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萬的小留學生想要回國,回來後該如何安置?費用該國家出嗎?

陝西和校園


美國政客希拉里曾經說過,中國人有錢往外跑,沒有民族觀念和愛國教育,小孩從小正時培養愛國教育的時候,你把他送國外學什麼,學愛別的國家學外國的月亮比中國亮嗎?


開心287139101


我是向日葵,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筆者認為因該居家隔離,並且每天向社區和有關部門報告自己的身體狀況和體溫,回國的費用肯定是這些孩子的家長掏啊,能夠出國留學的家庭在中國絕對是富裕家庭,有這個錢,為什麼要讓國家買單,這個是行不通的,必須由家長買單。

有些網友和朋友們說把這些孩子們安置在一個地方,我不建議這樣弄,因為這樣整,很容易交叉感染疫情,因為英國的疫情也不容樂觀,我們誰都不能保證這批孩子中,沒有新冠的攜帶者,將健康的孩子和有新冠的孩子放到一起,很容易讓健康的孩子感染這個病,因此我並不建議集中隔離,我建議單個居家隔離。


最後這些孩子們的家長應該積極配合國家的防疫工作,按時上報孩子們的身體情形,不要瞞報,晚報,這些於公於私都是好事情,還有最後一句話,孩子們歸國的飛機票還有後續產生的一切費用,希望家長們能夠第一時間繳納,做一個國家對你負責,你對國家負責的一個公民。


向日葵愛歷史


據英國媒體報道,英國政府在疫戰中已作好了最壞的打算。如果英國疫情徹底失控,為了有人帶領英國繼續進行“群體免疫法”抗疫,英國政府近日出臺了一份“指定倖存者”方案。方案規定:如果首相鮑里斯.約翰遜感染新冠病毒喪失工作能力或死亡,將由外交大臣多米尼克拉布來接替相位。
(英國外交大臣尼克拉布)

此“指定倖存者”方案一出,英國譁然。好了,閒話少說,言歸正傳。

疫情期間,1.5萬留學英國小學生想回國現實嗎?不現實,因為隊伍過於龐大,沒有地方安置。逃生是人的本能,但留學海外的學生都回來了,那國內幾億小朋友怎麼辦?那開學時間肯定又得往後移,而且有可能我們得重來一次全民大抗疫。舉個例子,近日有一家6口從英國飛回北京,回京後這家人有4人確診,其中包括一個才1歲的女嬰。據報道,當前英國、意大利、西班牙、美國是我國境外輸入病例的主要國家,這幾個國家目前都是疫情的重災區。

有報道稱,有許多留學英國的小學生家長還聯合向外交部“上書”,要求國家包機接回1.5萬名在英國唸書的幼童。政府包機,那就意味著納稅人來掏錢給這些未來的“外國紳士”們買單。(我先解釋一下納稅人。只要你是中國公民,在中國境內消費如買東西,你就是納稅人了,因為增值稅是含在這些商品中了。)

現在海外疫情國都已經宣佈停課,還不知道停多久,也許是兩個月也許是三四個月。所以不僅留學海外的小學生想回來避疫來免費治療,可能所有的海外留學生都想回來避疫治療。如果開了一次包機的頭,到時候家長們都會要求政府這樣做。所以根本就行不通。別說國內無法安置隔離這麼多人,就政府費用支出這塊也是個天文數字。要知道,武漢封城治療以來,一部分物資錢糧都還得依靠全國人民的支持和海外友人的支持呢!所以什麼都想依靠國家是不可能的,何況國家的財政收入是來自於納稅人的。所以,要得多為自己的國家考慮考慮,而不能一味的索取和濫用公民權力搞道德綁架。



這麼多人集中回國避疫,怎麼能行呢?據悉,我國出國留學生有71萬人左右,而其中的大部分是中小學生。現在回國的機票動則上幾萬元一張,1.5萬名孩子,得花國家多少錢。而且我國海外中小學留學生有幾十萬人之多,這時候誰都想回來,那得花幾萬億元人民幣的費用啊!想一想,納稅人們哪來那麼多錢給你們買單。

