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留學生母親怒懟網友:“你們就是仇富!”你怎麼看這位母親?

迷失在江湖


  陽春三月,草長鶯飛,春已來,花已開。

  在度過了無比艱難的冬天後,靠著全國人民眾志成城的力量,我們終於迎來了明媚的春天。

  

  在我們以為終於可以全面拉響抗疫勝利的號角時,國外的疫情卻在這時蔓延得非常迅速。隨著全球疫情的蔓延,加上國外防控力量以及防控 意識等問題,很多旅居海外的華人,紛紛選擇了回到祖國的懷抱。

  

  可是隨著國外疫情日益嚴峻,回國的機票出現了一票難求,有錢也買不到的情況。目前大量國人滯留在了國外,處在危險之中。

  而這裡面有一部分小留學生他們的處境,變得非常艱難。

  據有關數據顯示,目前英國疫情爆發,有將近1.5萬的小留學生在國外面臨著無處可去的境地。由於這些小留學生都是平均年齡在11-14歲的未成年人,他們平時主要由當地寄宿家庭照顧。

  

  俗話說兒行千里母擔憂,何況這些孩子目前處在疫情危險之中,試想哪個當父母的能不擔心?可是買不到機票,孩子回不來呀,所以最近有166位家長聯名要求政府包機去把這些小留學生們接回國。畢竟,現在這個時候,待在自己國家,待在父母身邊才是最安全的。

  這個要求引起了大家激烈的討論,網上也有很多質疑和反對的聲音。其中,有位英國留學生的媽媽因為擔心孩子的健康安全,加上心情的焦慮怒懟網友:"你們現在這種行為就是仇富”。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位媽媽的話,讓質疑的聲音更大了。

  其實,對於這位媽媽所說的仇富心理,我們是不贊同的。

  可憐天下父母心,我們都能理解。如果放在其他任何時候,我想大家也許都不會反對的,可是對於剛剛經歷了疫情的我們,此時再也經不起折騰了。

  

  3月馬上就要結束了,前面2個月,我們國內的孩子足不出門地過了一個加長版的寒假。這些孩子經歷了什麼,相信大家都明白。我們國內的孩子因為疫情的原因,一直沒有辦法正常開學。我們迎接著那一批批抗戰英雄的歸來,我們以為,隨著醫護人員從武漢的撤離,我們終於能夠恢復到正常的生活中來。大人復工,孩子開學,我們需要在一邊療傷一邊努力向前走。

  可是隨著國外疫情的擴散蔓延,我們好不容易取得清零的突破,又被那一個個境外輸入病例給打破了。

  

  直到現在為止,除了貴州、青海等地的初三高三畢業生已經有序地開學外,其他很多省份,其他年級的大中小學生依然沒能迎來開學的好消息。我們的孩子已經宅家待了2個多月,沒有了戶外活動,沒有了正常的社交活動。現在全國大中小學生所有人的願望只有一個就是能早日安全地回到學校。

  眾人反對的理由,也許真的不是什麼仇富心理作怪。

  

  作為一名母親,擔心自己的孩子,無可厚非,孩子面對這樣的情況,作為父母的也沒辦法陪在孩子身邊,所以情緒失控也情有可原。

  但是,現在這種情況不是個別家長哭鬧或者撒潑打滾就能解決得了。一下子成千上萬的小留學生回到國內來,怎麼接回來,回來後怎麼安頓等等一系列問題,這些都是我們要面對的。

  畢竟從“跑步女”到“礦泉水女”,我們已經見識了不少這些所謂的“傲慢”人士的個人素質。說實話,確實不敢恭維。

  一邊是心急如焚的家長們,一邊是國外嚴峻的疫情,1.5萬留學生背後也是千萬個家庭的希望。

  

  根據最新消息,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表示:“已經努力在幫助他們尋找託管單位,聯繫一些部門,幫助他們解決實際的困難。希望學生們能密切跟蹤使館提供的消息,密切跟蹤英國衛生部門發佈的各種信息。儘量減少國際旅行,儘量減少走動避免交叉感染,組織學生們成立了志願組織,守望相助,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對於那些希望回國同學,正在努力地跟國內部門協調,盡力解決確實有特殊情況需要回國學生的困難。”

  

  疫情當前,更需要理性。我們大家還是需要努力配合政府部門的工作,盡力做好自己的事情,爭取不給別人,不給國家添麻煩就是最大的貢獻了。

  1.5萬小留學生滯留英國,你認為怎麼處理才是最好的辦法?


