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甲午战争:日军归国后带回瘟疫,11万日本人“陪葬”

在日本史学家藤村道生写的《日清战争》中曾经有这样一句话:“日本士兵真正的敌人是瘟疫。”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在他的研究中表明,在甲午海战中,日本士兵共有17万人被送入医院治疗。

只是,在这么多伤员中,只有4519人是因战争负伤,其余的伤员都是传染病患者。

你不知道的甲午战争:日军归国后带回瘟疫,11万日本人“陪葬”

甲午战争中的日军

不仅如此,一位中国学者也指出,在这次战争中,日军共死亡13488人,但其中因病死亡的人数高达11894人,占死亡总数的88%。那如此离奇的传染病是如何产生的呢?

1895年,一支约有5000人的日本军队开始澎湖马公登陆战。

但在此之前,日本军队中就已经有感染霍乱传染病的士兵。并且在这次出发前,并未对这些士兵进行隔离,导致军队中感染霍乱的士兵越来越多。

尽管这支军队最终侵占了澎湖,但此时已经有1700人患上霍乱,其中1000人死亡。

你不知道的甲午战争:日军归国后带回瘟疫,11万日本人“陪葬”

事实上,霍乱的病菌是霍乱弧菌,它本来并不通过空气及飞沫传播,那为何在军队中能如此迅速的流行呢?

对此,藤村道生提到,当时的日军并没有建立卫生预防体制,卫生条件差,且由于当时的很多运输船内相对封闭,还不注意消毒,便造成了霍乱如此快速的传染。

得了霍乱的病患,一开始会腹泻不止,严重者会因为脱水而死,相当惨烈。速度快的话,有的病患从发病到死亡,仅仅只用了两三天的时间,十分可怕。

一个侥幸存活的日本人三岛雪鸿,曾在战后留下这样的日记:

“夜患霍乱症,四鼓时睡醒,忽觉不快,继而腹痛甚,心缭乱,不知所措。欲呕不呕,又思大便,几入厕,水泄数次,腹痛不止。痛极汗出如雨……”

你不知道的甲午战争:日军归国后带回瘟疫,11万日本人“陪葬”

但不得不说,也正是因为这次霍乱,杀死了大量的日军,却成了大清朝的神助攻。

虽然,最终结果是日军胜利,清军惨败。但在日军胜利回国后,却将霍乱也带回了日本本土,导致日本国内爆发了大规模的霍乱。

据统计,在战争初期,日本国内有5.6万人染上霍乱,其中死亡人数为3.9万人。

战争中期,日本国内又流行痢疾,病患者因此达到15.5万人,死亡3.8万人。

战争后期,由于日本军队回国,国内又有4万余人因感染而死。一场甲午战争,前后导致11万多人死亡,20余万人染病,这都是瘟神的洪荒之力啊。

或许这也是侵略的代价吧。他们在满足自己的欲望时,却害死了无数无辜的老百姓,如此恶行,实在令人愤怒不已。这次瘟疫也让日军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你不知道的甲午战争:日军归国后带回瘟疫,11万日本人“陪葬”

甲午战争中的日军

这段教训,在日本军部留下沉痛教训,多少年后谈出兵或迎接外来舰队时,都对瘟疫谈虎色变,极为小心。

为消灭和预防瘟疫,日本政府和军队内部开始了一场全国范围内的大动员,大消毒,大检疫,大捕杀,全力灭疫。

①在海外关口设置检疫所,对所有患病者进行单独隔离,观察后恢复正常,方能回国;

②战地上迅速设置检疫所,包括海港检疫所和陆上检疫所,对部队官兵进行全面检疫;

③在清国设4所检疫所,其中最大的旅顺口及大连湾检疫所,对出入的人员和船只进行检疫;

④军部在国内的下关、宇品、神户3地,施行检疫,对“凯旋”归国的部队严格检疫。

你不知道的甲午战争:日军归国后带回瘟疫,11万日本人“陪葬”

日军回国

霍乱在明治时期,一共有5次大流行,分别在1877、1879、1882、1885和1895年。由军部携带瘟神导致的这次全国大洗礼,是最后一次。

此次采取非常措施消灭后,霍乱再也没有在日本有过大规模的爆发。(来源头条号“中华文史经典"、“飞春读传")

你不知道的甲午战争:日军归国后带回瘟疫,11万日本人“陪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