你們孩子在國外每年消費上百萬元,穿的外國名牌、吃的外國大白饅頭、衣食住行那樣不是在為發達國家貢獻GDP。這麼多錢,沒有一分一釐為自己國家貢獻(納稅),現在在外國呆不下了又來國內多佔,是不是很不合理。一些華人在國外貢獻,國內撈金,喊的愛國口號比誰都響,說的愛國道理也頭頭是道,但實際行動則沒見得有多少,甚至轉過臉去就罵中國。這樣行嗎?這樣的人祖國要他何用。小小年紀就出國留洋,不就是為了以後拿到綠卡、國籍成為外國人嗎?何必虛情假意喊愛國呢?以為國人都傻嗎?當然,這只是一部分人,大多數海外僑胞還是很愛國的。



小孩子正是學習母語,學習民族文化,形成價值觀的年紀,但是他們學的則是洋人的母語和文化,甚至很多人都不認識漢字,不會說完整的漢語了。這麼小的孩子就一直生活在外國,他們對母國還有多少印象呢?日長月久,甚至他們在潛意識裡已經把自己當成外國人了。所以,你說他對祖國愛的深愛想得烈可能嗎?愛不愛是發自內心的,連祖國的環境是什麼他都不熟悉,連國歌都不會唱,你要他愛就真的愛嗎?說真的,他們連中國名字都沒有,你叫他認同感以哪裡來?不是嗎?你們孩子不是叫約翰.張、傑克.李、露絲.王、瑪麗.馬子等等什麼的嗎?哎,甚至有的孩子連自己祖宗的姓都不要了。你會說,不是啊,我孩子有中文名字的呀!對,的確有,但他們在外國用的證件、簽名的名字不是中文名字而已。

好吧!我們來解決一下安置的問題吧!這麼多人回來,居家隔離是不現實的,何況他們是不喜歡宅家的年輕人。再一個他們在外國受到教育都是什“自由、人權”的,他們也很難遵守我們的規則。怎麼辦呢?雖然不是每個留學的孩子都回來,但只要三分之一的人回來那就是二十幾萬啊,而且分散在全國各地。所以你們說,危險不危險。這可關係到國家安危,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啊!

你想一想,我們國家那麼大,他們一路乘座多少交通工具啊!雖然這些富人都有很好自己的代步工具,但也不可能一天呆在車裡吧!或者也難免轉乘飛機吧!這樣一來,真的就排得再一次搞全國全面大排查大隔離不可!我們國家已整整經抗疫兩個月了,各行各業生產剛剛復工復產,而且很多家庭很多企業希已兩月不開工了。現在剛剛恢復生產他們這麼多輸入人員又來一攪和,我們國家承受得了嗎?14億人怎麼辦?目前我們幾億的學生都還不能開學,他們這樣一攪和,孩子們咋辦,老師咋辦?所以即使有錢有條件安置他們,在這特殊時期,根本就不現實。平時來回是他們的自由,但現在是疫情,是病毒大傳染時期,特殊時期特殊政策,所有的國家都如此。

所以,如果真的回來不少人,那只有集中隔離的辦法可用,其它的辦法都不靠譜,而且不只隔離14天,應該加倍,除了政策規定的外,其它費用自理,畢竟他們也不缺這點錢,這當對國家的一點貢獻,因為國家為你們得額外配備大量的資源。


神碼人生大國觀察


1.5萬英國小留學生想回國,費用由孩子父母承擔,我贊成!此時去接1.5萬名小留學生回國,會導致新型冠狀病毒的輸入,會給國內的防疫工作增加負擔,不是上上策!如果非要去英國接1.5萬名小留學生回國,也應該是誰把這些小留學生送出去的,誰就負責把這些小留學生接回來!

1.5萬在英國的小留學生,不是小數目,會產生高昂的費用!1.5萬小留學的父母如果非要讓國家幫助從英國接回孩子,國家可以提供幫助,可以有組織地讓1.5萬名小留學生從英國撤離,不過要讓小留學的父母承擔相應的後果,承擔所有的費用!

想從英國回來,首先要在英國隔離14天,進行14天的醫學觀察,檢測沒有呈陽性,沒有發燒症狀,沒有咳嗽症狀,支付隔離費用和檢測費用之後,獲得回國的資格,然後再支付包機所需的費用,登機飛回國內!

