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綱下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補充)


新大綱下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補充)


2020年專升本計算機大綱原文: 掌握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基本概念, 瞭解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及其發展趨勢。


以下是補充內容:新一代信息技術:新一代信息技術分為六個方面,分別是下一代通信網絡、物聯網、三網融合、新型平板電腦顯示、高性能集成電路和以雲計算為代表的高端軟件。新一代信息技術,不只是指信息領域的一些分支技術。如集成電路、計算機、無線通信等的縱向升級,更主要的是指信息技術的整體平臺和產業的代際變遷。

對上一篇的進一步補充,兩篇結合來看。【僅供參考】


雲計算

雲計算的定義有多種說法,眾說紛紜。 雲計算是一種通過 t Internet 以服務方式提供的動態可伸縮的虛擬化資源的計算模式。廣為接受的說法是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 究院(NTSI)定義:雲計算是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模式,這種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網絡訪問,進入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池 (資源包括網絡,服務器,存儲,應用軟件,服務),這些資源能夠被快速提供,只需要投入管理工作,或與服務供應商進行很少的交互。

首先對雲計算這三個字的理解,雲,是網絡、互聯網的一種比喻說法,即互聯網與建立互聯網所需要的底層基礎設施的抽象體。“計算”當然不是指一般的數值計算,指的是一臺足夠強大的計算機提供的計算服務(包括各種功能,資源,存儲)。“雲計算”可以理解為:網絡上足夠強大的計算機為你提供的服務,只是這種服務是按你的使用量進行付費的。

對雲計算總結共有五個特性:

1. 基於互聯網絡。雲計算是通過把一臺臺的服務器連接起來,使服務器之間可以相互進行數據傳輸,數據就像網絡上的“雲一樣”在不同服務器之間“飄”。同時通過網絡向用戶提供服務。”

2.。按需服務。“雲” 的規模是可以動態伸縮的。在使用雲計算服務的時候,用戶所引獲得的計算機資源是按用戶個性化需求增加或減少的,並在此基礎上對自己的使用的服務進行付費的。 3. 資源池化。資源池是對各種資源(如存儲資源,網絡資源)進行統一配置的一種配置機制。從用戶角度看,無需關心設備型號,內部的複雜結構,實現的 方法和地理位置,只需關心自己需要什麼服務即可。從資源的管理者角度來看,最大的好處是資源池可以近乎無限地增減和更換設備,並且管理,調度資源十分 便捷。

4. 安全可靠。雲計算必須要保證服務的可持續性、安全性、高效性和靈活性。故對於提供商來說,必須採用各種冗餘機制、備份機制、足夠安全的管理機 制和保證存取海量數據的靈活機制等,從而保證用戶的數據和服務安全可靠。對於用戶來說,其只要支付一筆費用,即可得到供應商提供的專業級安全防護,節省大量時間與精力。

5. 資源可控 。雲計算提出的初衷,是讓人們可以像使用水電一樣便捷的使用雲計算服務,極大的方便人們獲取計算服務資源,並大幅度提供計算資源的使用率,有效節約成本,使得資源在一定程度上屬於“控制範疇”


大數據

“大數據”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來適應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麥肯錫全球研究所給出的 定義是: : 一 種規模大到在獲取、 存儲、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傳統數據庫軟件工具能力範圍的數據集合,具有海量的數據規模、快速的數據流轉、多樣的數據類 型和價值密度低四大特徵。

大數據技術的戰略意義不在於掌握龐大的數據信息,而在於對這些含有意義的數 據進行專業化處理。換而言之,如果把大數據比作一種產業,那麼這種產業實現盈利的關鍵,在於提高對數據的“加工能力”,通過“加工”實現數據的“增值”。從技術上看,大數據與雲計算的關係就像一枚硬幣的正反面一樣密不可分。大數 據必然無法用單臺的計算機進行處理,必須採用分佈式架構。它的特色在於對海量數據進行分佈式數據挖掘。但它必須依託雲計算的分佈式處理、分佈式數據庫和雲存儲、虛擬化技術。


物聯網

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其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 延伸和擴展的網絡。物聯網基於互聯網、傳統電信網等信息承載體,讓所有能夠 被獨立尋址的普通物理對象實現互聯互通,具有智能、先進、互聯三個重要特徵。 被稱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後世界信息產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 ce e 為 ,英文縮寫為 AI 。是研究怎樣讓計算機做一些通常認為需要智能才能做得事情,又稱機器智能。它是研究、開發用於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


區塊鏈

區塊鏈是一個信息技術領域的術語。從本質上講,它是一個共享數據庫,存儲於其中的數據或信息,具有“不可偽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開透明”“集體維護”等特徵。基於這些特徵,區塊鏈技術奠定了堅實的“信任“基礎,創造 了可靠的“合作”機制,具有廣闊的運用前景。

其他理解: : 什麼是區塊鏈?

從科技層面來看,區塊鏈涉及數學、密碼學、互聯網和計算機編程等很多科學技 術問題。從應用視角來看,簡單來說,區塊鏈是一個分佈式的共享賬本和數據庫, 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體維護、公開透明等特點。這些特點保證了區塊鏈的“誠實”與“透明”,為區塊鏈創造信任奠定基礎。而區塊鏈豐富的應用場景,基本上都基於區塊鏈能夠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實現多 個主體之間的協作信任與一致行動。

區塊鏈是分佈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 型應用模式。區塊鏈(Blockchain),是比特幣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數據庫,同時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 產生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一批次比特幣網絡交易的信息,用於驗證 其信息的有效性(防偽)和生成下一個區塊。

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區塊鏈的安全風險問題被視為當前制約行業健康發展的一大短板,頻頻發生的安全事件為業界敲響警鐘。擁抱區塊鏈,需 要加快探索建立適應區塊鏈技術機制的安全保障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