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小學階段的成績具有很大的欺騙性和虛假性?

範範範範範範範er


我是一名小學語文老師,對於這個問題,我的看法是這樣的。

小學階段的語文成績,重在識記。比如字詞的記憶和課文內容還有每一個單元"語文園地"裡的文學常識和名言警句古詩詞名句都需要孩子們一字不差地背誦默寫。

我們都知道語文是慢工夫,字詞句上沒有功夫,何談對段落和文章的理解?所以,下功夫夯實孩子們的基本功,是很有必要的!不寫錯字,不亂用詞語,積累並會用名言警句,這樣的厚積才有初中的薄發!

所以,說小學語文階段的成績具有虛假性是不合適的!




二、小學階段的語文在理解分析和綜合能力的培養上,不能和初中相比。

小作階段的課文,最常用的結構有三種:總分,總分總,分總,按時間順序或者空間順序等表述的較多。倒敘插敘的也不多,老師不過細地分析課文,在學習之處,只是激發孩子們對語文的興趣,對文字的熱愛,所以分析綜合能力孩子們較弱。

初中之後,這方面的能力要求高了,孩子們小學階段沒有作常規訓練,所以這時候就顯得手足無措。能力跟不上了,好像小學的語文成績是虛假的。實際情況是孩子們每一階段的學習目標不一樣,能力要求也不一樣,小學有小學的目標,初中的目標相對於小學階段肯定是有難度的。但不能說小學階段的成績具有虛假性和欺騙性。



第三、初中語文更需要有一定的鑑賞性自己的獨到的見解,並能用準確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觀點。

所以說,小學階段的語文知識此時明顯不太有用。如果沒有閱讀能力的孩子,這時候真是舉步維艱,沒有鑑賞是因為讀的少,沒有獨到的見解是因為沒有自己的思考,不能用準確的語言來表述自己的觀點是因為綜合能力不夠。所以小學階段的語文只是基礎而已,簡單的分析和綜合能力孩子們應該具備,在要求高了是不可能達到的水平,畢竟有心理和年齡特徵影響認知深度。



第四、最主要的一點作文這塊,小學階段只要語句通順沒有跑題,作文分數一般扣分很少,重在培養孩子們敢於書寫樂於表達的習慣,所以在思想內容和遣詞造句上,謀篇構局上要求不高,而初中則不一樣,孩子們的思想,語言,結構,行文的深度廣度都會影響作文的分數,故而孩子們的語文成績不會高,感覺小學語文啥也沒學到,實際是基礎紮實了,文采是每個人的天賦,對文字的敏感度每個人不同,對同樣的事物每個人的感覺是不同的。語文的感覺,語感,都與孩子們的閱讀分不開。小學有時間多多書,初中也許就沒有那麼大的距離了!


漫語慢文


很多孩子在上小學的幾年裡,學習成績都很好,每次考試分數都不低,家長一直認為孩子的學習是沒有問題的。但當升入初中後,家長心中的好學生,學習成績竟然下降了。這讓很多家長,都不理解,搞不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孩子依然是認真學習的,小學學習成績也挺不錯的,為什麼上了初中以後,就開始下降了呢?

小學時期的成績有可能是虛假的,這裡的虛假並不是指孩子小學成績不好或者作假。

平時家長太過於強調分數,認為只要高分數,就代表孩子成績好,所以一味的要求孩子學習課本知識,減少業餘知識的培養,使孩子每天除了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還要不斷的進行課本知識反覆複習,補習。孩子一點沒有時間看一些課外書,學習的知識面只限於課本知識。

課本知識當然需要學習好,但不是代表孩子學好課本知識,考出高分數就是真的成績好。孩子的教育是多方面,所需吸收的知識應該是豐富多彩的,而課本的知識太過單一,不能滿足孩子大腦的需求量。

