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外星人》里外星人失去武器后不如猴,动物和人类失去武器呢

最新宁浩电影《疯狂外星人》上映后,其中外星人在失去头环后,被黄渤饰演的西南猴王,驯化成了一只可以骑自行车、走钢丝、甚至硬气功喉咙顶枪的外星猴子。导演的脑洞初想很讽刺,如果是我们人类进入原始森林呢?当我们失去武器后,我们生存能剩下几何?动物失去武器后,又如何生存?

《疯狂外星人》里外星人失去武器后不如猴,动物和人类失去武器呢

动物的武器,雄鹿巨大的鹿角,狼锋利的牙齿,蝎子尾巴上的尖刺,甚至是小小的螃蟹,长的那对大大的蟹钳。我们在动物世界里经常能看到,不管是非洲大草原上,还是亚马逊丛林里,动物们每天都会因为捕猎、抢夺地盘、争取交配权等等理由大打出手。它们用来打架的武器,除了我们司空见惯的尖牙利爪,还有一些非常有意思的装备。

《疯狂外星人》里外星人失去武器后不如猴,动物和人类失去武器呢

不知道你有没有见过长颈鹿打架,它们会挥舞着长脖子,用头部来击打对手,长颈鹿的头非常坚硬,它的长脖子加上脑袋,就像一个拴在绳子上的流星锤。这个流星锤有多厉害呢?一只成年雄性长颈鹿的击打力量可以达到上百公斤,能直接粉碎人类的骨骼。看似温顺的长颈鹿,其实它的脖子和其他动物身上的尖牙、利爪甚至是长在头上的角一样,都是它生存所需要的重要武器装备。

《疯狂外星人》里外星人失去武器后不如猴,动物和人类失去武器呢

大自然的每一分钟都在展开你死我活的竞争,所以,动物们身上装备的武器好坏,直接关系着它们的生死存亡。

动物为什么要进化出武器

你肯定会说,当然是为了打斗。没错,我们在各种纪录片里见的太多了,大自然中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你死我活的戏码。动物们一方面需要利用自己的尖牙利爪去捕猎,获得食物,另一方面还要有防御性的武器来对付天敌。

《疯狂外星人》里外星人失去武器后不如猴,动物和人类失去武器呢

此外它们更多的是需要跟同类打架,因为资源有限,食物、领地、交配权、领导权,哪一样都必须跟同类打上一架,甚至打上好几天才能得来,否则自己连繁衍的机会都没有。

于是,动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都给自己配备了精良的动物武器。比如雄鹿分叉的大角,非洲象的弧形长牙,猫科动物的利爪,响尾蛇的毒牙,都是极好的进攻武器。当然不只是进攻,像刺猬背上的刺、乌龟的壳、穿山甲的铠甲,甚至变色龙身上的保护色,这种护甲和伪装,也十分精妙的防御武器。

《疯狂外星人》里外星人失去武器后不如猴,动物和人类失去武器呢

在这些千奇百怪的武器里面,有一种让作者最痴迷,就是那种超大尺寸的“终极武器”。这里说的超大尺寸,跟绝对大小其实没什么关系,指的是武器部位在整个动物身上占的比重。这种终极武器可以长在大型动物身上,比如象牙,也可以长在很小的动物身上,比如有一种很小的西非黄蜂,就长着一脸扭曲的獠牙。

可能你会觉得,武器肯定是越大越好,舞刀弄剑也讲究一寸长,一寸强,谁的角越大,谁的牙越长,肯定打起架来就越占优势。的确,作者通过研究发现,发展大尺寸的终极武器是很多物种在进化中出现过的趋势,如果这个物种天敌越多,就会越促使这种动物把他的武器向大型化的方向去进化。

《疯狂外星人》里外星人失去武器后不如猴,动物和人类失去武器呢

但是你再想一下,像麋鹿、大象这种拥有大型武器的物种似乎也并没有那么多。这是因为大型武器在攻击力满格的情况下,同时也有它致命的弱点:太笨重,不好携带,遇到危险,你拖着一个重型武器也不好逃跑。

