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孙中山之子孙科?

柯是我


野心不小,能力不足,就是一个蛇吞象。


其实说到孙科,很多人第一想法是比较懵。他是谁?怎么有点熟悉。如果说孙中山之子,才会突然醒悟过来。哦,原来是国父的儿子。除非是喜欢民国史的人,否则对他的了解都比较少。

▲孙科(左一)卢信(右一)孙中山(中)

孙科是孙中山先生原配卢慕贞的孩子,也是孙中山先生唯一的儿子。他出生在1891年10月份,因为当时父亲正在四处闹革命,他和母亲也被清政府通缉。因此在他刚刚四岁的时候,就跟随母亲前往美国居住。

那个时候的孙中山在忙于革命,甚至是连革命的钱都是靠着张静江,也没有钱去额外的照顾母子两人。所以母子两人的生活并不怎么好过,但是作为革命领导人的孩子,还是不停的有人来接济他们。

所以在孙科的童年生活上面,孙中山一直感觉有所亏欠,这也影响到了后面他对孙科的很多决定。但再穷不能穷教育,孙中山对其教育一直是远程“遥控”。经常写书信去鼓励他,给他寄去各种中外名著。

背着革命伟人之子的光环,孙科倒是没有丢了孙中山先生的脸,顺利的从哥伦比亚大学硕士毕业。受西方的影响,稍长之后越来越支持父亲的活动,在求学期间就在檀香山加入中国同盟会。


▲青年孙科(右一)

在国内形势稍微好转之后,孙科于1917年返回中国。虽然有着父亲这座大山靠着,但是也不可能上来就给他一个什么重要职位,就这样先在父亲身边“学习”了两三年时间。孙科倒是没有他表面上看上去这么老实,几年时间就开始“拉帮结派”。

比如在广州首任市长上面,他就是下足了功夫。不知道他用了什么手段,让廖仲恺、胡汉民极力推荐他到这个职位。其实孙中山一开始有点避嫌的想法,而且对于孙科能力也比较了解,并不想让他做。但是孙科搬出了生母卢慕贞,如果不给他坐,他就叫着母亲来找宋庆龄闹,孙中山也只好将就同意。

那一年是1921年,孙科也正式的走上了政治生涯。但是也从这一个事件上,孙中山看出了孙科的本质。所以在继承人的考虑问题上面,他并没有太多想过孙科的可能性。但是对于这一点,孙科并没有认识到父亲的想法,也埋下了后来的职位之争。

随着孙科从政时间的加长,其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最严重的有两点。其一是野心太大但能力不足,其二是政治立场不坚定不断改口。 孙中山曾经有段时间重病修养,在张静江的安排下,蒋介石前来侍奉孙中山,趁机取得了孙中山的信任。自从孙中山去世后,当时以廖仲恺,汪精卫,胡汉民三人最为势大,也是最有可能获得“皇位”的人。


▲独子孙科、长孙孙治平、宋庆龄

但是很快事情出了意外,廖仲恺被暗杀,胡汉民深陷其中,最大的花环似乎是落在了汪精卫身上。可惜汪精卫也和孙科一样,政治立场不是很鉴定,所以做起事来,骨子里面并没有蒋介石狠辣。面对蒋介石的渐渐起势,孙科开始有点不服。

要知道蒋介石也只不过是比孙科大四岁,孙科作为孙中山唯一的儿子。要是汪精卫、胡汉民这样的元老,比他大了十岁左右,还可以稍微忍下。凭什么只比自己大四岁,就可以夺了我的位置,所以他选择跟汪精卫一起与蒋介石对着干。

蒋介石在1931年软禁胡汉民,再加上后来的“庐山刺蒋”事件,造成国民党内部反对蒋的声音越来越多。蒋介石在迫于形势之下释放了胡汉民,又在孙科、汪精卫等人的排挤下宣布“下野”。

孙科与汪精卫等人在1931年5月,在广州成广州国民政府,与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相对抗。但是因为根基太过薄弱,绝大部分的资金都被蒋介石把控。由于广州国民政府财务太过困难,孙科上任一个月便辞职。

▲广州国民政府



孙科看与蒋介石对抗无望,于是开始转向向其靠拢。他在1932年出任立法院长,开始鼓吹立宪制度。但是蒋介石叫的是独裁,因此他的建议被蒋介石冷对待。在着几年里面,孙科过的并不好,虽然官职挺咋呼人的,但是也仅仅是听上去。

早年孙中山一直致力于国共合作,并且积极同苏联进行联系。蒋介石代表孙中山前去与苏联谈判,结果遭遇冷对待闹得很不愉快。抗日战争爆发,为了革命还是得拉着找人家。而为了不至于太尴尬,就让孙科作为代表前去谈判。

对于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苏联方面本来也没有多大的异议。再加上还是孙中山的儿子,一直很给他面子。孙科多次前往苏联,都获得了斯大林的接见。并且还从他那里获得了部分的武器资助,倒是没有多下不来台。

▲孙科

对于苏联给予的帮助,孙科似乎看到了另一条路。他试图联合苏联遏制蒋介石,可惜最后未能如愿。在这里要额外插一句其对共的态度,从他早年联合汪精卫清共的行动来看。与他父亲早年致力的国共合作,完全是背道而驰。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孙科又跟着蒋介石去攻打解放区。到了解放战争的后期,李宗仁联合白崇禧逼迫蒋介石下野。孙科就是在这样的局势下,选择了与蒋介石合作。他借助蒋介石在背后的支持,开始与李宗仁竞选国民党政府副总统。