飛回國內之後,不代表事情結束,回國之後,也要隔離14天,也要進行核酸檢測,費用還得讓小留學生的父母承擔。如果孩子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需要隔離治療,費用還是得由父母承擔。其次,自己的孩子確診後,如果連累其他人,連累負責接小留學生的防疫人員,連累負責防疫、醫治患者的醫護人員,責任也得由小留學生的父母承擔,支付所有的費用!

當初,那麼多父母每年花費50萬或者100萬,狠心讓14歲左右的孩子去英國留學,說明還是有一定的家底,有能力承擔接回英國小留學生的費用,費用不能由國家買單,得由孩子們的父母買單!

英國小留學生的父母如果不願意買單,不願意捨不得為自己的孩子掏錢,做一個鐵公雞,一毛不拔,說明他們不愛自己的孩子,覺得錢比孩子的命更重要,覺得自己的命更重要,既不願意掏錢接回孩子,也不願意主動去英國照顧孩子,天天在這討價還價!

從防疫的角度考慮,為了國內的安全,讓小留學生的父母去英國照顧孩子是上上策,但是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小留學生的父母既然那麼擔心自己的孩子,可以退而求其次,只要小留學生父母願意買單,承擔所有的費用,國家可以幫助小留學生有組織地撤離,如果小留學的父母還要討價還價,只能說他們“愛金錢不愛孩子”,過於自私自利,不為別人的安全考慮,不為集體利益考慮!


老鱷魚觀天下


還是如何來面對處理英國這1.5萬小留學生是否回國的問題,在目前的疫情局面下,最好的方式還是儘可能待在原地不動,做好隔離,長途坐飛機會增加感染的風險。

這就需要這些小學生家長在可以陪伴的情況下,不要那樣驚慌失措,而是儘可能地幫助孩子做好隔離防護。

難免其中會有小學生回到國內,那還是按照嚴格的防控措施進行隔離,在目前的狀況下,國外疫情擴散比較嚴重,國內疫情剛有控制住的趨勢,不讓疫情再次擴散成了重中之重。

至於回國小學生隔離的費用,還是應該他們的家長來承擔。

你覺得我們還應該做什麼?來防止疫情的境外輸入。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老李有刀


新冠疫情在歐洲鬧得很兇,英國新冠肺炎患者人數已經破了5000。英國抗疫比佛系還佛系,曾經提出一個集體免疫理論。嚇壞了英國人,更嚇壞了小留學生和他們的父母們。目前在英國(大不列顛和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境內,滯留了1.5萬名留英小留學生。他們最小的才10歲,最大的也不過17歲,他們都是未成年,他們都是孩子。救救孩子!



怎麼救孩子呢?家長們的心聲:讓孩子們回家,哪怕是回國隔離。

這些孩子們也是這樣想的,不過不少網友卻不是這樣想的。福垊從實際來看,這些孩子應該回來一部分。因為孩子太小了,疫情嚴重了,生活困難了,學校馬上又要放長假了。

10來歲留學的孩子,在英國疫情蔓延加劇之際,趕上了21天的長假,寄居在外的孩子們生活出現了一定的困難。疫情的嚴重,英國下令70歲以上的老人,都隔離在家。而那些孩子們寄宿的家庭,幾乎都是老人所籌辦的。



這就出現了一個很棘手的問題,孩子們的寄居怎麼解決?能否全面解決呢?放假後又沒能及時解決,又該怎麼辦呢?孩子們的家長,只能向使館人員求助。他們願意孩子被隔離,願意主動支付回來的費用。

1.5萬人全部回來,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關鍵還可能造成孩子們在路上的感染,並且孩子們可能會成為病毒的攜帶者,甚至傳播者。從大使的回覆中,福垊判斷將會有一少部分的小學生回國。

回國人數及安置。

  • 哪一小部分回國呢?


福垊認為,倘若到3月27日放長假那天,經過各方不懈的努力,仍然沒有解決寄宿問題的孩子。這些孩子的人數,很可能會在1000人以下,那麼新增商業專機或者包機,也就不太困難了。有資料顯示,A380空中客車載客量555名,最大載客量能達到861名。更何況還是些孩子,這個數據還能提高一點。孩子們回國也就是一兩架飛機的事。

  • 如何安置他們呢?



