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張掖甘州區完成第八批“國保”消防安全評估

甘肅張掖甘州區完成第八批“國保”消防安全評估

張掖高總兵宅院西廂房


近日,甘肅張掖甘州區文物部門與張掖市消防大隊等部門聯合對全區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進行了消防安全評估。

2019年10月,國務院公佈了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甘肅張掖甘州區申報的張掖東倉與張掖高總兵宅院成功入選。張掖東倉為河西地區現存體量最大、使用延續時間最長、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糧倉。從明代早期創建,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是儲備軍糧、以備邊為目的的大型古代糧倉,為明、清兩代鞏固西部邊防做出了重要貢獻。民國至2003年仍作為張掖地方大型的儲備糧倉使用,為張掖乃至河西地區儲糧備荒、軍需民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張掖東倉是“塞上江南、河西糧倉”的歷史見證,是目前我國為數不多的保存較為完整的古代糧倉之一。現存的9座倉廒,坐東向西,土木結構,平面呈長方形,每座倉廒面闊、進深、高度基本相同,形制規格基本一致;其牆體用黃土夯築,收分明顯,倉底設計科學合理,倉廒佈局嚴謹,儲糧防潮、防鼠、防蟲害、防黴變的性能強,具有較高的科學研究價值。張掖東倉不僅增添了甘肅古建築的新類型,而且為研究古代糧倉的建築形式、建築結構、建築技術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依據。高總兵宅院是清康熙年間涼州鎮總兵高孟府邸,是甘肅省乃至西北地區僅存的清代軍事衙署,為歷代張掖地方官員居住辦公場所。張掖高總兵宅院院落建築結構完整,見證了自清康熙年間至今的張掖歷史變遷,是研究張掖軍事史、城市建設變遷的重要實物,對研究張掖歷史具有重要歷史價值。該建築坐北向南,是一座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牆體由青磚壘砌,收分明顯,結構穩定。樑柱選用年久耐用的松木,榫卯結構精細簡練,墀頭磚雕精美,雀替雕刻精細,為官式建築與地方傳統建築手法相結合的典範。作為仍延續原有功能的庭院建築,是西北地區重要的軍事府邸和衙署,是清代中央政權經略西北、穩定局勢的主要軍事設施。張掖高總兵宅院的修建及高孟,反映了清朝初期平息三藩之亂,致力解決邊疆問題等歷史事件,對研究清朝早期政治、軍事有重要價值。

以上兩處文物保護單位,是甘州區古建築中的精品。做好文物建築消防安全工作是貫徹落實《文物法》的必然要求。按照國家和省文物局通知精神,該區文物部門聯合張掖市消防大隊,嚴格按照國家文物消防安全相關標準對張掖東倉和張掖高總兵宅院的消防安全進行了全面評估,為下一步消除文物古建築存在的消防安全隱患、加強消防安全工作明確了整改任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