这是在1948年的副总统竞选当中,按照道理说本来是稳操胜券。但是在最后的关键时刻,《救国日报》披露了一则关于孙科二夫人蓝妮的丑闻——孙科借权利之便曾经为蓝妮开脱罪责,造成其在大选中受到影响。结果经过四轮选举,李宗仁获得最后胜利。

▲孙科、蓝妮(左一二)

然而在1948年年底,国内形势对于国民党来说急转下降。白崇禧,李宗仁等桂系军阀趁机逼宫,孙科趁乱插入一脚,使得蒋介石被迫下野。外部只知桂系军阀的努力,殊不知也有孙科也是费了好大力气。

蒋介石下野之后,孙科就开始谋划其所谓的“光荣的和平”。其实是孙科,李宗仁,蒋介石三人围绕建立什么样的和平,展开的一场较量。孙科的想法是维持国民党统治,作为他的主要任务。

桂系军阀主要是联合共一致对蒋,防止他东山再起。另一方面是依靠长江天险,以达到长江为界,南北分治的目的。如果达不到只能退而求其次,进行谈判建立联合政府。

而蒋介石则是想趁李宗仁谈判的机会,准备战略转移,并且准备在李宗仁势弱的时候东山再起。他以50万兵力布置于壶口,阻止我们渡江,同时控制南京,威胁李宗仁。即使都达不成也可以战略性撤退,形成以台湾为中心,使李分治目的破产。

▲李宗仁与蒋介石

这个时候的孙科要啥没啥,所以相对来说没有任何话语权。就算是谈判,也轮不到他来讲话。然而他也不想让别人好过,为此他联合蒋介石破李宗仁合谈而划江治理的计划。中间还将常散布各种不利于李宗仁的言论,拒绝回到南京。

但是他和蒋介石的合作也是与虎谋皮,在蒋介石和李宗仁的双方压力下,孙科被迫在1949年3月8日辞去了行政院院长的职位,其所谓“光荣的和平”也不了了之。

当看到回天无望之后,他选择带着家人辗转香港、法国等地。他在国内和父亲一样从来不敛私财,最后还是卖了多处房子才定居到美国。也造成后来生活窘迫,戏称其住宅是“火柴盒式房子”。与夫人孩子挤在小房子里面十几年时间,连卫生都是家人轮流打扫。

他于1952年在美国做了一次全身检查,结果患有十二指肠溃疡及高血压、失眠等病,为了看病生活更是入不敷出。到了晚年接受采访的时候,开始奉承蒋介石。在蒋介石的允许下,他才得以回到台湾,生活稍微少好一点。



▲孙科

1973年孙科病逝,蒋介石念在是孙中山独子的情况下,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且致辞道:“革命元勋,器量恢宏,才识远大”。可是在早年的日记里面,却是这样描述他:“孙科之性行卑劣贪婪,寡廉鲜耻,令人痛心疾首。以总理如此伟大之人格,而生有如此不肖之子,殊所不 解。”


史之策




评价孙科,应该有多个视角。

用胡汉民的话说就是: “因为他是孙中山先生之子,所以有革命脾气;因为他在国外长大,所以有洋人脾气;因为他是独子,所以有少爷脾气。他有时只发一种脾气,有时两种同发,有时三种一起发。”

再来看蒋介石对孙科的看法:孙科之性行卑劣贪婪,寡廉鲜耻,令人痛心疾首。以总理如此伟大之人格,而生有如此不肖之子,殊所不 解。”简直就是阿斗,总理的不肖子孙,总在关键时候误党误国。



当然孙科作为一个从小在国外长大的人,对国内的政治局势不太了解,一生独以喜欢读书为人熟知::“孙科能在大洋彼岸一旖旎小镇以读书为乐,实属国民党政要显贵中的凤毛麟角。说这是有惠于其父孙中山好读书的遗传个性,恐怕还不如说是受益于孙中山早岁对他循循善诱,力促其勤学苦读的一片苦心,更为准确得当。”



作为孙中山的长子,孙中山对他一直是比较器重,为他选择哥伦比亚大学法学,一直攻取到博士学位。在长期的斗争过程中,孙科一直陪在孙中山身边担任秘书一职,方便随时培养提携他,让他认识一下周边的大人物。

1921年起,孙科更是独立办事,担任广州市第一任市长。

上边曾写过蒋介石对孙科的看法,评价如此之低,都是因为孙科长期与蒋介石关系不合所致。


1931年孙科担任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长,看到孙中山的嫡系胡汉民被蒋介石囚禁,就马上辞职,和汪精卫等人一起在广州成立了中华民国南京政府。

孙科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指责蒋介石为“专制魔王”、“怙恶不悛的反革命”、“最鲜明的反革命东西”、“过街老鼠”,号召全国人民“急扑杀之”。