家有萌娃學育兒


我想對這位大姐說,我們還真不是仇富,你有錢讓孩子出國留學,沒錢接孩子回來嗎?再說了,你的孩子在英國學習,在英國長大,他將來以後成才了,會回來報效祖國嗎?你心裡應該明白!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這個事件。

一、事件原委

1、外國疫情爆發


現在國內疫情控制住了,但是國外的疫情卻爆發了,英國疫情很嚴重。而中國在英國留學的中小學生有1.5萬(另一說4.1萬)之多,他們已經停課停學,國內的家長心急如焚,怕他們的孩子得不到照顧,於是聯合給英國的大使館寫信,請他們幫助包機接回孩子們。

這樣的言論一出,網友們炸鍋了,想接孩子回來,為什麼要讓中國大使館出錢?留學花那麼多錢,沒錢坐飛機回國嗎?



2、一位留學生母親的言論激怒了大家


可是一位中國小留學生的母親在網上懟網友,“我就是有錢,我送孩子去國外留學有錯嗎?我這麼有錢,為什麼不能夠給學生一個優越的學習環境。現在面臨疫情時期,我為什麼不能夠將孩子送回來?你們不就是仇富嗎?你們不就是看不慣有錢人嗎?”這位母親的言外之意是:我就是有錢,你又能怎麼樣?



二、不支持免費接他們回家

1、他們不缺飛機票錢,有辦法讓孩子回來


在英國留學一年花多少錢?一年幾十萬的費用,這些錢你能出的起,難道買不起飛機票嗎?你說好多航班取消了,我相信你能自己找到航班的。因為你能力大啊,把孩子都送英國了,所以接他們回來也是有辦法吧,相信你。



2、他們的孩子將來會報效祖國嗎


這些家長摸著良心問問自己,你們把孩子送出國是為了學成學業然後報效祖國嗎?我看未必吧,你們在中國整了好多錢,全都給了孩子,孩子在英國都消費掉了,給英國貢獻了GDP。

然後等他們學成了,大多數都會留在國外繼續發展,少數學不好的回國來了,本事沒學好,還打上了“海歸”的標籤。

最後,我認為家長們可以自己想辦法接你們孩子回家,去英國留學這麼困難的事情你們不也克服了嗎?這次回國再克服一下吧!如果你不想讓你的孩子學成後報效祖國,那麼也請不要麻煩中國人民,不要麻煩中國駐英大使館!


職場阿木木


“你們就是仇富!我孩子在國外留學,但他是中國人!疫情嚴重,你們憑什麼不讓他回來?你們不過是眼紅我家錢多!錢多礙到你們啥事了?”

這位小留學母親的表態不脛而走,這也代表了留學生父母的心聲。在他們看來,不支持小留學生們回國。其實就是相當於把這些15000名生於死地,讓他們在英國這片被感染的土地上自生自滅。

其實,媽媽們的擔心,並不多餘。在感染日益嚴重的英國土地上,學校關閉,留學生們無法繼續在學校住宿,回國的機票一票難求。並且,有的寄宿家餐庭,已明確拒絕接收中國留學生。留學生家長呼籲政府組織包機,接沒有自我保護能力的未成年孩子回國。


正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國內網友們出現了兩種意見:

1.嚴禁回國;

2.自費回國。

於是,一些更加激烈的家長,直接罵街,她們罵這些網友是窮逼,是瞧不起這些留學生的死活,是變態心理下的仇富。

於是,爭議陷入死結:媽媽選手認為,網友不讓回國,就是仇富;網友這邊認為,送孩子去英國留學,就沒想過祖國,是為了獲得英國人的國籍。

國內網友們的意見,也很給力:一個月前,國內疫情嚴重,留學生家庭想方設法把孩子送到國外;現在國內安穩解封,國外大亂,這些留學生家庭又想著把國內當成避風港。這個折返跑,賊溜!


