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一養豬場因非洲豬瘟及新冠肺炎疫情無力還款,法院促其與銀行調解

最高人民法院2020年3月24日通報了首批十個全國法院服務保障疫情防控期間復工復產民商事典型案例,其中一起為江西景德鎮一生豬養殖企業因非洲豬瘟及新冠肺炎疫情無力還款,法院促其與銀行調解。

最高法介紹,從今年1月疫情開始至3月18日,全國各級法院新收一審民商事案件212萬件;各級法院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克服疫情影響,全力做好審判執行和矛盾化解工作,共審結各類民商事案件89.8萬件。其中,江西景德鎮一生豬企業的債務糾紛案也被寫入。

康源農業公司是當地一家大型生豬養殖和肉製品企業,2011年向農行浮樑縣支行貸款1億元。貸款合同履行過程中,2019年6月,農行以康源農業公司怠於配合銀行貸後管理檢查、公司產品銷售收入回籠資金與貸款金額不匹配、財務狀況進一步惡化等為由,下調了企業貸款徵信評級並暫停企業使用電子交易信息平臺,要求康源農業公司提前還款並訴至江西省景德鎮市中級人民法院。法院認為,康源農業公司生產經營出現困難,主要是受非洲豬瘟及新冠肺炎疫情雙重影響,以致無力還款。

為保障生豬生產企業正常經營和維護金融債權,法院積極奔走各方,耐心辨法析理,反覆做雙方當事人的協調工作。最終,雙方本著互諒互讓原則達成調解協議,康源農業公司同意增加貸款擔保,農行恢復企業徵信和電子交易平臺使用,貸款合同繼續履行。本案於2月17日調解結案。

最高人民法院認為,本案借款企業不僅是當地大型生豬生產供應企業,也是當地吸納就業和納稅大戶。法院如一判了之,不僅會嚴重影響企業生產經營,還可能影響群眾基本民生供應和物價穩定。景德鎮中院在黨委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積極協調化解糾紛,為保障企業復產復工和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作出了積極努力。

此外,浙江義烏一醫療器械企業的合同糾紛案也值得關注。

百靈醫療器械公司主要生產紅外線體溫計、電子體溫計、血壓儀等醫療器械。2016年11月28日,徐某某與百靈醫療器械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後在履行協議過程中產生糾紛訴至法院。經二審生效判決,被告百靈醫療器械公司須返還原告徐某某1298400元,案件由浙江省義烏市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執行過程中,因百靈醫療器械公司未全部履行生效判決,被法院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採取限制高消費等措施。疫情發生後,執行法院瞭解到,百靈醫療器械公司在此次疫情中被確定為浙江省36家重點醫療保障物資生產企業之一,也是金華市唯一一家疫情防控急需物資供應企業。自疫情發生以來,該公司加緊生產,日均產能較高,但因前期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影響公司融資、擴大生產,無法滿足當前抗擊疫情的產能需要。

2020年1月31日,百靈醫療器械公司向法院申請信用修復。執行法院根據前期實地走訪和討論研判,向執行申請人進行解釋說明並經申請人書面同意,於收到百靈醫療器械公司申請的當天,決定對該公司及法定代表人解除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及限制高消費措施,不採取查封等強制措施,為企業貸款掃清障礙。百靈醫療器械公司被法院解除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及限制高消費措施的當天,義烏農商銀行就向該公司發放100萬元信用貸款,中國銀行也將該公司的不良貸款轉為正常。後該公司又順利從杭州銀行、寧波銀行分別獲得貸款100萬元。

最高法認為,疫情防控期間,義烏法院堅持統籌防控疫情和復工復產,審慎採取執行措施,全面貫徹善意執行理念,是加強司法服務職能作用的生動實踐。人民法院對因處於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導致融資困難、原料庫存短缺等防疫物資供應企業提出的信用修復申請,經審查有正當事由並符合相關條件的,應暫時解除對其信用懲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