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稱制度改革,老師們比較贊同的三種意見,可行嗎?

很多教師對於職稱耿耿於懷,原因其實並不是在反對職稱制度,而是反對制度執行過程當中變形走樣,出現了許多不公平,不公正的現象。讓投機取巧的人鑽了政策的空子,而一些老實人卻吃了虧。

職稱制度改革,老師們比較贊同的三種意見,可行嗎?

目前,關於職稱制度怎麼改,老師們私下裡有許多想法,比較普遍的有以下三種:

1,廢除職稱制度,全面推行績效工資制度;

2,廢除職稱評審,實行職稱自然晉升制度;

3,職稱評審制度不變,但縮小職稱帶來的工資待遇差距。

職稱制度改革,老師們比較贊同的三種意見,可行嗎?

劍客老師研究教師職稱問題多年,也寫了許多探討文章,對於老師們提出的三種解決職稱問題的方法,感情上表示贊同。

但從近年來的實踐來看,可能性都很小。

第一,從上到下,對於教師職稱的態度,從來都是繼續深化改革,沒有任何一種官方聲音,或者正式文件,傳達過要廢除教師職稱的意願。相反,從中央到地方,都在強調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建立更加科學完善的評價體系。而且有明確的時間界限,在2016年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中明確指出:

力爭通過3年時間,基本完成工程、衛生、農業、會計、高校教師、科學研究等職稱系列改革任務;通過5年努力,基本形成設置合理、評價科學、管理規範、運轉協調、服務全面的職稱制度。

也就是說到2021年底前,基本形成更科學的職稱制度,所以廢除職稱制度根本不可能。

職稱制度改革,老師們比較贊同的三種意見,可行嗎?

第二,自然晉升制度,也就是以教齡為主的崗位晉升方式,這有點類似於公務員原先的職務與職級並行辦法。只要到了工作年限,考核合格後就可以向上晉升。這種想法,得到了許多老師的贊同,但是也不可行。與職稱制度的本意相違背,因為會存在吃大鍋飯的現象,不能體現獎勤罰懶的激勵機制。教育畢竟不是靠苦勞的,而要靠功勞。

最關鍵的是,教師職稱沒有那麼多指標,老師們只能通過競爭,得到更好的發展機會,不可能人人享受相同的待遇。

職稱制度改革,老師們比較贊同的三種意見,可行嗎?

第三,縮小差距,也就是縮小職稱工資的差距,讓職稱更多地體現專業水平,而不與收入待遇強掛鉤。但如果待遇差別相差很小,職稱制度的激勵作用又不能得到體現,所以有關方面不會贊同。比如說,中級職稱十級崗位與副高七級崗位之間的差距每月逾千元,而且從目前工資改革情況來看,教師因職稱差別產生的收入差距越來越大,而不是越來越小。

職稱制度改革,老師們比較贊同的三種意見,可行嗎?

第四,用績效工資來代替職稱工資,讓真正幹得多幹得好的老師拿到更高的收入。從這些年來,績效工資制度實行的情況來看,它也是遭到強烈詬病的!而目前的績效工資還只是教師四項工資構成中的一項而已,拿出來重新分配的還只是獎勵性部分,30%的佔比,若是全部都實行績效工資,最後會變成啥樣,大家可想而知。

職稱制度改革,老師們比較贊同的三種意見,可行嗎?

綜上所述,想法可以理解,但很難成為現實。老師們還是要努力再努力,爭取在原有職稱的基礎上,再上臺階。有關方面也要進一步保證守住公平公正的底線。只要制度科學合理,在陽光下運行,一定會得到廣大教師的支持和信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