結束語:從事實上來說,這些小留學生們,肩負著家庭彎道超車的重任,每年花費幾十萬的錢,去英國留學,說的直白一點,就是為了英國人的身份,這也是國內網友們對這些媽媽們猛懟的原因。並且,疫情也沒有嚴重到像《戰狼》撤僑那樣嚴重的程度。


教育練真堂


英國留學生目前要求國家包機,接回在英留學的小學生,遭到網友反對,怒懟:你們仇富!那我想問兩個問題:

一、你送出去的初始目的是什麼?

你送出去的時候,是抱著看不起中國教育,起碼是看不上中國教育的觀點,來做出行為判斷的。

更有甚者,你的目的可能是讓孩子連續居住在英國十年,變為英國國籍。那就是說,你可能根本就看不上中國國籍。

二、你現在選擇把孩子接回來的目的是什麼?

我想,不是你突然發現中國教育好了,也不是突然發現中國國籍好了,而是在英國暫時不安全了,要回來庇護一下,然後等危險過去了,再實施去國計劃。你這種精緻的利己主義,自私不?



國家有難時,跑的遠遠的。國家危難過去了,外面不安全了,你跑回來享受成果了。你知道這成果是國人付出了多少血與淚換來的嗎?你為了一己之私可能就會把多少人犧牲生命和健康才獲得的勝利毀於一旦嗎?

我國在國外留學生數十萬,為什麼、憑什麼只接你們的孩子回國?其他留學生生命健康就不重要不值錢?

我國國內就讀孩子數億人,現在他們大多數還不能開學復課。憑什麼因為要接你們的孩子回國,就讓這些孩子繼續處在危險之下,無限期等待?



作為父母,你愛子心切,無可厚非。但是把自己的利益凌駕於別人之上,還給別人扣一頂“仇富”的帽子,那你就太自私狹隘了!

既然你富有,那麼你自己包機吧,而且不要回中國,自己再包個無人小島,那樣才是萬無一失的安全。那時,國人再無意見,也就不會“仇視”您這個富人了!


師者馥仁心


木木記得很多年前看過一期中國選美比賽,這是最後三甲的決賽,考驗的的不是佳麗們容資,而是文化素養。三位佳麗同時戴上耳機,輪流回答一個問題:

“美貌、智慧和富有,你選擇哪一個?”

前兩位佳麗都選擇了的“智慧”,答得磕磕碰碰。最後一位佳麗選擇了“富有”,她從容地回答:“我選擇富有,我希望我不僅僅富有金錢,還富有健康、友情、智慧。”最後,這位佳麗奪得了桂冠。

所以木木想問這位母親,你覺得這千萬網友們,仇你的是哪個“富”呢?你是何來的優越感呢?無論是個人素質上還是物質上,我想,這個國家十幾億人口,能夠碾壓你家的一定也有一大把。這位母親始終沒有弄清楚一點,網友們是對事不對人的。

目前中國在英國的留學生總計有22萬,小留學生多達1.5萬人。因為對英國由政府處理疫情的方式不滿或者懷疑,家長們紛紛簽字情願,懇求中國政府包機接回國內。國家現在忙於疫情,家長們是否應該從國家的角度想一想問題,包機需要多少錢,隔離的需要動用多少資源?需要多少人員?誰來為此買單?一個地區要接1.5萬人,如果在其他地區留學的家長也要求接孩子呢?而這些孩子,最後都會感恩這次祖國的出手相助嗎?將來會回來建設祖國嗎?

