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天下連續大亂550年?


春秋戰國天下連續大亂550年?

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爭鳴、人才輩出、學術風氣活躍的時代。 [1]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東周在戰國後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國所滅,所以春秋戰國時期在時間上並不全然包含在東周王朝裡面。

西周時期,周天子保持著天下共主的威權。平王東遷以後,東周開始,周室開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義,而無實際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國也因社會經濟條件不同,大國間爭奪霸主的局面出現了,各國的兼併與爭霸促成了各個地區的統一。因此,東周時期的社會大動盪,為全國性的統一準備了條件。

春秋戰國分為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其分水嶺是在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滅掉智氏,瓜分晉國為標誌。

春秋時期,簡稱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屬於東周的一個時期。春秋時代周王的勢力減弱,諸侯群雄紛爭,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另一說認為春秋五霸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戰國時期簡稱戰國,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東周後期至秦統一中原前,各國混戰不休,故被後世稱之為“戰國”。“戰國”一名取自於西漢劉向所編注的《戰國策》。

——————————————————————————

簡言之,就是連續550年間天下大亂?

秦統一十來年,又天下大亂,直到漢初的七國之亂。

東漢末年到三國,從黃巾起義算起,大亂96年。

西晉短暫統一(37年)後,又大亂273年(316年-589年)。

隋朝統一,穩定約20年,又大亂十幾年(613年-627年)。

唐末五代大亂,從878年黃巢起義算起,到979年宋廷收復北漢止,約101年;從安史之亂(755年)藩鎮割據算起,則長達224年。

宋遼金夏元混戰,時間還不容易算清。979-1279,約300年。

從安史之亂(755年)到元滅宋(1279年),524年。

元末大亂,1351-1368,約18年。

明末清初大亂,從高迎祥起事(1628年)到清兵攻佔臺灣(1683年),約55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