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數控到智能,我國機床行業開啟變革之路

在製造業謀求轉型升級之際,為應對企業對高精密部件的需求,我國機床行業正在走一條以 “智”賦能的全新變革之路。

從數控到智能,我國機床行業開啟變革之路

隨著人工智能和製造業的不斷融合,智能製造被賦予了更加深刻的內涵。眾多行業專家表示,智能製造已經成為製造強國的關鍵,也成為國際競爭的制高點之一。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正式提出了“智能+”的重要戰略:“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拓展‘智能+’,為製造業轉型升級賦能。”

從“互聯網+”到“智能+”,互聯網新技術從消費端到產業端的深度遷移和升級,越來越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日前,中國工程院院士賙濟在北京舉行的 “智能+數控”——新一代人工智能數控系統和智能機床研討會上表示,

智能製造為中國製造業跨越發展提供歷史性機遇,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與先進製造技術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一代智能製造技術,成為了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核心驅動力。


從數控到智能,我國機床行業開啟變革之路


“授人以魚”到 “授人以漁”


隨著實體經濟的不斷髮展,中國製造業增加值至2010年已躍升世界第一,我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製造大國。

但是隨著製造企業轉型升級的不斷髮展,中國製造“大而不強”的問題日益顯現。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產品質量不足、產業結構不合理等問題時刻提醒著製造業“由大到強”已刻不容緩。

對此,賙濟院士表示,智能製造是我國製造業創新發展的主要抓手,也是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主要路徑,更是加快建設製造強國的主攻方向。

從數控到智能,我國機床行業開啟變革之路

智能製造如何成為製造業由大變強的關鍵,成為製造業走向世界的跳板?

賙濟院認為,深度融合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與先進製造技術所形成的新一代智能製造技術,是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核心驅動力。

而被稱為“工業母機”的機床將得益於人工智能技術,讓人與信息系統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從‘授人以魚’到 ‘授人以漁’”。

新一代智能機床能夠實現自主感知、自主學習、自主優化與決策、自主控制與執行,極大提高機床加工質量、使用效率,降低成本,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典型產品。

賙濟解釋道。

從 “數控”到 “智能”,機床行業變革之路不僅僅是技術發展大趨勢的自然要求,也是行業對當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響應。


從數控到智能,我國機床行業開啟變革之路


機床 “智能”之路的難點


“以 ‘智’賦能”不是一道坦途。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劉強看來,

高端數控機床作為“工業母機”中的“高、精、尖”產品,其智能水平是極為關鍵的一環,工業4.0時代數控機床面臨的挑戰是對新型材料的加工,對產品更高的質量和對更高效率的需求。

劉強表示,未來製造業面臨著四大全新的轉變:

從單一製造場景到多種混合製造場景的轉變;

從基於經驗的決策到基於證據的決策的轉變;

從解決可見問題到避免不可見問題的轉變;

從基於控制的機器學習到基於豐富數據的深度學習的轉變。


“這需要數控機床走向智能化。”劉強認為,數控機床成為智能機床需要解決的就是上述三個基礎共性問題。

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數控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陳吉紅表示,

當前的智能機床,只是實現了一些簡單的感知、分析、反饋、控制,遠沒有達到替代人類腦力勞動的水平。關鍵是在自主學習等方面,沒有取得革命性的技術突破。由於過於依賴人類專家,進行理論建模和數據分析,導致知識積累艱難而緩慢,最終導致智能機床的適應性和有效性不足。


從數控到智能,我國機床行業開啟變革之路


讓 “數控”插上 “智能”之翼


目前,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企業轉型升級,通過智能化、自動化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通過高端裝備提升產品質量、提升企業競爭力。

然而,我國機床產業起步晚,高端設備依然主要依賴進口,而且國外針對我國的軍工及戰略技術型產業進行技術封鎖,高精密設備限制出口。

所以,國產機床產業要發展,必須要擺脫對國外產品的依賴,實現自主創新、不斷進步。

而如何克服難點,讓 “數控”插上 “智能”之翼?

智能機床的概念來源於國外的機床企業,但是國外的智能機床其本質就是通過網絡加傳感器實現一些簡單的感知、分析、反饋、控制,其智能程度遠遠無法達到人類的腦力勞動水平,並且在自主學習等方面仍有較大欠缺,依賴人類的介入,致使智能機床的適應性和有限性不足。

對此,華中數控董事長陳吉紅表示,新一代的人工智能機床不僅僅只是“機床+傳感器+互聯網”,而是應該滿足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的基礎上,實現自主感知、自主學習、自主決策、自主執行,實現優質、高效、可靠、低耗、綠色的製造。

華中數控在2018年發佈的新一代智能數控系統概念機的基礎上,研發首臺搭載AI芯片的華中數控新一代人工智能數控系統——華中9型工業樣機。

這款樣機擁有 “感知與互聯” “學習與建模” “優化與決策” “控制與執行”四大智能特點,使新一代人工智能數控系統真正做到了“更精、更快、更智能”。

這也是華中數控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控制系統在本次會議上首次發佈。

從數控到智能,我國機床行業開啟變革之路

機床行業走智能製造之路,需要因‘廠’制宜。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李冬茹表示,由於當前我國機床企業規模大小不一,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需要考慮自身實際。

她認為,企業在智能化的過程中要綜合考慮產品的性能、質量、價格,要切實符合企業的實際路線。

從未來對超精密部件的需求看,做機床產品要有工匠精神,要把機件做到極致,不能走捷徑。

北京機床研究所原所長劉炳業建議,機床企業走向智能化,邁向中高端的過程中,數控系統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但要注意打好基礎,除了做好控制系統還要做機件部分。

從數控到智能,我國機床行業開啟變革之路

風起青萍之末,千里煙波,終成野火燎原,蔽日遮天。

多年來,中國機床產業“大而不強”的問題一直是縈繞在機床人心中無法抹除的痛,尤其在高端機床領域的技術缺失,致使我國每年都承受著巨大的機床進出口差值。

如今,面對智能製造的浪潮,眾多機械人一起在“智能+數控”的道路上不斷前進、不斷探索,努力用人工智能數控系統幫助機床產業實現“換道超車”,用“中國大腦”裝備“中國製造”。

關注最新技術 第十五屆中國國際機床工具展覽會(CIMES2020)將於2020年5月18-22日,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順義)舉辦,歡迎您蒞臨指導。

從數控到智能,我國機床行業開啟變革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