孩子小學除了學到課本知識,腦海裡沒有大量的閱讀量,沒有豐富的知識,大腦得不到更好的全面的開發。

學習的好壞是不能僅僅用分數來評判的,家長只注重強調孩子的成績,而忽略能力的培養和習慣的養成才是最重要的。

小學課本內容簡單,一般孩子在學習上都不會存在太大困難,只要認真學習,成績就會比較理想。但由於缺乏平時課外知識的積累,往往升入初中後,學習成績開始下降。小學期間哪些把全部經歷用來考高分的學生,和平時成績不是太突出但課餘生活豐富,博覽群書的學生,在升入初中後,會發現,原來學習成績不突出的學生,到了初中學習成績有的反而比小學考高分的還要好。

孩子的學習不應該是片面的,更不該是以分數來決定好壞的

全方面的發展,才能真正培養孩子更多的知識,綜合性的能力才是考評孩子成績的關鍵。就好比一個每天被規定呆在家裡學習的孩子,對外界的接觸和新知識的積累及思維上,遠遠不如經常外出可以每天接觸新事物的孩子。

平時接觸的事物越多,學習的範圍越廣,積累的知識才更全面

大腦需求越得到滿足,孩子的聰明天賦才能得到更好的發揮。所以說只注重課本知識,考高分的成績是存在虛假性的。

這種成績是片面的,不全面的,會造成孩子因為知識面的缺失,時間越長,成績越明顯出現不理想,而平時大量積累業餘知識的孩子,往往會在以後的時間裡成績上升,後來者居上。


決勝網


家裡有小學生,親戚也開著小學託管班。我對這個問題的觀察和思考如下:

第一、小學知識的著重點問題。如果說初中、高中的考試更注重考核學生的靈活運用能力,那麼,小學考核更著重於學生對知識“亦步亦趨”的掌握和模仿能力。也就是,後者相對於前者而言,是“死”的知識。小學生只需要聽話,認真,細心,緊跟老師的思維,考試成績基本問題就不大。

第二、小學考試方式的問題。通過對周圍小學生的觀察,小學生4年級之前,期末考試前很多老師會提前讓孩子們做一次試卷,這樣,到正式期末考試的時候孩子們基本都是“95-100”分,老師們和家長們都皆大歡喜。到了5、6年級,這種方式被置換為80%原題,20%活題形式。即試卷上的80%的試題是平時反覆練習過,甚至連答案都能倒背如流的原題,包括語文作文也是這樣,提前會有範圍,孩子們只需要在給定範圍之內背誦範文然後考試的時候靈活“挪移”即可。而額外的20%則是真正的“能力考核”,即對課本知識點的綜合運用考核,考題的靈活度和難度係數都比較高,有的難題甚至60-80%的學生都做不出來。比如上學期我家孩子所在學校的數學考題,最後一道題全年級將近200人,做出來的可能不到10個學生。

小學生這樣的知識考核重點和方式就導致小學成績往往呈現如下特點:分數密集度高。孩子們語數外分數分佈在85-95之間的是常態,一分之間,全區可能會有成百上千個學生。因為難題大部分同學都很難做出來,所以,同學與同學之間的分差,不過就是一個細心與否造成的落差。基於此,小學成績的欺騙性和虛假性自然也就不難理解了。

雖然小學成績具有欺騙性和虛假性,但我的觀察,高分者,也就是說能把範圍之外“20%”的分拿到的學生依舊鳳毛麟角,這些學生的脫穎而出,與其在學習上時間和精力付出,良好的學習習慣,勤于思考和認真細心高度相關。這些都是學霸的潛質,這些潛質將會以一種良性影響延伸至他們未來的學業中,照亮他們的學業前景。

以上,供參考。


孫衛華


儘管,在現實中,我們很容易找到“從小到大,一路開掛”的學霸,也容易找到“紅燈滿堂,一路相隨”的學渣,然而,我們更容易找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實例,還容易找到“小時平平,後發制人”的對象,所以,說小學階段的成績具有很大欺騙性和虛假性,還是很有道理的。

從現實的角度看,小學成績確實並不能決定後面在初中和高中階段如何,儘管讀書學習在某種意義上說,具有某種連貫性和連續性。

以我本人為例。本人在小學階段,成績一直屬於中下水平,直到六年級才開始發力,在一年的時間裡成為班裡前三。而後在初高中階段繼續發力,在重點中學我所在的年級里名列前茅。