其实还有一点也许你以前从来没想过,那就是动物如果要供养大型武器,需要付出非常大的资源代价的。就拿麋鹿来说,公麋鹿的鹿角又大又威武,有七个分叉,最长可以长到一米长,占整个身体长度一半。一只麋鹿从出生到成熟要好多年时间,但是即使是最大的公麋鹿,鹿角也只需要几个月就能长成,这也就是说鹿角比它身上任何骨骼都长得快,这就需要耗费大量的营养和能量。

《疯狂外星人》里外星人失去武器后不如猴,动物和人类失去武器呢

鹿角生长需要的钙和磷,靠吃东西是完全不能满足的,这时它们的身体就会从骨骼中抽取这些矿物质补充道鹿角中去,所以麋鹿甚至会因此得骨质疏松。再加上发情期公鹿们无休无止的打斗,公麋鹿往往会遍体鳞伤,骨头脆弱不堪。如果不及时补充体力,等冬季到来的时候等待它们的只有饿死。

这么一来,动物在进化中就会发现,好像武器越发展越大也不太行,如果太大了,反而成了累赘,耗费的资源让它们连生存都成了问题。生存一旦成问题,那繁衍后代更成问题了。再加上生物遗传中会有一些随机的变异,渐渐的,武器不那么大的个体会更加适应环境。经过一轮又一轮的竞争和进化,大型武器就会渐渐消亡,新的武器形态就会替代掉旧的形态。

《疯狂外星人》里外星人失去武器后不如猴,动物和人类失去武器呢

所以这类超大型武器,在动物进化史上虽然出现过很多次,但直到现在,在全部的一百三十万个物种中,只有大概三千个物种还配备着这样的大型武器。

刚才我们提到,动物通过自然进化和淘汰,大部分的物种身上,配备的其实都是不那么大的武器,也就是恰到好处的尺寸加上最小的代价。

《疯狂外星人》里外星人失去武器后不如猴,动物和人类失去武器呢

有个很好的例子就是食肉类动物的牙齿,它们的分工非常明确:犬齿最长最尖,通常用来给猎物致命一击;前臼齿用来咬住并固定住猎物;臼齿在进食的过程当中用来切割撕裂食物。

狼就是这些超级食肉动物当中的集大成者,它们的下颌又瘦又长,外形近乎优美,咬合速度惊人,下颌与坚固的犬牙配合在一起,可以死死地钳制住大型猎物的肋骨或者是大腿,然后很轻易就能把这些猎物掀翻在地。

成功猎杀之后,狼群就开始大快朵颐,这时候臼齿的功能就派上了用场,它的边缘像剪刀一样锋利,可以轻而易举切开动物的筋和肉,与此同时,臼齿又足够厚实,磨碎一些小块的骨头更是不在话下。

《疯狂外星人》里外星人失去武器后不如猴,动物和人类失去武器呢

但是,食肉动物的这些多功能的牙齿,也有它的弊端。这么多不同的牙齿排列在一张嘴里,要想让所有的牙齿都正常工作,实际上是非常不容易的。食肉动物的牙齿发生自然破损的频度是非常高的,平均每四颗牙齿当中就有一颗要么脱落,要么断裂,要么彻底破碎。而牙齿一旦破损,对这些肉食类的猎食者来说就是致命的打击。

所以,动物武器的进化从本质上来说是种权衡。更大的武器可能杀伤力更强,更容易撕咬,但是太笨重,维护起来成本也太高。反而有时使用小型武器的物种更灵活,更有优势。进化反复拉锯的结果就是“适度”,也就达到尺寸和功能之间的平衡。

《疯狂外星人》里外星人失去武器后不如猴,动物和人类失去武器呢

你大,我就比你还大

动物武器的进化,很多物种都选择在大和好之间达到一个平衡,但是总有那么一些例外。在这些物种身上,压根不考虑什么平衡,也没什么恰到好处,就是要大!而且它们通过一代一代的遗传,永远有最新最大的武器出现,你大,我就比你还大,整个种群义无反顾地朝着终极武器方向发展下去。

正是这些特殊案例,让作者又研究了一件事,就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毫无节制的军备竞赛,把武器越进化越大呢?他发现,如果在动物竞争中满足三个条件,就会导致终极武器的出现。这三个条件分别是求偶当中的竞争、经济效益还有对决方式。

