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记》中的沐王府,明朝坐镇云南200多年,势力究竟有多大?

在金庸先生的《鹿鼎记》里,天地会和云南沐王府,是康熙年间反清复明的两大势力,凡是江湖人士听说是这两家的英雄,都会非常敬重。《鹿鼎记》中,一句“为人不识陈近南,就称英雄也枉然”道出了陈近南的侠义,也映射出天地会的江湖地位。当年国姓爷郑成功率领义师进攻江南,围困于江宁,在退守台湾之前采纳了陈近南的建议,创立天地会后,成为清初年间反清复明的秘密组织。但历史上的天地会究竟何样,这里暂且不表。

远在云南的沐王府,到底是何来头?


《鹿鼎记》中的沐王府,明朝坐镇云南200多年,势力究竟有多大?

说起沐王府,不得不提明朝的开国将领——沐英

沐英,出生在于今安徽定远县,字文英。童年时期颠沛流离,八岁那年被朱元璋收为义子,十二岁起便跟随朱元璋东征西战。朱元璋比沐英年长16岁,对于沐英而言,朱元璋既是主公,也像父亲。

公元1381年,朱元璋派傅友德、蓝玉和沐英三员大将,率30万大军讨伐云南,一举消灭了元末的梁王和段氏等残余势力。在平定了云南之后,朱元璋便把沐英留在云南镇守,让傅友德和蓝玉回朝复命。

云南属于边疆地区,民族众多,民风彪悍。沐英在云南除了镇守边疆、平定叛乱、安抚百姓外,还要承担起征收赋税、恢复发展地方经济、监督官员等民政事务。

进入云南后,1386年沐英在昆明修建了一座西平侯府,作为自己的府邸。

《鹿鼎记》中的沐王府,明朝坐镇云南200多年,势力究竟有多大?

公元1392年,明太子朱标去世。朱标是沐英的儿时玩伴,当沐英得知好友去世的消息后伤心不已,以至于呕血生病,最终不幸逝于云南,年仅48岁。沐英去世后,朱元璋追封他为“黔宁王”,并将他的棺椁运回京师安葬。

沐王府的由来

沐英死后,他的西平侯爵位顺理成章的传给了长子沐春。可惜好景不长,沐春年仅36岁就英年早逝了。西平侯的爵位又再次传给了沐英的次子——沐晟。

公元1406年,沐晟讨伐安南动乱,功勋卓著,明成祖朱棣封沐晟为黔国公。自此,当年沐英在昆明修建的西平侯府,也就改名为黔国公府。因为沐家深受当地百姓爱戴,在云南地区威信极高,当地人便习惯将黔国公府称之为沐王府。

沐家的代代相传

自沐英之后,爵位承袭了十三代,一直传到最后一代黔国公——沐天波。沐家的后人除了可以承袭爵位外,很多子孙拥有总兵官或副总兵官等军队职位,成地方高级武官,并且参与地方行政事务。

可以说,沐氏家族牢牢掌握着云南的军政大权。特别是在早期,沐英父子的权利不仅能够节制汉族军队,还能总领四川、贵州的军队,军政影响力遍及云贵川。

沐氏家族在镇守云南期间,积极开发建设云南,大大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沐氏家族也大量垦置荒田,圈占土地,逐渐形成了规模庞大的“沐庄”。另外还有地方官员的“孝敬”和土酋的供奉,沐氏家族的财产可谓富可敌国。拥有巨大的财富基础,沐氏家族便可以用金钱去讨好皇室、招兵买马、结交权贵、笼络民心,从而更加巩固了沐氏家族在云南的统治地位。

就这样,沐家世代镇守云南近280年,直到明朝灭亡。吴三桂攻入云南后,占领了沐王府,沐天波跟随南明永历帝逃入缅甸。后来缅甸政变,沐天波客死异乡,以身殉国,满门忠烈的沐氏家族最终画上了句号。沐天波是最后一代黔国公,同时也是袭爵时间最长的一位黔国公,达到了34年。

《鹿鼎记》中的沐王府,明朝坐镇云南200多年,势力究竟有多大?

永历帝被新任缅王交送给吴三桂,被绞杀于昆明。吴三桂被清朝封为平西王,世袭罔替,镇守云南,后来的平西王府也是原沐王府的遗址上修建的。

《鹿鼎记》中的沐王府,明朝坐镇云南200多年,势力究竟有多大?

其实,沐天波是否有子孙留于世间,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鹿鼎记》中的沐剑声和沐剑屏这两个角色,是金庸先生杜撰出来的。吴三桂入主云南后,沐王府便不复存在了,但在天下的汉人心中,沐王府还是像一个灯塔一样,成为当时汉族人民反清复明的精神支柱。金庸先生在《鹿鼎记》中塑造了沐剑声和沐剑屏两个角色,也是反映了汉人对于沐家的怀念和大明王朝的留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