探究本人這種類型的學生形成的原因,我個人總結出三點:

一、年齡和心智。小學階段心智稚嫩,對於讀書並不很上心,但到了六年級時,緊迫感來了,就把心思真正用在了學習上,就得到較大提升。從這種意義上說,小學前五年的成績還真是具有欺騙性和虛假性,小學成績不好很可能只是還沒到自發努力的年齡。

二、有厚積薄發的因素。小學二三年級開始,我的興趣在於看各種課外書籍,雖然那時學習能力有限,但有興趣,藉助字典和其他輔助工具,在小學前五年看了一些課外書籍。這個過程,逐漸提升了自學能力,並在六年級開始,運用到了課堂學習中。從這種意義上說,之前五年的成績具有一定的欺騙性和虛假性,小學成績不佳只是還沒發力。

三、小學課程,總體而言,以記憶為主。對於一個並沒將全部心思放在課堂學習的小學生而言,成績不佳實屬正常。而到了六年級之後乃至初高中,理解然後記憶的成分明顯增加,這對在小學階段培養的一定學習能力的學生而言,就容易有如魚得水的感覺;反之,對於那種只擅長記憶(或者叫只會死記硬背)的小學優秀學生來說,就未必適應。從這種意義上說,小學的成績確實具有一定欺騙性和虛假性。小學優秀後面則未必,而小學成績不佳後面則未必也不佳。

所以,在我看來,學校和家長不必把小學階段的成績看得太重,因為年齡的關係(往往還沒到自發努力學習的年齡),因為小學階段學習的特點(幾乎都是靠記憶),小學階段的成績,特別是小學中低年級的成績,很多時候,說明不了問題。

重要的是,在小學開始的階段,就在興趣的基礎上,注意培養孩子的自我學習能力,這種能力,需要較長的時間,也是一種內在的能力,或許不會在小學階段體現出來,但終究,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學習階段的走高而體現出來,併發揮出穩定而巨大的作用,使孩子在初中、高中乃至大學階段獲得穩定而優秀的學業。


風雨燕園之百二十載


因為小學的學習,難度不是很大,大部分都是可以通過記憶來完成,很多孩子還可以在家長的監督下做得不錯。說得淺白些,就是孩子即使是不理解,也依然可以把題目和做法給背下來。

但是到了初中,特別是高中之後,海量的題目,變式很多,這個時候,再靠記憶來完成,則是完全不可能的了。

當然,如果是極個別科目,你也可以把套路都背下來,但是,高中那麼多科目,每天海量的作業,如果都是靠這種方法學習,絕對不可能。

這就是為什麼,小學時候很多很乖的孩子,似乎成績都不錯,但是到了初中就困難了,高中更是原形畢露,一下發現根本不會學習了。

尖子生是什麼狀態的,如何學習的呢?

1、尖子生首先有很強的記憶力

沒有記憶力是不可能的,但是,這又有個問題,就是大多數差生,其實也不是沒有記憶力,只是對所學的東西不感興趣,無法消化吸收記憶罷了。

舉個例子:我見過一些學習不好的學生,但是電影的臺詞是可以大段大段的記憶下來的。而我學習很好,我卻很難記下那些電影的對話和臺詞。為什麼?主要還是不感興趣。

2、尖子生敢於探索,分析能力和綜合能力都很強

有很多小學生,因為怕錯,所以一般都不大敢自己想。一般的學習方式就是記下老師講的,這種學習方式,在後來就成為很大的障礙。

尖子生也聽老師講,但是更多的時候,是自己敢去嘗試著挑戰新題型。

儘管有時候做得不對,但是這種學習方式,將極大的釋放了自己的大腦的存儲空間。

尖子生喜歡自己分析問題,把一個問題自己消化了,相通了才記下來,這樣記憶更為深刻。

3、尖子生喜歡自己總結屬於自己的規律

普通學生利用別人的規律,很多時候記憶起來很困難。

尖子生自己總結規律,對於題型有著高度的敏感性。能夠自己把平時發現的題型的共性聯繫起來,學習起來,所有的知識都是網狀的,互相關聯,所以靈活性很大。

而普通的學生,學習的知識是點狀的,大多數知識都是孤立的,無法融會貫通。

所以,我們看一個學生是不是有後勁:

一個看學習的精氣神,有沒有客服困難的勇氣。

二看他喜不喜歡自己想,有自己的方法。

三看他對待自己的錯誤的態度,有沒有改善自己的強烈慾望。

以上也是培養一個孩子學習的幾個指標,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您帶來啟發。

我是翼翔老師,喜歡教育。

喜歡我的回答,就關注我吧!下次再見!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幾點事實:

1.在中學,包括初中和高中階段學習成績好的孩子,他們在小學階段的成績也不差,最起碼在中游以上。而大部分都屬於在班級或者年級成績拔尖的那一部分人。

2.在小學階段有一部分學生的學習成績好,是在家長強制性要求下學習,是一次次的刷題重複性學習,是靠死記硬背把老師要求的知識點不斷重複學習而獲得的高分,但是這部分孩子不管是什麼情況,如果沒有建立起自我學習和管理的能力,知識儲備不夠,思維活躍性不夠 ,在進入初中時特別是沒有人再像小學階段那樣嚴格的監管他們時,自我的放鬆、學習方法的不健全、學習態度的不端正就會讓他們的成績直線下滑。

3.欺騙性和虛假性這兩個詞主要針對的是父母,很多父母不看孩子能力的積累,只看孩子的考試分數,分數雖然能反饋出很多問題,但是分數往往具有一定的“隨機性”,而且很多家長在看孩子的分數時,不看試卷的難易程度,不看孩子班級同學的分數狀態,覺得自己的孩子能考九十多分就很了不起,這種情況下家長就容易被騙,在“我孩子成績還不錯”的良好的自我感覺中放鬆對孩子綜合能力提升的要求,對學習習慣、學習態度的監管,導致孩子能力建設不到位,知識點掌握浮於表面。

進入初中,考察孩子綜合學習能力的階段才算真正的開始,孩子在小學階段沒有閱讀、沒有思維結構,只是根據家長的要求,像算盤珠一樣的學習,最先“露出馬腳”的肯定是他們。

所以,不管在哪個階段,要看分數,但更要看孩子的綜合狀態。看班級的平均分,看試卷的難度,聽老師的意見和建議,否則才是真的吃大虧。


九鬥學生心理


因為小學的學習,難度不是很大,大部分都是可以通過記憶來完成,很多孩子還可以在家長的監督下做得不錯。說得淺白些,就是孩子即使是不理解,也依然可以把題目和做法給背下來。


但是到了初中,特別是高中之後,海量的題目,變式很多,這個時候,再靠記憶來完成,則是完全不可能的了。


當然,如果是極個別科目,你也可以把套路都背下來,但是,高中那麼多科目,每天海量的作業,如果都是靠這種方法學習,絕對不可能。


這就是為什麼,小學時候很多很乖的孩子,似乎成績都不錯,但是到了初中就困難了,高中更是原形畢露,一下發現根本不會學習了。




尖子生是什麼狀態的,如何學習的呢?


