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23歲就當媽,一個33歲才生娃,同齡發小久別重逢,差異很明顯

在中國有種說法叫“凡事趕早不趕晚”,但還有種觀點是“凡事都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再加上時代的巨大變遷,

在女性生孩子早一點好還是晚一點好的問題上,也就存在著兩種不同的聲音。

一個23歲就當媽,一個33歲才生娃,同齡發小久別重逢,差異很明顯

小文和悅悅是一個衚衕長大的玩伴,悅悅只比小文大一個半月,兩人從小就形影不離,一直到上了高中,兩個女孩去了不同的學校,大學也身處不同的城市,之後的幾年裡,奔走在各自人生道路的她們,聯繫也就越來越少了。

一個23歲就當媽,一個33歲才生娃,同齡發小久別重逢,差異很明顯

其實,悅悅在23歲就選擇了結婚生子,如今二寶都已經五歲多了。因為在本該實習和工作的年紀生了寶寶,悅悅錯過了不少機會。

頭幾年本想著等孩子稍大點就出去找工作,但在家待久了心裡膽怯得很,加之二寶的到來,悅悅決定自己開個小店,老公也表示支持。幾年裡,悅悅一邊帶娃一邊開店,老公也是早出晚歸,生活上比較拮据,但也過著普通人的日子。

至於小文,大學畢業後就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在大城市摸爬滾打幾年後,已然成為在職公司的高管,雖然工作也不輕鬆,但拿著可觀的年薪生活水平

還是越過越高的。

前年剛剛步入婚姻殿堂的小文,今年已經33歲了,一月初生下了屬於自己的寶寶,衣食住行上當然不能含糊,生前胎教生後早教,也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一個23歲就當媽,一個33歲才生娃,同齡發小久別重逢,差異很明顯

今年過年,許久不見的小文和悅悅終於久別重逢,看著彼此的變化和差異,二人百感交集。

但說實話,看到小文有著好的工作和體面的收入,過著精彩的生活,也可以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條件,悅悅打心眼裡覺得羨慕;而看到生活早已步入正軌,產後身材也完全恢復的悅悅,小文也後悔沒有早點生娃,畢竟因為生孩子,自己的工作多少還是受到了影響,加上日常帶孩子,身體更是有些吃不消了。

一個23歲就當媽,一個33歲才生娃,同齡發小久別重逢,差異很明顯

生娃早晚不同,寶媽之間差異明顯,尤其體現在這些方面

1)自身狀態的不同

  • 早生娃

年輕時生娃,不僅產後恢復較快,而且帶起孩子來也相對比較輕鬆,等到歲數一點點增加,到時孩子也就漸漸長大了,也不用父母太過操心。

  • 晚生娃

晚生娃的媽媽不僅要面臨“高齡產子”的各類風險,在產後恢復上往往也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面部皮膚和身材恢復都會受到不小的影響

。除此之外,平日裡帶娃也可能出現力不從心的情況。

一個23歲就當媽,一個33歲才生娃,同齡發小久別重逢,差異很明顯

2)生活狀態的不同

  • 早生娃

年輕的寶媽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寶寶身上,至於自己的事業,可能需要等到寶寶再大一些,有些寶媽甚至因為生孩子

失掉了不少機會。也因為這樣,她們常常會做起全職媽媽,或者找一些簡單、離家近、時常短的工作,在收入上當然也會受到不小的影響。

  • 晚生娃

待自己已經在事業上打拼一段時間後,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做支撐,此時再生寶寶,也可以給孩子提供相對優越的成長環境。

一個23歲就當媽,一個33歲才生娃,同齡發小久別重逢,差異很明顯

3)育兒觀念的不同

  • 早生娃

早生娃的媽媽會因為孩子放棄很多,包括學習的機會、進步的機會,甚至更好的未來,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少寶媽的眼界也沒有那麼廣闊,在教育寶寶的諸多問題上也容易走進誤區

  • 晚生娃

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閱歷和見得世面都比較豐富,在教育寶寶上也容易從周圍人身上尋找和總結經驗。

一個23歲就當媽,一個33歲才生娃,同齡發小久別重逢,差異很明顯

不得不說,對於將結婚生子納入人生規劃的女性而言,就早生娃還是晚生娃的問題上,做出正確的選擇尤為重要。至於什麼是所謂的“正確”,與其說是最好的,不如說是最適合自己的。

大家都知道,單純考慮年齡因素,25歲上下是不錯的選擇。但身處複雜的社會中,每個人的想法、經歷和家庭都不盡相同,很多時候,人們往往會優先考慮經濟水平和自身精力,至於年齡因素可能會稍作退讓。

更理性且更負責任的選擇本就無可厚非,只要和家庭實際情況相匹配,稍早幾年還是略晚幾年,多媽認為其實並無大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