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控到智能,我国机床行业开启变革之路

在制造业谋求转型升级之际,为应对企业对高精密部件的需求,我国机床行业正在走一条以 “智”赋能的全新变革之路。

从数控到智能,我国机床行业开启变革之路

随着人工智能和制造业的不断融合,智能制造被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内涵。众多行业专家表示,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制造强国的关键,也成为国际竞争的制高点之一。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了“智能+”的重要战略:“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

从“互联网+”到“智能+”,互联网新技术从消费端到产业端的深度迁移和升级,越来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在北京举行的 “智能+数控”——新一代人工智能数控系统和智能机床研讨会上表示,

智能制造为中国制造业跨越发展提供历史性机遇,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成为了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


从数控到智能,我国机床行业开启变革之路


“授人以鱼”到 “授人以渔”


随着实体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至2010年已跃升世界第一,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制造大国。

但是随着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不断发展,中国制造“大而不强”的问题日益显现。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品质量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时刻提醒着制造业“由大到强”已刻不容缓。

对此,周济院士表示,智能制造是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的主要抓手,也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更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主攻方向。

从数控到智能,我国机床行业开启变革之路

智能制造如何成为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关键,成为制造业走向世界的跳板?

周济院认为,深度融合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所形成的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

而被称为“工业母机”的机床将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让人与信息系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从‘授人以鱼’到 ‘授人以渔’”。

新一代智能机床能够实现自主感知、自主学习、自主优化与决策、自主控制与执行,极大提高机床加工质量、使用效率,降低成本,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典型产品。

周济解释道。

从 “数控”到 “智能”,机床行业变革之路不仅仅是技术发展大趋势的自然要求,也是行业对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响应。


从数控到智能,我国机床行业开启变革之路


机床 “智能”之路的难点


“以 ‘智’赋能”不是一道坦途。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刘强看来,

高端数控机床作为“工业母机”中的“高、精、尖”产品,其智能水平是极为关键的一环,工业4.0时代数控机床面临的挑战是对新型材料的加工,对产品更高的质量和对更高效率的需求。

刘强表示,未来制造业面临着四大全新的转变:

从单一制造场景到多种混合制造场景的转变;

从基于经验的决策到基于证据的决策的转变;

从解决可见问题到避免不可见问题的转变;

从基于控制的机器学习到基于丰富数据的深度学习的转变。


“这需要数控机床走向智能化。”刘强认为,数控机床成为智能机床需要解决的就是上述三个基础共性问题。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陈吉红表示,

当前的智能机床,只是实现了一些简单的感知、分析、反馈、控制,远没有达到替代人类脑力劳动的水平。关键是在自主学习等方面,没有取得革命性的技术突破。由于过于依赖人类专家,进行理论建模和数据分析,导致知识积累艰难而缓慢,最终导致智能机床的适应性和有效性不足。


从数控到智能,我国机床行业开启变革之路


让 “数控”插上 “智能”之翼


目前,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转型升级,通过智能化、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通过高端装备提升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

然而,我国机床产业起步晚,高端设备依然主要依赖进口,而且国外针对我国的军工及战略技术型产业进行技术封锁,高精密设备限制出口。

所以,国产机床产业要发展,必须要摆脱对国外产品的依赖,实现自主创新、不断进步。

而如何克服难点,让 “数控”插上 “智能”之翼?

智能机床的概念来源于国外的机床企业,但是国外的智能机床其本质就是通过网络加传感器实现一些简单的感知、分析、反馈、控制,其智能程度远远无法达到人类的脑力劳动水平,并且在自主学习等方面仍有较大欠缺,依赖人类的介入,致使智能机床的适应性和有限性不足。

对此,华中数控董事长陈吉红表示,新一代的人工智能机床不仅仅只是“机床+传感器+互联网”,而是应该满足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基础上,实现自主感知、自主学习、自主决策、自主执行,实现优质、高效、可靠、低耗、绿色的制造。

华中数控在2018年发布的新一代智能数控系统概念机的基础上,研发首台搭载AI芯片的华中数控新一代人工智能数控系统——华中9型工业样机。

这款样机拥有 “感知与互联” “学习与建模” “优化与决策” “控制与执行”四大智能特点,使新一代人工智能数控系统真正做到了“更精、更快、更智能”。

这也是华中数控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控制系统在本次会议上首次发布。

从数控到智能,我国机床行业开启变革之路

机床行业走智能制造之路,需要因‘厂’制宜。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李冬茹表示,由于当前我国机床企业规模大小不一,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需要考虑自身实际。

她认为,企业在智能化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产品的性能、质量、价格,要切实符合企业的实际路线。

从未来对超精密部件的需求看,做机床产品要有工匠精神,要把机件做到极致,不能走捷径。

北京机床研究所原所长刘炳业建议,机床企业走向智能化,迈向中高端的过程中,数控系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但要注意打好基础,除了做好控制系统还要做机件部分。

从数控到智能,我国机床行业开启变革之路

风起青萍之末,千里烟波,终成野火燎原,蔽日遮天。

多年来,中国机床产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一直是萦绕在机床人心中无法抹除的痛,尤其在高端机床领域的技术缺失,致使我国每年都承受着巨大的机床进出口差值。

如今,面对智能制造的浪潮,众多机械人一起在“智能+数控”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不断探索,努力用人工智能数控系统帮助机床产业实现“换道超车”,用“中国大脑”装备“中国制造”。

关注最新技术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机床工具展览会(CIMES2020)将于2020年5月18-22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顺义)举办,欢迎您莅临指导。

从数控到智能,我国机床行业开启变革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