1、尖子生首先有很強的記憶力


沒有記憶力是不可能的,但是,這又有個問題,就是大多數差生,其實也不是沒有記憶力,只是對所學的東西不感興趣,無法消化吸收記憶罷了。


舉個例子:我見過一些學習不好的學生,但是電影的臺詞是可以大段大段的記憶下來的。而我學習很好,我卻很難記下那些電影的對話和臺詞。為什麼?主要還是不感興趣。


2、尖子生敢於探索,分析能力和綜合能力都很強


有很多小學生,因為怕錯,所以一般都不大敢自己想。一般的學習方式就是記下老師講的,這種學習方式,在後來就成為很大的障礙。


尖子生也聽老師講,但是更多的時候,是自己敢去嘗試著挑戰新題型。


儘管有時候做得不對,但是這種學習方式,將極大的釋放了自己的大腦的存儲空間。


尖子生喜歡自己分析問題,把一個問題自己消化了,相通了才記下來,這樣記憶更為深刻。




3、尖子生喜歡自己總結屬於自己的規律


普通學生利用別人的規律,很多時候記憶起來很困難。


尖子生自己總結規律,對於題型有著高度的敏感性。能夠自己把平時發現的題型的共性聯繫起來,學習起來,所有的知識都是網狀的,互相關聯,所以靈活性很大。


而普通的學生,學習的知識是點狀的,大多數知識都是孤立的,無法融會貫通。




所以,我們看一個學生是不是有後勁:


一個看學習的精氣神,有沒有客服困難的勇氣。


二看他喜不喜歡自己想,有自己的方法。


三看他對待自己的錯誤的態度,有沒有改善自己的強烈慾望。


以上也是培養一個孩子學習的幾個指標,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您帶來啟發


太平洋保險公司孫海龍


作為一個一線的小學教育工作者,我經常遇見家長朋友會有如此的疑問,類似的問題還有:為什麼某某高一高二學習很一般,到了高三成績卻一下上來了?歸根結底我認為這是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問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如下幾點:

一、小學課程偏向基礎與記憶,且家長作用巨大;

眾所周知,小學是義務教育的起點,學生在小學才真正的開始接受學校教育,因此小學教育是比較基礎和簡單的。這就造成這樣一種現象,如果家長認真的履行了自己的教育責任,幫助和督促學生預習與複習,對有針對性提高成績的題型進行反覆習練,很容易讓學生取得較理想的成績。但是過於包辦反而不利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培養,也不利於學生對於課程和教材的敏感性的形成。這裡並不等於讓家長撒手不管,而是要科學合理的培養學生自己駕馭學習內容的能力,比如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基礎漢字書寫等內容一定要牢固砸實,而看圖寫話等發散的部分切勿讓學生死記硬背,而是要積極的引導學生去觀察,去思考,再去記錄,不怕內容乾澀,就怕你不去看,不下筆。

二、在初中、高中成績突飛猛進的學生,在小學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與知識厚度;

到了初中、特別是高中,課程的深度和廣度都有了成倍的提升,有些家長到了這個是否對於輔導學生就有些力不從心了,這樣一些在小學沒有養成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生可能就會逐漸的敗下陣來。反觀有一些在小學養成了良好學習習慣、且具有知識厚度的學生則開始嶄露頭角。還是以語文學習為例,小學課程多記憶,而到了初中特別是高中則逐漸過渡到了閱讀和寫作,某些學生在小學階段酷愛讀書,積累了大量的閱讀並形成了自己的見解,在閱讀的過程中形成了全面審視問題的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下筆如有神,這樣在語文的學習中會逐漸遊刃有餘。

三、初高中階段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基本成型,有些學生奮起直追

小學的孩子很少思考我為什麼學習,但是到了初中或者高中,他會認識到自己學習的意義,由原來單純的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這樣對於提高學習成績具有巨大的驅動力。

