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攻下南京后,为什么没有北伐消灭腐败无能的朝廷?

游隼311240


  • 晚清时期,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家内忧外患。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组织起事,成立太平军。其实力已日渐壮大,席卷大半个中国。清廷的八旗军要已腐败不堪,无法与之对抗。曾国藩奉命镇压叛匪,带领湘军剿灭了太平军。当然的湘军实力已是非常强大了。
  • 那么,自己手里掌握着兵权,为何还要继续效忠腐败的清廷。

一,曾国藩的湘军实力最强,但同时还有李鸿章的淮军和左宗棠的楚军等地方实力派,清廷中僧格林沁等满洲贵族也具备相当的军事实力,掌权的慈禧太后政治手腕狠辣娴熟,都是难对付的角色。一旦曾国藩反清,很可能成为他们共同对抗的目前,枪打出头鸟,仅仅依靠湘军的力量是难以压制这些势力的。

二,从小深受儒家教育影响,,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一心只为百姓着想。当时的国家内忧外患,西方列强不停侵犯。国家已苦不堪言,人们置于水深火热之中。即使打败清政府,坐上了皇帝宝座,曾国藩所接手的江山早已残破不堪,更何况还要面对列强的侵扰。

所以,曾国藩是明智的,其一生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受伤的左手


曾国藩之所以没有能够敢于动反叛清王朝的心思,最主要考虑还是出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攻克金陵之后,曾国藩及其兄弟曾国荃直接掌握的湘军陆军和水师兵力虽然已经高达十多万人,但清廷已经在湘军分布的皖、赣、江、浙等省周边部下了重兵。左宗棠的楚军、李鸿章的淮军、增格林沁的蒙古骑兵皆是虎视眈眈、枕戈待旦。这些人素来与曾氏兄弟貌合神离,要单独依靠湘军面对这些晚清名臣将的军队还是有点力不从心。

湘军首领:曾国藩


湘军将领:曾国荃


楚军首领:左宗棠


淮军首领:李鸿章


蒙古将领:增格林沁


再者,在剿灭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湘军可谓是声名狼藉。尤其在攻克金陵的过程中,湘军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江南百姓的心目中已经留下了极坏的印象。没有广大百姓的拥护,没有稳定的后方是难以夺取天下的。

第三,涉及军心士气。湘军各级将领在与太平军作战的过程中掳掠了大批财物。这些将领许多都是小富即安的农民出身,卖命打仗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能够荣华富贵、衣锦还乡。许多人在获得了一定的职位和财富以后已经逐渐失去了继续战斗的决心和勇气。老婆、孩子、热炕头成了他们下半生的追求。

最后,就是政治理念的问题,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曾国藩给广大湘军官兵一直以来灌输的就是“诛灭丑类、尽忠王事”。这是他一直以来赖以吸引人才的口号。尤其是对于广大的读书人,不尊孔孟的太平天国俨然成了颠覆礼制的洪水猛兽。唯有诛灭他们,保护清王朝才能维护孔孟礼制,知识分子士大夫才有出头之日。包括曾国藩本人在内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都是这种礼制的坚定捍卫者和受益者。要推翻自己和所有下属一直以来的信仰不仅会人心尽失,显然也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子夜羌笛


老规矩,先说结论——曾国藩一定想过造反做皇帝,我分析以下四个方面是曾国藩没有造反的主要原因!

一是外国列强压迫,中国主要为国内外矛盾,而且此次动乱中国己元气大伤,如果再次动乱中国有可能步印度后尘,曾国藩也对此很忧虑,见过洋人军队实力的曾国藩对此非常忌惮,

二是湘军方面并非铁板一块,曾左李三方各有自己算盘,而且此三方实力也都很强悍,人心不齐,各地方大员全是效忠清廷,并不会为了曾家拼命。

三是湘军不得人心,一系列烧杀抢掠并未取得东南民心,反而十分憎恨,称其曰曾剃头。

四地理位置不好,以南统北十分困难,清廷领土广大,从南往北打战线太长,从上海到云南全是前线,后方又是列强,腹背受敌,当年太平天国就是战略方向失策定都南京,导致太平天国就要打清军又要打列强,如果当年太平军入四川占陕西,形成西高态势,又不会受列强干扰,反而是清廷腹背受敌。


曾国藩还是眼光很独到的,一般稍微眼光短浅的,立马会起义称王称帝,到时候左李二人就算不与你为敌,也不会加入你,地方财政不支持,政务人员短缺,又受列强夹击,加上湘军多年争战兵无战心,且湘军不得人心,加上曾国藩年势己高,不出五年必败。


