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熔斷的真相,不止疫情那麼簡單

信心受挫的資本市場

美股熔斷的真相,不止疫情那麼簡單

參考消息網3月20日報道 ,由於油價在3月19日暴漲帶動能源板塊大幅上漲,紐約三大股指早間顯著低開,隨後由跌轉漲,盤中強勢震盪,當日收盤時紐約三大股指均上漲。但此前一天,美股剛剛經歷了本月第四次觸發熔斷機制,外媒稱,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焦慮情緒籠罩著金融市場,甚至在美國股市3月18日的暴跌中,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幾乎抹掉了特朗普總統上任以來的全部漲幅。報道指出,這兩大指數自特朗普總統就職以來的漲幅幾乎全部喪失。

隨著華爾街和白宮承認這次疫情導致經濟衰退的可能性越來越大,投資者越來越擔心。另據路透社3月18日報道,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影響不斷擴大、有可能使經濟活動陷入癱瘓,美國股市3月18日拋售加劇。由此可見,美股暴跌油金債集體快速萎縮,整個市場籠罩著前所未有的焦慮情緒,那麼世界金融機構是怎麼看待如今的美國和世界經濟的?

摩根大通週三指出,美國經濟在第三季度可能萎縮14%,是自2008年第四季度經濟萎縮8.4%以來的最大跌幅。預計2020年美國經濟萎縮1.5%,到今年年中,失業率可能從目前3.5%的50年低點升至6.25%。

彭博預估,美國經濟在未來12個月內發生衰退的概率已經上升至53%,為2009年6月金融危機時期以來最高。

高盛本週下調了對2020年前兩個季度經濟前景的預期,將第一季度GDP增速預期從0.7%下調至0%,第二季度GDP可能收縮5%,將是自金融危機最嚴重時期以來的最大降幅。

所以,我們不難看出,此次美股熔斷和疫情是息息相關的。英國金融分析公司ATFX認為,美國經濟走向,無疑取決於疫情的受控程度,當前來看對3月份和4月份經濟活動的傷害已經無法避免,如果疫情只是在這兩個月帶來拖累,也就是在4月份後得到有效抑制,那麼經濟不至於元氣大傷,在未來兩個月逐漸復甦的底氣比較足。

但世界級的超級大股真的會因為疫情的衝擊而一蹶不振嗎?


究竟是誰造成的美股熔斷?


美股熔斷的真相,不止疫情那麼簡單


當地時間3月19日,美股小幅低開,短暫下跌至19102點後逐漸回升。至北京時間3月20日1:30分,道指回升至20060點。在美聯儲購買債券支持市場750億美元並與9家中央銀行提供流動性支持下,美股仍未明顯回升,究竟是怎麼回事?應該如何理解?面對極為複雜的形勢,安邦智庫首席研究員陳功在很小的範圍裡談了他不成熟的看法。

陳功進一步指出,想要理解美股熔斷的根本原因,我們需要思考兩個問題:誰在拋售美股?為什麼拋售股票?

首先,主要是美國基金在拋售美股,尤其是對沖基金,現在基金的損失非常大了。如全球三大基金貝萊德、領航和道富環球所管理的資產,近期已蒸發2.5萬億美元,跌幅近20%。與以往相比,如果有大風險的話,目前看主要是基金的問題。

其次,基金為什麼要拋售股票呢?主要可能有兩個原因,基金的槓桿率非常高,需要大量資金支持,但現在兩個主要的資金源——商業銀行和機構(包括主權基金),都在緊縮資金、抽回資金,重新佈置投資組合,這就造成基金的投資組合無法實現目標,面臨崩潰和解體。

瞭解完起因後,接下來我們需要思考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商業銀行以及主權基金為什麼抽回資金?主要是風險水平越來越高,道指達到近3萬點時,這種風險水平就上升接近高限,挪威的主權財富基金從2019年春天開始就在套現離場,沙特的主權基金規模更大,大概在1萬億美元左右,他們也急需要錢來應付中東亂局。商業銀行方面,看到美聯儲的方向在轉變,從加息轉向了零利率和負利率方向,現金資產這個“大底”要變成負值,可能成為包袱,這導致他們比較慌亂,所以進行調整也很自然。此外,病毒疫情可能導致美國經濟增長完全扭轉至下行,所以商業銀行不得不重置資產,調整結構和佈局,導致銀根普遍緊張。