總而言之,小學成績具有欺騙性這種說法是片面的,只有在小學階段開始一步一個腳印的穩步前行,養成自己學習的習慣,砸實基礎知識的厚度,才能終生受益。


學習成癮


我雖然不是從事教育行業的,但是根據個人經驗也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我本人是03年內蒙古自治區的考生,高考560多分,上了浙江大學(那年高考比較變態,雖然只有560多分,數學只有70多分,但也高處一本線將近100分)。從小學開始,我應該算是學習比較好的,三年級以前考試全部都是100分,但是全班和我差不多的有十幾個,差距並不大。上了初中以後,我的成績也一直比較好,每次考試均在前五名以內。我的小學同學和我成績差不多的,也基本上在各自的班級里名列前茅。真正的差距實際上就是在高中的時候拉開的,中考以後我進入了重點高中的重點班,我小學同學有一些就沒有能進入重點高中或者即使進入了也沒有進去重點班,還有一個同學不知道怎麼想的,報志願的時候居然放棄了進入重點高中重點班的機會,轉而去了民辦高中(後來聽說是因為學校免除優秀生一切費用,甚至會給錢,那個時候我們那個地方的民辦中學和重點中學完全不是一個層次)。最後高考的時候,沒有進去重點高中重點班的同學基本上全軍覆沒,絕大部分去了一些較差的大學(當然,不是說去了那些大學以後走向社會一定差,我們僅僅就學習這件事而論)。通過我的個人經驗,總結了以下幾點:1.小學成績不一定說明以後會怎麼樣,但絕對不是說不重要,小學是一個建立學習態度的重要階段,一個學生最重要的就是態度,如果小學學不好,態度不端正,初高中想逆襲太難了,成功的鳳毛麟角。2.進入什麼樣的學習環境至關重要,和什麼樣的學生交往也很重要,這點從我初中開始就有感受,同樣是小學學習差不多,因為分區進入不同初中學習的(我找了關係跨區進了個好初中),因為教學質量的問題,進入重點高中的機會就不一樣,我初中那個學校50%能進入重點,而我小學同學的初中學校這個比例可能只有20%。進入高中之後更加明顯,重點高中的競爭激烈,可以說一定程度上是在推著你往前走,你不想走都不行,這裡有最好的教學質量,也有最嚴厲的老師,還有一幫不要命的學習狂人。而一般高中就不行,即使你覺得自己很努力,也能在學校中拿前幾,但是和重點高中的尖子生比起來差距真的不是一般的大。人要戰勝自己遠比戰勝別人難。3.一個人的自信心真的非常重要,我就是一個非常鮮明的例子,高中剛入學的時候成績一度排在全班20名開外,但是我沒有喪失信心,第二次考試就拿了全班第二。雖然以後成績總是起起伏伏,但是從來對自己都沒有失去信心。4.家庭氛圍也很重要,家長應該學會引導孩子對學習的興趣,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孩子一時的成績,不要用分數高低來進行獎懲,而應該更多的肯定和批評孩子的學習態度,這點在小學階段很重要。多給孩子信心,不要在學習上過多的責罵。而且每個孩子的能力和性格不一樣,有些人真的不適合學習,不如多花點精力用在發現和培養孩子的能力上。最後祝願各位家長都能夠培養一個健康快樂的孩子。


劉暢元80589908


在小學,學生一般只要上課認真聽講,下課按時完成作業,學習成績都會很穩定。一些在老師家長眼中的優等生升入初中以後,除了學習習慣特別好的少數人,剩下的學生成績突然徘徊在中上,失去了小學的優勢。這時,不免讓你懷疑,小學成績好為什麼到初中不行了,看來小學成績的高低並不能決定孩子將來成績的高低。換句話說,小學階段的成績具有很大的欺騙性和虛假性。

升入初中,學生不在是單純的學習語數英,在固定的學習時間裡,突然接觸政史地生其他的科目。緊張的課業下,那些沒有良好學習習慣的學生的成績呈斷崖式下降。在小學你能輕鬆取得的好成績,在初中似乎有點難。學生精力被各門功課的重難點分散了,偏科的出現,直接將他們的總分與全科型的學生成績拉開距離。

在小學,你只要掌握書本上的知識,學習成績一定排在優等之列。一旦升入初高中,細心的你會發現,即使你記住了書上的知識點,不會舉一反三的話,優秀成績會成為泡沫。特別是高中,很多初中的優等生一樣會面臨成績斷崖式墜落。一樣可以令人懷疑初中成績的虛偽性和欺騙性。

那麼,問題來了,學生沒讀高中以前,不要太注重孩子學習成績的高低,應注重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耐挫折能力,更重要的是要他們明白,學習不是一朝一夕,學習是正確的學習方法,加上勤奮努力,乃至終身學習才能夠取得成就的。

書本上的知識是有限的,成績永遠不能決定一個孩子的情商和智商,也不能決定他們將來的工作能力。更不是評價一個孩子優劣的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