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經濟危機” 還是 “利用經濟危機”?

此次疫情不同於以往的經濟危機從金融業開始,而是病毒首先中斷了實體經濟秩序導致了危機。


文章分為三部分:

  1. 此次經濟危機與病毒交織,凸顯出了與以往完全不同的特性
  2. 經濟危機中,國內經濟遭受巨大壓力,但是如果處理得當將會是戰略機遇。
  3. 個人在危機以穩為主,現金為王。但是數年之後,全球資產或許會大幅升值,如何利用此次危機需要每個人思考。


雖然疫情對於世界經濟和社會秩序的衝擊還有著高度的不確定性,但是目前大規模的感染人數,以及對社會秩序造成的影響,這一次疫情對世界局勢的影響甚至比一場戰爭還要劇烈。

現在討論經濟危機是否發生,意義已經不大。根據近期統計局發佈的經濟數據,1-2月份社零、投資、出口均出現兩位數下降。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下降20.5%,工業增加值下降13.5%,進出口總額下降11%。


“見證經濟危機” 還是 “利用經濟危機”?


目前各大研究團隊都在重新計算GDP的增加值,一個比較統一的說法是,在一季度國內GDP增速應該在-8%到-10%之間。

按照這種預測,如果要實現GDP5.5%的預期增速,那後三季度的平均GDP增幅要達到7.5%,這個壓力是相當巨大的。


中國經濟對於世界經濟有著巨大影響,2018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了30%,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推動力。

不僅僅如此,受到疫情的影響,世界各主要經濟體經濟活動幾乎停滯,需求供給同時大幅下降。


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在文章中稱:


“世界經濟將步入前所未有的境地——主要經濟體經濟基本停擺、世界產業鏈和供應鏈基本斷裂。


這時,全球經濟將不僅僅是金融大波動,不僅僅是步入蕭條或短期衰退,而是休克式停擺!


其帶來的經濟損失和後期的後遺症可能會超越以往金融動盪引發的經濟危機。”


“見證經濟危機” 還是 “利用經濟危機”?

我們都將是歷史的親歷者,但是不管怎麼說,有一句話我是贊同的,危機的見證者不重要,危機的受益者才重要。


這次經濟危機不一樣


在以往的經濟危機當中,首先出現問題的往往是金融行業。

例如1997亞洲金融危機是因為惡意做空導致的匯率波動;2008年的次貸危機則來源於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動盪。


但是這一次的疫情不同,疫情造成的大範圍封鎖,首先打擊了實體經濟,進而影響到了金融秩序。

這也就是為什麼美國大規模刺激政策並沒有效果的原因。病毒不會因為這個經濟政策就消失,相反的,在未來半年中,經濟的走向最終是要看全球防疫工作的進展。


早期歐美國家出於經濟和政治目的,對於病毒蔓延採取了放任的態度,造成了如今大範圍的傳播。

病毒不會講政治,大範圍的感染將迫使政府採取中國模式,對全社會實施嚴格的管控,將疫情防控放置在最高優先級。

嚴格的防控措施造成了二戰以來前所未有的局面,社會生產生活停擺,國際供應鏈崩潰,隨之而來的金融市場大幅震盪,不可避免的使得全球經濟進入衰退。

“見證經濟危機” 還是 “利用經濟危機”?

劉元春校長給出了疫情對經濟衝擊的傳導路徑:


世界各國和國際間的接觸性經濟出現斷崖式下滑,需求和供給同步快速下滑;


在人流控制下,疫情國家的供給體系崩潰,導致以這些國家為主體的產業鏈、供應鏈削弱或斷裂,進一步導致世界供給和需求的同步回落;


預期前瞻性地釋放,導致股市大幅度下挫,在風險情緒極度收縮的作用下,出現流動性收縮和資金鍊問題,企業在盈利下滑和傳統資金鍊收緊的雙重壓力下出現違約,導致債務鏈斷裂,出現債市、匯市的全面動盪。


這個衝擊強烈而持久,而疫情的防控又充滿了不確定性,此次疫情對於全球經濟的衝擊可想而知。

更何況,病毒還存在迴流的趨勢,中國近期不斷上升的輸入病例說明,全球只要有一處薄弱點,病毒的防控工作就不會終結。


為了防控疾病的傳播,中國付出了巨大的經濟代價,時至今日,中國的復工進程依然沒有全部完成。

這說明經濟一旦停滯,想要重新推動運轉,要付出巨大的努力,這就像開車,汽車的起步,比汽車加速更費油一樣。


根據日前的新聞,國外疫情較之中國2月更為嚴重,這樣所帶來的的經濟停擺必然更為強烈,復甦也更為困難。

最具有挑戰性的則是,目前國際供應鏈目前已經中斷。

想要將支離破碎的國際供應鏈重新連接,不僅僅需要克服病毒的影響,更要面對疫情之後民粹主義盛行的政治狀態,這將是一個極為漫長的過程。

“見證經濟危機” 還是 “利用經濟危機”?

