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問一下混合餵養的寶寶幾個月可以添加輔食,是如何添加的?

用戶297135389775


什麼是輔食?


寶寶在一歲半之前,主要營養來源都是奶(母乳和配方奶粉)。


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滿六個月開始,光吃母乳或者嬰兒配方奶已經無法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此時,除了母乳或嬰兒配方奶之外,還需給予寶寶一些額外的營養物質,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輔食。


孩子一歲半之後,會過度到以固體食物為主,以奶為輔的階段。這個時候飯菜成為主食,而母乳或配方粉則成了輔食。


世界衛生組織對輔食有明確的規定:除了母乳及嬰兒配方粉,和較大嬰兒配方粉以外的,任何固體和液體食物都屬於輔食。常見的輔食包括米粉、麵條、泥糊狀食品以及其他的一些幼兒可食的食品。

什麼時候添加輔食呢?


世界衛生組織、《中國居民膳食指南》都明確的提出:應該在孩子滿6月齡後添加輔食。


如果是早產兒,就需要根據早產矯正月齡來計算輔食添加的時間。


除了寶寶滿6月齡的要求之外,還有兩個方法可以協助判斷寶寶是否到了添加輔食的時機


第一,孩子對大人吃飯有反應。比如大人吃飯時,孩子眼睛盯著食物的同時,嘴巴也在動。

第二,在保證奶量的情況下,孩子的生長髮育速度開始變緩。


另一方面,如果孩子患有疾病或身體發育的問題,則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確定添加輔食的時間。

寶寶的首次輔食應該吃什麼。


寶寶第一次添加輔食的食物應該是:富含鐵質的泥糊狀食物。


一般情況下,推薦首次添加的輔食應該是——嬰兒營養米粉。市面上所售的嬰兒米粉中,並不僅僅含有穀物的營養,還有許多其他利於孩子生長髮育的營養素。


米粉該怎麼選擇?

米粉的種類很多,比如大米米粉、燕麥米粉、糙米米粉,還有的家長覺得自己家做的米粉更安全,更有營養


首先,在米粉種類的選擇上,推薦選擇與自己家庭飲食習慣更接近的米粉種類。


比如有些家庭是以大米為主要主食,所以首次添加的米粉優選大米米粉。而有的媽媽非常喜歡吃燕麥,從懷孕前到到哺乳階段,都以燕麥為主食,那麼給寶寶添加燕麥米粉就是合適的。


再來說說自家做的米粉。


自制米粉與市售的嬰兒營養米粉相比,最大的問題就是,自制米粉缺乏嬰兒成長髮育的營養元素。

輔食添加原則


1.由細到粗


由細到粗指的是輔食的顆粒的大小,等到寶寶接受食物的粗細度以後,家長們再根據寶寶的咀嚼情況,適當把食物慢慢變“粗”就可以了。


這裡不得不說一下輔食機的使用問題,有些家長不管什麼輔食,統統都使用輔食機打爛,其實這樣做是錯誤的,比如蔬菜,主要提供的就是維生素和纖維素,其中腸道里的益生菌敗解這些纖維素產生的水分,能有效緩解寶寶的便秘情況,如果把蔬菜打成泥,就破壞了這種纖維素。