各省军阀纷纷响应,最终蒋介石不得不通电下野。

在新成立的政府中,孙科担任内阁总理,但刚过了两个月,孙科就发现管理一个政府实在是太困难了,才发现蒋介石的不容易。

1932年元旦刚过,孙科实在受不了了,只能亲自请蒋介石出山。在以蒋介石为首的政府中,反对蒋介石的人推举孙科为行政院长,但蒋介石一心想把孙科赶出局,指示宋子文辞职,把国库的现金基本提光。这样一来孙科的行政院长就不好当了,只有辞职。



1945年,被蒋介石压制多年的孙科,认为当前的中国的局势要以稳定为主,对领国苏联要求和,对中共以压制为主,以军事为辅。这些建议被蒋介石认为“诬蔑政府,与中共合作,以俄人为后盾,意图夺取国府主席”。

孙科负气出走上海,再不愿回重庆。当时全国哗然,纷纷宣扬国民党内部大佬不团结,内部争权夺利严重。

蒋介石为了争取更多的党内支持,派出自己的秘书吴铁城去接孙科回重庆,但孙科表示坚决不回。

这时吴铁城用计把孙科骗回了重庆,本来是说孙科可以坐飞机到处去,孙科上了飞机,飞机却改变了航向,去了重庆。

但到了重庆的孙科,却对蒋介石不理不踩,蒋介石就直接把孙科挂在那个地方,同样不理不踩。



解放战争快要结束时,孙科先去了香港,后来想去台湾,却被蒋介石制止。不好在明面上反对他来台湾,于是就指示保密局毛人凤去办这件事。

于是在香港就出现一个女子出面告发孙科与他有关系,要求孙科出钱。这场官司打了很久,最终孙科虽然胜出,却导致他在香港滞留太久。如果去台湾的话,台湾新组建的政府中已没有他的位置。

孙科没有办法,只好去了美国。孙科纵有万般不是,但有一点,就是这个人不贪,因此身上也没有什么钱。

到了美国后,孙科一家生活一直很清贫。和陈立夫陈果夫兄弟差不多,陈家兄弟为国民党整党不力背锅后,也来到了美国,以养鸡为生。

一直到了1962年,孙科不得不向蒋介石低头,公开表示蒋介石是国民党的英明领导,希望到台湾去看看,尽一点绵薄之力。蒋介石看到后,为了团结孙中山的嫡系老派人才,同意孙科来台湾。

1965年10月29日,孙科飞到台湾,在台北松山机场受到了蒋经国及2000余人的热烈欢迎。第二天孙科亲自到高雄蒋介石的官邸拜谒。宾主双方共同回顾了多年以来在国父孙中山的旗帜共同的革命经历,对当前的台湾国际局势交流了看法,并展望了未来的美好前景和合作空间。

1966年,孙科出任“考试院”院长,得以再列“党国”要人之列。1973年8月26日,孙科因病去世,蒋介石深为悲恸,特颁治丧令,称孙科为“革命元勋,器量恢宏,才识远大,力行三民主义,学术造诣渊深”。

大概是死人不会说话的原因,也许是为了给孙中山面子,在孙科死后,蒋介石终于给孙科了高度评价,与蒋介石日记 中记录的截然不同。


新知传习阁


孙科身上最大的闪光点并不是他做出了多么令人记忆深刻的事情,他被人们所铭记的缘故大多数是因为他的父亲孙中山,孙中山对孙科是寄予着厚望的,所以在后来一直将他带在身边,想把他培养成接替自己大业的人。



但是孙中山因为却发现孙科根本没有能力支撑起自己创下的大业,所以他的希望最后只能不了了之,在孙中山死后,国民党的大权才被黑马一般杀出的蒋介石夺走了。

我们都知道孙中山的妻子是大名鼎鼎的宋庆龄,但是孙科和宋庆龄是没有太大关系的。


孙科的母亲是孙中山的原配妻子,因为孙中山一直致力于推翻清朝的统治,所以孙科在四岁的时候就和母亲一起遭受到了清政府的通缉,不得已之下被母亲带着流亡到了美国旧金山,最后在美国成长了起来。

当宋庆龄和孙中山结婚的时候,孙科的年龄实际上和宋庆龄是差不了多少。

孙科和蒋介石一直以来的恩怨

孙科早年就跟随他的父亲为各种起义奔波了很长一段时间,原本以他的关系地位还有资历,他是很有可能继承孙中山大位的。

但是怎奈能力不够,根本无法和蒋介石、汪精卫等人相争,所以最终只能靠孙中山给他留下的余荫坐上了不尴不尬的地位。

而在蒋介石和汪精卫、胡汉民争夺国民党大权的过程中,孙科对蒋介石是非常不服气的。


因为在他的眼里蒋介石只是一个靠权谋上位的投机者,与汪精卫、胡汉民这些同盟会的元老还有自己是有着很大差距的,所以他一直帮着汪精卫、胡汉民等人针对蒋介石。

不过蒋介石一直没有把孙科放在眼里,因为他知道孙科究竟有几斤几两,以孙科的能力是根本无法威胁到他地位的,所以他一直将攻击目标放在了汪精卫和胡汉民等人身上。

(汪精卫)

在蒋介石获得大位之后,也没有针对孙科,反而因为顾及到孙科的身份,给他安排了一些非常高的行政工作,让他先后担任了立法院的院长和不同部门的部长,让他担任了一些权力不是很高的闲职。