《疯狂外星人》里外星人失去武器后不如猴,动物和人类失去武器呢

我们先来看求偶当中的竞争。对绝大多数动物来说,养育下一代的重担大部分都落在雌性的身上。这样一来,雄性和雌性在生育中花费的时间严重不成比例。雌性的时间都用来怀孕和抚养后代了,能受孕的时间非常短,所以雄性必须通过激烈的竞争去争取有限的交配权。

非洲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母象要经历两年的怀孕期和两年的育儿期,也就是生养一头小象居然需要4年,但是母象受孕的时间只有五天。这么一算,公象交配的机会实在是少得可怜,不拼命争抢,根本没有机会传宗接代。

《疯狂外星人》里外星人失去武器后不如猴,动物和人类失去武器呢

那靠什么争抢呢?对非洲公象来说,拼的只能是巨大的体格和尖锐的长牙。肯尼亚国家公园通过研究发现,在公园里所有89头公象当中,有53头,非常悲催地从没有当过父亲,大多数小象都只是象群中最强壮的三头公象的后代。为了争夺繁衍后代的机会,公象只能调动一切资源去生长象牙,在打斗中占上风。所以说,残酷的雄性竞争,是激发动物展开军备竞赛的第一个重要条件。

刚才我们还提到了第二个条件,就是发展武器是否能带来经济效益。听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奇怪,武器不是用来打斗的吗,跟经济效益有什么关系?当然有了,那就是争夺食物和地盘。大自然也是一位超级经济学家,谁不懂得合理利用资源,谁就会被毫不留情地剔除出去。所有的动物,都喜欢性价比高的东西。所以,武器能否带来经济效益也是军备竞赛出现的条件。

《疯狂外星人》里外星人失去武器后不如猴,动物和人类失去武器呢

蜣螂也就是屎壳郎,蜣螂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叫压路机型,头上没有角,还有一种叫挖掘机型,头上会长角。这两种蜣螂储藏食物,也就是储藏粪球的方法有点不一样,所以造成了一种长角,一种不长角。

压路机型蜣螂呢,喜欢从大块的粪堆上切下一块滚成粪球,一路滚到松软潮湿的地方,把粪球埋起来在旁边产卵。这一路可真是险象环生,因为各路对手都会跑来抢夺粪球,它们跟着粪球一路打一路滚,看谁先把粪球推到自己的地盘上。

《疯狂外星人》里外星人失去武器后不如猴,动物和人类失去武器呢

而挖掘机型蜣螂,则是由雌性在粪堆上打隧道,再把粪球拖进去藏起来。这时候,雄性蜣螂就会把守着隧道的入口,阻止其他竞争对手靠近。它们会把头上的角插在隧道的墙壁上,挡住其他竞争者,也可以用自己的角把对手直接挑出洞外。它还可以利用牙齿和腿上的刺,把自己卡在隧道里,固定好自己的位置,充分发挥头顶上大角的威力。结果当然是,头上的角越大的蜣螂就越容易获胜。

所以总得来看,压路机型蜣螂,由于打斗基本发生在空旷的地方,而且粪球滚来滚去,所以他们不需要发展出角之类的武器去固定自己;而挖掘机型的蜣螂,因为隧道狭窄,雄性出于打斗和保卫粪球的需要,就进化出了角。

《疯狂外星人》里外星人失去武器后不如猴,动物和人类失去武器呢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如果需要抢夺的资源足够多,足够值得,也会激发这个物种去进化出大型武器。

第三个条件,就是对决方式。动物根据物种的不同,争斗也有两种,一种是混战,一种是单挑。如果是混战,形势就会充满变数,武器的效力就会大打折扣。

比如有一种蜂类叫做杀蝉泥蜂,雌蜂发育成熟后,雄蜂会闻着气味找到雌蜂的隐藏地。所以经常是几十只雄蜂同时冲上去争夺雌蜂所在的地盘。它们在空中撕咬纠缠,往往打着打着就会掉到地上。虽然它们也满足前面我们说的求偶竞争和维护经济效益两个条件,但是因为这种混战的方式,杀蝉泥蜂并没有进化出什么特别的武器。

《疯狂外星人》里外星人失去武器后不如猴,动物和人类失去武器呢

对于擅长混战的物种来说,装配大型武器并不划算。但对于习惯单挑的物种来说,武器的发展方向就不一样了。单挑需要实力,只要是正面迎敌,比的就是力量强弱,耐力长短和武器大小。所以习惯于一对一决斗的物种,更容易进化出终极武器。

