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流浪地球》的精華所在是什麼?

磚家聊電影


首先,這部電影在原著小說的設定基礎上,對原著的還原相當準確到位,整個團隊都是在用心用力完成這部電影,真正的上下齊心,所以展現出來的必將是部優秀作品。

其次,科幻題材電影一直是中國電影的空白,而它起了一個很好的頭,既滿足了原著粉的要求,又吸引了大量普通觀眾對科幻文學和電影產生興趣。

最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是一個很偉大的構思,不僅是政治原因,而且的確關乎人類種群和整個地球生態的存亡,而這部電影與宣傳這一理念完美契合。

聯想到我們現實生活中,全國上下共同抗擊疫情,團結一致,我們終將戰勝疫情。


是小凡凡吶


1.中國科幻電影的一座里程碑,伴隨著中國航天事業踏上月球,中國科幻電影也真正踏入了宇宙,一部真正的硬科幻。

2.末日啟示錄。正如大劉所說,一開始只是一場山火,一個地震,一場海嘯,離我遙遠與我無關,當發現自己也在其中時,災難已成末日。愛護我們的地球家園,不要成為流浪的地球。


金泉少俠3826


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地球本來是圍繞太陽轉的一顆小行星,可是因為太陽即將毀滅將會吞噬地球,同時地球表面氣溫已經達到了零下八十幾度,宛若整個南極。人類只能住在地表層負一百多層電梯的地球裡面,人類決定將整個地球打包走,亡命宇宙。為此人類在全球製造了1萬多臺很大的推進器和轉向機,幫助地球改變轉向,用時2500年,到達宇宙裡的新家園。

他們在前進的路上碰到了木星,木星有很大的引力,吸引著地球的大氣層,而且強大的引力會將地球和木星相撞,並且將地球瓦解掉。人類想了很多辦法都無法讓地球不撞到木星,很快就要到世界末日了。全球政府也發佈通知讓各國救援先鋒的人都回家跟家人相聚等待著地球滅亡時刻的到來。

中國救援隊在最絕望的時刻想出了一個辦法:因為木星上有很多氫氣,點火發射火力到木星上點燃木星氫氣,讓火力衝爆力推開地球不讓地球撞擊木星。為此其中幾位隊友,在執行這個任務中喪命,還有幾位身受重傷,歷盡千辛萬苦,可惜已發射的火力離木星還差五千公里。

就在最後一絲希望破滅的時候,一位中國的宇宙飛行員決定點燃宇宙飛船,然後自己帶著飛船上的燃料飛到木星上點燃木星,可是國際政府因為那個飛船裡有很多重要的文件和人類的文明種子,讓他放棄地球。這位飛行員為了地球上的三十五億人類還是獨自將飛船飛到了木星上,引爆氫氣黑洞並且光榮犧牲了,他的犧牲換來了地球的獲救。

看完這個電影,我覺得人類真的很團結一心,為了我們共同的家園大家都挺身而出。這種精神很值得我學習。



抖精彩


流浪地球》昨天去看的,我看的時候在拿這部影片和外國同類型的作比較。發現電影還是很不錯的,特效和演技都還不錯。我現在只是談談這部電影讓人疑惑的地方和答案,這也是很多人較真的東方。甚至還有很多人因為這些不合理的情節給出來極低的評分。我也沒看過原著小說,單純後面回想電影內容和周邊解說完善,我也不確定真偽。

1.主角兄妹為何要逃離地下城?影片交代的不是很清楚! 男主角逃離是因為叛逆,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母親是植物人狀態住院,地面環境惡化時,其父親作為宇航員,他的直系親屬有直接進入地下城居住權利,也就是名額是主角和他的母親,但是他母親是植物人,他外公沒有直接進入地下城居住的權利。於是他父親放棄了妻子的治療,任其死亡,他外公作為監護人和男主進入地下城。所以男主和他外公關係不好,跟他父親關係更不好,一開始還能忍,但是他父親在空間站退役,馬上就要回到地球,他不想見到自己父親,所以想逃到其它地下城居住。 女主並不是男主親妹妹,她想離開地下城並不是逃走,而是想去地面尋找自己父母的遺體。所以在得知哥哥不回來了之後很驚訝的說漏了嘴,害兩人差點被黑社會抓住。

2.為什麼要帶著地球走?坐飛船不是更好嗎? 看過機器人總動員的人應該知道,當地球遭到滅亡危機的時候,諾亞方舟式的逃離似乎是歐美同類型的固定思維。為什麼要費這麼多勁帶走地球?原著裡其實有飛船派和星球派的爭辯和衝突,但是電影把這個衝突給細化分散在了電影情節裡。電影裡的情節作了很多應對方案【能帶走地球帶走地球---帶不走地球空間站和宇航員也要到達目的地--宇航員死光了,飛船攜帶的DNA和關於地球的一切資料也要到達目的地】但是隻有帶著地球走,才能最大程度保存下地球的現有生命,不然幾艘飛船能帶走多少人?不拋棄,不放棄一直就很具有中國風格。其實作者劉慈欣在採訪裡也說了,憑那些發射口,根本達不到讓地球像電影裡一樣移動的效果,而且會產生嚴重的地殼板塊運動,可能地球會變成橢圓的,但是電影畢竟是電影,這個BUG就不要去糾結了。