孙科在抗日战争中有着不小的贡献

当然孙科虽然能力有限,但是他父亲孙中山庞大的光环却是他最大的政治资本,在孙中山死后多年的时间里,仍然有着强盛的光芒笼罩在孙科身上,靠着这些光芒,在抗日战争时期孙科才能为国家做出一定的贡献。

因为早年的事情,所以蒋介石和苏联是有着决裂关系的,但是在抗日战争爆发时期,苏联这只潜伏在中国北方的庞大巨兽却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战局有着重要的影响。


所以蒋介石一直极力地想修复和苏联之间的关系,以寻求得到苏联人的武器援助。

不过蒋介石知道以自己早年做出的事情是没有任何缓和余地的,所以他就将孙科派到了苏联,想通过孙中山的影响力寻求战争援助。

孙中山曾经和苏联的交流过程中给苏联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苏联人对他有着很大的好感,所以在爱屋及乌下,他们给了孙科很大的面子。

在孙科前往苏联的两次过程中,他都受到了斯大林的接见,在斯大林的决定下,分别给中国援助了两笔程度不同的武器物资,从这方面来说,孙科对于国家是有着一定贡献的。

孙科性格上的跋扈最后逼死了戴季陶

不过孙科的身上毕竟笼罩着太大的光环,所以他难免是会生出一些傲气的,在蒋介石准备败退台湾前,孙科就和当时南下逃到广州的戴季陶发生了冲突。

当时很多人都在逃亡,就连蒋介石曾经最好的朋友戴季陶也不例外,但是因为戴季陶和蒋介石的感情发生了破裂,所以他没有第一时间跟蒋介石同行前往台湾,他当时是准备南下广州前往香港的。


(戴季陶)

戴季陶跑到广州的时候,住进了一家档次还算不错的宾馆,但是正准备逃亡的孙科也看中了戴季陶住下的房间,所以就不管三七二十一,让自己的手下人强行将戴季陶的行李从房间中搬了出来,完全不给戴季陶这个地位不亚于他的大人物丝毫面子。

然后在孙科的羞辱下,戴季陶因为早年患上精神病而一直服用安眠药的缘故,在当天晚上因为气愤不过服用的安眠药剂量有些大了,所以就这样被孙科间接逼死在了广州。


从这件事情我们可以看出孙科脾气上的张扬跋扈,正因为他的张扬,所以一度和蒋介石闹得很不愉快,在蒋介石前往台湾的时候他做出了和戴季陶一样的选择。

他转道香港前往了美国,在美国住了十几年后才因为穷困不堪选择了多蒋介石妥协,这才在后来前往了台湾,并在台湾度过了晚年。

所以说这就是孙科的一生,我觉得在孙科的身上是谈不上犬子这个词的,因为以他的人生事迹来说,他并不至于是一个败家的权贵后代,他的能力是有一些的,但总的来说能力又不是特别的强,这才会在有着那么大政治影响力的情况下,一直做着一些闲职,不过也因为他地位背景太过于崇高的原因,导致他培养出了有些过于跋扈的性格,从这方面来说,在孙科的身上同样没有避免一些权势二代的不良现象。


孤客生


孙科,又叫孙连生,是国父孙中山唯一的儿子。孙中山建立了中华民国,彻底终结了两千年封建帝制,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都说虎父无犬子,而孙科又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生呢?

一、饱读诗书的青少年

孙科自幼随祖母移居美国夏威夷的檀香山,并在檀香山读中学时,虽然孙中山先生毕生在为革命劳碌奔波,但对于自己唯一的儿子,他不仅充当着一个父亲的角色,更是儿子孙科的人生与革命导师的角色。

孙中山经常与儿子通信,勉励他要多读书,并且经常给他寄各种书籍,有中国的线装书,英文名著等。孙科亦不负所望,学习成绩优异,他檀香山中学毕业后,又获得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文学士,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哥伦比亚大学荣誉法学博士。

二、仕途波折的青壮年

孙科喜欢读书,而且他的文笔也非常不错。1907年,刚刚才16岁的孙科就在檀香山加入了同盟会,并且担任《自由新报》、《大声周刊》的编辑,这让孙中山感到欣慰。

十年后孙科学成回国,在广州担任大元帅府秘书。在随后的三年时间里,孙科又担任非常国会参议院秘书兼广州时报编辑。在这期间,他撰写了《都市规划论》、《广告心理学概论》两书,并且积极从事译述的工作,得到父亲的好评。

可是在革命问题上,孙中山从来没有对孙科给予特别的照顾,对于廖仲恺的举荐还有过阻扰,后来在胡汉民的劝说下才于1921年同意孙科任广州市首任市长。

从此,孙科正式开始了仕途生涯,他随后又两次出任广州市市长。又曾任考试院、行政院、立法院三院院长。这在中华民国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然而,孙科的政治立场却摇摆不定。1931年,孙科联合汪精卫成立广州国民政府与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对抗,但是由于财政危机上台不到一个月就辞职了。1932年,孙科改任立法院院长,鼓响实行立宪制度,但遭蒋介石的冷遇。在随后的很长时间内,他仍坚持自己的理想。