經濟危機也是中國的機遇


近期,面對經濟困境,很多外媒已經將用詞從Recession(衰退)更改為了Depression(蕭條),而上一次大蕭條還是在1929年。

“見證經濟危機” 還是 “利用經濟危機”?

我們目前還處在復工的初期,剛剛從供應鏈中斷的情境中恢復,而重啟經濟需要巨大的推動力。

但是病毒在全球蔓延,導致全球經濟停滯,全球需求大衰退,終究會傳導至國內。

在5-6月期間,國內經濟將面臨供應鏈重組和國外供應鏈崩潰的雙重壓力,這將是今年國內經濟面臨的最大挑戰。


這次我們是幸運的,我們還是有足夠的武器對抗大蕭條的來臨。


正如我前面發文所說,製造業是中國最重要的武器。

中國製造業涵蓋低端到高端,中低端製造業不僅與人們日常生活關係最為密切,還吸引了大量的社會勞動力。

中國目前已經推出了大規模的基建計劃,如果這一超級需求能夠產生足夠的需求拉動力,進一步穩定社會秩序,那就是穩定住了中國的基本牌。


很多人認為基建刺激計劃可能會走到2008年4萬億的老路,但是沒有短期的強大刺激,我們很難將經濟循環重新啟動。

當然,這種刺激計劃不僅僅是簡單的基礎設施建設,最重要的還是刺激中低層消費。近日各地發放消費券,就是一個不錯的政策,但是相關力度可以繼續增大,而這則需要有更加精巧的政策設計。


而此時,中國的製造業還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推力。在全球供求失衡的情況下,中國製造業支撐的國力,已經逐步拉攏了部分歐洲國家,中國的制度優勢和價值觀也對歐洲產生了巨大的衝擊。

此時如果人民幣嘗試走出去,或者至少嘗試打開一個口子,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個人如何利用危機


有經濟學家講,每個人一生都會遇到一次經濟危機。

丘吉爾曾經說過:“不要浪費了這一次危機”。對於個人來說,危機中同樣蘊含著某些機會。


現在世界經濟仍舊處於動盪之中,各種資產的價格波動十分頻繁。


就拿股市來說,疫情以來,美股下跌超過30%,A股已經也下跌超過12%。

這是不是底部,不好說,但是上次全社會停擺的二戰時期,英國股市從高點160點,下跌到了最低的約50點,下跌幅度超過66%。

當然疫情的影響不會像二戰如此巨大,英國股市的變化卻可以反映出一些問題。

“見證經濟危機” 還是 “利用經濟危機”?

可以說,在這個動盪的時刻,任何資產價值都處在難以琢磨的階段,更多的變化還要考慮全球防疫的進展。


說一句很多人說過的話,現在什麼最貴?

“現金為王!”

“見證經濟危機” 還是 “利用經濟危機”?

在經濟危機中,現金和穩定性是最重要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在此刻不能裸辭的原因,因為收入不能中斷,而手中的現金,則是我們目前最重要的資產。

控制消費也是一個重要的措施。減少消費主義對於我們的影響,減少不必要的消費,也是疫情中節省資金的好方法。


那為什麼我們要留這麼多現金?


因為在疫情影響的階段,各種資產已經跌到相應的低位,一旦疫情過去,資產價值將會快速上漲。

經濟遠遠比我們想象的有活力。在二戰剛剛結束的1945年,英國的股市已經接近1936年的高點。

“見證經濟危機” 還是 “利用經濟危機”?


更何況此次世界各大央行大規模放水。經濟學有一句話,“政府印鈔是通脹的最主要原因”。

如此大規模的資金在市場上流通,疫情後的全球通脹,恐怕也是不可避免的。


我在這裡並不是鼓勵大家購買股票,要知道即使在最牛的牛市,也是有人賠錢的,更何況在波動時期,誰也無法預測何時是股市的底部。

但是通脹這一趨勢在未來確實不可避免的。


就像過去10年,我們選擇什麼工作不重要,有沒有買房卻成為了資產增長的關鍵。

現在我們每一個人都直面危機的威脅,在未來數年中我們卻可能成為危機的受益者。而如何上這趟車,那就靠我們認真的思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