3.火石為什麼不在地下城留備用的,而是在出現問題的時候用卡車運輸安裝這麼麻煩的操作? 其實《流浪地球》世界觀裡並沒有影片中那麼和諧,還有一批“叛軍”存在。他們根本不相信災難會到來,就是一群敵視政府的噴子。所以他們也會四處搞破壞,影片中,有架救援機墜毀,主角們去營救時,那群人那麼瘋狂偏激的自衛,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火石是被另外安放在其他地方的軍事基地裡嚴加看管的重要物資。

4.支援杭州的小隊,在發現杭州地下城已經被毀的情況下,為了阻止隊長繼續無意義的救援,為什麼要開槍打壞火石?一名隊員又為什麼會凍死? 火石是需要電力維持基本運行的,當時救援車已經損毀,火石失去了電力維持,當時就只能把防護服的電力分一部分給火石,本來算好電力可以維持到杭州地下城,結果地下城已經被毀,供給火石的隊員因為防護服電量過低,恆溫系統停止工作,被活活凍死了,如果繼續救援,就必須要維持火石的基本電力供應,也就是其他隊員也會被相繼被分走電力而凍死,為了阻止失去理智的隊長繼續執行救援任務,所以開槍打壞了火石。而隊長失去理智的原因,就是因為他的家人,就在杭州地下城,犧牲了這麼多好不容易趕到目的地,結果發現一切都是徒勞,隊長接受不了,如果救援任務不繼續,那之前所有的犧牲都白費了。

5.上海的大峽谷是怎麼回事? 那不是大峽谷,那是被冰封的海嘯,然後因為地殼運動產生的斷裂,也就是說,地表在進入冰封時期之前,上海已經被大海給淹了。



初吻給了奶嘴Zzz


2019年開年的鴻篇科幻鉅製,《流浪地球》截至2月12日的票房已超26億元人民幣,雖然全片劇情以人類生死救援為主, 但還是出現了多種令人眼前一亮的原創武器裝備,QBZ47突擊步槍。根據影迷考究,也可稱為“47式突擊步槍”,熟悉國產輕武器命名規則的童鞋可能會感覺十分親切,片中這種於2047年設計定型的步槍正是沿用了這一規則。儘管外形十分科幻,但從無託式設計,以及命名方式,不難猜出QBZ47的現實原型,其實就是國產95突擊步槍。巧合的是,片中的QBZ47步槍與95式一樣,均使用5.8毫米步槍彈藥。從設計原稿的四個演變方案中,可以看出從原型(95式)到最後片中定型的演變過程,增加了前部握把,槍身上方提把加長,並增加皮卡汀尼導軌。後方彈匣也由半月形,演變為西方科幻電影和遊戲中常用的彈匣樣式。

單兵六管加特林速射機槍。這型武器具有相當高的辨識度,片中由救援隊重火力手“錘子”所使用,猜測口徑應大於12.7毫米,每分射速6000發,可擊穿摩天大樓的多層鋼化玻璃及冰層。儘管只在片中使用了兩次,但都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全地形裝甲戰車。片中戰車採用10x10輪式越野底盤, 具有良好的全地形通過能力。火力配備包括一挺遙控機槍(反人員用)和16聯裝導彈發射器(防空、反載具用)。最大乘員數11人(含8名步兵),片中171-11小隊未採用滿編配置。據悉,製片人龔格爾是《命令與征服》系列即時戰略遊戲的粉絲,因此片中出現的地面載具風格都有些許的致敬元素。裝甲戰車的原型很可能是《紅色警戒2、3》中盟軍陣營的“多功能步兵戰車”,也可能是《命令與征服》系列續作中出現的未來輪式戰車。






傾刻回眸的眼淚


精華在於,拯救人類的永遠是人類自己,一個人是永遠沒有辦法推動整個地球的,哪怕犧牲50萬、100萬人,但是隻要35億人能夠活下去,那就是希望。




夕陽春水邊


《流浪地球》是一場全人類在困境之中以一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姿態展開的聲勢浩大的自救行動,更多的突出的是中國的“家”的概念,以守護為核心。美國的末世科幻片更多的是想要塑造一個“諾亞方舟”,是以尋找為核心,美國大都通過主人公個人來展示振奮人心的場景,進而尋找一個屬於美國的“生存家園”。看原著小說時有這樣一句話“整個移民過程將延續兩千五百年時間,一百代人”。這明顯是一場史詩級的計劃。只有文明跨度達到5000年的中國才能寫出2500年的宏大。



靖宇邊上


流浪地球提現的就是親情


高分電影鑑賞


中國開始科幻元年,想法新穎


鈕鈕影視


《流浪地球》小說本就想象力豐富,讓地球連同地球人一同逃難的創意蕩氣迴腸、驚豔無比。電影中的行星發動機很硬核,還原了小說中“雅典衛城神殿的巨柱”的描寫;地球啟航產生的尾跡清晰可見,宛如一艘巨型飛船遨遊宇宙之間;北京、上海被冰雪覆蓋氣勢磅礴;地木交會更是讓人瞠目結舌,試問有電影能看到這樣一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