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i耳機終於擺脫傻大粗,HIFIMAN DEVA上手談

辨別“HiFi耳機”和“消費品”耳機最容易的辦法,也許就是看外觀設計。雖然近年我們能看到HiFi耳機在設計時採用了很多新物料新顏色,然而總是會在一些地方暴露了原來的身份,例如音質好卻不精緻又粗大的線材,MMCX接口,甚至是包裝的設計風格。對於HiFi廠商而言,這在已經被教化得購買門檻越來越高的消費者面前,可不是一個好情景。

HiFi耳機終於擺脫傻大粗,HIFIMAN DEVA上手談

HiFi耳機能下沉的市場逐漸變大,廠商自然也更容易在外觀設計和使用體驗上尋求突破,希望可以吸引更多消費者購買。終於,我們看到了HiFiMAN推出的DEVA, 可以說雖然它保留著HiFi耳機的靈魂,但已經被裝入了能讓更多人接受的“軀殼”中。

HiFi耳機終於擺脫傻大粗,HIFIMAN DEVA上手談

HiFiMAN DEVA的包裝設計仍然秉承了過往品牌頭戴式耳機產品慣用的“黑色主色調+線稿產品照”的做法。對比產品外觀設計的改進,包裝盒倒是早一步跟上了主流消費群體的審美。打開包裝,一眼看到DEVA, 感覺這並不是一款“黑大粗”的HiFi耳機,而是商務人士差旅必備的耳機。

HiFi耳機終於擺脫傻大粗,HIFIMAN DEVA上手談

產生這種觀感,和DEVA身上棕色皮料和銀色框架的搭配帶來典雅的觀感,有著莫大的關係。把玩它的細節,我們可以感受到DEVA身上的PU皮革感覺相當細膩舒適。搭配填充的海綿,無論頭梁還是耳罩,觸感都相當柔軟舒適。特別一提的是耳罩的設計,這種全包耳的設計的確合適居家或者長時間乘坐的交通工具使用,能讓人更舒適地享受音樂。

HiFi耳機終於擺脫傻大粗,HIFIMAN DEVA上手談

HiFi耳機終於擺脫傻大粗,HIFIMAN DEVA上手談

為了進一步提升佩戴貼合度和舒適度,DEVA的頭梁採用了可伸縮設計。它的可調範圍大概在0-4cm左右 ,基本能夠滿足各種頭型的佩戴需求。重量方面,DEVA為360g,通過合理的結構設計,實際佩戴的時候並不會有耳機墜在耳朵上的感覺,即使是觸覺較為敏感的女性用戶,也不容易產生明顯的疲勞感。

即使是DEVA腔體下沿有一個藍牙接收器,但得益於出色的外觀設計,合理的顏色搭配,審視DEVA的感覺是很好的。DEVA優雅的設計和用料,看著相當高貴有氣質,會讓人有戴上顏值出彩的它,好好地享受音樂的衝動。

HiFi耳機終於擺脫傻大粗,HIFIMAN DEVA上手談

上面我們提到DEVA腔體下沿有一個藍牙接收器,這就是DEVA在無線狀態下和常見的頭戴式藍牙耳機最大的差別。一家HiFi廠商採用這種單獨模塊的設計實現藍牙連接的功能,這塊硬件的規格當然也不會差。

這個名為“Bluemini”的藍牙模塊,之於HiFiMAN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此前推出的ANANDA-BT頭戴耳機,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實現藍牙連接功能。這款模塊支持HWA、LDAC、aptX HD、aptX、ACC、SBC這些主流的傳輸協議。這使得DEVA對比市面上大多數的消費品藍牙耳機,擁有更高的音頻傳輸規格。

HiFi耳機終於擺脫傻大粗,HIFIMAN DEVA上手談

HiFi耳機終於擺脫傻大粗,HIFIMAN DEVA上手談

除了藍牙傳輸,DEVA還支持通過Type-C轉Type-A的線材,將耳機接入電腦的USB口聆聽。不太熟悉音頻產品理論的朋友,可能會問這樣做有什麼優勢。使用這種形態的DEVA時,電腦僅提供數字數據,而解碼和放大這個決定聲音質量的部分則是交由DEVA完成。對比電腦上常見的16bit/41.KHz解碼能力,這種狀態下的DEVA最高支持24bit/192KHz的音樂文件解碼。更高碼率的音樂,意味著記錄的信息更豐富,回放的音樂越有現場感,這也是對音質的一種保證。

擁有一系列高規格的藍牙音頻傳輸規範,同時支持高碼率音樂解碼,如果沒有好的發聲結構,那可差點意思。身為HiFi廠商,HiFiMAN當然不會怠慢這個部分。DEVA的發聲結構是HiFiMAN一直重點研究的平板振膜。這種振膜也許大眾消費者比較陌生,但它對比傳統的動圈單元,卻是有比較大的特色。

HiFi耳機終於擺脫傻大粗,HIFIMAN DEVA上手談

和常見的動圈單元呈盆狀的結構不同,平板振膜是完全平攤著的,因此可以儘可能地減少振膜的分割振動。此外,由於做成了平坦的形狀,因此材料可以做得更輕薄,振膜的活塞式振動範圍更寬,可以有效地降低發聲失真。