这样的例子就很常见了,比如我们刚才说的非洲象,公象进化出了长达2米的象牙,再比如雄鹿,单挑式的打斗让它们进化出了巨大的鹿角。可以说没有对决,就没有发展终极武器的必要。

《疯狂外星人》里外星人失去武器后不如猴,动物和人类失去武器呢

从刚才的讲述我们了解到了,求偶、经济效益,和对决这三个条件,激发了动物军备竞赛,促使进化朝着终极武器的方向,一路高歌猛进。

军备竞赛的5个阶段

首先第一个阶段,不惜血本。不惜血本,意思就是说,动物们不惜代价,也要把资源集中投入到自己的某一项优势武器上。有个很有趣的例子是招潮蟹,这是一种很常见的蟹类,它的武器是它的两个前爪,也可以叫做蟹螯。

《疯狂外星人》里外星人失去武器后不如猴,动物和人类失去武器呢

招潮蟹的雄蟹,会有一只蟹螯非常大,甚至占到了全部体重的一半。这也就意味着,雄蟹在发育的过程中和日常的生存中,摄入的能量有一半都被用来供养这只巨大的蟹螯了。这个武器也确实不是拿来装腔作势的,它一发力,就能一下子打碎对手的外壳。

但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这个雄壮的武器不打架的时候就是个大累赘。招潮蟹吃东西的时候是需要同时使用两个前爪的,可是长着一只巨螯的雄蟹,就只能用剩下的一只小前爪来吃饭了。本来它要养这个巨螯就需要吃得比别人多,但是,它只能用一只前爪吃,速度就会特别慢,这就导致它暴露在天敌视野里的时间更长,大大增加了被捕食的风险。但即使这样,对招潮蟹来说,这个大蟹螯就是它们的最大优势,所以它们不惜一切代价把摄入的营养都投入到这个终极武器的发育上。

《疯狂外星人》里外星人失去武器后不如猴,动物和人类失去武器呢

在渡过了第一个阶段之后,竞争会变得趋于理性,进入第二个阶段,表里如一。表里如一,指的是竞争者不再一味疯狂投入,而是在追求竞争优势的同时,根据自身能分配的资源,先解决生存问题,再谋划发展策略。

通常来说,个体的实力究竟怎么样,一眼看过去就能知道个大概。一般来说,动物的武器越大,就意味着它的战斗实力越强。但是,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即使是同一个物种,也并不是所有的雄性都拥有大型武器。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资源的取舍效应,说白了就是,供养不起。

《疯狂外星人》里外星人失去武器后不如猴,动物和人类失去武器呢

虽然一般来说所有的雄性都会想尽办法发展大号武器,但大号武器就像一件昂贵的奢侈品,不但要买的起,还要维护得起,需要源源不断的资源去供养。但是动物的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很大,在资源有限并且只能维持基本生存的情况下,大多数雄性都没有余力来供养这种奢侈品,只能退而求其次。

比如一些身强力壮的麋鹿,它们生出的小鹿也更强壮,于是能占有更多更好的水草资源,体格就更加高大。而有的小鹿呢,爸妈那一辈条件就差,天生体型弱小,发育缓慢,所以能吃到的营养全都用来维持基本生存了,根本无力长出耀武扬威的大角。

《疯狂外星人》里外星人失去武器后不如猴,动物和人类失去武器呢

此外还有疾病等原因,麋鹿在生长发育期一旦得了病,就很难发育出大型的鹿角,这就导致了武器尺寸的千差万别。武器就像是一面镜子,直接反映了动物的健康状康和战斗实力。这就是我们说的第二个阶段,表里如一。

接下来,竞争者们很快就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那就是第三个阶段,“不战而胜”。不战而胜,说的是强者的特征鲜明容易辨别,它们往往只需要把自己的优势亮出来,就可以起到强大的威慑作用,让对手知难而退。

在动物世界,不战而胜是大型动物武器带来的最大红利。在这个阶段,那些曾经不惜血本、疯狂发育武器的个体,只要靠秀一秀肌肉亮出武器,就可以把对手吓住,让对方不敢冒然挑战。

