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制度改革,老师们比较赞同的三种意见,可行吗?

很多教师对于职称耿耿于怀,原因其实并不是在反对职称制度,而是反对制度执行过程当中变形走样,出现了许多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让投机取巧的人钻了政策的空子,而一些老实人却吃了亏。

职称制度改革,老师们比较赞同的三种意见,可行吗?

目前,关于职称制度怎么改,老师们私下里有许多想法,比较普遍的有以下三种:

1,废除职称制度,全面推行绩效工资制度;

2,废除职称评审,实行职称自然晋升制度;

3,职称评审制度不变,但缩小职称带来的工资待遇差距。

职称制度改革,老师们比较赞同的三种意见,可行吗?

剑客老师研究教师职称问题多年,也写了许多探讨文章,对于老师们提出的三种解决职称问题的方法,感情上表示赞同。

但从近年来的实践来看,可能性都很小。

第一,从上到下,对于教师职称的态度,从来都是继续深化改革,没有任何一种官方声音,或者正式文件,传达过要废除教师职称的意愿。相反,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强调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建立更加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而且有明确的时间界限,在2016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

力争通过3年时间,基本完成工程、卫生、农业、会计、高校教师、科学研究等职称系列改革任务;通过5年努力,基本形成设置合理、评价科学、管理规范、运转协调、服务全面的职称制度。

也就是说到2021年底前,基本形成更科学的职称制度,所以废除职称制度根本不可能。

职称制度改革,老师们比较赞同的三种意见,可行吗?

第二,自然晋升制度,也就是以教龄为主的岗位晋升方式,这有点类似于公务员原先的职务与职级并行办法。只要到了工作年限,考核合格后就可以向上晋升。这种想法,得到了许多老师的赞同,但是也不可行。与职称制度的本意相违背,因为会存在吃大锅饭的现象,不能体现奖勤罚懒的激励机制。教育毕竟不是靠苦劳的,而要靠功劳。

最关键的是,教师职称没有那么多指标,老师们只能通过竞争,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不可能人人享受相同的待遇。

职称制度改革,老师们比较赞同的三种意见,可行吗?

第三,缩小差距,也就是缩小职称工资的差距,让职称更多地体现专业水平,而不与收入待遇强挂钩。但如果待遇差别相差很小,职称制度的激励作用又不能得到体现,所以有关方面不会赞同。比如说,中级职称十级岗位与副高七级岗位之间的差距每月逾千元,而且从目前工资改革情况来看,教师因职称差别产生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而不是越来越小。

职称制度改革,老师们比较赞同的三种意见,可行吗?

第四,用绩效工资来代替职称工资,让真正干得多干得好的老师拿到更高的收入。从这些年来,绩效工资制度实行的情况来看,它也是遭到强烈诟病的!而目前的绩效工资还只是教师四项工资构成中的一项而已,拿出来重新分配的还只是奖励性部分,30%的占比,若是全部都实行绩效工资,最后会变成啥样,大家可想而知。

职称制度改革,老师们比较赞同的三种意见,可行吗?

综上所述,想法可以理解,但很难成为现实。老师们还是要努力再努力,争取在原有职称的基础上,再上台阶。有关方面也要进一步保证守住公平公正的底线。只要制度科学合理,在阳光下运行,一定会得到广大教师的支持和信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