沒人在乎你一家子的經濟狀況,人們時時刻刻擔心會出現第二個鄭州“毒王”,生怕一個人的疏忽毀了一個城市的防疫工作。說直白點,留學生家長們是希望孩子們能夠獲得更加優質的教育資源,生活在更加發達的城市之中。但你們應該體諒家鄉城市居民們的心情,他們的孩子也想要上學,他們的孩子同樣年幼,同樣是無辜的,他們也希望趕緊復工,他們不希望自己的城市因為一個人再次癱瘓,本可以開心營業的店鋪必須繼續停業等待著隔離結束,整個城市都要重新進入緊張狀態,等待再次“清零”。

如果不是這場疫情,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有這麼多家庭條件優越的孩子在國外留學!有這麼多看起來已經受過高等教育且見過大世面的孩子,在回國之後如此乖張跋扈,對醫護人員、基層人員、特警撒潑,甚至拒絕接受隔離觀察!

出於職業習慣,木木想為網友們盤點一下改革開放後留學生歷史。

1978年6月,鄧小平在清華大學指出,需要選派大量理、工、農領域的人才到西方發達國家學習,開啟了現代留學熱。教育部從各個重點大學的77和78兩級中挑選了一批年齡小、高考成績突出的人去歐洲國家去讀本科。80年代初的留學生基本是國家嚴格考試擇優錄取的,由中國政府或者是外國政府基金會出資贊助去國外學習。中國政府在1985年頒佈了“關於自費留學的規定”,開放了自費留學的限制,自費留學生出國高潮起始於1986年。

可以說在二、三十年前,留學生的素養是非常高的,這些孩子不僅僅要求家庭條件好,而且一定是智商和情商雙高的少年精英。但名牌大學一個系裡面爭取兩三個公費出國名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到了現代,包辦出國留學已經成了一項產業,這些孩子從小就是錢砸出來的,在國際學校封閉式雙語教學,小小年紀就直接被送到了國外。這其中就有很小一部分素質很差的留學生,甚至是一些思維清奇的留學生家長,直接拖累了這個整體。

不止這位出言不遜的母親,幾日前杭州也有一位留學生家長,帶著16歲從美國回來的女兒,無視集中隔離的要求,硬闖小區。

在疫情影響之下,無論是留學生的奇葩言論或者留學生家長的怪誕言行,都會被無限放大。這位母親輕飄飄一句話固然讓所有網友憤怒,但木木其實還是看到了一些留學生、華人華僑在這次疫情之中的的赤誠愛國之心。

去了英國留學的孩子,就真的不愛國了嗎?

在中國疫情最嚴重的時候,絕大多數留學生、華人、華僑都在四處奔走,為武漢籌集資金和醫療物資,拼命找關係往國內郵寄。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銘記這些同胞們在我們最困難的時候幫了武漢一把,現在留學生之中最流行的一句話是:“中國上半場,世界下半場,留學生、華人華僑打全場。”他們是一點都沒有消停過,眼看著春暖花開,國內朋友們的生活即將恢復正常,但他們的第二輪戰鬥才剛剛開始。

木木覺得,個人行為不應該上升到群體,我們不能因為個別人而拒絕每一個留學生回家。而現在我們面臨的最大問題是,這些孩子們一窩蜂回國,會增加國內的抗疫的工作的壓力,而且也很難保障留學生歸來途中的安全。前一陣子一位華僑在回浙江的途中被感染,說明歸國的風險並不一定比在國外自我隔離要小。

所以,木木認為官方的意見是最客觀而誠懇的,留學生們應該綜合考慮到當地和國內的防疫政策、自己的身體狀況和歸國後對學業、工作的影響,從而選擇是否回國。最後,如果你們回來了,一定要做好一切防護措施,聽從國家一切集中隔離安排。請尊重每一位參與戰鬥的醫護人員、警務人員和基層工作者,他們本可以在這個時候喘口氣,他們的孩子也需要上學。