所以要適當地使用輔食機。


2.由稀到稠


由稀到稠是根據孩子的吞嚥和接受度來衡量的,比如6個月齡的寶寶,剛開始吃的米粉可能比較稀,但隨著吞嚥能力的發育,米粉要慢慢變稠。


這裡要強調一下:細不等於稀,粗不等於稠,食物的粗細指的是性狀,也就是顆粒大小,而稀稠指的食物的濃度。

輔食添加的順序


在寶寶添加嬰兒營養米粉一到兩週後,如果寶寶沒有出現異常,比如沒有出現溼疹、腹瀉等過敏問題,沒有吞嚥問題、也沒有消化吸收問題,就可以考慮開始添加菜泥和果泥了。


只要寶寶沒有出現異常,就可以按照7個月以後加肉泥(肉泥又分成紅肉和白肉,白肉缺鐵,6個月以後的寶寶,對鐵的需求量會大量增加,所以如果只吃白肉,就會出現貧血的問題,因此建議,紅肉、白肉交替吃),滿8個月以後加蛋黃(蛋黃從蛋白質攝入這個角度來說是可以代替白肉的,也就是說這頓有了蛋黃,那就可以不用加白肉了,另外,蛋黃非常容易引起過敏,所以各位在給孩子添加蛋黃以後,要密切關注孩子有沒有過敏的情況,一旦過敏,就要立刻停止添加,並在3~6個月以後再次嘗試)這樣的順序給寶寶添加輔食。


這些都是基本的時間,並不是一個非常嚴格的時間標準,大家最好還是在寶寶自身情況的基礎,進行適當的參考。


此外,有幾種食材是要一歲以後才能添加的,比如鮮牛奶及製品、雞蛋清及製品、大豆花生及製品、帶殼海鮮等。


總結:

1.寶寶應該在滿6月齡後添加輔食

2.第一口輔食應該是含鐵的嬰兒營養米粉

3.輔食添加原則:由細到粗、由稀到稠

4.輔食添順序:菜泥、肉泥、蛋黃、一歲以後再嘗試奶製品、豆類、豆製品以及海鮮等食物


西瓜寶爸


我想問一下混合餵養的寶寶幾個月可以添加輔食,是如何添加的?

題主你好,我是【清淡的辣媽】為你分享實用的育兒經驗。

寶寶到底幾個月開始添加輔食?很多寶媽說法不一,有的說四個月就可以了,有的說必須要等六個月,還有的說早產兒需推遲到八個月添加輔食。那麼到底什麼時候添加輔食最好呢?今天辣媽就和大家一起來討論這個問題。

先說說我家寶寶:我寶寶是六個月開始添加輔食的,最初是坐在嬰兒車上面吃,六個半月開始到現在一直坐在自己專用的餐椅上面吃輔食。從米糊到菜葉子、水果,再到現在葷素各種搭配,輔食裡面沒有放任何調味劑,包括食鹽,寶寶吃得很香,每次都吃得乾乾淨淨,現在一歲了,身體很健康,身高體重屬於中上水平。今天把我給寶寶添加輔食的經驗分享給大家。

一、寶寶為什麼要添加輔食?

當寶寶的腸胃功能、口腔運動能力、味覺、嗅覺等發育到一定程度時,再加上隨著寶寶月齡的增加,身體所需的營養能量也隨之增加,那麼單純的母乳或者奶粉餵養已經無法滿足寶寶身體發育的營養所需。所以需要在寶寶繼續吃母乳或者奶粉的基礎上額外添加營養豐富的食物,以保證寶寶每日鐵、鈣、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的攝取量。

二、混合餵養的寶寶幾個月可以添加輔食?

雖然我們知道母乳是寶寶最健康的食物,但是當寶寶發育到六個月(出生滿180天)的時候,不管是奶粉餵養、母乳餵養還是混合餵養的寶寶,光吃乳製品是無法滿足為其提供足夠的能量的。尤其是六個月後的寶寶對鐵營養的需求量更大,再加上六個月的寶寶腸胃功能、口腔咀嚼能力、行為和認知能力發育有所提高,是添加輔食的好時機。所以我們會選擇在寶寶六個月(也就是出生滿180天)的時候開始添加輔食。

三、必須在寶寶六個月的時候添加輔食嗎?我們可根據寶寶發出的信號來判斷。

1、信號一:挺舍反應消失

嬰兒的挺舍反應是非條件反射的天生行為,就是把嘴裡的固體用舌頭頂出嘴外,如果寶寶挺舍反應未消失便不能添加輔食,因為根本喂不進嘴裡。大部分寶寶會在4/5個月的時候挺舍反應消失,但這不是添加輔食的唯一標準。如果你打算在四個月的時候給寶寶添加輔食,需要經過專業的兒童醫師指導和同意。