HiFi耳機終於擺脫傻大粗,HIFIMAN DEVA上手談

為了更好地發揮平板振膜單元的優勢,HiFiMAN在這方面已經研究了相當長的時間,此前也已經推出過採用平板振膜單元的耳機。這些耳機不僅受到消費者的歡迎,HIFiMAN也在耳機銷售的過程中聽取了用戶的意見,反向推動物料和結構的發展。來到DEVA,這可以說是HiFiMAN在平板振膜單元耳機這塊的成熟體現。

當然,聲音表現好不好,最終還是要通過實際試聽來驗證。為了更好地探知DEVA的底細,首先是通過包裝內附贈的平衡插頭線材,接入臺式播放設備上進行試聽。而試聽的曲目則是以現在流媒體音樂平臺上的無損流行音樂,以及自行抓軌的一些爵士音樂為主。

為了讓大家更直觀感受到DEVA的音質表現,在有線測試的時候,將會引入森海塞爾HD650這款經典產品進行對比。

HiFi耳機終於擺脫傻大粗,HIFIMAN DEVA上手談

之前接觸過HiFiMAN耳機的朋友,估計會對“松潤甜”這個形容有印象。當時“松潤甜”的HiFiMAN耳機很適合聽一些老錄音,對小編制交響樂的還原也頗有韻味,然而這就意味著音樂的適用面不夠廣,無法滿足更多消費者的需求。近年來,HiFiMAN在藉助平板振膜單元以提升聲音素質的同時,也調整了產品的

聲音風格。顯然,DEVA就是最好的代表。

在與HD650對比試聽的時候,能很明顯的感受到DEVA採用平板振膜單元上的優勢。HD650有著較為濃厚的中低頻表現,並且低頻動態會更好,足夠營造出一耳朵的吸引力。然而仔細對比,HD650的聲音密度並沒有DEVA來得優秀,這直接對聲音的真實度造成了影響。同時,HiFiMAN對中低頻作出的調音並不多,這使得DEVA的聲音對比HD650更加直白,卻不失應有的韻味,聽起來更有意思。

HiFi耳機終於擺脫傻大粗,HIFIMAN DEVA上手談

DEVA相對HD650的密度優勢,不僅存在於中低頻中,高頻也同樣存在,而且高頻的差異會更大,這對回放絃樂器和重現錄音的“空氣感”,都是有著一定的影響。同時,DEVA的聲音線條感保持了平板耳機應有的乾淨明晰,無論是人聲還是樂器的刻畫,都要更加真切。對比之下HD650的聲音線條感有些發矇,尤其在回放當代製作的高質量錄音時,兩者聲音線條的差異會更大。

聲場方面,由於兩者都是採用開放式腔體結構,因此聲場的尺寸都是比較大的。由於兩款耳機的聲場邊界都不明顯,因此需要仔細對比,才會感覺到HD650的聲場是要更寬廣。整體來說,DEVA擁有對比接近價位頭戴式耳機所沒有的細節展現力,並且聲音密度也表現得更優秀,調音處理也更趨向於現代聽眾的口味。三頻中正且不失韻味,聲音線條清晰明快,聲場表現自然開闊,讓DEVA擁有較為雜食的表現。無論是ACG和EDM,還是現場演出,DEVA都能交上不錯的答卷。

HiFi耳機終於擺脫傻大粗,HIFIMAN DEVA上手談

在平衡有線驅動的情況下,DEVA交出了一份相當現代化,但毫不缺少音樂審美的聲音。那麼在無線連接的情況下,DEVA的聲音又是如何?首先要提醒的是,在使用DEVA的藍牙模式之前,請儘可能保證播放設備支持前面提到的高規格藍牙傳輸協議(本次採用的是LDAC),以保證聲音表現。

對比平衡有線驅動,無線傳輸的DEVA會因為驅動力不足,損失一些聲音解析力和聲場規模,但DEVA密度綿密,聲音細膩富有感情的特點,卻很好地繼承了下來。講真,這樣的聲音表現,足夠贏過市面上大多數的藍牙頭戴耳機。和前面提到的HD650相比,DEVA則是可以用在更多的使用場景,這也是之於傳統HiFi耳機的一種突破。

DEVA能有這樣的表現,一定程度上是和DEVA僅為18歐姆的阻抗,93.5dB的靈敏度有著一定的關係,也同時可以看出HiFiMAN設計的這款Bluemini接收器,的確有著較強的解碼能力和較大的推力。因此,消費者不僅能無拘無束聆聽音樂,還能享受到出色的音質表現。在搭配Bluemini接收器,並使用aptX HD和LDAC傳輸協議的時候,實測DEVA的續航時間大約可達到8小時。考慮到DEVA超出大多數頭戴式藍牙耳機的音質表現,這樣的續航時間已經讓人滿意。

HiFi耳機終於擺脫傻大粗,HIFIMAN DEVA上手談

論聲音表現,DEVA有HiFiMAN多年的技術積澱支撐,在使用自家擅長的平板振膜同時,藍牙傳輸實現了高標準,為消費者帶來了HiFi廠商應有的體驗。論外觀設計,它的細節處理體現出與過往HiFi耳機截然不同的精緻,整體氣質有了明顯的提升。結合售價看,HiFiMAN的想法很清晰:通過追上甚至超過消費級耳機的外觀設計,讓好聲音願意被更多消費者接受。DEVA的出現,是HiFiMAN對未來市場的期待,是進軍消費級市場雄壯的號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