最後,這次疫情應該讓所有家長得到一個教訓,年紀尚小的孩子是否適合出國留學?孩子生活學習的環境會孩子的性格和價值觀產生深遠的影響,在孩子沒有能力照顧自己,沒有良好的自制力和成熟的世界觀之時,將他寄宿在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之中,在突發情況出現之時,他們卻依舊需要母親和祖國的保護,並沒有能力保護自己。

而這1.2萬學生的家長,有一部分是看中了英國移民政策,在英國,小中留學滿十年即可獲得英國國籍。如果家長們是衝著這條政策將孩子送去英國的,利用完年幼的孩子,又想要利用國家,對於這些著名馳名雙標,那麼木木只能祝你們永遠在英國幸福安康了。


木劍溫不勝


你哪來這麼大的自信,我是堅定的反對小留學生回國者,所有的文章和評論立場堅定。而且,這位英國小留學生的母親,我想問你,你有錢,你能把孩子送到國外上學,將來加入外國籍,你們也跟著去移民了,過上理想的國外生活。

但是有一點,現在國內疫情形勢得到了緩解

國內新增診病例接近為零,有幾天都沒有新增。而境外的輸入型病例卻與日俱增,每個省市區都有著國外回來的病例。其中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為重災區,迫使當地政府加強了邊境管控措施。很多從疫情防控一線回來的警察同志又到了機場上崗;很多醫生剛剛進入正常的工作秩序,又轉變角色,投入了防疫工作中;社區工作人員剛剛鬆口氣,又接到了排查密切接觸者的通知,又得盯樓、盯社區、盯人,其中的成本有多高計算過嗎。

國內疫情嚴重的時候,讓孩子回來過嗎

1月份到2月15日之前,我沒有聽說過國外的人大批量的到或回中國來,都是往外走的居多。我估計從海關出入境記錄就都能查到了。後來的轉機是韓國、日本、歐美等國出現了嚴重的疫情。從海外回來的人太多了,不管是打工的還是上班、上學的,加起來有上千萬人。如果都需要包機或包船回來,我們社會的承載力有多少,一千多萬人,我們的防線會失守嗎。

孩子們是最難管理的

國內的孩子有集體生活的觀念,管理起來相對容易。而從小就到國外學習的小留學生,習慣了西方的民主和自由,他們能夠接受集中隔離嗎,能夠接受集中隔離的要求嗎。1.5萬名孩子的隔離,分散到各地,每個城市都會承擔相當大的責任和壓力,有這麼多的集中隔離點安置他們嗎。

我們不是仇富

不管是國外回來的學生還是做任何工作的人,憑自己的本事掙錢,誰也不會嫉妒你們,那是你們的能力。國內的孩子有兩億多,現在能上學的,有幾人。他們在最難的時候天天呆在家裡,防範著疫情。當時,我怎麼沒有看見你們張羅著將自己的孩子從國外接回來呢。現在呢,國內準備讓孩子上學了,你們又要回來了,大家是恨你們為了自己的利益,要坑害兩億多孩子的前途啊。

包機回來,就算是花錢也不同意

你們有錢,要包機回來。飛機也是國家資源啊,你們每個人能給多少錢,風險有多大。飛機上坐滿小孩,這個安全成本有多高,這個成本不是一個人50萬元就能收回來的。浪費500架次的國家資源,民眾也不能答應。

勸你們讓孩子在所在國待著吧,別回來添亂了。找當初的簽訂留學合同中介公司,幫助找寄宿公司照顧孩子,也可以向大使館提出申請,幫助協調找寄宿公司。還有一個辦法,就是你們自己包機飛到英國去,陪著自己的孩子一直到疫情結束,就是一舉兩得的好事啊。

再有一件事,凡是從國外回來的,一定要學會遵紀守法,文明禮貌,不要認為從國外回來就高人一等了,做出了令我們氣憤的事情。你們不守規矩,早晚會受到規矩的嚴懲。別太拿自己當回事了,你們在國外我們還真不把你們當回事。

我是:黎濤微世界我在等著你,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您,感謝您的閱讀。更希望得到您的評論和關注,對我來說就是最好的老師了。再次感謝!


