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攻下南京後,為什麼沒有北伐消滅腐敗無能的朝廷?

遊隼311240


  • 晚清時期,由於清政府腐敗無能,國家內憂外患。洪秀全在廣西桂平金田村組織起事,成立太平軍。其實力已日漸壯大,席捲大半個中國。清廷的八旗軍要已腐敗不堪,無法與之對抗。曾國藩奉命鎮壓叛匪,帶領湘軍剿滅了太平軍。當然的湘軍實力已是非常強大了。
  • 那麼,自己手裡掌握著兵權,為何還要繼續效忠腐敗的清廷。

一,曾國藩的湘軍實力最強,但同時還有李鴻章的淮軍和左宗棠的楚軍等地方實力派,清廷中僧格林沁等滿洲貴族也具備相當的軍事實力,掌權的慈禧太后政治手腕狠辣嫻熟,都是難對付的角色。一旦曾國藩反清,很可能成為他們共同對抗的目前,槍打出頭鳥,僅僅依靠湘軍的力量是難以壓制這些勢力的。

二,從小深受儒家教育影響,,主張凡事要勤儉廉勞,不可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一心只為百姓著想。當時的國家內憂外患,西方列強不停侵犯。國家已苦不堪言,人們置於水深火熱之中。即使打敗清政府,坐上了皇帝寶座,曾國藩所接手的江山早已殘破不堪,更何況還要面對列強的侵擾。

所以,曾國藩是明智的,其一生對清王朝的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受傷的左手


曾國藩之所以沒有能夠敢於動反叛清王朝的心思,最主要考慮還是出於以下四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攻克金陵之後,曾國藩及其兄弟曾國荃直接掌握的湘軍陸軍和水師兵力雖然已經高達十多萬人,但清廷已經在湘軍分佈的皖、贛、江、浙等省周邊部下了重兵。左宗棠的楚軍、李鴻章的淮軍、增格林沁的蒙古騎兵皆是虎視眈眈、枕戈待旦。這些人素來與曾氏兄弟貌合神離,要單獨依靠湘軍面對這些晚清名臣將的軍隊還是有點力不從心。

湘軍首領:曾國藩


湘軍將領:曾國荃


楚軍首領:左宗棠


淮軍首領:李鴻章


蒙古將領:增格林沁


再者,在剿滅太平天國的過程中,湘軍可謂是聲名狼藉。尤其在攻克金陵的過程中,湘軍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在江南百姓的心目中已經留下了極壞的印象。沒有廣大百姓的擁護,沒有穩定的後方是難以奪取天下的。

第三,涉及軍心士氣。湘軍各級將領在與太平軍作戰的過程中擄掠了大批財物。這些將領許多都是小富即安的農民出身,賣命打仗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能夠榮華富貴、衣錦還鄉。許多人在獲得了一定的職位和財富以後已經逐漸失去了繼續戰鬥的決心和勇氣。老婆、孩子、熱炕頭成了他們下半生的追求。

最後,就是政治理念的問題,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曾國藩給廣大湘軍官兵一直以來灌輸的就是“誅滅醜類、盡忠王事”。這是他一直以來賴以吸引人才的口號。尤其是對於廣大的讀書人,不尊孔孟的太平天國儼然成了顛覆禮制的洪水猛獸。唯有誅滅他們,保護清王朝才能維護孔孟禮制,知識分子士大夫才有出頭之日。包括曾國藩本人在內的中國傳統知識分子,都是這種禮制的堅定捍衛者和受益者。要推翻自己和所有下屬一直以來的信仰不僅會人心盡失,顯然也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子夜羌笛


老規矩,先說結論——曾國藩一定想過造反做皇帝,我分析以下四個方面是曾國藩沒有造反的主要原因!

一是外國列強壓迫,中國主要為國內外矛盾,而且此次動亂中國己元氣大傷,如果再次動亂中國有可能步印度後塵,曾國藩也對此很憂慮,見過洋人軍隊實力的曾國藩對此非常忌憚,

二是湘軍方面並非鐵板一塊,曾左李三方各有自己算盤,而且此三方實力也都很強悍,人心不齊,各地方大員全是效忠清廷,並不會為了曾家拼命。

三是湘軍不得人心,一系列燒殺搶掠並未取得東南民心,反而十分憎恨,稱其曰曾剃頭。

四地理位置不好,以南統北十分困難,清廷領土廣大,從南往北打戰線太長,從上海到雲南全是前線,後方又是列強,腹背受敵,當年太平天國就是戰略方向失策定都南京,導致太平天國就要打清軍又要打列強,如果當年太平軍入四川佔陝西,形成西高態勢,又不會受列強幹擾,反而是清廷腹背受敵。


曾國藩還是眼光很獨到的,一般稍微眼光短淺的,立馬會起義稱王稱帝,到時候左李二人就算不與你為敵,也不會加入你,地方財政不支持,政務人員短缺,又受列強夾擊,加上湘軍多年爭戰兵無戰心,且湘軍不得人心,加上曾國藩年勢己高,不出五年必敗。