2、信號二:扶坐穩當

有的寶寶六個月的時候會獨坐,但是很大部分寶寶仍舊達不到這個標準,只能扶坐,所以添加輔食對寶寶的腰部受力發育也是有要求的,扶坐就是寶寶添加輔食的一個標準。當寶寶吃輔食初期,大都是由大人抱著坐在大腿上喂,也可以坐在有靠背的餐椅上。寶寶能根據輔食的遠近和對輔食的喜好表現出前後彎腰的動作。如果寶寶扶坐不穩當,左右搖晃,那麼達不到添加輔食的標準。如果寶寶不能穩當的坐在餐椅上,喂輔食會比較困難,也表明寶寶的發育程度還不夠。

3、信號三:俯身手肘能撐起上半身

寶寶從出生不久開始就一直在練習俯身抬頭,到5,6個月的時候,大部分寶寶能趴著用手肘撐起自己的上半身,說明手臂力量和腰部發育有所提升,此時便是添加輔食的好時機。寶寶手臂力量發育到一定程度後,才有能力吃輔食,身體前後運動,才能用手來抓握食物和表達。

4、信號四:扭頭自如

有的寶寶發育比較遲緩,四五個月的時候還不會扭頭找聲源,或者扭頭不自如。那麼喂輔食會比較困難,寶寶不會根據輔食的遠近配合進食,所以不是添加輔食的好時機。

5、信號五:對成人食物興趣濃厚

當寶寶看到大人端著碗,拿著筷子吃飯時,會忍不住伸手去搶,嘴不停的表現出想吃東西的慾望。說明寶寶對母乳和奶粉以外的食物有了濃厚的興趣,此時也是添加輔食的好時候。寶媽不防挑選一個寶寶身體健康、精神狀態良好,天氣溫和的一天,喂寶寶添加第一次輔食。

四、如何給寶寶添加輔食?

1·添加輔食的總則:循序漸進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素菜慢慢過渡到禽肉魚類,由簡單到多樣化搭配。每給寶寶嘗試一種新食物,都要先觀察1-3天,查看是否有過敏反應以及嘔吐腹瀉現象,等寶寶適應後再繼續喂。

2·寶寶第一口輔食吃什麼?寶寶第一次吃輔食可先從30g開始,等寶寶適應後,或根據接受能力再適當調整輔食量。最開始應該以穀物類為主,比如米粉、麵湯、爛粥等。現在大都是直接購買高鐵米粉,一方面寶寶更能接受和適應,另一方面對於缺鐵的寶寶有很大的補鐵效果。大概添加輔食半月後就可以喂寶寶吃少量蔬菜和水果。一個月後可以嘗試吃半個雞蛋黃和25g左右的肉類,兩個月後可以吃動物肝臟。

3·如何喂寶寶吃輔食?給寶寶吃輔食應該準備專用的餐具、小勺子和餐椅,給寶寶一個固定的就餐位置。喂輔食初期可能會比較困難,一方面新手爸媽可能不是很熟練,另一方面寶寶不懂得配合,再加上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和焦慮會影響寶寶的接受程度。所以第一次喂輔食的時候最好讓寶媽來,等寶寶適應後可換旁人。喂進寶寶嘴裡的輔食溫度應該再40℃左右,避免燙傷寶寶,同時也要堅持順應餵養,不可強行餵食,避免寶寶對輔食產生反感以及影響孩子的飲食習慣培養。

五、寶寶每天吃多少輔食?