黎濤微世界我在等著你


隨著英國疫情形勢的愈演愈烈,學校停課了,回國機票一票難求,經濟艙已經被炒到了4萬塊一張票。留學生的父母們急壞了,紛紛聯名要求政府包機接留學生回國。據悉,在英國有1.5萬中小留學生。



針對此事,網友們意見不一,有的表示理解父母們的心情,畢竟孩子是心頭肉,境外疫情如此兇猛,還是國內看起來更安全。有的網友則堅決反對留學生們回國,因為這些天新增的確診病例絕大多數都是境外輸入型,如果大批留學生回國,我國好不容易取得的抗疫成績,將要面臨巨大的考驗。

此種情況下,一英國留學生母親怒懟網友:“你們就是仇富!”

誠然,能將孩子送出國留學的家庭肯定不是普通工薪階層,更不可能是農民工家庭。若在平時,聽到哪位同事或是親屬把孩子送出國唸書了,我們都會私下裡感嘆,人家孩子可是真有福氣啊,攤上一對有錢的父母。

我到網上查了一下,去英國留學一年費用大概在40萬左右。由此可見,出國留學孩子的家庭至少也要在中產以上。



但是,留學生母親的這一句“仇富”就有些太抬高自己了。

疫情當前,特殊時期,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國內的疫情好不容易才控制住,這是在全國人民付出了巨大犧牲前提下的,工廠停產,學生停課,各種消費場所停業,所有人都待在家裡。現在好不容易要復工復產,可以上班掙錢了,萬一留學生瘋狂湧入,造成疫情二次爆發怎麼辦?

我們並不關心你家富還是不富,我們更關心的是,輸入型的病例如果越來越多,控制不好造成疫情“死灰復燃”怎麼辦?難道還要讓我們再經歷一次“封城”放假嘛!

英國留學生母親這句話,恰恰暴露了她內心的優越感,自以為自己高人一等,國內太平時拼命把孩子往外國送,國外出事時,又急於動用各種關係讓孩子回來。當然了,我們可以理解一個作為母親的心情,但既然你覺得外國的學校好,教育水平高,你何不在孩子身處危險的時候,包機去國外,陪在他身邊好了。



其實我們並不反對留學生回來,畢竟都是一國同胞,但也請留學生家長和孩子要配合當地的隔離政策,回家歡迎,添亂絕對不可以。


桃小毛


“就是看不慣別人有錢?自己沒錢出國,就天天找藉口罵留學生!我給孩子更好的環境有錯嗎? 現在疫情期間,孩子是中國人,讓孩子回國有什麼錯嗎?"

近日一位英國小留學生家長,牽頭聯絡166名家長簽名呼籲國家包機將孩子接回國。此事一經網絡媒體曝光,引起眾多網友熱議。也許該家長感覺到網友們反對之聲高漲,直接回懟網友“你們就是仇富!”。

千人千面,我們當然不能否認個別網友確有仇富心理。可是有關海外留學生是否應該回國的討論,與仇富無絲毫關係,而是著眼我國疫情大局引發的討論。該家長的言行簡直就是精緻利己主義翻版。

首先,該家長只考慮自己孩子的安危,卻從未考慮過祖國的難處,未考慮過為抗擊新冠疫情付出巨大犧牲的國民安危。

祖國疫情爆發時,她們沒有一人想把孩子接回來,與祖國共患難?現在祖國克服層層困難,成功遏制了新冠疫情,祖國付出了多少努力與代價,我們有目共睹。可是還未等祖國歇歇腳,海外疫情爆發,我們旅居海外的華人華僑安危又成為祖國牽掛。

這些年隨著國際交流頻繁,我國在世界各國留學、經商的華人、華僑無數。他們在外有危難,祖國又何曾忘記過他們?每年世界各國發生天災人禍時,都是祖國第一時間包機轉移我國民。