歷史課代表張大同


實際上曾國藩是十分忠誠於清朝廷的,作為清廷位高權重的漢族大臣,曾的內心是感激清廷的重用的,在他的家書中,多次有表明自己的忠心。曾國藩在攻克天京後,權勢極大,功高震主,清朝對其極不放心。咸豐帝曾在湘軍攻克武漢時嘆道:“去了半個洪秀全,來了一個曾國藩。”但曾國藩是具有豐富的政治經驗和歷史知識,熟悉歷代掌故,因而在擊敗太平天國後,一方面自裁湘軍,一方面把家書刊行問世,藉以表明自己忠心為清廷效命,絕無二心。



路在腳圷


我們說曾國藩一生中有很多次可以建立或者掌控住政權的機會。而又有兩次機會是極其顯而易見的。


第一次是咸豐帝駕崩以後,慈禧太后聯繫恭親王奕欣發動了“辛酉政變”,打敗了“顧命八大臣”,政變後建立起一個持續到清朝滅亡的政治制度:“垂簾聽政”。開啟了慈禧長達40多年對於中國實際上的統治。


滿清朝廷發生如此大的變故的時候,正直曾國藩在長江流域對太平天國的西部重鎮安慶發動進攻的時候。“安慶保衛戰”對於太平天國來說是生死存亡的一戰。而對於曾國藩來說打下安慶,確實自己軍事跟政治生涯中一個不小的高峰,也是一次重大的人生十字路口。


在安慶戰役勝利的慶功會上,曾國藩身邊就有很多幕僚不斷地對其進行“勸進”。比較著名的當屬王闓運在宴會上贈與的對聯:“王侯無種,帝王有真”(一說李次清送)。而後他又多次提出“縱橫術”。建議聯合“胡林翼”對抗清廷。

而此時也有很多人勸進曾國藩,暫緩攻打金陵(南京),而選擇揮師北上,進京控制政權。表面上是糾正慈禧以及奕訢所犯的錯誤,拒絕“垂簾聽政”,實則是希望曾國藩可以控制住滿清的政權。在這其中,很多資料顯示,即便後期同樣是滿清重臣的左宗棠,也曾不遺餘力的對曾國藩進行過遊說。而弟弟曾國荃甚至有過帶領軍中將領,直接向曾國藩討要“說法”的時候。


而另一次是曾國藩的湘軍攻下太平天國首都金陵的時候。

咸豐帝在駕崩之前曾經表示過,如果有人剿滅太平天國,則賜封為“王爺”。為此曾國藩極力去影響李鴻章的淮軍,確保自己的弟弟曾國荃可以拿下頭功。而實際上,當太平天國告破的時候,湘軍收到的嘉獎竟然只是曾國荃的一個一等侯爵,這與“王爺”頭銜相差甚遠。熟讀歷史的曾國藩自然明白“功高震主”的道理。而此時他面臨的也是兩個選擇:“獨立與裁軍”。在很多人的不解聲中,質疑聲中,勸進聲中,曾國藩選擇了後者。當時可以說:軍隊比清軍強,謀士比清王朝好,長江流域無船不掛“曾字旗”,那麼究竟為何?


首先:曾國藩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儒家學者,也是地地道道的理學擁護者。在他的內心深處“忠與信”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他可以利用智慧選擇避開朝廷內部的紛爭,卻無法抗拒自己內心中的信念。


其次: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在“太平天國”時期,中國整體的人口減少的數量可謂“四分之一”,即將近一億多的人口銳減,老百姓民不聊生。而所受戰爭摧殘最嚴重的就是長江流域,尤其是“安徽,江西,江蘇,浙江”幾省。左宗棠曾回憶,“太平天國”平定的十年後,江西管道的路邊,依舊可以看到沒有埋葬的白骨。而從,人性上來說,曾國藩再去發動戰爭,受苦的只能是老百姓。同時從軍事上說,所在地的人口銳減,一定會影響兵源以及後勤補給。實在是風險太大。


再次:曾國藩一生熟讀歷史,而在中國歷史上“自南向北”發動的戰爭,幾乎可以用全部失敗這樣的話語來形容。即便是北洋時期的“北伐戰爭”,似乎也不得不感謝張學良吧?曾國藩不可能不去思考。


另外:當年左宗棠雖然是“勸進派”,而此時已經被清朝所籠絡,陳兵浙江。同時,當初被曾國藩提攜的“小弟”沈葆楨,在上位後就跟“大哥”曾國藩因為軍費鬧翻,也率領手下在江西蟄伏。從軍事上看,不排除曾國藩宣佈獨立,二人直接從背後“插刀”的可能性。


最後:很多人的勸進都難免引用“陳橋兵變”。而熟讀歷史的曾國藩自然知道,“陳橋兵變”真正的受益者也許並不是趙匡胤,江山的真正的持有者卻是趙匡胤的弟弟,以及趙匡胤弟弟的後人們。趙匡胤的子孫卻受到了很多困苦。而曾國藩自己弟弟曾國荃的過分積極,讓曾國藩不得不去謹慎對待。畢竟自己的兩個兒子相比曾國荃,確實差的不只是一點。


那麼,要麼成為千古的一位“反賊”,要麼成為歷史上“功成身退”的範例。曾國藩選擇了後者。我們無法去評價對錯,但我想這確實是一個令人尊敬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