《疯狂外星人》里外星人失去武器后不如猴,动物和人类失去武器呢

前面我已经说过了,招潮蟹的战斗武器是它们的巨型蟹螯。如果你有机会观察招潮蟹决斗的过程,会发现非常有意思。它们先是会观察一轮对手的外观,遇上那些蟹螯比自己大的对手,一般会直接逃跑,就算是遇上了跟自己实力差不多的对手,它们也不会冒然地投入战斗,而是会用各自的蟹螯互相推搡一下,试探试探对方的实力,经过一两个回合之后,如果双方都觉得自己能打赢,战争才会真正开始。

所以,在“不战而胜”阶段,竞争者更倾向于要么战无不胜,要么不战而胜。 在这个阶段,竞争格局已经形成,强者的优势非常明显。对于实力相对较弱的竞争者来说,靠硬碰硬地正面对决几乎没有胜出的可能性了,聪明的做法就应该要像招潮蟹那样,要打就选自己能打的过的对手,否则就不要迎战,为未来的机会保存实力。

《疯狂外星人》里外星人失去武器后不如猴,动物和人类失去武器呢

而竞争的第四个阶段,“盗亦有道”,这是弱者逆袭的好时机。“盗亦有道”,意思就是说,弱者虽然不跟强者有正面的较量,但是通过一些不寻常的办法突围,是可以达到“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目的的。

让我们来看看山羊,它们的武器就是头顶上威风的羊角。羊群中的领头羊通常都是个头非常大、羊角很气派的公羊,它们霸占着羊群中的母羊。但是不管领头羊如何警觉,总有一些比它们弱小的公羊能够趁其不备,突入羊群,强行与母羊交配。甚至有些弱小的公羊,基本上放弃了发育自己的羊角,利用自己弱小的体型伪装成母羊,混在羊群中偷偷接近母羊,以速度取胜,然后跟什么事儿都没发生一样,再次隐身羊群之中。

《疯狂外星人》里外星人失去武器后不如猴,动物和人类失去武器呢

还有一些有趣的例子,比如翻车鱼和鲑鱼。这些鱼类中的公鱼会先圈出一片沙地,然后开始清场静候母鱼前来产卵。母鱼则会挑选一个最适合的场地当做产房。它们在最大、最具吸引力的公鱼身旁产下卵来,并邀请强壮的公鱼在鱼卵上泼洒精子。而那些体型小些的公鱼既无力保卫领地,又无法取悦母鱼,它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那些夫妻只顾着亲热的时候,偷偷摸摸地窜过来,对着人家的爱情结晶,喷一把自己的精子。

《疯狂外星人》里外星人失去武器后不如猴,动物和人类失去武器呢

大自然“这只看不见的手”非常公平,无论是山羊还是鲑鱼,那些个头小、没有资源发育武器的雄性个体,虽然在战斗力上稍逊一筹,但是它们行动的速度更快、生殖器发育得更大、精子的活性也更强。所以,在“盗亦有道”这个阶段,是弱者用出其不意地策略打破强者垄断地位的最好时机。

在盗亦有道这个阶段,只要弱者采取了更加巧妙的策略,无论是通过伪装,还是通过速度,都可以直接达到削弱强者垄断地位的目的。“盗亦有道”这个阶段,为弱者走上历史舞台准备出了一个机会。当竞争格局已定,规则已经被建立起来的时候,取胜的办法绝不是去遵守强者的规则,而是想办法打破它,另辟蹊径,取得胜利。

《疯狂外星人》里外星人失去武器后不如猴,动物和人类失去武器呢

一旦弱者靠“出其不意”的策略成功突围之后,竞争就会被推向最后一个阶段,那就是第五个阶段,“偃旗息鼓”。偃旗息鼓,意思就是说,强者的扩张趋势开始逐渐衰弱,最终与各方参与者们达到彼此制衡的稳定状态。

在动物世界,武器越大,付出的代价就会越大。所以理论上,任何一个种群,都会达到一个武器发育的平衡点。在这个平衡点达到之前,武器制造成本会换来更多的生存和繁衍机会;一旦超过了这个平衡点,就会变得大而不当,整个物种的武器装备水平就会趋于稳定。但是,这种稳定状态在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就会被突然冒出来的新型武器打破,开启新一轮竞争的循环。