可如今全球已有183個國家及地區發現確診新冠病例,滯留海外的華人、華僑是留在當地居家隔離安全,還是跋涉萬里回國安全?這些問題都有待個人自我衡量。

就如浙江麗水一位旅居荷蘭女人,只因故鄉家人急病才返回祖國。雖然她全副武裝防護嚴密,可還是在飛機上感染新冠病毒,回到浙江馬上確診新冠肺炎。如果她留在荷蘭嚴格居家隔離,倒未必會感染新冠病毒。

也許這次懟網友的家長會說,自己還是十幾歲小學生,沒有自我保護能力。可是我國在外留學的小學生很多,遍佈歐美各國。據不完全統計,英國就有1.5萬名小留學生。

這不是小數目,祖國想接其回家,也要妥善佈置好包機、隔離等各項措施,不容有一絲疏漏以免出現大量輸入病例,打破我國剛剛穩定的疫情局勢。

母子連心,那位留英小學生家長擔心孩子安危,我們可以理解。可其忘了國內因新冠疫情,還有2億名孩子,甚至高三、初三正是考學關鍵期的孩子們,還在停課等著開學。如果國內疫情不穩,這些孩子們會一直等下去。

可見該家長只考慮自己孩子,卻未考慮孩子在長途跋涉中,是否會有感染風險?是否會帶回病毒影響周圍人員?怎麼看這位家長都有利己主義之嫌。

其次,這位家長言語中透著不自知的富人優越感,其實仇富說只是她狹隘的自我揣測而已。

有錢人家將尚無自理能力的小學生,送到歐美國家留學,一是想讓孩子將來比較容易取得外國國籍,就如英國就規定只要居留十年就可取得英國國籍。二是想讓孩子逃避國內高考獨木橋激烈競爭之苦,在國外混個大學上,也算海歸鍍鍍金。

富人有能力為孩子找捷徑,根本無人在意這些。各人憑勞動吃飯,本無高低貴賤之分,偏偏是那些富人時刻炫優越感才遭至非議。

就如這位家長說網友們因為沒錢出國,天天找藉口罵留學生。可是網友們罵得是全部留學生嗎?

網友們罵得只是那些回國嫌隔離條件簡陋,不喝開水只喝礦泉水的矯情女;罵得是那些高高在上,狂言“我們歐洲回來的就這待遇”的自大狂。

如果每個歸國人員,都能不隱瞞行程,及時申報健康狀況,接受隔離觀察,誰還會不歡迎他們回家呢?

我們還是建議這位英國小留學生家長,放下有錢的優越感,想想那些至今未能放鬆一刻的防控人員;想想那些因為疫情不能復工,承受著巨大生活壓力的人群;想想那些貧困地區無法接受網課,翹首等待復學的孩子,還是稍安勿躁,聽從國家妥善安排,相信祖國一定想出萬全之策,保護每一位國人的安全。

時間見證一切,我們看著世界各國面對新冠疫情的表現,只想由衷說一句“厲害了,我的國。”。


歲月靜好一世晴天


近日,一位小留學生的母親心急如焚,看到網友的評論直接在網絡上開懟:“你們就是仇富!出國留學有錯嗎?你們自己沒錢,天天在網絡上罵來罵去,你們就是看不慣有錢人。我們為孩子提供更好的環境有錯嗎?”


為孩子提供更好的環境沒有錯,移居海外也是一種自由,讓孩子早早留學探路,準備全家搬遷,也可以理解。哪怕每年為發達國家貢獻三五十萬元的學費生活費,這依然沒有錯。


錯的是,在國內付出沉重代價控制住疫情後,提出包機接回孩子的要求。

錯的是,自己的孩子是孩子,國內數以億計的孩子就不是孩子了嗎?

錯的是,願意每年為發達國家輸送數十萬元資金,包機接孩子又願意給國家多少錢呢?相應的防控成本,有願意捐獻多少錢?


