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張遼是被丁奉射中而死,其實事實並非如此,丁奉後來結局很慘

《三國演義》中對丁奉殺張遼,是在魏主曹丕討伐東吳的時候,被東吳打的大敗,張遼掩護曹丕撤退的時候,丁奉射了一箭正中張遼腰部,張遼回去之後,箭瘡迸裂而死。先說古代的弓箭的威力,近距離射出的箭的確有很大殺傷力,而且射中的是張遼的腰部,這也是人體的要害部位,很多臟器都在腰部,所以非常危險,並且古代的弓箭大多被餵了毒的,像關雲長中的就是毒箭,不但能利用弓箭的貫穿力殺傷人體,還可以依靠毒藥,對人體的毒害作用,加大殺傷作用。但是,歷史上的張遼並沒有這樣的經歷,也就是說丁奉沒有殺張遼,張遼也沒有因此而死。那這個事情的緣由是啥呢?後來又發生了什麼呢?

都說張遼是被丁奉射中而死,其實事實並非如此,丁奉後來結局很慘

丁奉作為吳國的大將,有記載的是四朝元老了,最早出現在周瑜帳下,赤壁之戰時期經常和徐盛一起被周瑜分配作戰任務。服侍了孫權、孫亮、孫休、孫皓四代的東吳皇帝,孫策在世的時候丁奉是否已經在東吳為將也沒有確切的記載。演義中的丁奉在三國的前期和中期都沒有很大的名氣,只是在赤壁之戰的時候出現過幾次,還是周瑜手下的一個牙將。

都說張遼是被丁奉射中而死,其實事實並非如此,丁奉後來結局很慘

所以無論從正史還是演義的角度看,丁奉一戰斬殺張遼是不存在的,正史當中並未記載張遼和丁奉交過手,雖然年輕時的張遼是個武將,但是後來做了一個封疆大吏一樣的人物,不會親自上戰場吧。就哪怕從演義的角度看,張遼也是被丁奉一箭射中腰部,傷及了內臟,不治身亡,未有張遼和丁奉大戰的場景。正史中的張遼因病而死,也算是守住了他一世的英名,給後人留下了一個完整的英雄形象。

都說張遼是被丁奉射中而死,其實事實並非如此,丁奉後來結局很慘

那麼丁奉的最終結局又是什麼呢?丁奉終其一生為了吳國和北方政權從曹魏時交戰到了西晉初期,見證了三國的興衰。作為三國晚期的東吳重臣,丁奉帶領著東吳軍隊多次和西晉的司馬氏交戰,互有勝負,為了東吳算是兢兢業業。只是在丁奉病逝之後,他的子孫後代並沒有得到他的福萌,反而是下場很悲慘。

都說張遼是被丁奉射中而死,其實事實並非如此,丁奉後來結局很慘

丁奉權勢越來越大難免驕傲,引來了讒言。所以,丁奉死後,孫皓並沒有放過他的兒子丁溫,以丁奉北伐失利的責任殺了丁溫。其實還是官場鬥爭的結果,丁溫自己也犯了功高震主的過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