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2歲為什麼可怕?因為2歲的ta們總是“想得美,做不到”

孩子的2歲有多可怕?相信很多經歷過孩子2歲的都深有體會。網上一位寶媽惆悵地說:“我家孩子中了2歲的魔咒,一點事不如意就躺地上撒潑打滾,哭個不停;你不讓他幹什麼他非要幹,你不給他吃就直接哭給你看或是站著亂跳打人”,這個熟悉的場景每天都在我家孩子身上上演,然而我一點辦法都沒有。

套用老人的話說“孩子的2歲就是狗都嫌棄的年紀”,孩子看似表面的無理取鬧、蠻不講理其實是孩子發育過程中的一種意識“進步”,而這種意識叫“獨立”。

隨著這種意識的發展,ta們開始慢慢形成一種自信、自立、自主、自尊、自豪的特質,所以家長看到孩子眾多“叛逆”的行為其實是孩子這種意識發展中“想得美,做不到”的一種體現。

孩子2歲為什麼可怕?因為2歲的ta們總是“想得美,做不到”

孩子2歲為什麼可怕?因為孩子“想得美,做不到”

孩子2歲是一種提前進入叛逆期的表現,“2歲”不僅僅是指2歲那一個月,而是指一個時期。大部分是18個月~30個月中的某個階段,甚至有些會到3歲多。很多家長都以為孩子越大越好帶,因為聽得懂話了,殊不知孩子的2歲卻讓家長們“懷疑人生”。

  • 別人能幹的事,我也能幹——自信

孩子看著家長經常做的事情,如洗衣做飯,看似簡單的事情映射到孩子的心理認知上,就也覺得這件事我也能幹。這種認知力會激發孩子潛在的自信心,從而促使孩子也去嘗試做自己能力範圍之外的事,這是孩子與生俱來的一種自信的表現。

孩子2歲為什麼可怕?因為2歲的ta們總是“想得美,做不到”

  • 我想做的事你別插手,否則我就翻臉——自立

幼年時期的孩子是無法懂得“共同合作”的精神的,在ta們初期成長的意識裡,任何事情都要自己獨立地先去嘗試,其他人的幫忙對他們來說都是一種“干擾”。如果這時候家長強制性地去幹擾或是幫助孩子,在孩子的眼裡,你這是在搗亂我的成果,我當然要翻臉不認人了。

  • 我喜歡說“不”,因為我有自己的想法——自主

很多家長在對孩子說任何意見或是想法時,語氣過於命令式。比如“你去換雙新鞋子,我們出去玩?”這樣的語言讓孩子產生被強迫的感覺,所以在家長說出這樣的話時,哪怕這件事他可以接受,但聽著家長的語氣或是語言,孩子脫口而出的就是“不”,這是由於2歲孩子內心已經有屬於自己的想法。

孩子2歲為什麼可怕?因為2歲的ta們總是“想得美,做不到”

  • 我喜歡聽你鼓勵,而不是責備和貶低——自尊

每個人都不喜歡被責備和貶低,孩子亦是如此。隨著孩子長大,他們的自尊心會越來越強,家長一句不中聽的話很可能就讓孩子產生不高興或是氣憤的情緒。2歲的孩子更是如此,一旦ta們做出一些家長無法接受的“小孩子不該做的事”,家長的批評就像是傷害到了孩子的自尊,從而讓孩子更加叛逆。

  • 我已經長大了,對任何事我有自己的看法和能力,你要為我驕傲——自豪

每個孩子都希望被肯定,2歲的孩子也不例外。ta們小小的腦袋有著千絲萬縷的想法,雖然有時候能力不匹配,但在孩子的眼裡,他們覺得自己很棒。ta們同樣也渴望著家長能夠為自己做的事情而驕傲,哪怕這件事做得明明不好,這是孩子擁有自豪感的體現。

孩子2歲為什麼可怕?因為2歲的ta們總是“想得美,做不到”

孩子“想得美,做不到”其實是一種自我能力認知和家長教育方法的不匹配

孩子之所以會出現“想得美,做不到”其實是孩子自我認知能力不匹配的表現。2歲孩子的認知裡,他們有著自己的想法和初期形成的性格特質。很多事情家長覺得孩子做不到、不能做,但到了孩子的心理這件事是我能做、而且做得好。這種本身能力和想法的不匹配就導致了家長所看到了“可怕的2歲”。

  • 孩子0~2歲這個時期處於“感覺運動期”

孩子在2歲這個階段會迫切地接受並探索外界的信息,覺得自己已經開始“獨立”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意。並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再依附別人,所以急切地讓別人也值得這一點。但ta們還沒有足夠的語言能力來告知家長,所以會通過一些“叛逆”的行為來表達內心的想法和感受。

孩子2歲為什麼可怕?因為2歲的ta們總是“想得美,做不到”