從單日跌幅來看,3月16日的美股大跌,在向1987年的美國大股災靠攏——1987年10月19日,道瓊斯指數一天之內重挫了508.32點,跌幅達22.6%,創下自1941年以來單日跌幅最高紀錄。尤為突出的是,美股自1987年引入熔斷機制以來只出現了四次觸及熔斷,最近的三次熔斷就發生在2020年3月的前16天。

從個股來看,安邦智庫研究團隊對科技股和道指成份股的梳理發現,美股中大量的金字招牌股票價格接近腰斬,跌幅達30%的大牌股票為數不少。與近兩個月來的高點相比,蘋果公司的股價下跌26.12%,微軟下跌29.21%,Facebook跌幅高達34.88%,亞馬遜下跌22.73%,跌幅稍小的沃爾瑪也下跌14.85%,波音的跌幅高達62.96%,家得寶下跌達33.31%,英特爾跌幅達37.03%,聯合健康下跌26.63%,雪佛龍下跌43.2%,麥當勞下跌32.4%,摩根大通大跌40.36%,陶氏杜邦大跌51.46%,美國運通下跌37.83%,維薩卡下跌29.02%。


美股熔斷的真相,不止疫情那麼簡單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當地時間3月16日的記者會上表態,現在美國的優先問題是抗擊新冠病毒,其言外之意是,股票以及資本市場不是他現在最優先的議題,對資本市場和投資來說,那就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了。美國政府工作重點的重大轉變,將會對未來的資本市場產生不利的短期影響。

資本市場大跌強化了金融市場上的避險操作,大量資金湧向美國國債,導致美債收益率持續走低。安邦宏觀團隊的監測顯示,自2019年12月17日至2020年3月17日,三個月來,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1.875%降至0.789%,降幅58%;3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2.3%降至1.363%,降幅41%。在美國的貨幣發行機制下,這意味著資本市場對美聯儲產生了越來越強的依賴性。


未來資本市場的可能性


美股熔斷的真相,不止疫情那麼簡單

3月18日,美股出現史上第五次熔斷,創8個交易日內四次熔斷的歷史紀錄,道指相比2月份的歷史高點,24個交易日跌了10000點。美國總統特朗普曾津津樂道的股市政績被“熔盡”。從3月9日美股第一次熔斷到今天,美股就猶如同過山車一般起起落落,跌宕起伏。那麼他是否是直接導致美元近期大幅增值的元兇呢?

在陳功看來,一般有兩個原因,要麼是美元需求上升,比如資金轉向美國;要麼是美國方面抽走資金,讓市場上的美元相對減少。現在看來,後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毋庸置疑,現在的資本市場價格表現與病毒疫情傳染有一定關係,但更重要的是,由於資產價格暴跌,大量的資產減值現象已經發生,包括現金資產在內都處於前所未有的不安全之中。判斷是決策的基礎,為此,市場人士必須對未來形勢發展做出理性的判斷。

陳功認為,未來的形勢發展存在三種可能性:第一種是資產價格恢復。資本市場的彈性尚未喪失,隨著全球央行的寬鬆政策出臺、各國疫情逐步受控,最重要的是投資者還未發展到極端恐慌的程度,這種情況下,在經歷了大幅波動後,資本市場會出現回升,資產價格也會恢復。第二種可能性與美聯儲的政策有關。為避免市場崩盤,美聯儲有可能繼續大規模干預,大量買進國債,託舉資產價格。美聯儲此舉可能有一定效果,但強力刺激也會抬高市場的“風險勢能”,為以後埋下更大的風險。第三種可能性是失控狀態。市場恐慌加劇,美聯儲的政策繼續失效,持續失控之下,市場資產價格再度大跌。


那麼,特朗普總統津津樂道的美股大跌,甚至可能影響大選,他如何才能走出困境?在這裡,陳功指出,特朗普總統只需要確定防疫政策的核心是檢測和發現,大量設備投入,反覆解釋和明確這是主要方向,大幅提高檢測和發現病毒的效率,然後配合美聯儲的金融支持,強調不鼓勵過度的防疫措施,不鼓勵封城,但要減少和控制密集的人流場所,繼續維持減少外部輸入病例的措施,包括機場。在地鐵等密集人流的公共運輸工具上面鼓勵戴口罩。這樣就能穩定。

總結起來,美股下跌的根本動因不僅僅是病毒疫情這一點,還包括負利率傾向,和風險水平太高等問題。市場拋售者主要是基金。股市下跌的原因是:商業銀行以及資金源抽緊銀根,嚴重影響槓桿率,投資生意難做。陳功表示,現在的情況非常複雜,必須對市場保持敬畏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