▶▶輔食不是母乳和配方奶粉的替代品:所以在寶寶六個月開始添加輔食的時候應該繼續母乳餵養,且應該至少哺乳到寶寶一週歲,有條件者可持續到寶寶2週歲最佳。對寶寶的身體發育/心理發展以及親子關係培養有很大的益處。所以寶寶添加輔食後,6-12個月大的寶寶每日應該有不少於600ml的奶量;1-2歲的寶寶每日不少於500ml的奶量。其他時間再根據寶寶的需求每日1-3次的輔食。

那麼在寶寶每日奶量充足的情況下到底吃多少輔食呢?

①7-12個月的寶寶每日需吃120-350g的輔食量,其中蔬菜水果類50-200g;肉類和雞蛋40-120g;穀物類20-57g。具體要根據寶寶的月齡和需求來分配,大概每天喂1-3次。

②1-2歲的寶寶每日需吃250-550g的輔食量,其中蔬菜水果類100-300g;肉類和雞蛋75-125g;穀物類50-100g。具體要根據寶寶的年齡和需求來分配調整。此時寶寶每天可添加三次輔食,和成人的一日三餐時間一致,慢慢培養寶寶的飲食習慣。

六、嬰幼兒輔食餵養的注意事項:

1·營養補充:寶寶六個月後,身體發育高峰期需要更多的營養,所以輔食也要多樣化搭配,避免飲食過於單一。對於缺鐵的寶寶要多吃含鐵的食物,比如動物肝臟/西蘭花/豬肝粉等,也可以直接食用嬰幼兒專用的鐵劑。同時還要加強維生素-鈣-蛋白質的營養補充。

2·拒絕調味劑:個人建議兩歲以內的寶寶無需添加調味劑。傳統育兒的人認為嬰兒吃鹽才有力氣,才長得高。其實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嬰兒每日吃的母乳/奶粉和輔食裡面已經含有充足“鈉的成分,和食鹽的成分是一樣的。如果在寶寶腸胃功能發育不全的情況下再額外添加,會對寶寶的腎臟造成一定的壓力和負擔,長大後容易得心血管方面的疾病。所以不要在寶寶的輔食裡面添加任何調味劑,包括食鹽/醬油/味精等。

辣媽小貼士:♥

寶寶十個月後可嘗試與家人一同用餐。比如把小寶寶的餐椅放在餐桌旁,看著大人一起吃飯,這樣可以培養寶寶的餐桌禮儀,學習大人的飲食好習慣。且有利於家人親子關係的良好發展以及心理健康發育。

關注@清淡的辣媽,一起討論孕產、育兒、教育話題!

☞此文為原創,手打不易,抄襲必究!配圖源於網絡搜索,若有侵權請聯繫必刪。歡迎個人留言、轉發!☜

清淡的辣媽


我家二寶是混合餵養的,我是四個月開始給他添加輔食的。我混合餵養還是以母乳為主,奶粉為輔,4個月後母乳更加不足,而寶寶吃不飽,晚上睡不好我就開始給他添加輔食。

不管是混合餵養還是純母乳餵養,到了6個月的時候都要給寶寶添加輔食了,而更早的添加輔食是從4個月開始。

剛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是從米糊開始。而且一次不要添加太多,只要一兩勺就可以了。每次給寶寶泡一兩勺的米糊,泡得儘量稀一些,便於寶寶吞嚥。注意剛開始不要泡太多也不要泡太稠,如果寶寶不願意吃,也不要強迫寶寶,要給他時間慢慢適應。每次喂完米糊後給寶寶喂點溫水。

寶寶開始添加米糊後,等寶寶適應後就可以給寶寶添加蛋黃,水煮蛋黃。剛開始的給寶寶吃蛋黃的時候不要給太多,先給一點點寶寶吃,觀察寶寶是否有過敏現象,如果沒有,可以逐漸增加蛋黃的量。

隨著寶寶月齡的增長,輔食的添加也要循序漸進。逐漸添加水果泥、蔬菜泥、粥、肉類等。


全職寶媽小包


輔食一般是6個月添加,部分發育較快的寶寶,可以稍微提前引入輔食,但不能早於4個月,最遲不能遲於 8個月。至於具體從什麼時候開始,每個寶寶的生長都是獨特的個體,家長要仔細觀察寶寶傳遞給你的信號:

1.寶寶表現出對成人的食物非常感興趣。成人吃飯的時候寶寶有“很想要吃”的動作和表情。

2.寶寶這個階段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頭頸部,接受你喂的流質或半固體食物。

3.寶寶吃飽後能轉動頭部、閉嘴、推開食物表示“不要”。

4.寶寶需要的奶量較大,每天達1000毫升以上。

寶寶是否有吃不飽的表現?寶寶原來能一夜睡到天亮,現在卻經常半夜哭鬧,或者睡眠時間越來越短;每天母乳餵養次數增加到8-10次或喂配方奶粉1000毫升,但寶寶仍處於飢餓狀態,一會兒就哭,一會兒就想吃。當寶寶在6個月前後出現生長加速期時,是開始添加輔食的最佳時機。

寶剛添加輔食不要影響奶量,每天奶量保證800ml,1歲之前主要能量來源於奶裡。輔食首選高鐵米粉,等寶寶吃適應後,再嘗試添加其他種類的輔食,比如紅肉泥,蔬菜泥,蛋黃,蛋白等,每種新食物的添加都要觀察滿3-5天,如果期間寶寶出現過敏反應,例如腹瀉、口周及身上皮疹,噁心,嘔吐等,這時需要由醫生確定下是否與這種輔食有關,必要時遵醫囑停掉當時添加的食物,可以吃之前沒有過敏的食物,等寶寶過敏症狀好轉之後再考慮延後添加嘗試。


兒科醫生鮑秀蘭


我是一個二胎媽,經歷了兩個小傢伙的成長,在輔食如何餵養方面還是比較有經驗的。其實混合餵養跟純母乳餵養一樣,建議從六個月開始再添加輔食,這個時間寶寶的腸胃發育得比較完善,會更適合添加輔食。而如何給寶寶添加輔食呢?媽媽不妨這樣做。

1.寶寶第一口輔食推薦含鐵量高的米糊;
2.循序漸進添加,預防寶寶因食物過敏;
3.輔食的添加安排與順序。


一、第一口輔食應該吃什麼?吃多少?

寶寶六個月後,母乳裡面的營養成分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寶寶的需求,特別是鐵,所以當寶寶開始添加第一口輔食時,建議從含鐵較高的米糊開始。

剛開始添加應少量,比如一天兩到三口開始,先觀察寶寶的身體狀態與消化情況有無異常後,再慢慢增加,等寶寶完全適應後可以增加到一天兩次。

二、添加過程要循序漸進,預防寶寶對某些事物過敏

米糊餵養一週後,可以慢慢增加其他食物,保證營養均衡量,剛開始可以先從胡蘿蔔泥開始添加,胡蘿蔔含有大量的維生素B1、B2、維生素C以及蛋白質鐵,還有一種很特別的營養素——胡蘿蔔素。所以前期,可以做些胡蘿蔔泥給寶寶吃。

每日也是先從一到兩勺開始添加,同樣觀察寶寶的身體情況無異後再慢慢增加。除了胡蘿蔔,還可以做些土豆泥、西蘭花泥、南瓜泥以及西紅柿泥等,這些都是營養比較豐富的蔬菜,媽媽可以讓寶寶多吃些。

當菜泥添加一兩週後,可以開始添加蛋黃。記住,只是蛋黃,蛋白不易消化,所以要等到寶寶一歲後才能吃。很多寶寶對蛋黃過敏,所以每次添加時只吃四份之一個,如果寶寶沒有過敏再慢慢增加。