在英國連續居住十年,就可以申請英國綠卡,很小的孩子就送往英國,想必大多是奔著這條去的。那麼,孩子讀完大學拿到綠卡後,父母難道還會留在國內?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實際上,有些人雖我族類,但是已經同床異夢,見異思遷。


隨著西方國家經濟開始疲軟,國內經濟穩定增長,近年來歸國比例逐年提升。但是對於小留學生們來說,在人生觀世界觀還未形成的階段,出國更多是肉包子打狗。


網友不是仇富,而是更多為國內14億人民的安全考慮,為國內上億孩子擔憂。


從安全角度講,飛機機艙是密閉的,一旦乘客裡面有感染者,孩子們的風險就會大大增加。不僅如此,海外的留學生如何集中,在哪裡登機,都會有諸多問題,每個環節都有可能增加感染風險。


我國到現在還未封閉國門以逸待勞,就是為海外國人留下回家的通道。但是正是如此,隨著輸入型病例不斷增多,防疫形勢更加複雜,對復學、復工產生影響,更影響到眾多行業的消費恢復。一個城市出現一個病例,對消費的潛在影響就可以數以億計,這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但是小小年紀就出國的孩子,更多可能是為發達國家經濟建設添磚加瓦的花朵。如果非要對比的話,網友顯然更心疼自家孩子到現在還不能恢復正常上學。


如果要包機接回滯留海外的國人,那也應該是先從科學家、工程師、海外知名大學留學生開始。要有統籌安排,要降低風險,每一步都考慮到位。包機不僅僅有成本,還要考慮國際影響,考慮海外華人的具體狀況。


越南第一首富(太平洋集團董事長)得知在英國倫敦的女兒出現咳嗽症狀,為了讓她得到妥善的治療,花費250萬人民幣包機費用將她接回越南。


網友不用仇富,能每年為發達國家提供三五十萬元學費生活費的富裕家庭,一百多人完全可以每人出20萬元人民幣包三五架飛機接孩子,就不用麻煩國家了。


財智成功


留學生母親怒懟網友,認為大家是仇富。我覺得每個人有自己的想法,這位母親應該是享受特權慣了,覺得自己身份不一般,覺得自己孩子身份不一般,有一種天然的高人一等的想法,在平時候應該很多事情都是特辦,但是這次疫情,是史無前例的,是全國人民共同應對的,也是全世界共同應對的,當她發現大家普遍不贊同她的時候,就會認為其他人都是因為她有錢,所以仇意她,故意刁難她們,這是一種很常見的迫害妄想症。

其實大家沒有人去仇富你,中國有那麼多富豪,也沒見大家天天去仇視,大家只是理性的發聲而已。疫情當前,中國花了兩個多月時間,全國人民一起齊心抗疫,很多人因此兩個月沒有工作,自己也沒有什麼積蓄,各種房貸、車貸都到期了,沒有辦法只能逾期,這真的是很不容易的,恐怕這種艱辛也是這名留學生母親所無法感同身受的。

好不容易國內的疫情控制住了,全面復工復產要來了,但是海外疫情卻嚴重了,意大利確診人數超過了6萬人,美國確診人數超過了4人,英國確診人數雖然還沒超過1萬,但是英國提出的群體免疫法無異於一場豪賭,這使得很多海外的中國要急迫的想回國,但是如果大量海外華人蜂湧而入的回國,將會給防控帶來很大的壓力,前期14億中國人的共同努力可能就白費了。

所以大家不是仇富你,你有再多錢,其實大家不會給你要一分,人生在世,一天也是三餐,大家再長也不過百年歲月,每個人都在忙著自己的生活,哪有時間去仇你的富,大家只是基於理性的角度發聲而已,而很多所謂的海外華人,沒出事的時候,天天覺得國內不好,有點錢就飄了,覺得高人一等,移民他國,現在疫情嚴重了,又想起了自己曾經的祖國,這些人以其去想著別人仇富,也該自己反思一下自己吧?

有錢沒有錯,留學也沒有錯,留學生回國也並有錯,但是在這樣的關鍵時候,需要遵守中國的各項法律和規定,而不能用情緒代替理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