福垊認為,將孩子們安置在武漢就挺好。他們做好防護後,搭乘從英國直接到武漢的航班。抵達後,立即隔離在原來的專業酒店,並對有症狀的孩子檢測。一旦確診,要做醫療觀察甚至直接救治。因為武漢現在仍有大量的醫療資源,也容易解決孩子的隔離問題、治療問題,同時也一定程度的避免了傳染。



這一系列費用,大多數人都同意,由孩子們的家長解決,孩子們的家長也非常認同這點。在他們心中,只要孩子能夠回來、能夠健康,他們就是付出再大的代價也願意。福垊想說的是,鑽石公主號撤僑的人支付這些費用了嗎?應該沒有吧。我們對外捐贈醫療物資,甚至派出醫療隊,去幫助別人。難道就不能也不應該為這些孩子們免費嗎?

對此,您怎麼看?


福垊


15000人都回來,造成國內疫情復發,誰來負責?15000人在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嚴重的時候,為什麼不回來?從小就到英國留學,難道不是為了待滿10年,獲得英國國籍嗎?取得英國國籍還有一項規定,在生活滿10年的同時,一次性不能離開英國180天。試問,如果英國疫情持續時間長,180天內無法解決。恐怕這些小留學生的父母又會讓國家包機提前把孩子們送回去。

15000名小留學生全部回國根本沒法安置,國家更不應該出這筆費用。我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81691例,昨日新增境外輸入病例39例。海外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65913例,新增確診病例超過40000例。在我國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控制的情況下,將全部15000名小留學生接回來,將會破壞我國的防疫大局。甚至於,全國超過1億中小學生復學成為遙遙無期。為了大局考慮,駐英大使已經在英國盡力協調。

第一,15000名小留學生全部回國可能性很低。在英國有15000名未成年的我國小留學生,還有30萬成年留學生。在英國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下,很多家長都希望國家能夠包機,將小留學生們接回來。如果是英國某地發生災難,就如同2018年的時候日本的颱風,觀察室也支持國家出面撤僑。

而現在的情況是,全世界新冠肺炎疫情都非常嚴重。如果將15000名英國小留學生接回來,那30萬成年英國留學生怎麼辦?在美國,還有超過50萬我國留學生又怎麼辦?全世界的華僑人數不下1000萬,難道都撤回來嗎?

第二, 全國超過1億中小學生等待復課,容不得一小撮人進行“道德綁架”。本來,全國中小學生都是在3月1日前後開學,特別是初三、高三的學生,面臨著升學的壓力,更是迫切希望能夠儘快開學。如果這15000名小留學生一次性回到國內,造成了大規模新冠病毒疫情復發,到底應該誰負責呢?

不否認,很多小留學生值得同情。不過,觀察室更關心國內的1億多中小學生,他們才是國家與民族的未來,而不是15000名準備入籍英國的小留學生們!甚至有小留學生的母親指責網友仇富,這並不是仇富,而是關係到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與1億中小學生的切身利益!

歡迎大家討論,你認為應該接這15000名小留學生回國嗎?


美國觀察室


在英國,中國的留學生總量大概在22萬人左右,其中還有1.5萬名平均年齡不到14歲的小留學生,這些小留學生大都在英國的寄宿制私立中小學讀書。

現在因為英國疫情爆發,大量的英國留學生都想回國,這1.5萬名小留學生因為是未成年人,家長更是著急。如果他們同一時間全部回到國內,對國內形成的壓力確實不小,因此,有網友擔心他們回國後,如何安置?

其實,這種擔心完全是多餘的。首先,這1.5萬人不會都回國,還是有相當一部分的小留學生留在了英國。因為,現在是疫情的高峰期,回國本身就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情,現在在航班上每天都有檢測確診的病例,想想要跟他們同機回國,能不害怕嗎?所以,有的家長就選擇了讓孩子留在英國,儘量少出門,居家隔離這也是一種手段。

其次,現在英國也採取了一些防控措施,比如新冠肺炎治療免費,這其中包括在英國的留學生,因此,相對於來說,如果真的患病了,也能夠減輕家庭的經濟壓力。

再次,即使這1.5萬人全部同時回國,也不會都集中到一個城市,就目前回北京的航班看,已經分擔到了全國七八個城市的機場,這樣就相當於把一個城市的壓力分解到其他七八個城市來了。這1.5萬人,每個城市分擔一點,其實也沒有多少,當他們在這些城市下機後,隨即就由當地政府派人拉到了隔離酒店。從我們之前的經驗看,必然會安排的非常妥當,為此,我們已經有相當的經驗了。

因此,安置這些小留學生不成問題,現在的問題是他們該不該免費隔離,為此,很多地方已經發文,隔離期間產生的費用,由境外回國人員自理。所以,這些留學生隔離的費用是要他們的家長承擔的。對此,我們完全不用擔心,這些小留學生的家長都是有錢人,他們在英國一年的平均費用高達40萬人民幣左右,他們能夠承擔起40萬的留學費,還能付不起這點酒店住宿費嗎?