建議寶媽買個輔食料理機與輔食盒,因為太少了不好做,天天做也挺麻煩的,所以一次性可以做多點,然後裝在輔食盒放進速凍,寶寶想吃時就拿一盒出來解凍並加熱就行。

三、輔食添加順序及時間安排

輔食的添加順序應該是先細後粗、先素後葷,也就是說可以先蔬菜、後蛋黃,然後再開始肉類,順序是魚肉、雞肉、牛肉、豬肉。另外,每週要給寶寶添加一次動物肝臟,豬肝是首選,這樣可以保證寶寶的鐵攝入,預防寶寶貧血。

那添加輔食後,母乳與輔食的順序應該怎樣比較理想呢?建議是這樣的。因為混合餵養,所以,建議母乳與配方奶同時進行,然後再米糊。,剛開始每天添加兩次輔食就夠了,中間還可以加些水果泥,剛開始只添加蘋果或香蕉泥,後面再慢慢增加。吃完輔食後記得給寶寶喂些水,一來補充水分,二來幫寶寶清潔口腔。

四、結語

總之,給寶寶添加輔食應記住三大原則:從少到多、從精到粗以及從素到葷,只有遵循這樣的原則才能順利過渡,避免給寶寶的胃增加負擔,從而促進吸收,保證營養均衡。

我是熊媽,兩娃的媽,關注我,一起聊聊育兒的那些事。


熊媽碎碎念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

混合餵養的寶寶在什麼時候添加輔食

1.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間應該是4-6個月,健康足月出生的寶寶,滿 6 個月為輔食添加的最佳時間

2.部分發育較快的寶寶:可以稍微提前輔食,最早不早於4個月,最晚不晚於8個月。

3.一般混合餵養的寶寶4個月以後就可以添加輔食了,但是對於一些體質特殊不太好的寶寶或者是易過敏的寶寶就要考慮延長添加輔食的時間了。因為每個寶寶發育的狀況也是有很大差別的,所以具體還是要以實際情況靈活調整。



我家兩個寶寶都是6個月的時候開始添加輔食的,大寶6個月的時候可以坐穩了,剛給他加輔食的時候,就自己會張開嘴巴吃。很快就適應輔食了。

小寶5個月的時候才會翻身,6個月還坐不穩,發育比大寶慢,6個月的時候給他添加輔食,怎麼喂都不會張開嘴巴吃,有時候看他張開嘴巴,趁機喂進去也吐出來,每天都嘗試給他加輔食,慢慢的到7個月的時候他才接受輔食。

當寶寶出現這些現象也可以考慮添加輔食

1.當看到大人吃飯,寶寶表現的很興奮,有想吃的慾望。

2.用小勺子去觸碰寶寶嘴唇,他會張嘴、吸吮。

3.口水大增,大量流出口外



我家小寶就是6個月的時候用小勺子喂他還不會張嘴,所以他7個月的時候才會吃輔食。

4.如果每天喂1000ml奶量,還是吃不飽的時候也要添加輔食了

5.寶寶可以獨立自由的坐直控制好頭部的時候也表明寶寶可以添加輔食了。

如何添加輔食?

1.剛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要從糊狀開始,最好是富含鐵的嬰兒米粉,也就是高鐵米粉。輔食對於寶寶來說是一種全新的食物,需要一個接納的過程,因此餵養頻次不宜過多,通常在每日1-2次.



