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宝宝“情商高”,这3个教育“误区”要避开,父母们都该看看

从社会上也能看出来,大部分的老板情商都比较高,他们手底下的员工大部分都是情商比较高的,这才创造出了更好的效率。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的情商。但是在给孩子培养情商时,很多父母都会"误入歧途"。

尤其是以下这三个误区,大多部分的父母都犯了。


想要宝宝“情商高”,这3个教育“误区”要避开,父母们都该看看


误区一:情商教育和智商教育是2种单独的教育

智商和情商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父母在培养孩子的教育是这两者应该同时进行 。

简单来讲,智商主要反映的是人们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对于数字的敏感能力等,所以一般智商比较高的人学习成绩都比较好。 情商反映的是人们的说话能力,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对情感的调配能力。


想要宝宝“情商高”,这3个教育“误区”要避开,父母们都该看看


情商和智商所需要的能力是相辅相成,两者都不可或缺的。在培养孩子情商的时候,也要培养相应的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才会让孩子的语言能力更强。

作者马胜男曾经说过,智商教育非常重要,但是情商也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在幼儿时期,如果能够把它们两个同时培养,孩子的进步会更大。所以,父母在平时培养孩子时应该两者结合,不能只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


想要宝宝“情商高”,这3个教育“误区”要避开,父母们都该看看


误区二:情商教育不是单纯的行为模仿

很多父母会让孩子模仿自己的行为,认为言传身教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有的妈妈在孩子还不懂得分享是什么的时候,就让孩子把自己的物品分享给别人。孩子只是看到父母这么做,却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根本没有理解其中的含义。


想要宝宝“情商高”,这3个教育“误区”要避开,父母们都该看看


所以,情商教育并不能让孩子单纯的模仿。在幼儿时期,孩子无论是在语言思维还是行为上,都在慢慢的进步。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父母可以给孩子切身实际的体验,让孩子领悟到其中的真谛。

比如通过故事、漫画等,给孩子讲分享的故事的时候,他能清楚分享究竟是什么。 这样也可以从感官上直接刺激他对情商的感受,从而对情商的理解会更加的透彻。


想要宝宝“情商高”,这3个教育“误区”要避开,父母们都该看看


误区三:情商教育不是越早越好

因为情商对孩子一生的影响非常大,所以有的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便进行培养。在孩子4~6岁时,孩子才能接受情商的教育。 如果过早培养孩子的情商,孩子并不能领悟其中的真谛,反而会给孩子带来负担。

这时父母所做的一切培养孩子的行为,他们只能是单纯的从动作上模仿。由于在心理上并没有接受这种行为,时间长了之后他们可能会觉得反感。


想要宝宝“情商高”,这3个教育“误区”要避开,父母们都该看看


​如果孩子是0~3岁,在这个时间,主要应该培养孩子的语言思维能力,这也是为情商教育打一个很好的基础。 在4~6岁时,可以给孩子进行简单的情商教育。这时情商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帮助他们能更好地把情感真实流露出来。

当父母打好情商教育的基础之后,孩子会透彻的理解情商教育的重要性,在之后,他们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这门技能,父母就不用过多担心了。


想要宝宝“情商高”,这3个教育“误区”要避开,父母们都该看看


在现在的社会上,情商几乎成了一门必备的技能,情商过低,不仅会招到别人的厌恶,连工作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所以,父母在孩子较小的时候就应该进行情商培养,这样可以让孩子更好的学习情商的教育,成为一个情商高的优秀人才。萍萍推荐《宝宝情商培养图画书》与《德国幼儿自我管理图画书》。


想要宝宝“情商高”,这3个教育“误区”要避开,父母们都该看看


《宝宝情商培养图画书》共有6册,通过小动物之间的故事,让3-6岁的孩子懂得分享、道歉、勇于承认等品质,学会照顾他人情绪。《德国幼儿自我管理图画书》用浣熊一家的故事,小浣熊产生的各种问题,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到问题勇敢面对。

想要宝宝“情商高”,这3个教育“误区”要避开,父母们都该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