大國縱橫


作為一名父親我還是主張把這群孩子接回來的,但是費用問題如果是我的話這筆錢一定是家長們一起出,這就像購買飛機票一樣,咱們總不能因為疫情特殊就對國家提出過分的要的要求,這顯然是沒有道理的。

現在最主要的問題其實不是孩子如何安置的問題,而是如何避免在回國的過程中避免被感染。

我們都知道即便是現在歐洲疫情氾濫,但是在個人防護方面依然是不敢恭維,佩戴口罩仍然不被大眾們認可。

所以說現在對於歐洲人最安全的選擇就是待在家裡,因為減少流動和接觸就可以有效的降低感染幾率。

但問題是目前英國政府已經宣佈所有的學校開始關閉,一大部分小留學生因此失去了居住的地方,再加上疫情之下英國的寄宿家庭拒絕了中國小留學生的寄宿要求,所以回國就成為了他們的唯一選項。

但現實的情況是由於疫情的蔓延,國際航班銳減造成了一票難求的局面,因此這些小留學生的家長才提出了包機回國的請求。

但現在國家需要考慮的問題是,如何保障這部分小留學生的健康安全,畢竟這些都是我們祖國未來的花朵。

撤回小留學生的問題,情況相對比較複雜,需要多方配合,首先學校是否可以組織學生有序撤離,其次,機場與學校如何對接以保障學生的安全等等。

可以說只要小留學生們可以安全的登機,那他們的安全保障也就沒有任何問題了,畢竟我們國內擁有一整套完善的應對機制,可以有效地應對任何突發情況。

回來後其實處置起來就會有序很多,只要按照我們國內的程序走就可以了,而且各省都已經相應地出臺了隔離規定,回來之後只需要按照實際情況執行就可以。


世界淺談


回來的費用肯定不能由中國出,因為他們雖然是中國國籍,但是因為英國出現疫情而回國的。

如果不是因為新冠肺炎病毒,我們可能不知道英國有這麼多的中國留學生。

其實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有許多人擠破頭了要往國外跑。

當時國外的機會和教育的確有過人之處,許多在國內混不下去的人,到國外生活幾年就有一種經歷,那就是海歸。

聽著是不是非常高大上,而且含金量是不是非常高?

其實,這種現象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經沒有那麼地明顯。

但還是有不少人選擇送孩子出國留學,因為他們認為這樣孩子才能接受最好的教育,畢竟他們認為國外的月亮都比中國的圓。

這次疫情在英國的發展,不僅暴露出英國的防疫能力,也讓許多留學生寒心。

他們不能享受英國的醫療服務,也得不到應有的尊重。

所以他們想起來中國,這個生他養他的地方。

雖然這個時候回來不是最合適的,但他們已經顧不了這麼多了。

有的家長甚至向政府申請包機回國,不過政府只是協調了回國的飛機,至於費用自理。

而回來以後的隔離費用,也是需要這部分來承擔的。

畢竟出國留學的人不在少數,需要的各項費用不在少數。

出國的這一部分人,如果在國內有正常的醫保繳費,可以由政府承擔隔離,甚至是治療費用。

如果沒有,只能由自己來承擔所有費用,因為政府的錢都是納稅人的錢,不可能用在沒有和國家做過貢獻的人。

對於這部分回來的留學生,許多網友都是持反對意見,因為他們沒有在國家需要他們的時候回來,而是選擇自己有難的時候回來,這樣的舉動讓大家嗤之以鼻。

中國在全民抗擊疫情時的付出,相信大家都有目共睹。

可是留學生們依然在國外吃著西餐,說著英文,全然不知道中國發生了什麼。

所以,準備回國的留學生們應該由自己承擔隔離費用,而不是由政府承擔。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