2.如果寶寶接受得比較好,過段時間後就可以逐漸添加果泥、菜泥,如蘋果泥、香蕉泥、南瓜泥、胡蘿蔔泥等

3.開始給寶寶添加泥糊狀輔食的時候,建議從單一的食物開始,一種一種加,當確認寶寶某兩種食物不過敏之後就可以把這兩種食物做成混合泥給寶寶吃了。

給寶寶添加輔食應遵循的原則是:循序漸進、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


小B育兒學堂


一般來講小寶寶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混合餵養可以稍微早一點,但也不用提前多少,考慮到目前大部分省區的產假時間,五個半月開始添加挺合適的。輔食添加還是從米粉開始,由稀到稠,逐步增加果泥菜泥蛋泥,建議每增加一樣觀察兩三天,沒有問題再加。現在雖然講究科學餵養,但其實科學也有很多派系,不需要太過教條,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寶寶可能出現的幾天不排便也正常,我女兒最多12天沒拉[捂臉]基本都有這個過程,觀察他是否表現很痛苦,可適當喂果蔬泥。至於到底喂自制的還是罐頭,看個人選擇,有時間有心情就頓頓自己做,沒時間喂罐頭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要注意不斷豐富食物,否則一直飲食單一可能造成寶寶偏食不願意嘗試新食物。到九十個月要注意食物的硬度,不能一直吃細軟的,要逐漸增加硬度,利於牙齒萌出和以後的飲食均衡。


大辰小娜


其實混合餵養和母乳餵養區別不是很大,只是可以更早添加輔食,一般建議純母乳餵養到六個月添加輔食,混合餵養的話四個月就可以開始嘗試了。具體什麼時候開始也是因孩而異。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拿個小勺輕輕放寶寶嘴,裡,他不用舌頭推開,並且在大人吃飯的時候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也就是老一輩人常說的聞到飯香了,就可以開始嘗試了。

給大寶添加輔食我是這樣做的,買高鐵米粉,成分越單一越好,防止寶寶對哪一種食物過敏,找不到過敏源。最好選有獨立小包裝的那種,因為剛開始添加輔食,寶寶吃的非常少。大包裝的吃不完不夠衛生也容易造成浪費。

第一次喂少放一點,差不多奶粉勺兩平勺的量,45℃左右的溫水,或者寶寶平時喝的奶粉。水熱破壞營養還容易發粘。充分浸泡開,稠度和米粥上面的米油差不多,試好溫度就可以開始嘗試餵了。寶寶適應的話喂兩天就可以了,不適應就再過段時間。喂米粉的這兩天密切觀察嘴巴一週有沒有起紅色小點,有沒有出現腹瀉等現象,如果有可能是對米粉中的某種成分過敏,那麼就要先停止,找到原因再繼續。大品牌正規廠家身邊的米粉都是很安全的。一天一次就好。

兩天後開始往米粉裡添加食物,所有添加的食物遵循熟軟爛細膩的原則。最開始是馬鈴薯,地瓜這樣易消化的,然後可以加菠菜,西蘭花這些綠葉菜,然後可以加胡蘿蔔,蓮藕什麼然後是蘑菇之類的,然後是水果,水果過後可以嘗試肝泥,蛋黃,只要蛋黃,八個月以後才可以吃蛋清。最後添加肉類。注意每次只加一種,每一種最少要觀察一到兩天。

還有就是隨著寶寶月齡的增加,食物顆粒要越來越大,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輔食次數和量也要適當增加。

此外米油,菜水,果汁就算了,密度低沒啥營養。大寶已經四歲了,還有什麼暫時想不起來了,小寶才三個月還沒開始,想起來再補充,走過路過的朋友有啥好的建議,歡迎傳授經驗!



沙粒子


我家三寶五個半月了,一直混合餵養,五個月的時候加的米粉,本來沒打算添這麼早,因為三寶溼疹一直反覆,怕加了輔食更嚴重,但他看見大人吃飯時有很強烈的進食願望,加了一週米粉後,在米粉里加了南瓜,他也很愛吃,大便也一直正常。加輔食的規律就是由少到多,由單一到多樣,觀察好孩子大便情況,一歲之內別加鹽。


仨寶麻麻


一般添加輔食的時間是建議在6個月左右。過早的添加輔食,容易引起寶寶嘔吐,腹脹,腹瀉等一些消化不良的表現。寶寶初次添加輔食的話首選含鐵米粉,我家寶寶現在吃的是世界最好高鐵米粉,進口版含鐵量比較高,而且是原味不含糖的比較好消化,和小區媽媽們在國際媽咪上拼單直郵一盒才四十幾,性價比也挺高的了。後期可以根據寶寶月齡的增長慢慢添加果泥、菜泥、麥片面條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