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黑暗森林法则的负面影响

大刘的作品,我很早就看,在他不出名的时候还在博客上推荐过。我个人是很喜欢的。他的黑暗森林法则是我唯一反对的理念。

由于大刘作品的普及,居然很多人把这套小说里的环境设定,“小说家言”,当成了科学定律来看。我身边很多朋友都很推崇。

刘慈欣说,“黑暗森林法则并不是一个科学概念,只是我在作品中的一个设定,或者说只是一种可能性,而宇宙中的可能性是无限多的,比如说一种极端的可能,宇宙中只有地球上有生命。所以不必把它当做定律,科幻作家的任务,就是把各种可能都写出来,让读者有更广阔的视野”。

这个大刘创造的法则,其实是霍布斯在《利维坦》中提出丛林法则的一个简版或者之下发展出来的一个设想。但是霍布斯本身并不是信奉人类社会是丛林法则左右的,他是为了说明人类的权利如何让渡给政府或者君主,假定存在一个完全无政府的状态,每个人是最大限度的自由人,猜出现了丛林法则,但是我们每一个有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是反历史的,完全是霍布斯的一个方法论,假象。

达尔文主义是说明自然界的,但是很多人用它推导出人类社会的弱肉强食主义,也就是丛林法则和社会达尔文主义。

比丛林法则更完善的理论是斯宾塞等人的社会达尔文主义。黑暗森林的说法更像个临时称呼。社会达尔文主义是很可怕的,我们国家最早由严复翻译转介过来。社会达尔文主义一般必然会和种族歧视以及所肉强食的霸权主义结合起来,因为信奉这个,就是鼓励欺凌。

但是我们从人类成为智人的这个长度的历史阶段来总结,人类是靠合作才发展到现在的。人类社会,更适合的总结是社会进化论或者马克思主义社会进化论。

智人靠合作走出非洲,靠合作和社会分工取得了自然界其他任何一种生物不能发展出来的科技文明。人类靠合作实现了机器才能实现的创造,人类靠合作打败了不会合作的尼安德特人等非智人类。

人类还依靠合作发展出了人类团结的组织,跨越了民族、语言、国别。

地球在人类的合作之下才越来越成为地球村。

当然合作和斗争是对立统一的,总体是合作,斗争是局部,斗争是为了最终统一思想。

人类把彼此间的暴力行为其实是收缩在一个很微妙可控的一个范围,最终人类必将统一。

畅想一下,如果外星文明和我们接触,也会由最初的恐惧彼此,经过发展和进化,最终互相合作。


大刘本身是不想让人们信奉所谓丛林或者黑暗森林的,产生的负面影响与他也没关系。但是我们也要警惕,不要一方面相信和谐共处,一方面暗自信奉人与人之间弱肉强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