但是到了1946年下半年,随着国内政治环境的急剧变化,孙科却改变了自己原来的立场,停止革新宣传,转而支持蒋介石的政策。

1947年孙科官至国民政府副主席,并与李宗仁竞选副总统,可惜的是最终落选了。在此期间,孙科再度出任行政院院长,由于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孙科以寻求“光荣的和平”为思想方针,与桂系李宗仁、白崇禧逼蒋介石下野,当蒋介石有意“引退”时,孙科却采取了观望的态度,最终蒋介石在多方压力下于1949年1月21日宣布“引退”。

随后,孙科与桂系围绕什么样的“和平”展开较量,由于各怀私心,加上桂系的攻击和蒋介石的反对,孙科孤掌难鸣,于同年3月8日辞职,终结了仕途生涯。

三、清贫淡泊的老年

孙科是一个清官,他久居高位却两袖清风,以至于连出国的盘缠都要卖了房子才能凑足。

他辞职后,于1951年到了法国,后来又到了美国,因为身体健康问题,夫妻俩便与次子同住在美国。

在美国生活的十多年里,他们没有任何固定的收入,仅依靠儿女接济小额款项,省吃俭用,一切自己动手,自己种菜,自己烹饪洒扫,生活异常清苦。但是,孙科却能甘于淡泊,以读书为乐,精神生活富足。

到了1965年,孙科却应蒋介石之约由美国回到台湾,任中华民国总统府高级咨议、考试院院长,1967年出任东吴大学董事长。1973年因心脏病病逝于台北,终年82岁。

纵观孙科的一生,他虽贵为名人之后,却没有非常突出的政绩,也缺少父亲的雄图大略,但他不是纨绔子弟、公子哥一类的人物,也不是平庸无能、依靠父亲名声混日子的人。

他有自己的政治抱负,也提出过立宪的政治主张,并大力抨击蒋介石的独裁,但是他始终没有形成一个能对决策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政治势力,而且经常采取妥协的态度与蒋介石合作,这是因为受到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他所处的地位所制约,最重要的是他本身的性格造成的。

孙科没有坚定的意志,性格有些忧柔寡断,以至于做事一波三折前后矛盾。

普天之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儿女能成为人中龙凤,孙中山也一样,他以自身修养、生活素养做引导和表率,希望儿子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孙科遗传了父亲好读书的个性,却没有遗传父亲的经天纬地之材。

世上的英雄毕竟只是少数,大多数人都只是一个平凡人,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摆脱平庸的生活。因此,对于孙科我们应该以一颗平常心看待。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经典台词“不是国军无能,而是共军太狡”,

民国时期的政坛群星璀璨,与孙科同台竞技的有张作霖、蒋介石、汪精卫、胡汉民、廖仲恺、李宗仁、白崇禧,孙科的能力虽然很优秀,但是与其他人比起来,还是差了点意思。

因为孙中山革命家的身份,孙科4岁时就跟随母亲逃难到檀香山,虽然居无定所,但是他母亲知道教育的重要性,在逃难的路上也让他背诵三字经和千字文等启蒙教材,所以孙科的国学基础非常好,后来到美国接受高等教育,获得了加州大学的文学学位,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研究生,这样一份履历放在今天,也是非常优秀的别人家孩子。

孙科也不像我们印象中那样碌碌无为,在孙中山的历次革命运动中,孙科都坐镇大后方,为革命筹集军饷,是萧何一样的人物。众所周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工作虽然不像攻城略那样轰轰烈烈,作用只大不小。

抗战时,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对外的态度各有不同,有的亲日,有的亲英美,有的亲苏联,孙科就是亲苏联的代表人物。担任立法院长期间,与苏联签订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获得了苏联大量援助(条约签订不久,苏联就组建了志愿航空队),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国民党退到台湾后,孙科辞去了行政院长的职务,定居美国,躲过了台湾政局的清算,政治洞察力算是很敏锐了。晚年等到局势稳定之后到台湾担任考试院长一职,安享晚年。


桂西散人


关于孙科留给我们最深的印象是“国父”孙中山先生的儿子,因为他的父亲孙中山先生光芒太过耀眼,和孙中山先生相比,孙科就显得没有那么杰出了。我对孙科的评价是“有大略无雄才,可守成无进取”,在民国那个乱世孙科能有这样的评价已经算是可以的了。

孙科先生是国民党内部第一个提出“结束党治,实行宪政”的人,抗战后期他呼吁实行多党制的民主政治,他又长期希望中国能够实行英美民主制度,这是他“大略”的一面,他能够看到中国的未来是离不开民主的,也看到了蒋介石的“独裁统治”注定是不能长久的。

然而孙科之才配不上他的大略,他无论是政治才能,经济才能在国民党内部远远都算不上杰出,所以在民国时期孙科一直排在蒋介石后面。蒋介石第一次下野以后,孙科主持行政院工作也完全力不从心,不能服众,这是他“无雄才”的一面。


孙科在国府一直担任重要职务,1932年担任立法院长,1945年进入国民党中常委,1947年担任国民政府副主席,1949年担任行政院长,可以说他的排名在国民党一直都是靠前的。他在自己担任各个职务期间都是“在其位谋其政”,无功无过,这是他能守成的原因。至于说他不能进取就是和他“无雄才”一样,让他主持全面大局则就显得左支右绌了。

最后有一点想要说的是孙科生逢民国,他作为国父孙中山先生之子是他的幸也是他的不幸。他的“幸”在于孙中山儿子的身份使他出生就注定与其他人不同,也让他身居高位。但这个身份也让他惹得了无数人的嫉恨,在波诡云谲的民国政府他能活下来其实本身已经不是一件易事,这就是他的“不幸”,所以很多人觉得他的力不从心可能就是他的守拙之举。


不知道各位对孙科先生是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哦。我是头条作者一树梅花一放翁,希望大家点个赞关注一下,谢谢各位啦!


