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票拟”、“批红”都是什么意思?


如果你你经常看明朝的电视剧,就会发现频繁出现“票拟”和“批红”这两个词,那么什么是票拟,什么又是批红呢?

众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制,皇帝亲自领导六部,结果把皇帝累的够呛。后来朱棣登基,建立内阁制,让一部分人入文渊阁帮他处理政务。后来内阁不断膨胀,到了明中晚期,内阁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后来到了明宣宗时期,内阁形成了更为完善的政务流程:简单说就是票拟和批红

所谓票拟,就是全国各类奏章汇总内阁,内阁大学士先看,看完后写出自己的处理意见贴在奏章上面。然后把这些票拟好的奏章送到皇帝处。

而批红就是皇帝见到奏章后,看完大学士的票拟,然后在票拟处用朱砂写上自己的意见,即同意大学士的意见还是有别的旨意等,这个过程叫批红。

然后,明朝的皇帝比较懒,而且各有各的爱好,有喜欢的蛐蛐的,有喜欢做木匠活儿的,有喜欢炼丹的。所以批红这个件事后来慢慢的被司礼监太监把持,这也就形成了明朝宦官专权的局面。

不过明朝皇帝也不是笨蛋,他们设计了一套内外对称的机构体系,外有内阁,内有司礼监,外有三法司,内有东厂、锦衣卫,外廷有派往地方的总督、巡抚,而内廷派往地方的也有镇守太监、守备太监等等。这样,内廷、外廷相互制约,才能确保皇帝的决策地位。这也就是为啥嘉靖皇帝整日炼丹,却能牢牢掌控大明帝国权力的原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