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女神!美国家喻户晓的铆钉工萝西

三月是美国的女性历史月,特别用来纪念和表彰对美国历史、文化及各行各业有贡献的女性们。而提到近代美国历史上的女性,就不能不提到铆钉工萝西。


二战期间,美国人对于「铆钉工萝西」都不陌生,这位「萝西」曾出现在各个街头的海报与每户人家的电视屏幕中,许多艺术家以她为主题绘制了作品,甚至还有了她的专属歌曲《铆钉工萝西》,朗朗上口,流传一时。


这位家喻户晓的铆钉工萝西究竟是何来历?如何在战争期间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呢?

二战女神!美国家喻户晓的铆钉工萝西

铆钉工萝西「我们能做到!」(We Can Do It!)海报

从海报的形象上来看,萝西是位年轻的女性,她有着结实的肌肉与拳头,头戴红色白圆点的头巾,身上穿着深蓝色的工装,带有点阳刚的气质。

事实上,「铆钉工萝西」指的是二战期间在美国国防生产线上所有的女性劳工,因此特别选择了当时为战斗机、坦克车和军舰打上铆钉的女性作为集体代表。

二战女神!美国家喻户晓的铆钉工萝西

1943年,拿着铆钉枪为战机打铆钉的「铆钉工萝西」

之所以会选择女性工人为主要形象,正是因为当时大多数的男性都加入了战争前线,造成国内劳动力大缺,国家为了解决短缺的人力,便开始积极鼓励女性走出家门,进入工厂,成为劳动生产线的一部份,许多女性因而成为职业妇女。除了传统的文秘、纺织裁缝等行业,女性还有机会被允许在国防相关工厂内从事零件制造、安装焊接和调整维修等过去主要由男性负责的工作。

二战女神!美国家喻户晓的铆钉工萝西

1940 年到 1945 年间,美国大约有 500 万名的妇女投入职场。到1943 年,超过 31 万名女性在美国航空业工作,占了该行业总劳动力的 65%(战前仅有1%),一时放眼望去,在厂房内走动的大多数都是女性工人。

二战女神!美国家喻户晓的铆钉工萝西

1942 年,美国西屋电气公司为了鼓励女性努力生产战争前线所需物资,请艺术家霍华德·米勒(J. Howard Miller)以萝西为主题设计了一款「我们能做到!」的宣传海报。同年,歌曲《铆钉工萝西》推出,成为当时广播里的热门金曲,整首歌曲调旋律轻快、歌词充满着浓浓的女性爱国主义,让人们朗朗上口。

「一整天,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

她都是生产线的一部份

她正在创造历史,为了胜利而工作

……

萝西买了很多战争债券,

她希望她可以买更多的债券

她把她多余的现金都投入了国防 ……

萝西让那些参加鸡尾酒会喝着马丁尼、吃着鱼子酱的女孩们感到无地自容…」

二战女神!美国家喻户晓的铆钉工萝西

1942年,爱国歌曲《铆钉工萝西》的专辑封面

1943 年,艺术家诺曼·洛克威尔(Norman Rockwell)也以萝西为主题,绘制《星期六晚报》(The Saturday Evening Post)的封面。1944 年甚至推出萝西的同名电影等,这些「萝西」都传达了二战期间主流的女性集体形象──自信又坚毅,她们和男性一样可以保家卫国。

二战女神!美国家喻户晓的铆钉工萝西

1943年,《星期六晚报》封面的铆钉工萝西

不过,这些被塑造为穿着工作服、头发包覆于头巾,且手臂有明显肌肉线条的「萝西」们,并不代表当时的社会接受拥有阳刚气质的女性。

二战女神!美国家喻户晓的铆钉工萝西

事实上,在当时男性主导的工作环境中,女性依然受到了传统文化和性别刻板印象的限制。为了让女性愿意走进工厂工作,也为了使男性们放心,政府战时宣传的铆钉工萝西形象,依旧强调女性化的特征──涂着指甲油、刷着卷翘的睫毛和擦着红润的口红。同时,一些工厂还向女性员工提供如何化妆的课程,即使战争期间从来没有给女性配给化妆品过。

二战女神!美国家喻户晓的铆钉工萝西

由于此时的萝西们接任了多数过去主要由男性担任的职务,也比以往任何时候赚得了更多的钱,但萝西们的薪水仍然远远少于从事同样工作的男性。例如 1944 年,一名资深的女性工人每周平均工资为 31.21 美元,而相同条件下的男性工人平均周薪则是 54.65 美元。另外,女性职场还存在着严重的玻璃天花板效应。

二战女神!美国家喻户晓的铆钉工萝西

尽管妇女面临许多职场歧视与不平等待遇,不过总体上来说,「萝西神话」还是使得妇女能从事的工作类型增加,平均工资也提高了,这赋予女性在未来几十年重新挑战职业上的传统性别成见,并走向争取同工同酬、平等权利的女权运动道路。战后被辞退而失去工作的女性,因此带动了女性创业的风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