一树梅花一放翁


在中国历史上,很难找到几个国家一把手的历史权势,以及在历史转折处的重要性能超过孙中山的,辛亥革命一手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真正的变天的开始,历史要记得一个人,那肯定是辛亥革命的一把手孙中山了。孙中山一手建立了国民党,他的三民主义的主张,这些功绩哪个拿出来都是响当当的。


虎父犬子,比阿斗强,生活在孙中山阴影下的孙科,没有那份统帅才能却要背负统帅的期望

孙中山和宋庆龄的婚姻,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桩重要的婚姻,但孙中山还有一个原配夫人,就像鲁迅,胡适那样都有一个“包办婚姻”性质的原配婚姻,孙中山和原配夫人生了一儿两女,儿子就是孙科。孙科比宋庆龄还要大两岁。

单就太子爷的声明,孙科就可以吃一辈子,只是孙科一生下来最大的声名还是太子爷。虽然在国民党内也做过内阁总理,行政院院长,立法院院长等职务,但似乎这些职务都没有实权,孙科也没有带领国民党的能力。

蒋介石称孙科为“总理的不肖子孙”,但太子爷的身份让老蒋还是拿孙科没有办法

蒋介石对孙科的评价一直不咋地,表面上蒋介石还是要与孙科维持着看似相安无事的关系,但在蒋介石的日记里能明显看到老蒋对孙科的不满:

“把孙科叫来,大骂,骂得他低头,哑口无言。”
“孙科之性行卑劣贪婪,寡廉鲜耻,令人痛心疾首。以总理如此伟大之人格,而生有如此不肖之子,殊所不解。”

老蒋也是明白人,不满归不满,表面上还是一面合作一面打压孙科,维护一个相对和平的局面。

你如何看待孙科的一生?他有辱孙中山之威名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老李有刀


提起孙科这个名字,也许有的人并不熟悉,但是孙中山,大家应该非常了解了啦,中华民国国父,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倡导者。孙科就是孙中山唯一的儿子。

孙科,(1891.10.20_1973.9.13),字哲生,广东省中山人。孙中山独子。1910年加入同盟会,1917年任第一任广东省广州市长。1931年后,任南京政府行政院长,立法院长,考试院长。中华民国史上唯一曾任三院院长的。1947年任南京政府副主席。


孙科早年在父亲孙中山先生的引导下,投入了革命并长期担任国民党要职。也正是在父亲的熏陶下孙科养成了好读书的习惯,加入同盟会后。曾担任过(自由新报),(大声周刊)的编辑。由于他勤奋好学,文笔又好,在广州期间担任过大元帅府秘书。

有人评说孙科是有老子孙中山照着,才得以施展,有了孙中山这个光环,名气确实大了,当时还被冠誉民国,四大公子,的美誉。但是最主要的还是靠自己的能力。背后孙科也是做了一些贡献。

比起父亲孙中山,孙科的确没有其父的宏图大志,跟身边同辈的政治人物来比,也逊色了很多。但至少他不是一个纨绔子弟。孙科一生值得骄傲的是,自己对立法院的贡献还是很大的,虽然自己没有什么兵权,政治权利也不大。对国民政府管理宪法的执行颁布起到了很多作用。

几次被选连任立法院院长,1948年,国民政府发布了(中华民国宪法)执行令。但是,不到半年时间,国民党军队在前线大溃败。南京一片混乱。在形式复杂的危难时刻,孙科参与了副总统的竞选,和李宗仁PK,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孙科未能如愿。败了下来。

孙科一生当过两次行政院长,1931年第一次任职不到一个月,第二次任职从组阁到正式批准辞职,一共68天。历史上俗称最短命内阁。

孙科久居高位,又几次大起大落。也应验那句话,你是扶不起的阿斗。之后孙科心灰意冷告别政坛。国民党政府兵败台湾后。在1951年,孙科选择了移居海外,先后去了法国,美国。在美国期间,孙科全家没有什么生活来源,一切靠自己动手,依靠儿女们的救济,省吃俭用。就这样度过了十几个落寞清苦的春秋。


直到1965年,受蒋介石邀请由美国回到了台湾,任中华民国总统府咨议,考试院院长。

1973年因心脏病复发,病逝于台北。终年82岁。


任驰赢天下


让我们先看看孙科的一生的履历吧。这可能会让我们更好的判断孙科,理解孙科的一生的主要建树。

孙中山与孙科

孙科(1891年10月20日-1973年9月13日),字连生,号哲生,广东省中山县南朗镇翠亨村人,国父孙中山先生长子,其母是孙中山的原配夫人卢慕贞。早年留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毕业。1907年加入同盟会,1917年任孙中山大元帅府秘书、参议院议长秘书。1921年任广州市市长。1947年任南京国民政府副主席,1949年辞职,后长期旅居香港、法国、美国等地,1965年任台湾“总统府”高级咨议。1973年9月13日在台北逝世,埋葬于台北市阳明山第一公墓,享年82岁。

