫情好轉,復工的企業也多了,可還是沒找到工作,等找到,也許2020都要過去一半了。


受疫情影響,我國許多行業遭受巨大打擊,因此失業人數逐漸攀升。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6.2%,而根據官方數據,即使是2008年受金融危機影響,我國的失業率也始終保持在5%以下。


招聘難+求職難,企業與求職者該何去何從?


對部分企業而言,在疫情的重創下,引發一系列系統性風險,裁員、降薪、倒閉的消息屢屢傳出。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發布的調研報告顯示,因經營困難、資金難以維持公司運行,近50%受訪企業已有裁員安排。


天眼查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大陸就有超過46萬家中小企業宣佈倒閉,其中逾三分之一營業不足三年。如果堅持不肯降薪,最後很多中小企業都會走向大幅裁員或直接破產之路。因此,很多在職員工面臨每月房貸、房租、信用卡、花唄等巨大壓力,被迫選擇離職另謀出路。


面對近期如此高的失業率,政府雖然出臺了一系列補救措施,但對於求職者來說,仍然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


由此看來,今年無論是招聘還是求職,都成為招聘市場最愁人的問題。


招聘助力PLAN,構建人才窪地


一場疫情暫停了所有線下招聘會,“雲招聘”成為當前的主流模式,在此期間,

國源科控集團整合眾多線上招聘信息,助力企業與求職者緩解“招工難”與“求職難”的痛點。同時,為了幫助企業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優秀人才,國源建立了人才儲備庫,並定期進行深度評估與分析,根據企業需求匹配相應人才,彌補崗位空缺。


為切實幫助本地中小企業解決人才缺失問題,並促進待就業大學生、社會青年就業、創業工作,推進人才資源優化配置,打造城市創新創業生態。作為本地產業創新服務專家的國源科控集團,聚能旗下6大園區資源,推出人才招聘助力計劃。


招聘難+求職難,企業與求職者該何去何從?


2020年,國源將借力與區域政府、龍頭企業、行業協會、高校、媒體產生的多頻協作,積極開展一系列人才招聘活動——專場招聘會、高校雙選會等,同時聯合海量人力資源第三方服務機構為企業定製管理諮詢培訓服務,實現以創新創業為主體的中高端人才培訓、孵化等服務功能,最終幫助企業突破人才瓶頸,凝聚優秀人才,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加速企業人才從數量到質量的轉變,從而帶動區域經濟的增長。


如今,在各地滿滿的“復工元氣”中,經濟引擎開始重新加速,金三銀四的招聘季或許會遲到,但疫情結束後,招聘市場必將迎來觸底反彈,國源將向所有企業與求職者敞開懷抱,幫助大家順利度過難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