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官提醒開展網課學習期間需注意以下事項

疫情期間,為了響應國家對疫情防控工作的戰略部署,全國各地中小學均開展了“停課不停學”,網絡直播上課的線上教學活動。網絡課堂讓中小學生宅家學習,在家享受互聯網帶來的學習便利,但長期使用也存在一些安全隱患和可能產生的問題,檢察官提醒各位家長和小朋友們需要多加註意:

1、加強防範網絡詐騙等非法行為的意識:

對很多家長和老師而言,線上教學是一種全新的領域,這給了很多網絡騙子“可乘之機”,利用延遲開學實施各種形式的網絡詐騙,使得線上網課存在各種“陷阱”,如通過搜索家長群等關鍵詞,利用部分微信群、QQ群沒有設置相應的驗證步驟、管理員管理漏洞,冒充家長、老師潛入多個微信、釘釘、QQ家長群、教學群,找機會偽裝成班主任頭像暱稱等,騙取家長信任後以疫情延期開學在網上收取學費、材料費為由要求家長掃描二維碼繳納費用的方式實施詐騙。全國已有多起受騙案例,江蘇省檢察院近期還發布了10起此類以線上教學為名實施詐騙發佈的典型案例。

檢察官提醒,家長一要認真甄別身份,對於家長群中新加入的成員,要及時提醒群管理員,及時核實進群人員身份,杜絕陌生人隨意入群現象,對身份存疑的儘快清除群。二要謹慎付款,如家長群中有發佈收取費用的信息,要及時到學校網站核實和向老師電話溝通核實,不要在家長群中發佈的來源不明的二維碼上付款。三要及時報案,一旦發現涉及詐騙的收費行為,應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並保存好相關的證據;同時家長要做好手機支付的安全措施,不要輕易的告知孩子手機的支付密碼、銀行卡支付密碼等重要的信息,同時交流互動,告訴他們不要盲目的掃二維碼,以防惡意軟件和木馬被安裝,更不能盲目的點擊不知來源的連接以防進入釣魚網站。

檢察官提醒開展網課學習期間需注意以下事項

2、加強網絡文明禮貌知識學習、及時進行心理疏導:

互聯網發展至今已是非常重要的社交場所,也應遵守基本的社交禮儀,在疫情期間,大量同學、家長、老師群體在網絡平臺彙集,部分人不注意網絡用語的文明,極容易導致溝通不暢、衝突多發;網課期間,孩子在家學習容易受到干擾,家長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管束,且網課上需要孩子們截圖、拍照、上傳作業、答覆老師等等,導致很多缺乏相應技能的家長焦頭爛額,容易產生埋怨情緒,導致相處不恰,發生極端事件。

針對以上的情況,檢察官提醒,特殊時期家長應多多傾聽、多多理解,為孩子營造“陪伴”的好氛圍,同時也要注意自身不良情緒的疏導,利用好這個同學共管的機會,以良好的心態、和平的態度教育孩子文明、禮貌、合理使用網絡。

檢察官提醒開展網課學習期間需注意以下事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