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外星人》:再高等的生物,都能被管理的服服帖帖

1

电影《疯狂外星人》,被很多自媒体戏谑为“耍猴的故事”。

可能跟原著相比,还真的是太荒诞了一点。

可惜我没看过原著,我不管这些。


《疯狂外星人》:再高等的生物,都能被管理的服服帖帖

耍猴还是被猴耍

因为我这个人挺较真,也会很在意很多细节上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常识上的错误。在看影片的时候,一般不会特意纠结,只是一旦发现自己出戏了,就开始警觉,意识到“哪个问题不合常理了?”

坦白讲,对于剧情,我还真基本没有发现什么意外。(这里不排除是“我笨”这个因素。)

不过我们也知道,这部电影的导演宁浩老师,一直以魔幻现实主义著称。

所谓的魔幻现实主义的套路,其实就是用先进智慧和落后生产力进行对比反差。比如说经典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巨作《百年孤寂》,欧美评委对他的评价是“魔幻现实主义”,而生活在作者故乡——墨西哥的人就发现,小说里的故事跟身边的故事并无二致,不过是真实再现而已。

宁浩的魔幻,经常能在“疯狂系”作品中看到。《疯狂的石头》里,繁华的山城重庆,城里一座破败的倒闭工厂;《疯狂的外星人》中,破败的世界公园,和即将被改造成火锅城。与其说魔幻,不过是把现实中五环外和五环内的人和事糅合到一个场景里来了。

几乎都是这种冲突。


《疯狂外星人》:再高等的生物,都能被管理的服服帖帖

金字塔去哪了?


2

这里讲讲训猴的土办法和先进的外星智慧。

尤其是那句:

“是生物当然就能被人所驯服,甭管你是不是地球珍稀还是外星品种,都能盘它!”

很多人都以为外星生物就不应该被这种这么落后的方法所驯服,实在太低级,低级到难以接受。


《疯狂外星人》:再高等的生物,都能被管理的服服帖帖


“一个高等生物因一个愚蠢的意外来到人类,有错吗?”

我觉得正是因为地外生物的高级智慧,才能更懂得明哲包身的精髓,反而能快速地学会服从命令。至少是表面上的,而背地里,还在想着逃跑。

即使智慧再高,比地球人更会耍心思,也要懂得吃眼前亏。

这才是真正的高级智慧。

正所谓,武功再高,也怕菜刀。

在皮肉之苦的调教之下,没有什么生物是能够抵抗求生欲望的。

比如前阵子提到的某些戒除网瘾机构,部分患者公开披露了里面内幕,很多正常的孩子就是在电击疗法的邪恶威力之下,才不得不屈服。甚至这种对电疗痛苦的恐惧还伴随着后来的一生,也被迫成为渣父渣母的工具。

可见生物层面的条件反射,效果是多么的强烈。

这也是电影里,口口声声提到的“巴普洛夫”。

3

高级生物身上该不该用“巴普洛夫效应”。

管理当中也是常常会提到一个问题,到底是应该先讲道理,还是先训练方法?

西方的主流,是先训练,后讲道理。

在外资企业干过的都知道,先照着套路走,做出结果来,再来论功行赏。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西方社会遵循着丛林法则。

不是讲风度吗?如果真是这么想,只能说太天真。

讲风度的人,只存在于高素质人群。一般人也大多是熊孩子。我们一般能看到的外国人,在他们国内都算是高素质的了。所以哦我们才会觉得外国人比较高素质。说实在的,哪里的林子大了,好鸟坏鸟都差不多。

在丛林法则的环境下,所谓的人性不过是动物性。讲道理,不如讲奖惩来得实在,正如任正非老爷子说的,给的钱多了,不是人才,也成了人才。

奖惩的依据,源于行为标准。

西方管理学的原则,从早期发展到现在,大多数是先讲行为准则,再给奖惩。


《疯狂外星人》:再高等的生物,都能被管理的服服帖帖

电影里的方法,够丛林法则的


4

而到了国内,就变样了。

由于我们的企业管理,尤其是G企的管理,跟市场的关系并不密切,甚至很多都属于计划性质,所以管理的习惯,是以讲道理为主。

至于行为准则,就是俗称的"怎么做",没人关心。

因为做好做坏一个样,反正有国家兜着。

我想讲的是“经验萃取”这件事。

如果真正体验过有着80年历史的经典落地课程TWI,就知道所谓的萃取,不过是其中一种方法“工作指导”的一部分。

“工作指导”包括三个套路:

“自问法”,提炼经验成为文字内容

“指导法”,把书面文字转换成工作方法

“技能训练预定计划”,技能管理

其中的自问法,就是我们现在常常说的“经验萃取”。

经验萃取不过是在这个基础上,加上了更多的噱头,比如取口诀,画个漂亮的脑图。

比如我曾经给某国企培训过,里面的好几个培训师取口诀的能力那是刚刚的,张嘴就来。

然并卵。

这些都是外相,说的难听一点,就是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

用课程内设计的话来说,不过是有了文字内容


《疯狂外星人》:再高等的生物,都能被管理的服服帖帖

科学家最会搞资料



5

而在工作中起作用的,是习惯。

习惯有两个要点:

1)第一反应

2)重复出现

方法讲了一遍,文字说了一遍,下属就会懂了吗?

不会。

举个例子就能明白了,想要孩子做作业、练琴,难道吼他就可以了吗?

我们看看周杰伦最近提到自己小时候4岁怎么学钢琴,就知道了。就算叶妈妈不会弹钢琴,还是要拿着藤条,逼着去实操。


《疯狂外星人》:再高等的生物,都能被管理的服服帖帖


再想想我们身边的小孩子,为了逼着他养成学习习惯,多少家长操碎了心。

当然,成人的世界,不能用到皮鞭,这是违法的,但是带着他做总可以了吧。

这就是“指导法”要做的。

6

但是对于G企来说,用“自问法”把经验提取出来,再加上一个漂亮的包装,这就够了。

想要落地?

你嫌事不够多吗?G企里面天天搞人际关系,想着站哪条队已经够累的了,落地是什么鬼。

从此“指导法”和“技能训练预定计划”从此消失于茫茫人海中。

所以想要好看,就学“经验萃取”,想要实现效果,就要学TWI。

能达到多少效果?

根据经验,至少提升30%以上的绩效。

这还算保守的了。

我辅导过的项目,还没低于100%的。

有人说,你就吹吧。

这是真实数据,不过过程实在是太魔幻现实主义。


《疯狂外星人》:再高等的生物,都能被管理的服服帖帖


咋不上天呢?

可是仔细想想,

谁不是操着卖白粉的心,赚着卖白菜的钱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