孙科

孙科为孙中山长子,但是其政治声望远远不及其父亲孙中山先生,但是孙科早年在父亲兼人生导师的教导下,参加革命,喜爱读书,从担任广州市长起不断提升政治能力。但是由于其能力平平,并无多大的建树。

孙科在孙中山逝世后,政治上反对蒋介石,屡次对蒋拆台。也使蒋介石对其日渐不满,但是由于孙科是孙中山先生的长子的特殊地位,蒋介石对其也是无可奈何,只是对其限制势力的发展,唯恐危及自己的统治地位。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孙科也是时刻利用自己的力量发展壮大自己,尤其是日本在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在蒋介石下台时期,组建了孙科政府,不过因其政治资源不足,以至于此时建立的孙科政府实在无法不能支撑下去i,在蒋介石的指示之下,各地不上交财款,顿时孙科政府爆发财政危机,这个政权仅仅一个月便就迅速垮台。在双方的角斗之下,蒋介石也时常感觉孙科的力量虽然小,但是其父亲孙中山的政治声望,也是重要的力量,故蒋介石以立法院院长一职将其纳入至自己的政治营垒。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孙科此后主要经营立法院,为其势力的重要政治活动舞台。也许是这个原因,孙科一生均以实行宪政为其政治诉求,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孙科的这一政治诉求终究没有什么结果,也是随着蒋介石政权的垮台而作罢。

孙科一生的政治声望不高,但是孙科喜欢读书,这在孙中山给他的书信中也经常看到这样的内容,孙中山多次督促孩子读书,也不喜欢敛财,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以至于家中藏书甚多,一生不置家产,为官却也是两袖清风,所以他在新中国解放后到海外像一个逃难人一般,只能寄居在亲人或朋友之处。而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是坐拥书城以读书为乐趣,但却连新版的书籍都买不起。有时为了节省开支,自己种菜、烹炊,甚至有时去啃番薯,这一点却值得人们钦敬。这样的生活,他持续了十四个春秋。其为人能自甘淡泊,在国民党党政要人中当属难能可贵。

最后我们再谈谈孙科的婚姻情况,关于这一点,可能孙科也是较为另类的一个大侠了。

孙科一生有三位夫人,共有二子四女,元配夫人为表妹陈淑英。四个女儿中,孙穗英和孙穗华的生母是陈淑英,孙穗芳生母叫严蔼娟,孙穗芬的生母是孙科的二夫人蓝妮。

  孙科与原配陈淑英

孙科的妻子陈淑英,生于1893年,她是孙科的发妻,也是孙氏族谱上孙科唯一的妻子。她同孙科共同生活了六十一年,差不多是孙氏家族中享年最高的人。陈淑英与孙科是表亲,她是孙中山的三叔孙观成、三叔母谭氏的外孙女。1912年孙科与陈淑英在檀香山成亲,婚后赴美留学,陈淑英相伴而行。第二年在加州的柏克莱,陈淑英生下大儿子。儿子生下后便去电告知他祖父孙中山,孙中山以国家初建,百废待新,因之希望国治民安,天下太平,所以给大孙子取了个“治平”的名字。1914年,陈淑英又生下次子。此时,正值窃国大盗袁世凯窃国,孙中山为再造民国而创立中华革命党。孙中山以盖治国之道,先求平安,再求强盛,故而给其次孙取名治强。1923年,长女生于广州,仍由孙中山命名,取名“穗英”,1925年,陈淑英又生次女穗华,此时孙中山已赴北京。

孙科的第二位夫人严蔼娟

孙科的第二位夫人严蔼娟。1932年,严经由孙科的手下介绍和孙科认识,此后两人便同居了近四年之久,孙科任立法院长时,严氏还到南京充任孙科的“私人秘书”,生活甚为甜蜜愉悦。严氏是浙江人,生了两个女孩。1935年,孙科偶然结识了上海交际场上的名花蓝妮,两人顿生情愫,很快,孙科便冷淡了严蔼娟,并迎娶了蓝妮为二夫人。适时,严蔼娟已身怀六甲,面对孙科无情的遗弃,她无可奈何。后来双方反目成仇,严蔼娟被孙科抛弃,女方不肯示弱,状告孙科。经杜月笙和上海大律师吴经熊出面调解,孙科同意支付严蔼娟生活和教养费用,严女士才偃旗息鼓。1936年3月,孙科与严氏的女儿孙穗芳在上海出生,然而次年全国抗战爆发,上海、南京相继沦陷,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孙科随着也去了重庆。严蔼娟曾设法托人,央求孙科为女儿提供点生活费,却未能如愿。严蔼娟在上海带着女儿孙穗芳,再也无法和孙科联系上,迫于生计,失去生活来源的严蔼娟带着一岁的女儿只得改嫁他人。严蔼娟并未就此打住,息事宁人,而是不断纠缠孙科。孙科曾经几次给钱,以作养育女儿之用。日本投降后,严女士曾四处托人找孙科,希望孙科看在女儿的情分上给予资助,还接连给孙科写过两封信。1946年5月,孙科作了回应并且赠款。严蔼娟的不幸,皆因她遇到了孙科,造成其可悲的一生。