历史课代表张大同


实际上曾国藩是十分忠诚于清朝廷的,作为清廷位高权重的汉族大臣,曾的内心是感激清廷的重用的,在他的家书中,多次有表明自己的忠心。曾国藩在攻克天京后,权势极大,功高震主,清朝对其极不放心。咸丰帝曾在湘军攻克武汉时叹道:“去了半个洪秀全,来了一个曾国藩。”但曾国藩是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和历史知识,熟悉历代掌故,因而在击败太平天国后,一方面自裁湘军,一方面把家书刊行问世,借以表明自己忠心为清廷效命,绝无二心。



路在脚圷


我们说曾国藩一生中有很多次可以建立或者掌控住政权的机会。而又有两次机会是极其显而易见的。


第一次是咸丰帝驾崩以后,慈禧太后联系恭亲王奕欣发动了“辛酉政变”,打败了“顾命八大臣”,政变后建立起一个持续到清朝灭亡的政治制度:“垂帘听政”。开启了慈禧长达40多年对于中国实际上的统治。


满清朝廷发生如此大的变故的时候,正直曾国藩在长江流域对太平天国的西部重镇安庆发动进攻的时候。“安庆保卫战”对于太平天国来说是生死存亡的一战。而对于曾国藩来说打下安庆,确实自己军事跟政治生涯中一个不小的高峰,也是一次重大的人生十字路口。


在安庆战役胜利的庆功会上,曾国藩身边就有很多幕僚不断地对其进行“劝进”。比较著名的当属王闿运在宴会上赠与的对联:“王侯无种,帝王有真”(一说李次清送)。而后他又多次提出“纵横术”。建议联合“胡林翼”对抗清廷。

而此时也有很多人劝进曾国藩,暂缓攻打金陵(南京),而选择挥师北上,进京控制政权。表面上是纠正慈禧以及奕䜣所犯的错误,拒绝“垂帘听政”,实则是希望曾国藩可以控制住满清的政权。在这其中,很多资料显示,即便后期同样是满清重臣的左宗棠,也曾不遗余力的对曾国藩进行过游说。而弟弟曾国荃甚至有过带领军中将领,直接向曾国藩讨要“说法”的时候。


而另一次是曾国藩的湘军攻下太平天国首都金陵的时候。

咸丰帝在驾崩之前曾经表示过,如果有人剿灭太平天国,则赐封为“王爷”。为此曾国藩极力去影响李鸿章的淮军,确保自己的弟弟曾国荃可以拿下头功。而实际上,当太平天国告破的时候,湘军收到的嘉奖竟然只是曾国荃的一个一等侯爵,这与“王爷”头衔相差甚远。熟读历史的曾国藩自然明白“功高震主”的道理。而此时他面临的也是两个选择:“独立与裁军”。在很多人的不解声中,质疑声中,劝进声中,曾国藩选择了后者。当时可以说:军队比清军强,谋士比清王朝好,长江流域无船不挂“曾字旗”,那么究竟为何?


首先:曾国藩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儒家学者,也是地地道道的理学拥护者。在他的内心深处“忠与信”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他可以利用智慧选择避开朝廷内部的纷争,却无法抗拒自己内心中的信念。


其次: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在“太平天国”时期,中国整体的人口减少的数量可谓“四分之一”,即将近一亿多的人口锐减,老百姓民不聊生。而所受战争摧残最严重的就是长江流域,尤其是“安徽,江西,江苏,浙江”几省。左宗棠曾回忆,“太平天国”平定的十年后,江西管道的路边,依旧可以看到没有埋葬的白骨。而从,人性上来说,曾国藩再去发动战争,受苦的只能是老百姓。同时从军事上说,所在地的人口锐减,一定会影响兵源以及后勤补给。实在是风险太大。


再次:曾国藩一生熟读历史,而在中国历史上“自南向北”发动的战争,几乎可以用全部失败这样的话语来形容。即便是北洋时期的“北伐战争”,似乎也不得不感谢张学良吧?曾国藩不可能不去思考。


另外:当年左宗棠虽然是“劝进派”,而此时已经被清朝所笼络,陈兵浙江。同时,当初被曾国藩提携的“小弟”沈葆桢,在上位后就跟“大哥”曾国藩因为军费闹翻,也率领手下在江西蛰伏。从军事上看,不排除曾国藩宣布独立,二人直接从背后“插刀”的可能性。


最后:很多人的劝进都难免引用“陈桥兵变”。而熟读历史的曾国藩自然知道,“陈桥兵变”真正的受益者也许并不是赵匡胤,江山的真正的持有者却是赵匡胤的弟弟,以及赵匡胤弟弟的后人们。赵匡胤的子孙却受到了很多困苦。而曾国藩自己弟弟曾国荃的过分积极,让曾国藩不得不去谨慎对待。毕竟自己的两个儿子相比曾国荃,确实差的不只是一点。


那么,要么成为千古的一位“反贼”,要么成为历史上“功成身退”的范例。曾国藩选择了后者。我们无法去评价对错,但我想这确实是一个令人尊敬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