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曹魏不为人熟知的名将,看看你认识几个(二)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群雄并起,诞生了无数的英雄豪杰,被后世所流传并记住。但是在《三国志》中还是记载了很多今天并不为大家所熟知的名将,他们在当时也是能征善战。魏国作为三国中最强大,名将也是诞生无数。今天为大家介绍四名曹魏名将,他们为曹魏镇守边疆,都为曹操所看重,我们来看看都是谁。

三国时期,曹魏不为人熟知的名将,看看你认识几个(二)

臧霸

一、臧霸(生卒年不详),字宣高,泰山郡华县(今山东费县方城镇)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

臧霸最初为陶谦麾下的骑都尉,负责募兵抵抗黄巾军。与孙观、尹礼等人拥兵驻屯于开阳,自成一股独立势力。于建安二年领兵击败萧建,占领莒城。导致吕布发兵攻击臧霸,而后两人和解。吕布战败后,与孙观等人投降了曹操,被任命为琅邪国相。臧霸在曹操与袁绍、孙权等诸侯的战役里,战功赫赫,官至镇东将军。黄初三年(222年),曹休督领张辽、臧霸等人,在洞口一带征讨吴将吕范。臧霸以轻船五百、敢死万人袭攻徐陵(京口),烧攻城堑,杀略数千人。曹魏建立后,臧霸被封为执金吾,领有食邑三千户。魏明帝时又加封五百户,死后追谥为“威侯”。

三国时期,曹魏不为人熟知的名将,看看你认识几个(二)

孙观

二、孙观(?~公元213年或214年或217年),字仲台,兖州泰山(今山东泰安东北)人。

东汉末年泰山寇之一,后来投降曹操。追随曹操以来,孙观被任命与臧霸一起四出征伐,每次与臧霸一起出战时,孙观总是一马当先,冲锋陷阵。官渡之战时,曹操方与袁绍相拒,而臧霸数次以精兵入青州,故而,曹操得以专心对抗袁绍,不以东方为念。在平定青州、徐州一带的贼寇后,孙观之功仅次于臧霸,孙观获封为吕都亭侯,其兄孙康亦讨贼有功,获封列侯。后来,孙观随军于东边战线攻讨孙权,在濡须口一带被流矢射中,左脚受伤,但仍坚持奋战,被曹操赞赏。官至振威将军、青州刺史,爵吕都亭侯。

三国时期,曹魏不为人熟知的名将,看看你认识几个(二)

文聘

三、文聘,生卒年不详,字仲业,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

本来是荆州刘表的大将。刘表死后,归降曹操,曹操十分欣赏文聘,让他守卫江夏,使其典北兵、镇荆江。文聘也不负曹操所望,守御荆城之际,多次引兵阻遏关羽之师,进封延寿亭侯、讨逆将军。后来,攻取关羽辎重,烧毁关羽战船,成为曹操倚为屏障的大将之一。后又多从征讨,累封后将军,新野侯。曹叡即位之初,文聘在江夏击退了孙权的进攻。史书称他“在江夏数十年,有威恩,名震敌国”。死后追谥曰壮。

三国时期,曹魏不为人熟知的名将,看看你认识几个(二)

吕虔

四、吕虔(生卒年不详),字子恪。任城国(今山东济宁东南)人。汉末至三国曹魏时期将领。

吕虔有勇有谋,曹操在兖州时,任命他为从事,率领家丁驻守湖陆。后升任泰山太守,与夏侯渊共同镇压济南等地的黄巾军。被推举为秀才,加任骑都尉,仍管辖泰山郡。曹丕继任魏王后,加吕虔为裨将军,封益寿亭侯。再升任徐州刺史,加任威虏将军。任用王祥为别驾,将民政事务都委托于他,为世人所称赞。曹叡继位后,改封万年亭侯。吕虔死后,其子吕翻世袭万年亭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