  蓝妮与孙科

蓝妮是孙科公开承认的二夫人,他们之间的曲折恋情对孙科的政治生涯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蓝妮是云南哈尼族苗王后代,容貌秀丽,对中国古典诗词也有一定了解。1935年在上海的一次宴会上,孙科与蓝妮一见钟情,旋即邀请她担任自己的机要秘书。两人感情与日俱增,不久,孙科决定娶蓝妮为二夫人。婚礼那天,孙科请了立法院的同事,一共摆了4桌酒席。在同事的祝贺声中,他说:“哈哈,我是知法犯法,罪加一等……”孙科娶了蓝妮后,为了表示自己对她的忠贞感情,亲笔给蓝妮写了一张字据:我只有元配夫人陈氏与二夫人蓝氏二位太太,此外决无第三人,特此立证,交蓝巽宜二太太收执。1938年,蓝妮在上海生下了女儿,孙科给爱女起名叫孙穗芬。抗日战争爆发后,蓝妮告别尚在襁褓中的女儿,与孙科前往重庆。当时,蓝妮广泛地与社会各界人士交往,与邓颖超、康克清等共产党人关系甚好。1940年蓝妮独返上海,回到女儿孙穗芬的身边。1948年,在副总统的选举中,许多人都认为,孙科有蒋介石做后台,稳操胜券。然而,这时发生了一件导致孙科功败垂成的所谓“蓝妮事件”。《救国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一篇报道,说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的中央信托局没收了蓝妮的一批德国进口的颜料,作为敌伪财产处理,可是孙科致函国民大会秘书长,说这批颜料为“敝眷”蓝妮所有,要求发还……,《救国日报》的报道出来后,孙科在选举中大受影响,经过四轮选举,最后李宗仁击败了孙科,当选为国民政府副总统。落选的结果也使得孙科与蓝妮最后分手。据说,当时孙科为了能竞选上副总统,面对政敌利用《救国日报》所做的大肆诋毁,不仅未替蓝妮公开辩解,相反,还为洗清自己做了一些小动作,这就激怒了生性倔强的蓝妮,从此和孙科形同陌路人。曾任美国商务部长的骆家辉不但具有华裔背景,其家族更鼎鼎显赫。骆家辉的岳祖母是蓝妮,其与前夫离异后嫁给了孙中山的哲嗣孙科,因此算来骆家辉应称国父孙中山先生为曾祖父。

骆家辉与妻子

从上述可知,孙科作为孙中山的唯一的儿子,其政治影响不是很大,但是由于其不同与他人的政治身份,也是其的人生之路变得充满荆棘坎坷。



如果您喜欢历史与文化,请您关注 谭论古今,会带给您更多有趣的历史文化,让历史与现实为您照亮人生前程!如有不同意见或建议,请您在下边留言交流,欢迎您的批评指教!


谭论古今


孙科这个人太复杂,知事君简单给你讲讲他和小妈妈宋庆龄的故事,帮助你管中窥豹,了解孙科这个人。

孙科生于1891年,母亲是孙中山的妻子卢慕贞。孙科比父亲孙中山的小老婆宋庆龄还要大2岁。

孙科1907年参加了同盟会,算起来也是同盟会的老会员了。1913年,宋庆龄大学毕业,才到孙中山身边当秘书。

从这个角度来说,孙科比宋庆龄参加革命还要早!

也许小时候孙科和两个妹妹并不尊重宋庆龄,孙科三兄妹叫孙中山第二任老婆陈粹芬“澳门婆”,叫宋庆龄“上海婆”。

当孙科成熟起来后,不仅没有不尊敬这个年轻的小妈妈,还给了她很大的帮助和支持。

1,孙科一生都尊称宋庆龄为“孙夫人”,即便在孙科成家后也为了表示对宋庆龄的尊重,而只把自己的妻子成为“孙太太”。

2,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前,准备暗杀宋庆龄,时任国民党行政院院长的孙科,立即给老蒋打了一个电话。他在电话里开门见山地说:“对于孙夫人的去留和个人生计,大家都很关心。更有人讲,毛人凤的保密局对她有不利之举。”这一句话,让蒋介石放弃了暗杀计划,救了宋庆龄的命。

3,解放前夕,宋庆龄还曾力劝孙科赶快确定自己日后的方向,宋庆龄对孙科的关心,也许是这对年龄颠倒的母子真情的流露。


继续讲讲孙科和胡汉民。

1923年,孙科担任广州市市长,大权在握。孙中山叫胡汉民以大元帅的名义发出手令,到广州市政厅提款20万,作为军饷发给滇、桂军,让他们出发攻取惠州的陈炯明。

孙科这时表现出公子哥的习气“我又不是印钞票的,哪有那么多钱!”胡汉民告诉孙中山,孙中山怒斥孙科,不给钱就别做市长了!

孙科气不过,去找胡汉民理论,胡汉民据理力争,孙科抡起棍子就打,这时孙中山出现,父子相争。孙中山拿起手枪就打,孙科赶快逃跑。

应该说,孙中山的构想中汪精卫,胡汉民都是可以托福付大事的,孙科这个大少爷实在差太多。却没想到最后是蒋介石胜出,真是意外。

孙科在后来的政治活动中,基本就是跟着汪精卫混(也许是汪精卫帮他赶走胡汉民)。汪精卫投敌,孙科在立法院系统也没有掀起什么大风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