《疯狂外星人》里外星人失去武器后不如猴,动物和人类失去武器呢

动物武器的进化,跟我们人类的军备竞赛之间高度的相似性

防御工事、运载工具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些要素在动物世界和人类社会进行的军备竞赛当中有惊人的相似性,这就是军备竞赛的三个要素。

拿白蚁来举例。我们知道,白蚁丘可以说就是一座宏伟的防御工事,白蚁可以铸造起三米高的城堡,也就是白蚁身长的两千倍。这座白蚁城堡的外墙就像是砖窑当中烧制出来的砖块,要想打破,非得拿着大锤砸或者用斧头劈才行,击打的时候还时不时会有火花冒出来。好不容易打开了城堡的外墙,你会发现连白蚁的影子都看不到,原来外墙之内还有内墙,两层墙之间还有一道壕沟。

《疯狂外星人》里外星人失去武器后不如猴,动物和人类失去武器呢

跨过这道15厘米宽的壕沟,打破第二道城墙,才能看到真正的白蚁居住地。在中心位置有一间保护的最为严密的蚁后的住所,其中只有一个出口对外相连,有时候这个出口小得连蚁后自己都钻不出来。防护、仓储、温控,这就是白蚁城堡所具备的三大功能,当然其中最重要的是防护功能。

人类也是一样,在军事上,防御工事起到了战斗力倍增器的作用,可以使防守方抵御住更为强大的进攻力。两次世界大战,最安全的掩体都是深埋在地下的暗道:多达15万的伦敦人每天都蜷缩在迷宫般的地铁隧道内过夜;法国人为了阻挡德国入侵,重金打造的马其诺防线延绵上千公里;日本人则在太平洋岛屿上的石灰岩层当中费尽心机地挖掘了数不清的隧道、炮仓和兵营;艾森豪威尔在直布罗陀的指挥所也是建在山底深处的。

《疯狂外星人》里外星人失去武器后不如猴,动物和人类失去武器呢

而现在,在美国的科拉多,山里的地下工事,耗费了几十亿美元修建而成,潜伏在距离地表700米深的地方,覆盖着几百万吨重的坚硬岩石,称得上是最坚固安全的防御工事。

另外一个可以称为国之利器的军事要素,就是运载工具。人类的运载工具和动物的也很相近,移动的时候要消耗能量,要平衡载重能力和机动性能之间的关系。在两次世界大战当中,空战的所有参与方都不遗余力地开发更好的飞机,今天德国人的飞机遥遥领先,明天法国人和英国人跃升一筹,然后德国又奋起赶上,一款一款新型的飞机相继跃入天空,每一款都更高更快更强。

《疯狂外星人》里外星人失去武器后不如猴,动物和人类失去武器呢

冷战要算人类历史上最惊心动魄的军备竞赛阶段了,参与者都是穷兵黩武,武器的成本更是难以计算。冷战早期,苏联就积累了一支超过450艘潜艇的庞大舰队,然后美国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潜艇,苏联人惊恐之下,立刻开始建造自己的新型核潜艇部队。他们你追我赶,难分伯仲。

军备竞赛的发展,最终会导致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出现。如果没有大规模武器带来的威慑作用,那么种群内的争斗往往会变得血雨腥风。所以,人类的军备竞赛也会选择发展出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作为一种信号,来震慑对方,以此达到不开战,保持和平的目的。

《疯狂外星人》里外星人失去武器后不如猴,动物和人类失去武器呢

人类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包括核武器和生化武器,它们的出现,改变了游戏规则,弱国从此也有可能打败实力强悍的对手。但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本身,会带来很大的连带损害。虽然能够起到威慑的作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致命武器不会被使用,威慑只是降低了使用它的概率而已。

《疯狂外星人》里外星人失去武器后不如猴,动物和人类失去武器呢

动物世界的现实告诉我们,一旦这些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被使用,一定会升级为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战争。如果无人退缩,结局一定是孤注一掷,拼死决战。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出现,让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都实力相近,针锋相对。如果把恐怖组织考虑进去,前景就更可怕了,很难想象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一句话: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会用什么武器,但是第四次人类使用的一定是木棍和石头。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可能带来的是人类的自取灭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