  • 孩子自身的能力與想法不匹配

孩子在2歲是自我能力認知的初期,也就是很多性格特質出現端倪的開始,也就是“人的天性”。這個時候的孩子他們會把自己看到和大人一樣,很多事情覺得自己可以做,而且可能做得好。雖然最後呈現的事實是:孩子自身的能力和想法不匹配,但ta們也無法接受家長的批評,因為他們自己覺得自己做得沒錯。

  • 家長的教育方法和孩子的成長不匹配

面對孩子“可怕”的2歲,很多家長的處理方式就是“批評、指正、責罵、禁止、吼叫”等。這些教育方式在孩子的眼裡就是一種對ta的“否定”。2歲的孩子怎麼會虛心誠懇接受家長的善意否定呢?所以他們反抗的方式就是大哭大鬧、撒潑打滾等一些無理取鬧的行為。

產生這種結果的原因就是家長無法理解孩子的成長,所以運用了錯誤的方法去對付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的出現的問題。

孩子2歲為什麼可怕?因為2歲的ta們總是“想得美,做不到”

如果渡過孩子可怕的兩歲,這份“自救指南”請收好

孩子的2歲看似難以教育,實則這是培養孩子好性格高智商的關鍵階段。在這個階段裡,家長要做的關鍵就是尊重孩子的成長,理性並智慧地引導孩子的行為思想,這才是對孩子最有效的教育。

孩子的好性格是從“可怕的2歲”培養起來的,家長們真正的育兒之路也是從這時候開始的——育兒專家約翰·羅斯蒙德

  • 學會理解和尊重孩子

孩子的2歲,要想孩子尊重和理解大人,這是基本不可能的。一是天性使然;二是成長必須。家長在面對孩子的2歲,不要覺得非常難帶或是給孩子貼上“倔脾氣”的標籤。

ta們的執拗的行為和想法需要家長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畢竟這是屬於“2歲孩子的世界”。只要孩子的行為不構成危險或是危害,家長不必過度強求。

孩子2歲為什麼可怕?因為2歲的ta們總是“想得美,做不到”

  • 適當性地鼓勵孩子

隨著孩子長大,ta們會逐漸開始聽懂並反饋家長的批評和貶低。比如孩子不愛吃蔬菜,家長經常就會這樣說“你要是不吃蔬菜就會變得又矮又醜”。這樣的話語聽在孩子耳朵裡當然不樂意接受,進而更不愛吃蔬菜了。但如果家長這樣說“你要是多吃蔬菜就會又高又漂亮哦”。

鼓勵性的語言會讓孩子心理上容易接受,畢竟孩子知道這是好的,所以就會更加樂意聽家長的話。

  • 把否定改為引導

很多家長經常會對孩子說很多否定性的詞彙,“不許亂跑、不許吃那個、不準玩水、不要大叫”等。這些詞彙聽在孩子的耳朵裡是一種否定和束縛的感覺,孩子天性愛玩,怎麼會願意活在家長規定的條條框框裡呢?更何況是處於探索期正濃的2歲。

家長如果把對孩子的否定改為引導,孩子的內心可能更容易接受家長的規則。比如把“不許跑”改成“慢慢走”;把“不許吼”改成“輕輕說”。對2歲的孩子用過於嚴肅的語氣是無法塑造孩子的正確認知,所以家長儘量選擇用引導式的語言讓孩子記住

孩子2歲為什麼可怕?因為2歲的ta們總是“想得美,做不到”

  • 把命令改為選擇

部分心理學家認為:當孩子可以自由選擇時,ta們會最大限度內化自己的行為,並對自己的選擇而賦予更多的責任,行動力也會更強。

意思是在命令孩子怎麼做的時候不如用選擇性的方式讓孩子自己決定怎麼做,這樣孩子才會對這件事更加上心和努力。

  • 學會對孩子適當地放手

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適當地“放手”,2歲的孩子愛探索、愛“展示自己”,家長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可適當地放手讓孩子去做他自己想做的事。在做這件事的過程中,孩子不僅僅能夠開發孩子的大腦和動手能力,還能擴展認知能力。

孩子2歲為什麼可怕?因為2歲的ta們總是“想得美,做不到”

小結

如果以上這些“自救指南”都不對你家孩子管用的話,那麼證明你家孩子的自我意識超強,作為家長你就需要創造更多的機會讓孩子做決定。不要給孩子亂貼標籤“我家孩子就是來討債的、我家孩子就是個倔脾氣”等,缺乏機會證明自己的孩子,最後只能靠越來越“倔”找自信。

家長們要學會理解並尊重2歲孩子的成長,為孩子的成長驕傲。因為2歲對孩子來說也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期。這段難熬的階段會成為影響親子關係的主基調,希望各位家長理性看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