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身為曹操的曾孫婿,豈能向司馬集團低頭

姚勉有詩:“一曲廣陵散,絕世不可寫”

講的是在嵇康死後,廣陵散成為了人們心中永遠的遺憾。公元263年,嵇康被押至東市執行死刑,臨死之前,嵇康彈奏了一曲廣陵散。隨後三千名太學生為其求情,望司馬昭能網開一面,司馬昭當然沒答應;最後,嵇康被執行死刑,享年三十九歲,但其實當我們回顧嵇康與司馬氏之間的歷史,就會發現,

處以死刑,也是嵇康無法避免的結果。

嵇康:身為曹操的曾孫婿,豈能向司馬集團低頭

到曹魏政權末年,朝廷中已然出現兩個中心,一個是以曹氏家族為主的正統,另一個則是垂涎曹氏王朝的司馬家族。所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其實不只是司馬昭的野心,他的父親司馬懿,手握重權開始,這共知的野心,也就當局者曹氏還對司馬氏的忠誠深信不疑。

公元249年,也就是正始十年,小皇帝曹芳屁股還沒坐熱呢,司馬懿就趁其祭祀期間,起兵控制了京都洛陽,奪取政權,史稱高平陵之變。自此,曹氏王朝就成為了一個幌子,實權慢慢轉移到司馬家族手中,司馬懿死後,司馬昭稱王,追司馬懿為晉王,離晉朝的建立,只也差一個司馬炎了。

嵇康:身為曹操的曾孫婿,豈能向司馬集團低頭

司馬懿奪取政權後,魏將夏侯霸投奔蜀國,姜維問他司馬懿接下來的計劃,也就有了下面的回答。“彼方家營立家門,未遑外事”,意思是說,這司馬懿奪權成功後,打算自己取曹而代之,暫時是不會管外面的事了。篡位成了遲早的事,朝中的大臣們,朝外那些有學識的名士們,就不得不面臨一個頭疼的問題,是誓死效忠曹氏,還是識時務的效忠司馬氏,因為如果不盡快做出選擇,到後面就只能被逼著做選擇了。

隨著司馬家族的權勢日熾,朝中許多大臣都成為了識時務的俊傑,很多士人也學會了審時度勢,大批勢力歸順司馬氏。

《晉書·宣帝紀》:“少有奇節,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

這是晉書對司馬懿的記載,說的是在司馬懿小的時候有奇節,十分聰明又懂得謀略,博學多聞,潛心於對儒家的研究。司馬懿沒辜負小時候的努力,從文學掾到撫軍大將軍再到太尉,魏國建立後,還曾兩次抵禦諸葛亮的北伐,這等人才,曹操怎麼會不重用?最後曹操這個心腹也是不負所托,成功的將他打下來的江山搶過來了。


嵇康:身為曹操的曾孫婿,豈能向司馬集團低頭

司馬家族奪權成功後,一面大舉“孝”的旗幟對抗擁護曹魏宗室“忠”,另一方面開始大肆清除不順從自己的人,當時許多人慘死在司馬氏的鎮壓之下,而許多文人名士最後只得歸隱山林,不問世事

魏晉時期著名的的竹林七賢,便是文人中的代表,所謂七賢,大意指的是不願意入仕為官的文人名士,可明意上說不願意做官似乎太斷章取義了點,古代文人以文為特長,也就是用來生存下去的一種工具,可這種工具根本達不到養活自己的條件,更不用說成家立業之話。在魏晉時期,文人若沒做官,出身又卑微,那麼多數時候是養不活自己的,所以入仕為官成為大所多數文人的夙願

嵇康之死,嵇康為竹林七賢之首,原是曹氏王朝的貴婿,迎娶曹魏宗室的長樂亭主曹婉仙為妻。長樂亭主是沛穆王曹林的孫女,而曹林則是曹操與杜夫人的兒子,所以嵇康就成了曹操的曾孫女婿,嵇康與曹婉仙育有一兒一女,兒子即為嵇紹。

嵇康是堅定的支持曹魏主義者,司馬昭曾三番兩次想招其入仕,都被嵇康拒絕了,司馬昭面子顯然是掛不住,但司馬昭殺嵇康,更重要的不在面子,在於嵇康的選擇。

司馬昭殺嵇康,嵇康名垂千史。但如果當時司馬昭沒有處死嵇康,那麼現在司馬氏集團的罵名或許也會少些,至少司馬昭的美談會多些。但是這兩者太難協調,嵇康是曹操的曾孫婿,在沒取長樂亭主之前,嵇康的身份地位是不高的,取了長樂亭主後,從郎中做到中散大夫,也有過一段養尊處優的日子,曹家對嵇康是知遇之恩。


嵇康:身為曹操的曾孫婿,豈能向司馬集團低頭

而嵇康來說,司馬集團奪取了他岳父家族的朝廷,殺了他妻子的很多族人與曹魏擁護者,如果他還去歸順司馬昭,去新朝廷當官的話,無疑是在做忘恩負義之事,是日後遺臭萬年之舉。在古人心中,名聲是高於自己生命的東西,如果他支持新朝政,定會背上遺臭萬年的罵名,何況名聲並只在於自己,而關係到整個家族。對於性格剛烈的嵇康來說,要保全名聲,他最多隻能做到不製造麻煩,但要他忠於司馬集團,是萬不可能做到的。所以司馬昭與嵇康之間,已然無法調節,即便三千太學士來求情,也是於事無補的。

同樣是篡位,為何曹氏集團有如此多的跟隨者?因為曹操的挾天子而令諸侯已是大勢所趨,中國歷史上眾多的朝代更替,無不是朝廷腐敗,政治黑暗,民不聊生,到了東漢末年,局勢動盪,群雄揭竿而起,四處逃亡的漢獻帝飢寒交迫,連活下去都成了問題,如果曹操不挾持天子,劉備、孫權也會這樣做的。

可反觀司馬集團的篡位,就太令人不恥了,古人信奉正統,而當時剛建立的北魏就是正統,司馬集團這種竊取的行為必然不為天下信服,以至於後來大大小小造反事件層出不窮。

到了文人階層,在新政與舊政之間,無非是“潔”與“利”的選擇,若不潔不利,就只能像陶潛那樣選擇“隱”,在當時,大多數文人名士選擇了隱,其實也是在保全“潔”。家庭條件好點的就去林中過瀟灑的生活,條件差點的就要自給自足,至少不至於餓死。文人們的選擇還是與當時政治形式有關,如果國家富強,局勢穩定,文人能靠“文”吃飯,入仕前途光明,又怎會有那麼多整日見酒消愁的人呢。

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在有選擇的時候,多做一點選擇要好,等到無法選擇的時候,也不至於太后悔。


嵇康:身為曹操的曾孫婿,豈能向司馬集團低頭

END.

參考文獻:《晉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